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虹 张金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461-2464,共4页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反馈训...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在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反馈训练仪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水平[伸膝肌峰力矩(PT)、屈膝肌PT]、关节活动度[腕关节活动度(AROM)、踝关节AROM]、本体感觉平均指数(ATE)、肌痉挛[改良Ashworth(MAS)]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伸膝肌PT、屈膝肌PT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腕关节AROM、踝关节AROM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T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BS、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应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平衡反馈训练仪对肌力、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平衡反馈训练仪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50
2
作者 杨婷 钱兴皋 +4 位作者 张会慧 周俊 高政 许亮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 目的:探索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进行Pro-Kin平衡仪站立位睁、闭眼静态平衡测试和Berg平衡评估,比较睁、闭眼时平衡仪检测指标重心摆动轨迹长和摆动面积的差异,并分别与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与闭眼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睁眼时重心摆动轨迹长、摆动面积与BBS总分、第6、9项呈中度负相关(r=-0.408—-0.663,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第8、11—14项,摆动面积与第1、5、7呈中度负相关(r=-0.409—-0.590,P<0.05)。闭眼时摆动面积与第7、8项呈中度负相关(r=-0.492,-0.501,P<0.05);重心摆动轨迹长与Berg总分及子项都不相关。结论:Pro-Kin平衡仪的站立位静态平衡测试时睁眼重心摆动的重心摆动轨迹长及摆动面积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馈训练仪 BERG平衡量表 脑卒中 偏瘫 平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反馈训练仪用于脑损伤偏瘫患者静态平衡测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盛 杨菊 +6 位作者 朱奕 朱晓军 罗艳 张丽霞 丁晓晶 曹铁留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测试静态平衡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4名健康人和24例脑损伤偏瘫患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间使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测试,检测压力中心... 目的:探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测试静态平衡的信度和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4名健康人和24例脑损伤偏瘫患者,每位受试者分别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间使用Pro-Kine Line平衡反馈仪进行坐位和站立位平衡测试,检测压力中心前后及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标准差和摆动速度,以及压力中心的摆动长度和摆动面积。结果:①信度检验:坐位下,除压力中心前后方向摆动幅度标准差外,其他5个参数重测信度均较高(ICC=0.66—0.92);站立位下6个参数的重测信度也均较高(ICC=0.57—0.93)。②区分效度检验:偏瘫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测试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标准效度检验:站立位下各测试指标与Berg量表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0.41—-0.64)。结论:Pro-Kine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在静态平衡功能的评定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功能 平衡反馈训练仪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远滢 欧阳钢 +2 位作者 孙志成 鲍慧敏 陈运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老年医院接诊的4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治疗组(n=24)。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老年医院接诊的4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治疗组(n=24)。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躯干稳定性参数〔包括压力中心(COP)总标准差、COP前后标准差和COP左右标准差〕。结果: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COP总标准差、COP前后标准差、COP左右标准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动态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馈训练仪 早期帕金森病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5
作者 宋囡囡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4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和平衡仪反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步态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训练后,两组Fugl-Meyer运功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erg平衡量表、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可改善其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步态质量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核心肌群训练 平衡反馈训练 功能康复
原文传递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早期康复阶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谢秋蓉 江征 +3 位作者 罗庆禄 刘雪枫 廖燕锬 刘燕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1期61-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平衡功能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早期(病程在1个月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 目的 探讨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平衡功能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早期(病程在1个月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美国Biodex动态平衡系统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进行站立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平衡训练方法站位进行平衡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MBT、BBS、FRT、TBT、TUG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MBT、BBS、FRT、TB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U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平衡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阶段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视觉反馈训练 减重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及步行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晓春 王俊华 谢水平 《循证医学》 2019年第2期86-91,10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等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到2018... 目的系统评价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等国内外数据库从建库到2018年4月的有关文献,收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选入12篇文献共5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组与常规平衡训练组平衡量表评分12篇文献合并效应量均数差=6.49,95%可信区间5.63~7.35,Z=14.77,P<0.000 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组与常规平衡训练组"起立-行走"计时6篇文献合并效应量均数差=-3.91,95%可信区间-4.68~-3.14,Z=9.97,P<0.000 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觉反馈平衡仪训练组与常规平衡训练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2篇文献合并效应量均数差=5.58,95%可信区间2.31~8.84,Z=3.35,P=0.000 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训练能有效增强脑卒中患者的站位平衡功能并改善他们的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较传统平衡训练改善更明显。但是目前与平衡仪训练相关的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较少,故需要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肌肉协调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天宇 彭鑫鸿 魏媛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肌肉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1—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衡仪反馈训练,... 目的探讨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肌肉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01—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衡仪反馈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镜像疗法,从入院当日开始,治疗为期4周。比较入院当日及治疗4周后治疗有效率、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肌电积分值(iEMG),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2.16%比76.47%)、FAC评分[(3.72±0.34)分比(2.72±0.61)分]、TGA评分[(9.87±1.14)分比(6.61±1.82)分]、FMA评分[(22.01±3.64)分比(18.94±2.43)分],股四头肌[(0.15±0.72)μV比(0.11±0.15)μV]、胫骨前肌[(0.14±0.34)μV比(0.10±0.17)μV]、腓肠肌[(0.16±0.41)μV比(0.12±0.15)μV]iEMG水平,BDNF[(21.46±4.34)ng/L比(13.06±2.97)ng/L]、NGF[(28.01±4.47)ng/L比(22.05±8.3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仪反馈训练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肌肉协调性,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反馈训练 镜像疗法 肢体运动功能 肌肉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仪反馈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郭丹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12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析平衡仪反馈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6例,经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予以单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对照... 目的 探析平衡仪反馈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6例,经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予以单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肌电生物反馈结合平衡仪反馈训练的28例患者设为联合组,比较临床疗效及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上下肢的Fugl-Meyer评分(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少(P <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平衡仪反馈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馈训练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偏瘫 运动能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步法联合Prokin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海勇 张国庆 《山西中医》 2014年第9期10-12,16,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太极拳步法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Prokin平衡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太极拳步法配合使用Prokin平衡训... 目的:观察并探讨太极拳步法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Prokin平衡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太极拳步法配合使用Prokin平衡训练仪进行康复治疗;两组均于治疗6周前后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和A.T.E.本体感觉指数差异平均值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FMB值、BBS值和A.T.E指数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其改善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太极拳步法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可较好地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本体感觉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太极拳 平衡反馈训练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早期康复阶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付美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84-87,共4页
探究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早期康复阶段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脑卒中病患120例,按照盲分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 探究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早期康复阶段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脑卒中病患120例,按照盲分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病患干预前后平衡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心理情绪评分(SAS、SDS)、满意度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平衡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病患生活质量、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满意度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结合减重支持系统在脑卒中早期康复阶段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病患平衡功能,提升病患生活质量,改善病患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病患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 减重支持系统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