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
1
《燃料与化工》 2025年第1期41-41,共1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炉组,每个炉组由落料装置、存料区、干馏区、冷却区和排料装置组成;干馏区由三角砖、U型结构砖、支撑拱、拱脚下档、上升通道隔墙和硅砖组成。其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U型结构砖的内热式干馏炉,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炉组,每个炉组由落料装置、存料区、干馏区、冷却区和排料装置组成;干馏区由三角砖、U型结构砖、支撑拱、拱脚下档、上升通道隔墙和硅砖组成。其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的干馏空间与换热气体通道分开设置,减少了换热气体对干馏过程的影响,提高了干馏过程的稳定性,高温干馏气通过U型结构砖侧面的干馏气通道敞开式进入干馏空间,增加了与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干馏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馏 干馏 冷却区 实用新型 U型结构 煤料 落料装置 硅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OP分析在小颗粒干馏炉的应用
2
作者 王昊 杨勇 +1 位作者 闫玉麟 王笃鹏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对页岩炼油厂小颗粒干馏炉(ATP)进行危险与可能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HAZOP分析),通过引导词结合流程或设备中的工艺参数组成有实际意义的偏离来识别装置或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降低风险的合理建议,保障企业... 对页岩炼油厂小颗粒干馏炉(ATP)进行危险与可能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HAZOP分析),通过引导词结合流程或设备中的工艺参数组成有实际意义的偏离来识别装置或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降低风险的合理建议,保障企业在役装置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干馏 HAZOP 偏离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分级干馏工艺循环瓦斯混兑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王昊 杨勇 +1 位作者 闫玉麟 王笃鹏 《化工管理》 2025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抚顺式油页岩分级干馏工艺循环瓦斯混兑装置的结构与原理、改造方案及实施效果。该装置通过混兑冷、热循环瓦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循环瓦斯温度波动大、管道结焦严重、干馏炉供热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页岩油产量的稳... 文章详细介绍了抚顺式油页岩分级干馏工艺循环瓦斯混兑装置的结构与原理、改造方案及实施效果。该装置通过混兑冷、热循环瓦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循环瓦斯温度波动大、管道结焦严重、干馏炉供热不稳定等问题,实现了页岩油产量的稳定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干馏 瓦斯 混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干馏仿真模型分析研究
4
作者 辛海 杨勇 +2 位作者 闫玉麟 王笃鹏 徐振宇 《化工管理》 2025年第6期89-92,共4页
页岩油的提炼是包含化学反应且高能耗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文章通过实地考察结合相关资料,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油页岩干馏过程的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工业生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 页岩油的提炼是包含化学反应且高能耗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文章通过实地考察结合相关资料,采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油页岩干馏过程的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工业生产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计算出与实际生产相吻合的结果。但是,由于参数设置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干馏气中甲烷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的组分与实际情况有部分出入。通过改变主风量和主风饱和度,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随着主风量增加,甲烷占比下降,氢气占比上升,可调节主风量和主风饱和度,调节气体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干馏工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OP分析在干馏装置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昊 杨勇 +1 位作者 闫玉麟 王笃鹏 《化工管理》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文章采用HAZOP分析方法对页岩炼油厂干馏装置的干馏炉系统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通过给定偏离,分析造成偏离的原因、后果及现有的安全措施,对工艺系统中存在的设计缺陷、设备故障,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失误等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降低风... 文章采用HAZOP分析方法对页岩炼油厂干馏装置的干馏炉系统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通过给定偏离,分析造成偏离的原因、后果及现有的安全措施,对工艺系统中存在的设计缺陷、设备故障,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失误等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降低风险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馏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1)At干馏装置研制及分离工艺研究
6
作者 覃贻琳 刘葳豪 +5 位作者 叶天真 杨远友 李飞泽 兰图 廖家莉 刘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2-750,共9页
^(211)At是一种α核素,其半衰期为7.2 h,不仅适用于α靶向内放射治疗,也可替代长半衰期核素用于α辐解的研究。为解决现有^(211)At干馏工艺产额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研究优化设计了^(211)At干馏生产工艺,集成了一套半自动化^(211)At干... ^(211)At是一种α核素,其半衰期为7.2 h,不仅适用于α靶向内放射治疗,也可替代长半衰期核素用于α辐解的研究。为解决现有^(211)At干馏工艺产额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研究优化设计了^(211)At干馏生产工艺,集成了一套半自动化^(211)At干馏分离装置。采用碘干馏模拟实验确定了影响干馏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改进得到了简便可行的^(211)At干馏分离工艺步骤。^(211)At干馏分离结果表明:当加速器α束流强度为20μA、能量为28.5 MeV时,轰击Bi靶4 h后,^(211)At的3次平均产额为17.87 mCi(6.61×10^(8) Bq),产品核纯度>99.9%,无Bi、Cu等杂质。^(211)At收率达98%以上,分离耗时45~60 min。本研究不仅为各类^(211)At应用工作的开展垫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可为后续^(211)At干馏自动化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1)At 干馏分离 工艺 碘模拟工艺 干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煤干馏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庆军 张长安 +3 位作者 刘继华 宋永一 乔凯 张忠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187,共9页
为给低阶煤分级利用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深入分析了外热式和内热式块煤干馏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干馏工艺的优缺点及工业应用现状。外热式块煤干馏技术投资高,热效率低,加热不均匀,挥发产物的二次分解严重,焦油产率低,处于研究阶段;... 为给低阶煤分级利用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深入分析了外热式和内热式块煤干馏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干馏工艺的优缺点及工业应用现状。外热式块煤干馏技术投资高,热效率低,加热不均匀,挥发产物的二次分解严重,焦油产率低,处于研究阶段;多段回转炉热解工艺(MRF)和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干馏工艺是外热式块煤干馏技术的典型代表。内热式块煤干馏技术具有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结构简单等优点,工业化的块煤内热式干馏工艺主要有鲁奇三段炉、以SJ型低温热解炉为代表的SJ热解技术等,处于工业示范或研究阶段的块煤内热式干馏工艺主要有大唐华银LCC技术、柯林斯达带式炉低温干馏技术等。最后指出新型块煤干馏反应器设计、低温富氧干馏技术开发、干熄焦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粉煤成型技术、块煤干馏过程基础研究、热解气高效除尘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能效提升与水回收利用技术开发等是今后块煤干馏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干馏 块煤干馏技术 外热式块煤干馏 内热式块煤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移动床干馏炉集气结构的优化研究
8
作者 吴鹏 王森 +2 位作者 王兴坤 戴航 苗文华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考察移动床干馏炉内部集气结构对串气率的影响,以陕北低阶碎煤为试验对象,搭建移动床冷态试验装置,在不同进气流量下测定各层气量的流量分配比例,研究在不同位置增设集气结构对气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经布气伞进入移动床后,有... 为考察移动床干馏炉内部集气结构对串气率的影响,以陕北低阶碎煤为试验对象,搭建移动床冷态试验装置,在不同进气流量下测定各层气量的流量分配比例,研究在不同位置增设集气结构对气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经布气伞进入移动床后,有10%的气量无法通过集气主伞流出,而从卸料口泄漏导致串气。在布气伞下部0.6 m和1.2 m处、集气主伞上部0.6 m处分别增设一层集气伞,均可以降低串气比例。同时在上部与中部或中部与下部增加两层集气伞时,可以使串气率降低为0。当中部集气伞与主伞内的压差由0 Pa增加至80 Pa时,串气率由2.80%升高至5.22%,设计炉内结构时应考虑降低沿程阻力损失或者加设集气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 干馏 低阶碎煤 热解 集气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生产兰炭用自冷式干馏工艺系统
9
《燃料与化工》 2024年第S1期55-55,共1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兰炭用自冷式干馏工艺系统,包括干馏炉、初冷器、换热器A和换热器B。干馏炉顶部采出的荒煤气进入初冷器初冷后,部分作为煤气产品采出,部分经换热器B降温后进入冷却段与高温兰炭逆流接触换热,升温后的热煤气经换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兰炭用自冷式干馏工艺系统,包括干馏炉、初冷器、换热器A和换热器B。干馏炉顶部采出的荒煤气进入初冷器初冷后,部分作为煤气产品采出,部分经换热器B降温后进入冷却段与高温兰炭逆流接触换热,升温后的热煤气经换热器A换热降温进入干馏段;氧化剂经换热器B换热升温进入换热器A进一步换热升温后进入干馏段,与煤气混合燃烧,提供干馏热量。冷却段需要的冷却源—冷煤气、干馏段需要的热源—热量均来自于系统自身生产的荒煤气,提高了干馏炉整体的资源利用率和工艺系统的经济性,热煤气与氧化剂经过换热器换热得到最佳温度匹配的热源,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系统稳定性高,有利于兰炭工艺生产的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冷器 冷却段 热煤气 荒煤气 干馏工艺 兰炭 温度匹配 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低温干馏为基础的低阶煤分质高效利用技术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俊学 马成 +3 位作者 胡冰 邹冲 刘军利 刘启航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对以低温干馏为基础的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煤低温干馏分质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结合竖炉内热式低温干馏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富氧干馏、新型干熄焦、废水消纳、碎煤分级入炉、微波干馏等技术... 对以低温干馏为基础的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煤低温干馏分质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结合竖炉内热式低温干馏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富氧干馏、新型干熄焦、废水消纳、碎煤分级入炉、微波干馏等技术开发状况,对相关技术产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干馏 富氧干馏 煤气熄焦 微波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太阳能干馏的可行性及干馏炉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助良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2,共4页
论述了太阳能作为煤干馏的高温热源是可行的,通过传热分析和综合评述。
关键词 太阳能 干馏 干馏 低温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干馏技术综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宇 龙帅 《河南化工》 CAS 2019年第11期6-10,共5页
油页岩被定义为非常规油气资源,油页岩与石油、天然气、煤一样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在近200年的开采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经验。页岩油性质接近天然石油,容易加工利用,因此世界上油页岩的干馏技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地下干... 油页岩被定义为非常规油气资源,油页岩与石油、天然气、煤一样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在近200年的开采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经验。页岩油性质接近天然石油,容易加工利用,因此世界上油页岩的干馏技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地下干馏技术和8种地上干馏技术原理及其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干馏技术 地下干馏技术 地上干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连强 张博 武增礼 《煤质技术》 2016年第3期15-17,共3页
结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从试验前后样品的称量、装样、干馏炉温度、水槽温度、干馏总水分的测定以及焦型判断等方面探讨了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严格控制干馏炉温度、水槽温度及蒸馏速... 结合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操作经验,从试验前后样品的称量、装样、干馏炉温度、水槽温度、干馏总水分的测定以及焦型判断等方面探讨了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严格控制干馏炉温度、水槽温度及蒸馏速度,注重试验后锥形瓶及干馏管的称量等相应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金低温干馏 影响因素 干馏炉温度 水槽温度 干馏总水分 焦型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PSO-SVM的油页岩干馏工艺粉尘爆炸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立富 李航 +1 位作者 王天枢 孙威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00-204,共5页
为准确预测油页岩干馏工艺过程粉尘爆炸风险等级,以加强油页岩粉尘爆炸事故防范能力,提出了一种快速精准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4M分类原则将评价指标分为人、物、管理和环境4大类和30小项,采用随机森林(RF)对30项特征指标进行属性约简,... 为准确预测油页岩干馏工艺过程粉尘爆炸风险等级,以加强油页岩粉尘爆炸事故防范能力,提出了一种快速精准的风险评估模型。按照4M分类原则将评价指标分为人、物、管理和环境4大类和30小项,采用随机森林(RF)对30项特征指标进行属性约简,进而提取关键指标;使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更新全局寻优,合理优化SVM的参数。通过随机选择30组评价数据进行测试,进行了RF-PSO-SVM模型与SVM模型、RF-SVM模型以及PSO-SVM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风险预测结果正确率最高且运行时间较短,识别准确率达93.33%,体现出该模型对油页岩干馏工艺粉尘爆炸风险预测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干馏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干馏工艺冷循环瓦斯管线结焦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昊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152-154,共3页
本研究聚焦冷瓦斯管线结焦成因,经对瓦斯组成成分的细致分析,确认重质烃类含量过高为结焦重要诱因之一。此外,管线温度异常升高与瓦斯流速不稳致使局部停留时间过长,为结焦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管线内壁粗糙度与材质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 本研究聚焦冷瓦斯管线结焦成因,经对瓦斯组成成分的细致分析,确认重质烃类含量过高为结焦重要诱因之一。此外,管线温度异常升高与瓦斯流速不稳致使局部停留时间过长,为结焦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管线内壁粗糙度与材质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焦的形成与积累。对操作条件考察显示,频繁的工况变动及不合理的压力控制增加了结焦风险。综上所述,冷瓦斯管线结焦是瓦斯自身特性、运行条件和管线物理特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馏瓦斯 烃类 温度 流速 工况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干馏渣制备多孔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刘甲宸 孟哲民 +1 位作者 赵国峥 肖丽光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74-79,共6页
为了处理油页岩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页岩干馏渣以及页岩干馏废水,本文对页岩干馏渣进行酸化改性,采用优化的改性条件制备了多孔吸附材料,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 为了处理油页岩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页岩干馏渣以及页岩干馏废水,本文对页岩干馏渣进行酸化改性,采用优化的改性条件制备了多孔吸附材料,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将制得的吸附剂用于吸附页岩干馏废水,考察了吸附剂的改性条件、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pH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油去除率的影响。由XRF分析结果可知,页岩干馏渣样品的主要成分为SiO_(2)和Al_(2)O_(3),含量分别为61%和23.5%。N_(2)吸附-脱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酸化改性前后,页岩干馏渣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9.412m^(2)·g^(-1)和76.276m^(2)·g^(-1),孔径分别为3.056nm和2.271nm。吸附实验表明,酸化处理提高了页岩干馏渣的吸附性能,酸化页岩渣对油的去除率提高了22%。最佳吸附条件为:用8%硝酸酸化的页岩干馏渣吸附100mL页岩干馏废水,在55℃下吸附3h,油去除率能达到6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干馏 多孔材料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乙烷干馏气单级水合分离的实验探究
17
作者 岳刚 刘玉 +5 位作者 刘国梁 秦永华 田宗明 刘晓雪 杜贞 郭绪强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利用水合物法开展对高乙烷干馏气的分离实验,探究气液比、温度和压力三种因素在气体分离上的影响。经过水合物的单级分离,水合物相中的烃类气体(甲烷/乙烷/丙烷)物质的量分数由79.12%增加至91.22%,其中的甲烷气体组成变化不大,乙烷和丙... 利用水合物法开展对高乙烷干馏气的分离实验,探究气液比、温度和压力三种因素在气体分离上的影响。经过水合物的单级分离,水合物相中的烃类气体(甲烷/乙烷/丙烷)物质的量分数由79.12%增加至91.22%,其中的甲烷气体组成变化不大,乙烷和丙烷的组成变化较大,回收率最大值能够提升至43.30%,提升干馏气的利用价值,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馏 水合物 气体分离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地面干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章小明 潘一 +2 位作者 杨双春 任楠 张月 《当代化工》 CAS 201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供求矛盾的不断突出和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油页岩资源逐渐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青睐。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世界油页岩分布范围广,储量十分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如果折算成页岩油,数倍于世界原油的探... 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供求矛盾的不断突出和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油页岩资源逐渐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青睐。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世界油页岩分布范围广,储量十分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如果折算成页岩油,数倍于世界原油的探明储量。页岩油作为石油的一种理想替代品,进行油页岩制油技术的研究不仅蕴含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对国家安全和能源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油页岩制取页岩油的技术可分为地面干馏技术和原位开采技术。地面干馏技术的工艺和设备发展比较成熟,也是目前制取页岩油最主要的途径。根据颗粒粒度的大小又可分为块状干馏技术和小颗粒干馏技术。着重介绍的块状油页岩干馏技术有抚顺炉技术、Kiviter技术和Petrosix技术,小颗粒干馏技术有Tosco-Ⅱ技术、ATP工艺和Enefit-280工艺等。最后指出了油页岩地面干馏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地面干馏 块状干馏 小颗粒干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工业性试验 被引量:56
19
作者 郭树才 罗长齐 +5 位作者 张代佳 韩壮 刘恒韫 康锡志 于兴国 胡贵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平庄建成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简称DG法)工业试验装置.热的粉焦作为热载体.装置干馏褐煤能力为15t/d.DG法工艺含煤流化提升干燥、煤焦混合加热干馏、流化提升加热粉焦和流化燃烧等过程.在该装置上进行了平庄褐煤... 在平庄建成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新技术(简称DG法)工业试验装置.热的粉焦作为热载体.装置干馏褐煤能力为15t/d.DG法工艺含煤流化提升干燥、煤焦混合加热干馏、流化提升加热粉焦和流化燃烧等过程.在该装置上进行了平庄褐煤干馏试验.反应器的干馏温度达600℃,产生的煤气热值为17MJ/m ̄3左右;轻焦油中酸性份为12%,中性油为42%;半焦粉活性好,热值高于原料煤,可作为无烟燃料或作为流化气化原料.试验褐煤的处理量达到了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低温干馏 热解 固体热载体 工业试验 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变质煤低温干馏生产兰炭的技术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41
20
作者 赵俊学 李惠娟 +2 位作者 李小明 刘军利 华建设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对低变质煤生产兰炭的技术及发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兰炭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在对现行的大型干馏生产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新一代干馏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对富氧干馏、干熄焦、微波干馏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 对低变质煤生产兰炭的技术及发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兰炭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在对现行的大型干馏生产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新一代干馏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对富氧干馏、干熄焦、微波干馏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富氧干馏 煤气熄焦 微波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