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钢与DC53钢的干滑动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仕芳 张林伟 +3 位作者 王武荣 陆德平 毛丹丹 韦习成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227,共6页
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载荷下45钢与DC53钢(Cr12Mo V1)的干滑动摩擦学行为。通过SEM、XRD、SIMS等分析了45钢的磨损机理及其摩擦诱发的变形层特征。结果表明,载荷从40 N增加到60 N时,45钢销试样的磨损率增加量远大于DC53钢... 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载荷下45钢与DC53钢(Cr12Mo V1)的干滑动摩擦学行为。通过SEM、XRD、SIMS等分析了45钢的磨损机理及其摩擦诱发的变形层特征。结果表明,载荷从40 N增加到60 N时,45钢销试样的磨损率增加量远大于DC53钢盘试样的磨损率增加量,载荷的变化对平均摩擦系数的大小几乎无影响;40 N载荷条件下,45钢销试样表面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和轻微的粘着磨损,60 N载荷条件下,45钢销试样表面主要发生粘着磨损;45钢销试样的摩擦影响层均由摩擦表层和塑性变形层组成,60 N载荷条件下销试样的塑性变形层深度大于40 N载荷条件下的销试样;45钢销试样的磨损表层出现了晶粒细化的现象,60 N载荷条件下的晶粒细化更明显;磨损表层中的细晶铁素体主要是由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热和塑性变形共同作用导致的动态再结晶诱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干滑动摩擦 磨损影响层 晶粒细化
原文传递
直流磁场条件下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永智 邱明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7,103,共5页
在室温下,将45#钢盘-销摩擦副置于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中,研究直流磁场对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的磨损量相比,磁场条件下磨损量明显较低,并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磨损量降低。微观分析表明,磁场条件下... 在室温下,将45#钢盘-销摩擦副置于直流线圈产生的磁场中,研究直流磁场对45#钢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磁场条件下的磨损量相比,磁场条件下磨损量明显较低,并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磨损量降低。微观分析表明,磁场条件下摩擦表面生成更多的氧化膜,在摩擦过程中,氧化磨损起主要作用;磁场方向的改变影响磨损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磁场 干滑动摩擦磨损 磁场强度 氧化磨损 氧化保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PA66配副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平 王朋飞 乔小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采用45钢销和尼龙PA66盘,运用正交试验法在MMW-1A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干滑动摩擦条件下速度、载荷和金属销表面粗糙Ra对45钢/PA66配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发现:载荷、粗糙度对摩擦系数与磨损量有显著影响,而... 采用45钢销和尼龙PA66盘,运用正交试验法在MMW-1A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干滑动摩擦条件下速度、载荷和金属销表面粗糙Ra对45钢/PA66配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发现:载荷、粗糙度对摩擦系数与磨损量有显著影响,而速度影响相对较小.当载荷为50 N,速度为11.25 m/s,Ra为0.60μm时,摩擦系数与磨损量最小.基于正交试验的最优结果,开展控制变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载荷小于90 N时,PA66以黏着磨损为主;载荷为90 N时,PA66磨损形式为犁削磨损和黏着磨损.载荷为140 N时,PA66的磨损形式为黏着磨损并伴有胶合现象的产生. Ra小于0.46μm时,PA66以黏着磨损为主;Ra为0.46μm时,PA66的磨损形式为黏着磨损和犁削磨损且在对偶金属销表面上形成连续的转移膜;Ra大于0.46μm时,PA66以犁削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滑动摩擦 尼龙PA66 表面粗糙度 正交试验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状态及晶须位向对SiC_w/Al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德尊 彭华新 +1 位作者 刘钧 姚忠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22,共6页
本文研究了SiC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于滑动摩擦条件下,时效处理及晶须位向对复合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状态下的复合材料对对磨环的磨损。结果表明:当晶须定向排列且垂直于摩擦面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佳;适当的过... 本文研究了SiC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于滑动摩擦条件下,时效处理及晶须位向对复合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状态下的复合材料对对磨环的磨损。结果表明:当晶须定向排列且垂直于摩擦面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佳;适当的过时效处理可使复合材料获得比欠时效和峰时效更好的耐磨性,并且此时对对磨环的磨损也较轻,这是由于磨损过程中晶须剥落减少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时效 晶须 干滑动摩擦 铝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永振 贾利晓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9,共8页
介绍高温、高速、载流、气氛、磁场等苛刻条件下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材料的干摩擦磨损特性与速度、载荷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当pv值超过临界值后,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发生突变;摩擦面温... 介绍高温、高速、载流、气氛、磁场等苛刻条件下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几点结论:材料的干摩擦磨损特性与速度、载荷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当pv值超过临界值后,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发生突变;摩擦面温度的升高会降低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环境气氛的改变不影响金属摩擦副pv特性的基本规律,但显著影响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数值的大小;电流的存在恶化材料的干摩擦性能;施加磁场可显著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且磁场强度是影响材料干摩擦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因数 磨损率 干滑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WC陶瓷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爱智 张永振 +1 位作者 陈跃 李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2-54,57,共4页
为了改善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即提高它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 ,对 4种WC含量不同的镍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涂层的磨损面进行了观察 ,在此基础上对其抗磨机理和WC含量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 为了改善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即提高它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 ,对 4种WC含量不同的镍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涂层的磨损面进行了观察 ,在此基础上对其抗磨机理和WC含量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 ,含WC硬质相的镍基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都高于基体HT2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WC陶瓷涂层 动摩擦 镍基WC涂层 抗磨机理 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体积分数对Al_2O_(3f)+C_f/ZL109混杂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军 刘耀辉 +1 位作者 于思荣 代汉达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共5页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f+Cf/ZL109短纤维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并探讨了Al2O3纤维对该混杂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以及从轻微磨损到急剧磨损转变的临界载荷均随着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f+Cf/ZL109短纤维混杂金属基复合材料,并探讨了Al2O3纤维对该混杂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以及从轻微磨损到急剧磨损转变的临界载荷均随着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不断增大。在轻微磨损阶段,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沟磨损和层离,且Al2O3体积分数为12%时混杂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发生严重磨损时,基体和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均为严重的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混杂 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MoS_2复合粉末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爱智 张永振 +1 位作者 肖宏滨 陈跃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2年第1期1-3,13,共4页
研究了 4种镍基MoS2 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探讨了涂层的结构及磨损面的形貌与涂层的磨损机制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MoS2 含量和载荷对涂层摩擦磨损的影响。研究表明 ,镍基MoS2 涂层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能 ;MoS2 含量为 2 0 ... 研究了 4种镍基MoS2 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探讨了涂层的结构及磨损面的形貌与涂层的磨损机制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MoS2 含量和载荷对涂层摩擦磨损的影响。研究表明 ,镍基MoS2 涂层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能 ;MoS2 含量为 2 0 %的Ni/Mo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MoS2涂层 等离子喷涂 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自润滑性 金属材料 表面处理 二硫化钼 复合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3SiC2系材料干滑动摩擦的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振莺 翟洪祥 +3 位作者 王轶凡 周炜 管明林 艾明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23-526,共4页
根据先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对Ti3SiC2和Ti3AlC2材料与低碳钢摩擦行为的载荷依赖稳定性进行观察和分析.试验在盘-块式高速摩擦实验机上进行;滑动速度20 m/s,法向压强0.2 MPa~0.8 MPa.结果表明,不论Ti3SiC2还是Ti3AlC2,在每个摩擦过程中,... 根据先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对Ti3SiC2和Ti3AlC2材料与低碳钢摩擦行为的载荷依赖稳定性进行观察和分析.试验在盘-块式高速摩擦实验机上进行;滑动速度20 m/s,法向压强0.2 MPa~0.8 MPa.结果表明,不论Ti3SiC2还是Ti3AlC2,在每个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都经历一个从初始值迅速增大的过渡期,而后进入相对稳定期.整个摩擦系数曲线呈随机波动,其相对稳定期的随机波动行为服从正态分布.2种材料摩擦系数的标准偏差都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Ti3SiC2相对稳定期的摩擦系数随着法向压强的增大缓慢减小,而Ti3AlC2的摩擦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此现象与这2种材料表面形成的摩擦层的润滑作用随压力产生不同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TI3ALC2 干滑动摩擦 稳定性 摩擦 自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0和20CrMnTi钢的干滑动摩擦影响层及形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馨 李荣斌 +1 位作者 张静 韦习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38-141,145,共5页
采用超景深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T10和20Cr Mn Ti钢配副干滑动摩擦试验后的摩擦影响层结构,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了摩擦影响层的温度场,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在T10钢及20Cr Mn Ti钢的磨损表面下均形成了不同厚... 采用超景深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T10和20Cr Mn Ti钢配副干滑动摩擦试验后的摩擦影响层结构,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了摩擦影响层的温度场,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在T10钢及20Cr Mn Ti钢的磨损表面下均形成了不同厚度、由机械混合层和塑性变形层组成的摩擦影响层。在干滑动摩擦过程中,表层材料的严重塑性变形及摩擦温升的双重作用诱发了摩擦影响层晶粒的显著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滑动摩擦 摩擦影响层 塑性变形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的干滑动摩擦磨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永振 《现代铸铁》 CAS 2000年第2期35-41,共7页
系统地研究了铸铁材料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讨论了钢铁摩擦副的摩擦学规律 ;铸铁的石墨形态、合金元素及基体组织对干滑动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蠕墨铸铁是制作制动部件的合适选材。
关键词 干滑动摩擦磨损 制动材料 蠕墨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蠕墨铸铁的干滑动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跃 张永振 《现代铸铁》 CAS 2006年第1期42-43,46-48,50-52,共8页
分析了蠕墨铸铁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规律,研究了工况条件(速度,压力)、成分、组织对蠕墨铸铁干滑动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探讨了蠕墨铸铁摩擦表面三维形貌与摩擦表面温度特性,结果表明:蠕墨铸铁与球墨铸铁和灰铸铁相比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和最高... 分析了蠕墨铸铁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规律,研究了工况条件(速度,压力)、成分、组织对蠕墨铸铁干滑动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探讨了蠕墨铸铁摩擦表面三维形貌与摩擦表面温度特性,结果表明:蠕墨铸铁与球墨铸铁和灰铸铁相比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和最高的摩擦系数与最低的摩擦系数衰减量,适合于作为制动器材料。在蠕墨铸铁中添加P、Cr等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提高耐磨性能,增加摩擦系数。通过对试样三维表面形貌和干滑动摩擦温度场分析,进一步从机理上解释了蠕墨铸铁所具有的良好干滑动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干滑动摩擦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铬表面复合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士阳 张永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39,44,共5页
采用消失模铸渗的方法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钒铬复合层,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渗剂成分试样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磨损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复合层的耐磨性显著... 采用消失模铸渗的方法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钒铬复合层,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渗剂成分试样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磨损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复合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其最大磨损率仅是基体材料的1/8;随着载荷的增大和渗剂中钒铁含量的减少,表面复合层的磨损率提高;表面复合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氧化磨损和裂纹的形成、扩展所造成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模铸渗 钒铬表面复合层 干滑动摩擦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滑动摩擦单自由度系统的滑块运动特性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红亮 李森 +2 位作者 杨蔚华 方子帆 董元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采用符号函数和分段线性方法,推导干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通解,分析了滑块的运动特性,运用动能定理对解析解进行了严格证明,然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滑块在花岗岩上的滑动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滑动摩擦单自由... 采用符号函数和分段线性方法,推导干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通解,分析了滑块的运动特性,运用动能定理对解析解进行了严格证明,然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滑块在花岗岩上的滑动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滑动摩擦单自由度系统中的滑块运动是一个具有线性衰减振幅的简谐运动;理论计算得出的滑块位移曲线中所有较高点形成上包络直线,所有较低点形成下包络直线;数值仿真和滑动试验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验证了所推导的位移解析解的有效性。干滑动摩擦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通解的构建有助于求解该类系统的强迫振动通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滑动摩擦 单自由度系统 滑块 运动特性 位移 分段线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WC陶瓷等离子喷涂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爱智 张永振 +1 位作者 肖宏滨 陈跃 《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研究了镍基WC陶瓷等离子喷涂涂层随载荷和速度变化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探讨了涂层的孔隙率、显微硬度及磨损面和磨损后涂层形貌与涂层的磨损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镍基WC涂层与对磨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 ,且随着摩擦... 研究了镍基WC陶瓷等离子喷涂涂层随载荷和速度变化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探讨了涂层的孔隙率、显微硬度及磨损面和磨损后涂层形貌与涂层的磨损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镍基WC涂层与对磨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 ,且随着摩擦速度的增加 ,磨损率增加的幅度很小 ,摩擦因数减小的幅度较大 ,随着摩擦载荷的增加 ,摩擦因数减小和磨损率增加的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WC陶瓷 等离子喷涂 涂层 干滑动摩擦 磨损 制动系统 结构 硬度 载荷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干滑动摩擦行为与磨损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朝志 付彬国 +4 位作者 刘金海 李国禄 赵雪勃 都志杰 张建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10-414,共5页
钛合金因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存在表面硬度低、抗塑性剪切能力较差、不易加工硬化以及表面氧化物保护作用较差等缺陷,使其耐磨性较差,阻碍了其在耐磨损... 钛合金因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存在表面硬度低、抗塑性剪切能力较差、不易加工硬化以及表面氧化物保护作用较差等缺陷,使其耐磨性较差,阻碍了其在耐磨损领域的发展。为了提高钛合金自身的耐磨性潜力和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钛合金干滑动摩擦磨损领域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影响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并对钛合金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干滑动摩擦 摩擦系数 磨损率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滑动摩擦下SiC/Al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戴礼权 何国球 +3 位作者 吕世泉 叶赟 刘晓山 卢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7,共7页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滑动距离下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体积含量为9%)的摩擦磨损性能。在载荷45 N(5 MPa)、转速200 r/min、转动距离分别为5000 r、10000 r以及20000 r条件下,进行连续干滑动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在长程连...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滑动距离下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体积含量为9%)的摩擦磨损性能。在载荷45 N(5 MPa)、转速200 r/min、转动距离分别为5000 r、10000 r以及20000 r条件下,进行连续干滑动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在长程连续干滑动下,其摩擦系数变化可分为磨合区、缓慢上升区、加速上升区3个阶段;随着摩擦距离的增加,基体表面的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发生黏着磨损,产生塑性流变区,多种摩擦方式并存使得该条件下摩擦系数与磨损量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干滑动摩擦 塑性流变区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Gr_p·Al_2O_3-SiO_2(sf)/ZL109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战华 李文芳 黄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8-32,共5页
耐磨性是材料重要的机械性能之一 .文中采用国产MM_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新型Grp·Al2 O3_SiO2 (sf) /ZL10 9复合材料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并探讨了石墨在其中的作用 .同时采用HB_30 0 0型布氏硬度计测定了与摩擦磨损性能... 耐磨性是材料重要的机械性能之一 .文中采用国产MM_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新型Grp·Al2 O3_SiO2 (sf) /ZL10 9复合材料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并探讨了石墨在其中的作用 .同时采用HB_30 0 0型布氏硬度计测定了与摩擦磨损性能相关的硬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性 干滑动摩擦 石墨-硅酸铝短纤维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硬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3Al(Cr)合金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亚楠 金云学 +2 位作者 牛牧野 陈洪美 杜文栋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18-26,共9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添加不同Cr含量的Ni3Al(Cr)合金,观察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以Si3N4为对磨副,探究不同载荷下Ni3Al(Cr)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材料的组织以及磨痕、磨痕截面形貌,测量磨痕截面显微硬度的变化...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添加不同Cr含量的Ni3Al(Cr)合金,观察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以Si3N4为对磨副,探究不同载荷下Ni3Al(Cr)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材料的组织以及磨痕、磨痕截面形貌,测量磨痕截面显微硬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Ni3Al(Cr)材料的硬度,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不断增加,Ni3Al-12Cr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较好.随着载荷的增加,Ni3Al(Cr)合金的摩擦系数略有减小,磨损率不断升高;Ni3Al合金随载荷的增加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转变为疲劳磨损,剧烈的剥层磨损为主,并伴有氧化磨损,而Ni3Al-12Cr合金在不同载荷下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金属间化合物 CR 干滑动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蠕化率蠕墨铸铁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梦楠 赵宇光 谢同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66-368,共3页
为研究性能优越且成本可控的蠕墨铸铁制动鼓材料,采用MG-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蠕化率的蠕墨铸铁及灰铸铁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与HT250相比,蠕墨铸铁的耐磨性明显增强,相同条件下的耐磨性约为HT250的1.4~4.5倍,且随... 为研究性能优越且成本可控的蠕墨铸铁制动鼓材料,采用MG-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蠕化率的蠕墨铸铁及灰铸铁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与HT250相比,蠕墨铸铁的耐磨性明显增强,相同条件下的耐磨性约为HT250的1.4~4.5倍,且随着载荷与磨损速度的增加,优越性更为明显。蠕墨铸铁的耐磨性随蠕化率升高而降低,其中Ru60的耐磨性比Ru90高6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制动鼓 干滑动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