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合填充材料的超声干耦合检测研究
1
作者 何媛媛 唐东林 +1 位作者 饶胜 王平杰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5年第3期34-38,45,共6页
本文针对超声干耦合检测的固体耦合材料展开研究。在干耦合检测中,应当选择声衰减系数小、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且与被检工件阻抗匹配的固体耦合材料。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以质量分数4%的白炭黑为固体填料粉末,其与硅橡胶液体基料充分... 本文针对超声干耦合检测的固体耦合材料展开研究。在干耦合检测中,应当选择声衰减系数小、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且与被检工件阻抗匹配的固体耦合材料。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以质量分数4%的白炭黑为固体填料粉末,其与硅橡胶液体基料充分混合制成的复合填充材料声学性能最好。以研制的复合填充材料制成干耦合探头轮,对阶梯板的不同厚度进行厚度检测,实验表明基于此类固体耦合材料的干耦合检测满足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干耦合检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耦合式磁致伸缩导波管道检测系统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斌 曹海洋 +2 位作者 刘秀成 刘增华 何存富 《无损检测》 2016年第9期9-13,48,共6页
针对大管径、高温管道,提出了机械夹持与耦合剂的组合耦合方法,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磁致伸缩传感器的柔性机械夹持装置。该柔性机械夹持装置可提供较强的预紧力,并保证铁钴合金带与被测管壁间的作用力沿环向均匀作用。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干... 针对大管径、高温管道,提出了机械夹持与耦合剂的组合耦合方法,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磁致伸缩传感器的柔性机械夹持装置。该柔性机械夹持装置可提供较强的预紧力,并保证铁钴合金带与被测管壁间的作用力沿环向均匀作用。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干耦合方式不受管道温度限制,激励的导波能量与信噪比和采用环氧树脂粘贴耦合方式相当。利用课题组研制的MsTGW磁致伸缩导波管道检测仪,将干耦合式磁致伸缩传感器应用于工程检测中,可以有效定位出大管径、高温管道中的特征结构及缺陷位置,定位误差小于5%。所设计的机械夹持装置在工程现场中安装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导波检测 干耦合 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干耦合声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艾春安 曾一平 +2 位作者 李剑 刘瑜 彭炯 《无损检测》 2012年第9期50-54,共5页
针对复合材料干耦合检测问题,综合分析了干压力耦合法、声阻法、局部敲击法、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法和定距发送接收法五种声学干耦合检测技术。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局限和适用对象,最后对复合材料干耦合技术... 针对复合材料干耦合检测问题,综合分析了干压力耦合法、声阻法、局部敲击法、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法和定距发送接收法五种声学干耦合检测技术。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局限和适用对象,最后对复合材料干耦合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干耦合 压力耦合 声阻法 局部敲击法 空气耦合 定距发送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距发射/接收干耦合检测探头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艾春安 韩兆林 +2 位作者 李剑 蔡笑风 崔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37,共6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壳体复合材料在加工、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脱黏等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耦合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探头的声匹配理论,针对复合材料表面无法使用耦合剂及由此产生的超声波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提出了...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壳体复合材料在加工、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脱黏等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耦合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基于探头的声匹配理论,针对复合材料表面无法使用耦合剂及由此产生的超声波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超声变幅杆实现声匹配及能量集中功能的方法;基于探头的电匹配理论,针对探头与超声波发射/接收装置之间能量转化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探头的匹配电路.对预制有三个不同直径缺陷的复合材料壳体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检测实验,并将匹配后探头和未匹配探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对复合材料的缺陷进行识别,经过电匹配后的探头可将检测灵敏度提高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电匹配 灵敏度 SRM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耦合超声波测试技术及其岩石动静参量测试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洋 李远 +1 位作者 乔兰 范大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65-1472,共8页
岩体非线性特征随深度增加不断凸显,其力学参量现场实时精确测量及长期监测,为地应力解除过程中岩体变化特征及应力监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然而目前岩石力学参量测定多基于室内力学试验,时效性及拟合方法都会对测试结果带来误差。传统... 岩体非线性特征随深度增加不断凸显,其力学参量现场实时精确测量及长期监测,为地应力解除过程中岩体变化特征及应力监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然而目前岩石力学参量测定多基于室内力学试验,时效性及拟合方法都会对测试结果带来误差。传统耦合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对接触面平整性要求高,无法实现布置于现场钻孔内的长效监测。基于干耦合点接触声波探头测速技术,通过对声波发射、接收探头设计,电路板稳定性及去噪算法研究,研发出具有瞬时采集、无线传输功能的数字化波速采集系统。通过对同一区域取自现场加工的Ф50mm×100mm花岗岩岩样及地应力解除岩芯,分别进行室内力学试验及波速测定,以计算获取相应静态、动态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首先,自研发基于干耦合点接触声波测速采集系统,对不同工作接触面适应性较好,数据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其次,对于同一区域相同岩性不同尺度、形态的岩样,其动态、静态弹性模量关系彼此间具有适用性。这就为现场基于干耦合点接触声波测速计算获得的岩体动态弹性模量,推算其静态弹性模量提供了依据。进一步的,基于干耦合点接触声波测速数字化采集系统,岩体动、静态力学参数在现场地应力岩芯解除过程及岩体长期监测过程中的实时采集及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空心包体 数字化采集 动态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接触界面超声干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东林 吴薇萍 +2 位作者 胡琳 汤炎锦 丁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0-918,共9页
为提高粗糙接触界面的声耦合性能,对超声波与粗糙界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界面分形模型的建立,得到含分形参数的接触刚度表达式,并结合界面声学模型分析不同耦合条件下声反射系数的变化;搭建超声干耦合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测得粗... 为提高粗糙接触界面的声耦合性能,对超声波与粗糙界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界面分形模型的建立,得到含分形参数的接触刚度表达式,并结合界面声学模型分析不同耦合条件下声反射系数的变化;搭建超声干耦合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测得粗糙铝板表面轮廓,利用结构函数法对分形维数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分形维数的粗糙铝板进行受压条件下的反射系数测量。结果表明:对粗糙接触界面施加一定载荷有利于超声波在界面处的传播,且分形维数较大的粗糙铝板达到良好声耦合效果所需的载荷更小,更便于超声干耦合检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反射系数 粗糙接触界面 分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填充硅橡胶超声干耦合特性
7
作者 宋寿鹏 张泽林 +2 位作者 樊素文 魏明惠 钮臣浩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0-937,共8页
针对工业超声无损检测领域干耦合材料种类匮乏且声能透射率低的问题,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基底材料中添加不同成分和配比的纳米颗粒,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干耦合材料,给出了干耦合条件下超声波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声学传输规律,对比分析了干耦合... 针对工业超声无损检测领域干耦合材料种类匮乏且声能透射率低的问题,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基底材料中添加不同成分和配比的纳米颗粒,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干耦合材料,给出了干耦合条件下超声波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声学传输规律,对比分析了干耦合材料种类、厚度、硬度、超声中心频率及载荷因素对声能传输特性的影响。搭建了声学特性测试试验平台,分别对添加氧化铝、铁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的干耦合材料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填充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5%时,所形成的纳米填充硅橡胶的声阻抗提高了13.5%,使用200 kPa预载荷对试块测量时回波幅值提高了18.0%,具有良好的声耦合性能。可为实际超声检测时干耦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干耦合 硅橡胶 纳米颗粒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耦合超声波检测及波初至的自动拾取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媛 马祥华 +2 位作者 刘洋 肖飞 陈玉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55-1464,共10页
目前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受限于探头及数据采集设备,多在实验室环境完成,同时,传统超声收发探头对接触面平整度要求较高,需要对岩石表面打磨处理,且需要涂抹导声糊。这些都极大限制了超声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为实现对岩石钻孔内的长效监... 目前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受限于探头及数据采集设备,多在实验室环境完成,同时,传统超声收发探头对接触面平整度要求较高,需要对岩石表面打磨处理,且需要涂抹导声糊。这些都极大限制了超声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为实现对岩石钻孔内的长效监测,对声波发射、接收机制及岩石内超声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分析,通过AIC算法拾取波前初至,利用小波去噪和改进AIC法(NAIC)求波初至到达精确时间,研究了基于干耦合岩石内部参数测量系统,在岩石内部实现了超声信号的发射接收、信号瞬态触发、高速采集,并将最终结果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数据记录仪。分别对Φ50 mm×100 mm花岗岩及砂岩岩样进行了超声波传输参数测量,Φ114mm×280mm花岗岩岩样测量距离分别为150、200mm,利用NAIC、STA/LTA、MER、ETA 4种算法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与第三方仪器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干耦合声波测速采集系统,对不同工作接触面适应性较好,数据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小波降噪适用于背景干扰少、频率范围集中的超声接收信号,在到时拾取方面,除STA/LTA外其余3种算法在去噪后的到时拾取精度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尤以NAIC法最为明显,到时平均误差由1.21?s锐减至0.19?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数字化采集 小波降噪 改进AIC法 到时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在某火箭发动机喷管在役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穆洪彬 吴朝军 +1 位作者 吴晨 李剑 《无损检测》 2013年第6期40-43,共4页
应用干耦合超声检测方法对某火箭发动机喷管进行了在役检测试验,验证了干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对该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在役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干耦合超声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该型号发动机喷管中20 mm以上的脱粘缺陷,满足在役检测要求... 应用干耦合超声检测方法对某火箭发动机喷管进行了在役检测试验,验证了干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对该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在役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干耦合超声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该型号发动机喷管中20 mm以上的脱粘缺陷,满足在役检测要求。自动与手动,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能力相当,但在操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各有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喷管 干耦合超声检测 在役检测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干耦合压电腐蚀监测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福寿 伍剑波 +3 位作者 傅登伟 吴文强 李博伦 彭辉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2期12-16,共5页
在内部流体介质冲刷与腐蚀作用下,油气井口装置易出现腐蚀减薄缺陷,形成潜在的泄漏风险。干耦合压电传感方法因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可应用于井口装置腐蚀在线监测与评价中。实际作业过程中,流体介质状态与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被测井... 在内部流体介质冲刷与腐蚀作用下,油气井口装置易出现腐蚀减薄缺陷,形成潜在的泄漏风险。干耦合压电传感方法因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可应用于井口装置腐蚀在线监测与评价中。实际作业过程中,流体介质状态与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被测井口装置工作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腐蚀测量精度。针对极端温度条件下井口装置腐蚀监测的难点,分析了极端温度变化对井口材料声速与耦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温度补偿的干耦合压电传感方法与系统,并进行了井口装置现场腐蚀监测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采用基于实时温度测量的壁厚补偿算法后,干耦合压电传感腐蚀监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口装置 冲刷腐蚀 干耦合压电传感 温度 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反转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干耦合超声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艾春安 蔡笑风 +1 位作者 李剑 韩兆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为解决超声检测过程中不能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粘接结构表面涂抹耦合剂的问题,首先构建了一套干耦合超声检测系统,设计了具有特殊结构形式压电振子和传声杆的干耦合探头.然后提出基于时间反转的干耦合超声成像方法,分析干耦合超声时间... 为解决超声检测过程中不能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粘接结构表面涂抹耦合剂的问题,首先构建了一套干耦合超声检测系统,设计了具有特殊结构形式压电振子和传声杆的干耦合探头.然后提出基于时间反转的干耦合超声成像方法,分析干耦合超声时间反转聚焦原理,通过对损伤散射信号的提取、时间反转及二次加载,建立聚焦时刻的瞬态波动图,最后通过对结构微元信号幅值求和乘积两种方式对缺陷进行成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出粘接结构中的脱粘缺陷,基本确定缺陷的形状及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固体火箭发动机 干耦合 时间反转 缺陷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耦合横波超声换能器的钢丝长度检测及缺陷定位
12
作者 肖生玉 赵仲杰 +1 位作者 顾盛 潘永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2-777,共6页
在特定工况下会出现无法将超声换能器放置在杆状构件底面完成常规检测的问题,如服役桥梁的平行钢丝构件、装配式建筑中灌浆套筒内的插入钢筋。为了提高超声导波技术的适用性,提出了将频率为50 kHz的自发自收式干耦合横波超声换能器置于... 在特定工况下会出现无法将超声换能器放置在杆状构件底面完成常规检测的问题,如服役桥梁的平行钢丝构件、装配式建筑中灌浆套筒内的插入钢筋。为了提高超声导波技术的适用性,提出了将频率为50 kHz的自发自收式干耦合横波超声换能器置于杆状钢丝侧面进行长度检测及缺陷定位的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试验验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干耦合横波超声换能器的最优激发角度为90°,即激发方向垂直钢丝轴向;对于不同长度和不同缺陷位置的钢丝,长度检测和缺陷定位的仿真及试验结果的预测相对误差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干耦合 横波超声换能器 钢丝 长度检测 缺陷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的干耦合超声检测Lamb波信号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笑风 刘继方 +1 位作者 李永峰 赵文才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提取出干耦合Lamb波检测信号中的有用信息,采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首先定义一组经验尺度和经验小波函数,根据傅里叶变换结果对信号频谱进行分割,提取出围绕中心频率具有紧支撑特性的... 为提取出干耦合Lamb波检测信号中的有用信息,采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首先定义一组经验尺度和经验小波函数,根据傅里叶变换结果对信号频谱进行分割,提取出围绕中心频率具有紧支撑特性的不同频段;然后通过选择合适函数,建立紧支撑的小波框架;最后对信号进行经验小波变换,得到不同的分解模态。针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干耦合Lamb波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EWT方法能够分解出信号中不同的固有模态,揭示信号的频率结构,区分缺陷的大小,反映Lamb波传播特性。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相比,EWT方法计算量小,分解模态少,没有虚假和无法解释的分量,显示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LAMB波 超声检测 经验小波变换 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耦合超声波激励信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艾春安 蔡笑风 +1 位作者 李剑 刘凯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7,28,共7页
为保证干耦合超声波探头的正常工作,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激励信号进行选择。干耦合超声波探头与试件直接接触,入射能量低,不同粘接状况下接收信号能量(E)差异较大,品质因数(Q)能够表征接收信号的带宽及强度分布,两者可... 为保证干耦合超声波探头的正常工作,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激励信号进行选择。干耦合超声波探头与试件直接接触,入射能量低,不同粘接状况下接收信号能量(E)差异较大,品质因数(Q)能够表征接收信号的带宽及强度分布,两者可作为激励信号的选择依据。根据各信号表达式分别采用方波、锯齿波及高斯窗、海明窗和汉宁窗调制的正弦脉冲信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重复频率和电压幅值不变的条件下,对于玻璃纤维/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粘接板,最优激励波形为5周期汉宁窗调制正弦波脉冲信号,激励频率约为100 k Hz,为干耦合超声波探头的检测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耦合 超声波激励 窗函数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干耦合超声技术评价夹层结构胶接的完好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C.V.Subramanian M.Thavasimuthu +3 位作者 P.Palanichamy D.KBhattacharya BaldevRaj 倪永红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267-268,共2页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胶接 超声波 干耦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耦合穿透法在橡胶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娥 王晓勇 《航天制造技术》 2017年第2期47-49,共3页
介绍了一种低频干耦合穿透法超声波检测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结构内部粘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设计制作了对比试块以校准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并对实际产品进行了无损检测,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绝热结构内部粘接质量检测。
关键词 低频 干耦合 穿透法 绝热结构 粘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及寿命预测
17
作者 黄跃文 杨文瑞 +5 位作者 刘利爱 周海 张勋 李成炜 熊小龙 钟勖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3-772,共10页
为了研究盐溶液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试块在受到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后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基于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耐久性指标D值来评价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分析了盐溶液干... 为了研究盐溶液侵蚀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下再生混凝土试块在受到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后耐久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基于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耐久性指标D值来评价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分析了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D值的影响,并构建了GM(1,1)均值模型,用以揭示再生混凝土D值的时变规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预测寿命。结果表明:D值可以反映出不同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及玄武岩纤维掺量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规律。随着盐溶液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试件D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变化趋于剧烈,表现为D值下降速率逐渐增大;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D值,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玄武岩纤维掺量为1.0%时,耐久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在数据量较少时,GM(1,1)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再生混凝土在盐-干湿循环耦合侵蚀下D值的时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盐-湿循环耦合侵蚀 耐久性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建筑钢筋混凝土腐蚀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代湖 张波 +1 位作者 钱浩杰 曹永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7期7-9,共3页
在复合盐侵蚀和干湿耦合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导致结构性能下降,而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复合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建筑钢筋混凝土腐蚀检测研究。... 在复合盐侵蚀和干湿耦合作用的共同影响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导致结构性能下降,而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复合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建筑钢筋混凝土腐蚀检测研究。先基于传感器采集钢筋混凝土腐蚀信号,然后研究在混凝土中并行安置的两根钢筋,其中一根钢筋将施加微弱的交流信号,而另一根钢筋则负责监测信号接收情况的变动,后结合电阻率法,智能检测了建筑钢筋混凝土腐蚀情况,为在实际施工应用中更好地理解钢筋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和腐蚀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建筑钢筋混凝土腐蚀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建筑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情况,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腐蚀检测 复合盐侵蚀 湿耦合作用 建筑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耦合厌氧技术在农业领域减排固碳的优越性
19
作者 李剑 马宗虎 +1 位作者 张万钦 戴雅瑞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通过对不同厌氧发酵技术比较,提出车库式干发酵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处理负荷大、过程能耗低、产物后处理简单且基本无废水排放等特点;通过对我国首次实施干湿耦合厌氧技术的河北华电丰宁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分析计算,项目投产后... 通过对不同厌氧发酵技术比较,提出车库式干发酵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处理负荷大、过程能耗低、产物后处理简单且基本无废水排放等特点;通过对我国首次实施干湿耦合厌氧技术的河北华电丰宁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分析计算,项目投产后可年减排二氧化碳34734 t,可实现土壤固碳1175.5 t;丰宁创新模式对各类可降解有机废弃物接纳性最高、沼液排放量最少,该集成技术在我国生物燃气产业,尤其是我国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具有较好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耦合 车库式 发酵 生物燃气 减排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及热电肥多联产技术模式探析
20
作者 陈冠英 马宗虎 +3 位作者 张万钦 刘凡 李剑 张中亮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沼气工程沼液量大难处理、运行效率不稳定、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河北某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结合湿法发酵和干法发酵各自的优缺点自主研发了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详细阐述厌氧发酵制沼的核心工艺、发电并网... 为了解决传统沼气工程沼液量大难处理、运行效率不稳定、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以河北某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结合湿法发酵和干法发酵各自的优缺点自主研发了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详细阐述厌氧发酵制沼的核心工艺、发电并网、生物有机肥生产以及碳减排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当粪污含固率为18%~30%、秸秆含固率≥85%时,可以通过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制沼技术实现沼液“零排放”,打造“气、热、电、肥、碳”多联产的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体系,生产清洁能源的同时供应生物有机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板结,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项目的实施对实现农业农村绿色生态循环、降低对外能源依存及实现负碳排放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耦合厌氧发酵 沼气发电 生物有机肥 运行技术模式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