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体干细胞与干细胞疾病 被引量:7
1
作者 莫显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对成体干细胞的特性进行总结,描述干细胞疾病的定义及特性。方法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回顾成体干细胞及干细胞疾病。结果成体干细胞是一类位于成熟组织器官内、维持正常组织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潜... 目的结合文献对成体干细胞的特性进行总结,描述干细胞疾病的定义及特性。方法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回顾成体干细胞及干细胞疾病。结果成体干细胞是一类位于成熟组织器官内、维持正常组织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潜能分化能力,随着生物个体生命周期增长,成体干细胞出现老化。起源于干细胞的疾病可视为干细胞疾病。当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增强和/或分化障碍时,细胞增殖能力变强,引起增生性疾病特别是肿瘤疾病。当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减弱,提前老化或分化不全时,可导致功能细胞形成减少,如不能满足组织器官功能的需要,将导致相应器官功能衰竭,形成退行性疾病。结论对成体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及老化的研究,在理论上将指导干细胞疾病的研究,并有助于发展干细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5、CD59在造血干细胞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磊 姜叙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559-562,共4页
CD55、CD59已被广泛应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vsmal 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诊断中。目前已证实.PNH患者血细胞的CD55、CD59等GPI-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GPI-AP)
关键词 干细胞疾病 CD55 CD59 GPI-锚定蛋白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骨髓干细胞疾病
3
《吉林医学情报》 1990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疾病 细胞刺激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87抑制支气管肺泡干细胞生长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保鹏涛 赵卫国 刘长庭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8期1505-1507,共3页
肿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疾病,随着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肺癌已经成为癌症第一杀手,如何寻找更为有效治疗肺癌的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热点[1]。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肿瘤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而癌症各种... 肿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疾病,随着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肺癌已经成为癌症第一杀手,如何寻找更为有效治疗肺癌的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热点[1]。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肿瘤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而癌症各种传统治疗手段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肿瘤干细胞导致,肺癌也不例外,因此寻找肺癌干细胞有可能成为治疗肺癌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肺癌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肺腺癌 干细胞疾病 细胞生长 非小细胞肺癌 肺泡细胞 自我更新 干细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傅丽英 罗琰 《现代医院》 2012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诊断为翼状胬肉住院手术患者共76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组)和治疗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各38例(各43眼),观察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 目的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诊断为翼状胬肉住院手术患者共76例(8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组)和治疗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各38例(各43眼),观察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眼内感染、角膜缘上皮脱落并发症;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治疗组为2~4 d,平均天数(2.3±2.1)d,对照组为4~7 d,平均天数(5.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6~24个月,对照组5例(5眼)复发,治疗组1例(1眼)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防止胬肉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眼睛表面疾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项生化指标在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7
6
作者 丁勇敏 周午琼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494-49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巨幼细胞性贫血 鉴别价值 生化指标 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外周血红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
7
作者 谢庆芳 李菊香 +2 位作者 李晓君 肖燕青 郭子良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28-228,238,F0003,共3页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多潜能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白血病。该病是一种兼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特征的疾病。据报道,JMML在〈14岁的儿童中...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多潜能造血干细胞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白血病。该病是一种兼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特征的疾病。据报道,JMML在〈14岁的儿童中年发病率约为1.3/1 000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疾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年发病率 JMML 克隆性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8
作者 胡允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造血干细胞疾病 治疗 老年 外周血白细胞 神经系统症状 外周血红细胞 过度增生 巨核细胞 原因未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静(综述) 林圣云(审校)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astic syndrom,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原始细胞增多伴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病态造血)并具有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目前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由于MDS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astic syndrom,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原始细胞增多伴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病态造血)并具有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目前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由于MDS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实验研究 细胞增殖 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原始细胞增多 白血病转化 病态造血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类器官模型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黄兢 刘方琨 +3 位作者 唐慧 伍海姗 李乐华 陈晋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8-441,共4页
精神疾病是常见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疾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目前各种体内外模型已广泛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机制和精神药物相关研究。然而,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如何选用合适的模型从结构、细胞和蛋... 精神疾病是常见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多基因遗传疾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目前各种体内外模型已广泛用于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学机制和精神药物相关研究。然而,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如何选用合适的模型从结构、细胞和蛋白水平更好地研究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大脑类器官(cerebral organoids)是由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形成的大脑皮质结构,可一定程度上在体外模拟人类胚胎早期大脑的发育过程和结构特点,在研究精神疾病的起源和病理学、药物筛选和基因改造方面显示了很大潜力[2]。本综述对大脑类器官在精神医学的研究进展与局限性进行探讨,并对大脑类器官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评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大脑类器官 诱导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5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慎贤 陈苏宁 +4 位作者 张锦华 侯淑英 樊华 张素芬 张栋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龙胆泻肝汤加减 加减治疗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病理生理基础 症状特点 血液黏滞度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岚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15期1407-1407,共1页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脑梗死 并发 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护理 细胞 巨核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血栓栓塞的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晨晓 周合冰 闫树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期142-143,共2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增高为主,三系均不同程度增高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之一(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MPD)。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早期诊断 血栓栓塞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并发 细胞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侧睾丸鞘膜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例
14
作者 杨莉 柳菊芬 张国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942-943,共2页
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每年(1~2)/10万,多数在60岁以后发病,男性多见,主要表现出与骨髓病态造血相关的症状及与骨髓增殖相关的症状。以前被认为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每年(1~2)/10万,多数在60岁以后发病,男性多见,主要表现出与骨髓病态造血相关的症状及与骨髓增殖相关的症状。以前被认为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一个亚型,因其兼有骨髓发育异常和骨髓增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睾丸鞘膜积液 首发表现 慢性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
15
作者 吕书晴 王健民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5年第8期461-463,共3页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在过去的20年中,AML的治疗策略并没有大的改观,年龄和染色体核型仍然是两个主要的预后因素,也是目前进行治疗选择的基础.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治疗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染色体核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联合应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快速诊断的价值
16
作者 郑伟萍 沈晓 +2 位作者 夏娟 张敏 万海英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为AL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且阻滞发生在较早阶段,并伴有凋亡减少。AL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异常,且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为AL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且阻滞发生在较早阶段,并伴有凋亡减少。AL细胞有明显的质和量的异常,且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胸骨压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危及生命。传统的AL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虽然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分型结果远远满足不了目前临床对AL诊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形态学 急性白血病 快速诊断 流式细胞 联合应用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门静脉高压症为首发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17
作者 马庭芳 鲍丽霞 +2 位作者 胡海波 闫秀英 李飞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29期868-868,940,共2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克隆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骨髓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均有异常增生,尤以红细胞系增生显著,发病率低(0.6-1.6/10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发生误诊、漏诊,现发现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克隆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骨髓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均有异常增生,尤以红细胞系增生显著,发病率低(0.6-1.6/10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发生误诊、漏诊,现发现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门静脉高压症 首发表现 造血干细胞疾病 细胞 异常增生 巨核细胞 病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案例分析及文献学习
18
作者 李卫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1期270-271,共2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骨髓增殖性疾病范畴。临床以红细胞数及容量显著增多为特点,出现多血质及高黏滞血症所致的表现,常伴脾大。PV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晚期可发生各种转化。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案例分析 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学习 文献 高黏滞血症 原因未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新军 张晓敏 李筱荣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机体自身耐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AID的治疗主要是采取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而重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机体自身耐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AID的治疗主要是采取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而重症AID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预后差。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非造血多能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以及促进组织修复等潜能,其免疫调控作用的发现是近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最近,MSC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研究不断涌现,显示了MSC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其治疗AID的潜在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WHO最新分类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林生 陈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难治性贫血 临床分型 原始细胞增多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