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优化及其药物渗透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洋洋 黄聪 +3 位作者 王彩君 肖娟兰 刘昌孝 何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544-1550,共7页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 PAMPA)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改进,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 PAMPA)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改进,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氢氯噻嗪为工具药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药物渗透性考察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DDASS系统对药物渗透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对药物体内吸收百分率进行预测。方法以疏水性半透膜为载体,将1%大豆卵磷脂和0.1%胆固醇的正十二烷溶液涂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上制备人工渗透膜,以人工渗透膜取代DDASS中的大鼠肠管,以BCS I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BCS II类药奥美拉唑和BCS III类药氢氯噻嗪为工具药考察其在DDASS系统中经人工渗透膜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对上述3种药物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的测定,验证人工渗透膜对药物BCS归类的准确性。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氢氯噻嗪基于PAMPA优化DDASS法测得Papp分别为(3.644±0.291)×10^-6、(2.391±0.020)×10^-6、(0.129±0.032)×10^-6cm/s;上述药物基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测得Peff分别为(37.69±2.67)×10^-5、(33.72±5.02)×10^-5、(14.37±1.66)×10^-5cm/s。三者的体内吸收百分率预测值分别为95.36%、65.76%、5.61%,与Papp呈正相关。结论基于DDASS优化PAMPA法对3种不同BCS分类药物渗透性的考察结果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果一致,均证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奥美拉唑为高渗透性药物,氢氯噻嗪为低渗透性药物,符合FDA对三者的BCS分类。表明基于DDASS优化PAMPA法考察药物渗透性,结果准确,简单方便,节约资源,体内吸收百分率预测值具有参考价值,为仿制药申请生物等效性豁免及为创新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体外预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DASS)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pampa) 药物渗透 药物吸收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对药物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的仿生系统优化及其评价研究
2
作者 黄韩韩 刘雪婧 +4 位作者 关皓月 许鸣镝 黄寅 牛剑钊 刘倩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PAMPA),对化合物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仿生系统进行优化。以氯丙嗪、氯氮平、马普替林及维拉帕米等10种化合物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PAMPA),对化合物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仿生系统进行优化。以氯丙嗪、氯氮平、马普替林及维拉帕米等10种化合物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1种快速、简便的化合物BBB渗透性考察方法。方法:使用μFlux型化合物渗透性测定仪,以人工仿生膜为载体,将BBB涂膜液涂于仿生膜上制备人工渗透膜。对该平行人工膜模型进行方法学验证,考察其线性、重现性及重复性。以人工渗透膜模拟人的BBB,考察化合物经人工渗透膜的有效渗透速率(Pe),并与文献报道的通过96孔板测得的跨膜渗透速率(Pm)进行比较,验证人工渗透膜的准确性。结果:该方法测得的各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不同日期测定维拉帕米Pe值一致(P>0.05),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重复性。对各化合物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以平行人工膜测定的Pe与96孔板测定的Pm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选择系数为1.00363)。结论:基于化合物跨BBB仿生系统优化PAMPA法能测定化合物跨过BBB渗透性,可为创新化合物跨BBB研究提供体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pampa) 有效渗透速率 血脑屏障(BBB) 96孔板 渗透速率 线性回归 被动扩散
原文传递
采用平行人工膜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体外渗透速率
3
作者 马玲云 汪路楠 +3 位作者 张广超 黄寅 牛剑钊 许鸣镝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初步预测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使用Macro Flux TM药物渗透测定仪,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原...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不同厂家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初步预测其生物等效性。方法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使用Macro Flux TM药物渗透测定仪,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渗透速率进行测定。结果在空腹和饱腹条件下,原研进口、原研地产化、未进口原研的参比制剂、3家国产仿制制剂的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的90%置信区间均落在80.00%~125.00%之间。结论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测定渗透速率,初步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富马酸喹硫平片的参比制剂和国产仿制制剂属于生物等效。同时,实验数据表明,平行人工膜渗透测定法可以对富马酸喹硫平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pampa) 富马酸喹硫平片 渗透速率 累积渗透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制备和体内外评价
4
作者 王楠 李正照 +1 位作者 贾俊伟 冯中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3-870,共8页
目的:制备硝酸异山梨酯自研片并测定其体外溶出曲线,进行处方优化及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筛选硝酸异山梨酯片中主要辅料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PH102和聚维酮K30的最佳占比;采用... 目的:制备硝酸异山梨酯自研片并测定其体外溶出曲线,进行处方优化及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筛选硝酸异山梨酯片中主要辅料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PH102和聚维酮K30的最佳占比;采用干法制粒工艺,考察整粒筛网孔径、压辊油压和螺旋进料转速等因素对体外溶出的影响;采用平行人工渗透膜法预测自研片与原研制剂是否生物等效;通过对Beagle犬进行口服给药,研究药物在其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优化处方为羧甲淀粉钠9.23%、硬脂酸镁1.02%、交联聚维酮4.74%,10 min内累积释放率为91.13%。优化工艺为整粒筛网孔径大小为1.0 mm,压辊油压为130 bar,螺旋进料转速为50 r·min-1。自研片和原研制剂的渗透速率分别为0.0206和0.0195μg·mL-1·min-1,膜渗透性分别为2.23×10-4和2.09×10-4 cm·s-1,自研片的置信区间为99.58%~109.29%。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制制剂中2-硝酸异山梨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16%,5-硝酸异山梨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62%,硝酸异山梨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58%,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结论:本文研究的硝酸异山梨酯片处方工艺可行,稳定性和生物等效性较好,与参比制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异山梨酯片 Box-Behnken 平行人工渗透 处方工艺 体外溶出
原文传递
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张丹丹 于明艳 +5 位作者 张冬梅 赵海云 王松 刘文坤 李宁宁 陈德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型号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为巴洛沙星片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的筛选及不同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替代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μFLUXTM型药物渗透性测定系统,前30 min以胃模拟液... 目的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型号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为巴洛沙星片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的筛选及不同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替代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μFLUXTM型药物渗透性测定系统,前30 min以胃模拟液(pH 1.6)为介质,而后介质转换成肠模拟液(pH 6.5),测定巴洛沙星在不同来源、型号、用量的微晶纤维素中的渗透性。通过对渗透性差异的比较,考察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结果随微晶纤维素(PH101型和PH102型)用量增加,巴洛沙星渗透性降低;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略有差异;同型号的进口微晶纤维素与国产品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型号影响巴洛沙星的渗透性。在巴洛沙星片中,渗透性可作为重要指针,为选择不同来源的微晶纤维素进行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沙星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 微晶纤维素 渗透 辅料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解性、渗透性分析技术的左炔诺孕酮生物药剂学分类及制剂的渗透速率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琳 吴斌 +5 位作者 王铁松 杜凯 吴兆伟 孙毅 张喆 胡琴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确定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并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渗透速率。方法:分别采用摇瓶法和平行人工膜试验,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渗透性,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特征。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 目的:确定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并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渗透速率。方法:分别采用摇瓶法和平行人工膜试验,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和有效渗透性,分析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特征。采用Macro Flux^TM型药物溶出度与渗透速率测试系统,测定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溶出行为及渗透速率,通过关键质量参数,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差异。结果:左炔诺孕酮的溶解度为非pH依赖型,属低溶解性药物,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得的有效渗透性高于美托洛尔,且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有较好的相似度,受试制剂的渗透速率和有效吸收的药物总含量分别为参比制剂的88.6%和97.8%。结论:左炔诺孕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为BCS第2类和BDDCS第4类,左炔诺孕酮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和渗透速率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国家基本药物 仿制药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渗透速率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pampa) 一致性评价
原文传递
噁拉戈利钠片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7
作者 贾俊伟 朱志祥 +3 位作者 李正照 庞余江 张丽萍 冯中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该研究制备了噁拉戈利钠自研片,并以溶出相似因子f_(2)为判断指标,优化了活性药物成分(API)粒径、干法制粒过筛筛网孔径以及片剂硬度等3个关键制剂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当API的粒径[d(0.9)]为250μm、干法制粒过筛筛网的孔径为1.4 mm、... 该研究制备了噁拉戈利钠自研片,并以溶出相似因子f_(2)为判断指标,优化了活性药物成分(API)粒径、干法制粒过筛筛网孔径以及片剂硬度等3个关键制剂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当API的粒径[d(0.9)]为250μm、干法制粒过筛筛网的孔径为1.4 mm、片剂硬度为80 N时,自研片与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一致。随后,该研究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PAMPA)法中相关的渗透参数和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来研究自研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表明,自研片和参比制剂的渗速率分别为8.6988和8.1616μg·mL^(-1)·min^(-1),膜渗透性分别为2.24×10^(-4)和2.10×10^(-4)cm/s,自研片的置信区间为100.82%~104.54%;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研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4±8.69)%,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拉戈利钠 工艺参数 平行人工渗透分析 生物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