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平卢军南下后的种族与文化问题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春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29,56,共6页
平卢军是一支胡化程度相当深的队伍,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忠于朝廷的势力中又分化为“胡化汉人军事集团”和“营州高句丽武人集团”两大派别。在两大派别陆续南下的过程中,他们都把胡族文化的影响输入到了中原地区,并使一部分地区(淮西)出... 平卢军是一支胡化程度相当深的队伍,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忠于朝廷的势力中又分化为“胡化汉人军事集团”和“营州高句丽武人集团”两大派别。在两大派别陆续南下的过程中,他们都把胡族文化的影响输入到了中原地区,并使一部分地区(淮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胡化倾向。军队或地域的胡化现象是淮西和淄青两镇得以长期割据、对抗中央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情势,淮西的胡化现象有逐渐加深、趋于河朔化的趋势;而淄青地区的平卢军人则胡化程度逐渐减轻,并最终被完全汉化。淮西和淄青两地不同的胡化趋势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唐时期的局势,甚至还影响到了晚唐时期的政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平卢 胡化 淮西 淄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唐前期平卢节度使的职官兼任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唐代平卢节度使始置于开元七年,与营州都督共同负责营州军政事务,在官职任职中,平卢节度使多以他官兼任,相继以营州都督、柳城郡太守、营州刺史充任,且多兼充支度使、营田使、运使等职,或摄御史中丞(大夫),亦兼押蕃使。
关键词 唐前期 平卢节度使 职官兼任 营州都督 押蕃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下平卢的马匹 被引量:1
3
作者 岳东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2-95,共4页
平卢军驻北方时,得马非常便利,而广征西北马、突厥马、护真马为坐骑,军事实力雄厚。浮海南下后,沿用北方优良马种。同时,引进渤海马,又培养了汝南马,甚至训骡为骑。马匹品种的改良,巩固了平卢诸藩镇的军事地位。在黄淮畜牧业的发展中,... 平卢军驻北方时,得马非常便利,而广征西北马、突厥马、护真马为坐骑,军事实力雄厚。浮海南下后,沿用北方优良马种。同时,引进渤海马,又培养了汝南马,甚至训骡为骑。马匹品种的改良,巩固了平卢诸藩镇的军事地位。在黄淮畜牧业的发展中,南下平卢贡献卓著,影响及于后世。朱温在争霸战争中,逐步吸收平卢诸镇军队与马匹,军事实力大增,从而为统一北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平卢军的南下,促进了农牧业的交流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下 平卢 马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平卢淄青节度使略论 被引量:9
4
作者 樊文礼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7-33,共7页
平卢淄青节度使①是唐代重要的藩镇,《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魏博、成德、卢龙河朔三镇之后,位居第四.事实上,安史乱后一段时间里,淄青镇兵强马壮,地广民众,在诸藩镇中“最称强大”②.并且它同河朔藩镇结党联盟,与朝廷对抗,确立... 平卢淄青节度使①是唐代重要的藩镇,《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魏博、成德、卢龙河朔三镇之后,位居第四.事实上,安史乱后一段时间里,淄青镇兵强马壮,地广民众,在诸藩镇中“最称强大”②.并且它同河朔藩镇结党联盟,与朝廷对抗,确立了以节度使世袭制为主要内容的割据统治.然而从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之后,淄青镇与河朔三镇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河朔三镇很快便恢复了割据自立的局面,朝廷亦公开承认其割据地位;淄青镇则被朝廷分化瓦解,由一个跋扈割据的大镇变成了三个听命于朝廷的节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卢淄青 淄青镇 河朔三镇 河朔藩镇 魏博 李师道 侯希逸 李正己 宪宗 都知兵马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安史之乱”前后平卢节度与渤海的往来
5
作者 刘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16,共4页
平卢节度作为唐朝边疆地区的军政单位,"安史之乱"前后逐渐脱离中央控制,趋向独立发展。在其独立发展过程中,与渤海国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交往,遍及经济、文化、军事往来,甚至发展到征兵和军事物资贸易等很多敏感的区域,在某种... 平卢节度作为唐朝边疆地区的军政单位,"安史之乱"前后逐渐脱离中央控制,趋向独立发展。在其独立发展过程中,与渤海国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交往,遍及经济、文化、军事往来,甚至发展到征兵和军事物资贸易等很多敏感的区域,在某种程度上,渤海甚至对藩镇的地方兼并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唐朝的地方政治格局分布。以"安史之乱"前后平卢节度与渤海往来作为切入点,管窥当时渤海与藩镇往来形势,希望对当时唐渤关系发展能有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之乱 平卢 渤海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禄山何时任平卢节度使?
6
作者 纪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96-96,共1页
《安禄山事迹》卷上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三月九日,加特进。时御史中丞张利贞为河北采访使,至平卢。禄山谄佞,善伺人情,曲事利贞,复以金帛遗其左右。利贞规朝,盛称禄山之美,遂授营州都督,充平卢军节度使,知左厢兵马使,度支、营田... 《安禄山事迹》卷上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三月九日,加特进。时御史中丞张利贞为河北采访使,至平卢。禄山谄佞,善伺人情,曲事利贞,复以金帛遗其左右。利贞规朝,盛称禄山之美,遂授营州都督,充平卢军节度使,知左厢兵马使,度支、营田、水利、陆运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顺化州刺史”。《旧唐书》卷9《玄宗纪》载:开元二十九年七月,“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为营州刺史,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这类记载看起来似无疑问,其实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禄山 平卢节度使 利贞 经略使 天宝元年 黑水 州刺史 渤海 两蕃 都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平卢节度使略论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卿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52,共8页
唐玄宗开元七年于营州(今辽宁朝阳)设置平卢节度使,作为营州最高的军政长官。史籍所见营州历任平卢节度使共有15位,平卢节度使的任命渠道主要有三种:朝廷任命,安禄山任命,先将士推立后朝廷任命。平卢节度使以汉人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边... 唐玄宗开元七年于营州(今辽宁朝阳)设置平卢节度使,作为营州最高的军政长官。史籍所见营州历任平卢节度使共有15位,平卢节度使的任命渠道主要有三种:朝廷任命,安禄山任命,先将士推立后朝廷任命。平卢节度使以汉人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边疆民族将领;其任前多为武将,亦有文官,还有宗室亲王遥领;平卢节度使多在营州地方官或军府官员中提拔任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营州 平卢节度使
原文传递
青州新见唐代墓志四种
8
作者 马振颖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2,共14页
青州翰藏阁收藏有青州当地出土的唐代墓志拓片四种:苏希倩墓志、王璨及妻李氏墓志、刘士清墓志、诸葛季初墓志.刊刻年代均为安史之乱以后,以往未见著录.上述四种墓志的图版及录文为首次刊布,通过对志文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墓志... 青州翰藏阁收藏有青州当地出土的唐代墓志拓片四种:苏希倩墓志、王璨及妻李氏墓志、刘士清墓志、诸葛季初墓志.刊刻年代均为安史之乱以后,以往未见著录.上述四种墓志的图版及录文为首次刊布,通过对志文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墓志对研究唐代地理、家族史、政治史等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州 苏希倩 王璨 刘士清 诸葛季初 平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從四方碑誌論中唐宣武軍的順地化
9
作者 吴曉豐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4年第2期117-162,413,414,共48页
宣武軍自成立之初即形成了以滑州將士爲核心的軍政結構特點,隨着宣武親衛軍轉化爲驕兵,滑州軍人羣體趨於瓦解,宣武軍逐步完成在地化。在解決驕兵問題的過程中,與屠戮、驅逐牙軍等相較,扭轉軍中的厚賞風氣是更重要的舉措。與此同時,宣武... 宣武軍自成立之初即形成了以滑州將士爲核心的軍政結構特點,隨着宣武親衛軍轉化爲驕兵,滑州軍人羣體趨於瓦解,宣武軍逐步完成在地化。在解決驕兵問題的過程中,與屠戮、驅逐牙軍等相較,扭轉軍中的厚賞風氣是更重要的舉措。與此同時,宣武軍節帥的任命程序也發生了由軍校自擅到接受唐廷指定人選的轉變。可將唐廷與宣武軍之間的政治互動歸結爲制度、慣例兩個層面,重新審視雙方不斷達成政治共識的過程,有助於加深對中唐朝藩關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武軍 平盧軍 驕兵 軍政結構 順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的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清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4,共5页
 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是唐朝中期新设立的使职。该使职的设置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促成:一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安史之乱的平定接近尾声,以唐朝为核心的东亚政治格局需要恢复;二是平卢、淄青特殊的地理位置———临近东亚、东北亚地区,是...  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是唐朝中期新设立的使职。该使职的设置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促成:一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安史之乱的平定接近尾声,以唐朝为核心的东亚政治格局需要恢复;二是平卢、淄青特殊的地理位置———临近东亚、东北亚地区,是该地区与唐朝交往的门户。押新罗、渤海两蕃使之职设立之后,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该使职的设立、人选、运作以及受重视程度等方面的考述,可以看出其与唐和新罗、渤海兴衰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卢淄青 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营州的高句丽武人集团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高句丽是一事农、尚武之民族。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境内的高句丽人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其一为唐东西两京所在的河南、关内和河西地区。其二为山南、江淮地区。其三为营州、幽州地区,他们处于原高句丽社会的最低层,在当地诸族混杂... 高句丽是一事农、尚武之民族。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境内的高句丽人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其一为唐东西两京所在的河南、关内和河西地区。其二为山南、江淮地区。其三为营州、幽州地区,他们处于原高句丽社会的最低层,在当地诸族混杂的局面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平卢军中的高句丽武人被排斥到了高级将领的队伍之外,对以安禄山为首的胡人军事集团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趁安禄山从平卢军抽调大批精兵猛将发动叛乱,对军内却未做周密人事安排之际,高句丽武人集团趁势崛起。当他们来到淄青地区以后,尽管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情势,并在短期内迅速扩张了势力,但是与此同时其统治基础也在不断弱化,其尚武的特性也在不断消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营州 平卢 社会阶层 隋唐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史之乱与渤海、日本、新罗 被引量:2
12
作者 禹硕基 《日本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60-62,共3页
安史之乱与渤海、日本、新罗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禹硕基755年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反唐。安禄山为营州柳城的杂胡,其父为胡人,其母为突厥人,通晓六种少数民族语言,由互市牙郎较快地晋升为三镇节度使。他所管辖的地区... 安史之乱与渤海、日本、新罗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禹硕基755年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反唐。安禄山为营州柳城的杂胡,其父为胡人,其母为突厥人,通晓六种少数民族语言,由互市牙郎较快地晋升为三镇节度使。他所管辖的地区居住着胡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市牙郎 平卢 突厥人 营州 少数民族语言 高元度 安庆绪 契丹人 遣唐使 天平宝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河朔藩镇情态考——从唐五代小说看河朔藩镇之暴虐现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苑汝杰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唐五代小说 《新唐书》 藩镇 平卢节度使 李希烈 《旧唐书》 观察处置 《太平广记》 藩帅 姑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玄宗时期的边防策略及其对幽州地方势力的影响
14
作者 许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1-47,共7页
唐玄宗时期对契丹、奚两蕃采取怀柔政策,以争取蕃兵势力增强幽州节度在东北的防御实力,导致幽州节度下的蕃族势力扩大。同时因朝廷边镇互相制约需要,使幽州节度势力扩展获得了机会。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幽州节度势力迅速膨胀。
关键词 唐朝玄宗时期 边防策略 幽州节度 平卢节度 蕃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对渤海国实行的民族自治政策
15
作者 林树山 《黑河学刊》 1991年第4期84-87,93,共5页
唐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诸多兄弟民族中间,即包括在现今东北地区建立了渤海国的中世纪通古斯满语部族——靺鞨。公元713年,唐玄宗改称靺鞨为渤海。实际上,靺鞨与渤海只不过是一语异译而已。早在渤海建国(公元698年)以前,其先世... 唐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诸多兄弟民族中间,即包括在现今东北地区建立了渤海国的中世纪通古斯满语部族——靺鞨。公元713年,唐玄宗改称靺鞨为渤海。实际上,靺鞨与渤海只不过是一语异译而已。早在渤海建国(公元698年)以前,其先世部落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即同中原人建立了唇齿相依的族际关系。他们在经济上彼此取长补短,在文化上相互学习交流。同其他兄弟部族一道,共同创造了古代与中世纪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人 勿吉 淄青 唐王朝 挹娄 卫大将军 忽汗州 兄弟民族 平卢 多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青州出土《唐敦煌令狐弁墓志》考释——敦煌相关金石整理研究之四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振颖 郑炳林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8,共11页
近年出土于山东青州的令狐弁墓志现藏青州博物馆,是山东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敦煌相关金石之一。志主令狐弁,祖孙三代都在平卢军担任要职,而传世文献阙载。令狐弁履历丰富,先后任十九位平卢节度使的部下,最后官至节度兵马使、检校太子... 近年出土于山东青州的令狐弁墓志现藏青州博物馆,是山东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敦煌相关金石之一。志主令狐弁,祖孙三代都在平卢军担任要职,而传世文献阙载。令狐弁履历丰富,先后任十九位平卢节度使的部下,最后官至节度兵马使、检校太子宾客、试鸿胪卿,在平卢镇享有声誉。尤为重要的是,志文中还记载唐代中后期敦煌令狐氏在山东地区迁徙定居的诸多信息。结合其他出土墓志及传世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考证令狐弁的生平、仕宦及家族迁徙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令狐弁 平卢 青州 令狐梅 魏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流放夜郎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春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0-37,共8页
一、李白流放夜郎的原因在《贵州古代史》的编写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待讨论性的问题。其中如李白长流夜郎(今贵州合肥、桐梓一带),是否到达了贬所?就长期成为一个疑案。这里,为了说清楚问题,先谈其历史背景,是有必要的。公元七五五年(天... 一、李白流放夜郎的原因在《贵州古代史》的编写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待讨论性的问题。其中如李白长流夜郎(今贵州合肥、桐梓一带),是否到达了贬所?就长期成为一个疑案。这里,为了说清楚问题,先谈其历史背景,是有必要的。公元七五五年(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唐朝镇守东北边疆的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造反,起兵于范阳(今北京附近),很快攻下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郎国 范阳 白田马上闻莺 平卢 东北边疆 夜郎溪 郎官湖 乾元二年 江夏赠韦南陵冰 黄山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朔方军何以未割据自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彩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唐代朔方军 郭子仪 河北地区 西北边防 中央政府 军事力量 割据一方 中央控制 平卢节度使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宪宗讨伐淄青镇的若干地理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正亮 《历史地理》 CSSCI 2015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正>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朝廷讨平淄青镇。继而以其原辖的淄、青、齐、莱、登五州新置平卢军,郓、曹、濮三州置天平军,兖、海、沂、密四州设兖海观察使~①。淄青镇被'裂地分镇',朝廷成功消除横亘在河南地区的一... <正>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朝廷讨平淄青镇。继而以其原辖的淄、青、齐、莱、登五州新置平卢军,郓、曹、濮三州置天平军,兖、海、沂、密四州设兖海观察使~①。淄青镇被'裂地分镇',朝廷成功消除横亘在河南地区的一大隐患,此次平藩也是宪宗一朝致力于打压藩镇,重建中央权威的标志性体现和高潮。有关淄青镇个案研究较多~②,但从历史军事地理角度进行讨论的,则为数甚少~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淄青镇 菏水 历史军事地理 平卢 地理问题 观察使 河阳 归化县 李师道 横海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唐初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府州的设置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国庆 《黑河学刊》 1988年第2期89-94,共6页
唐初在统一东北过程中,唐政府陆续在所归附的各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区内,置建“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是一种不同于内地府州形制的少数民族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它是唐代民族政策的“特殊产物”。本文试就唐政府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 唐初在统一东北过程中,唐政府陆续在所归附的各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区内,置建“羁縻府州”。所谓“羁縻府州”,是一种不同于内地府州形制的少数民族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它是唐代民族政策的“特殊产物”。本文试就唐政府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置建“羁縻府州”的前提条件、置建过程及管理方式、历史作用等,略作考论。一、置建“羁縻府州”的前提条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羁縻府州 唐政府 都督府 安东都护府 少数民族地区 营州 平卢 契丹人 句丽 唐太宗李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