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梁越媚 苏玉桂 +1 位作者 徐文杰 徐汝洪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评估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时期该医院收治的150例... 目的:评估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时期该医院收治的150例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纳入对照1组,选取同时期1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2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NF-γ、IP-10和MC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及其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效能。结果:试验组IFN-γ、IP-10、MCP-1水平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对照1组IFN-γ、IP-10水平高于对照2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IFN-γ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01),IFN-γ、IP-10和MCP-1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其中IFN-γ、IP-10和MCP-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最大(P<0.001)。结论:血清INF-γ、IP-10和MCP-1可作为诊断肺结核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Γ-干扰素 蛋白-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代吕霞 李明远 +2 位作者 蒋中华 张林 李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521-3524,3528,共5页
目的表达大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融合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大鼠脾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得到IP-10cDNA,双酶切将其插入pET-32(a)+载体中。重组质粒pET-32a(+)-IP10经测序证实。将pET-32a(+)-IP10转化大肠杆... 目的表达大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融合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大鼠脾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得到IP-10cDNA,双酶切将其插入pET-32(a)+载体中。重组质粒pET-32a(+)-IP10经测序证实。将pET-32a(+)-IP1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目的蛋白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微室跨膜迁移实验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测序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2a(+)-IP10序列完全正确,诱导表达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同预期分子量相同,微室跨膜迁移实验测定出IP-10融合蛋白对激活的T淋巴细胞具有良好的趋化活性。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IP-10融合蛋白,并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蛋白-10 融合蛋白 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小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抑制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朋 刘高勤 +1 位作者 李龙标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5,共4页
背景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作为趋化因子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多种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有关,IP—10对CNV形成的作用及机制尚... 背景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作为趋化因子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多种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有关,IP—10对CNV形成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外源性小鼠IP-10点眼对角膜碱烧伤诱导CNV形成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BALB/c小鼠82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采用浸润1mol/LNaOH的滤纸贴附于左眼角膜中央40S的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小鼠模型,角膜碱烧伤后1d及7d开始局部应用IP-10共7d分别作早期点眼组10只眼和中晚期点眼组5只眼,各自的模型对照组均给予质量分数0.2%透明质酸钠(HA)点眼(分别为11只眼和6只眼)。早期点眼组于造模后2周,中晚期点眼组于造模后3周取角膜组织以CD31免疫荧光标记法比较模型对照组及实验组的CNV面积。收集早期IP-10碱烧伤后2d及4d小鼠的角膜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实验动物的使用、饲养及处死均按照视觉及眼科学研究协会的有关规定及苏州大学的《实验动物管理及使用指南》进行。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CNV占角膜面积的比例为(88.67±10.22)%,IP-10早期点眼1周组小鼠CNV占角膜面积的(70.06±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P=0.00)。角膜碱烧伤后21d,模型对照组小鼠CNV占角膜面积的比例为(87.33±13.47)%,IP-10中晚期点眼1周组CNV占角膜面积的(86.56±1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05)。IP-10早期点眼2d和4d的小鼠角膜组织中CXCR3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I司期值明显升高(t=3.13、3.07,P〈0.05)、VEGF表达降低(t=5.99、6.27,P〈0.01)、TGF—β1表达降低(t=8.50,P〈0.01;t=4.53,P〈0.05)。结论角膜碱烧伤后外源性IP-10蛋白早期干预可通过上调CXCR3和下调VEGF及TGF—β1的表达抑制CNV的形成,中晚期干预不能减少角膜碱烧伤诱导的C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蛋白-10 角膜碱烧伤 角膜新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亚娟 赵彩彦 王亚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及肝组织IFN-γ、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IP-10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及肝组织IFN-γ、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IP-10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接受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依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_(0~1)组17例,S_(2~3)组28例,S4组15例;另外选择同期15例肝移植供肝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FN-γ、IP-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中IFN-γ、IP-10阳性表达与分布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FN-γ、IP-10 mRNA表达情况。结果各患者组血清IFN-γ、IP-10水平及肝组织中IFN-γ、IP-10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且S_(2~3)组、S_4组明显高于S_(0~1)组(P均〈0.05),S_4组明显高于S_(2~3)组(P均〈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IFN-γ、IP-10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干扰素Γ 干扰素γ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硫氧还基因融合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刚 田聆 +6 位作者 魏于全 文艳君 肖飞 姚兵 张伶 张汝 梅开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39,共5页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是由γ干扰素刺激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所诱导产生趋化T淋巴细胞的一类分泌性糖蛋白。本研究PCR扩增人与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成熟蛋白编码区,克隆到硫氧还载体pET-32(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在IPTG...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是由γ干扰素刺激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所诱导产生趋化T淋巴细胞的一类分泌性糖蛋白。本研究PCR扩增人与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成熟蛋白编码区,克隆到硫氧还载体pET-32(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在IPTG诱导下,人与鼠的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表达量约占目标总蛋白的25.3%,主要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可溶性成分约占目标总蛋白的20%。将可溶性蛋白以S-Tag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蛋白质纯度约为90%的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通过趋化性分析,证实重组表达的人与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100ng/ml浓度下对激活的T淋巴细胞具有趋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蛋白-10 硫氧还基因 基因融合 基因表达 基因纯化 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效能的Meta分析
6
作者 高晨 谢祎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 目的:评价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5篇文献,96项研究,共111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为IP-10用于鉴别结核感染和非结核感染的合并敏感度为0.82(95%CI:0.79~0.84),特异度为0.87(95%CI:0.84~0.90),阳性似然比为6.40(95%CI:5.20~8.00),阴性似然比为0.21(95%CI:0.18~0.24),诊断比数比为31(95%CI:23~420),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5%CI:0.88~0.93).结论:IP-10有助于鉴别结核不同感染状态,但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蛋白10 鉴别诊断 活动性结核 非活动性结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对氧磷酯酶1、程序性死亡因子-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检测的意义
7
作者 李素燕 范川朋 刘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对氧磷酯酶1(PON1)、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12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对氧磷酯酶1(PON1)、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12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内死亡与生存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及外周血PON1、PD-1、IP-1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外周血PON1、PD-1、IP-10水平与中毒剂量、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PON1、PD-1、IP-10水平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随访期间共35例患者死亡(29.17%)。死亡患者中毒剂量、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外周血IP-10、PD-1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外周血PON1水平低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PON1水平与中毒剂量、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负相关,PD-1、IP-10水平与中毒剂量、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PON1、PD-1、IP-10预测百草枯中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8、0.774、0.770,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2,三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PON1、PD-1、IP-10联合检测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对氧磷酯酶1 程序性死亡因子-1 γ干扰素蛋白-10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急性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对接受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持续病毒学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陈小玉 贾桂 +1 位作者 孟琴 杨春梅 《肝脏》 2024年第9期1109-1112,1136,共5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对接受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持续病毒学反应(SV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收治的60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对接受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持续病毒学反应(SV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收治的60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RBV)(PR方案)组(n=20)和DAAs组(n=40),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探讨治疗期间CHC患者IP-10水平变化,分析IP-10水平对接受DAAs治疗CHC患者SVR的影响。结果 CHC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IP-10水平及肝IP-10 mRNA、肝IP-10蛋白水平分别为[(70.8±4.7)U/L、(427.5±15.4)pg/mL、(2.0±0.4)、(2.7±0.5)],均高于对照组[(21.5±6.0)U/L、(135.1±33.5)pg/mL、1、1,P<0.05]。接受DAAs治疗期间,CHC患者的血清IP-10水平逐渐下降,且SVR患者的血清变化更为明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P-10水平低于450 pg/mL、治疗12周后下降程度大于30%是预测接受DAAs治疗CHC患者SVR的独立因素(OR=5.333、5.485,P<0.05)。结论 IP-10能够干扰病毒复制,接受DAAs治疗期间CHC患者血清IP-10水平动态下降可用来预测SV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持续病毒学反应 干扰素蛋白-10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与肝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凯 商庆华 宋文刚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0-123,共4页
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和它的受体CXCR3在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判断提供有益的线索。IP-10可以由多种细胞分泌,如T淋巴细胞、NK细胞、内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等。在病毒性肝炎发生的过程... 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和它的受体CXCR3在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判断提供有益的线索。IP-10可以由多种细胞分泌,如T淋巴细胞、NK细胞、内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等。在病毒性肝炎发生的过程中,IP-10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病毒特异性T细胞和NK细胞等效应细胞,趋化它们到肝组织局部发生免疫应答,发挥抗病毒作用。IP-10的分泌同时也会促进病毒性肝炎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血清基线IP-10水平与治疗后病毒DNA载量以及抗原滴度呈负相关关系,对于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免疫应答反应起了一定的预测作用。IP-10在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γ-干扰素蛋白10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新生儿病毒感染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世娟 蒋志红 +1 位作者 陈同排 尚庆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4期135-135,共1页
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是由γ-干扰素刺激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诱导产生趋化T淋巴细胞的一类分泌性糖蛋白,是CXC类趋化因子之一。研究表明IP-10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病程中明显升高。本研究发现IP-10在新生儿病毒感染性肺炎中有较... 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是由γ-干扰素刺激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等诱导产生趋化T淋巴细胞的一类分泌性糖蛋白,是CXC类趋化因子之一。研究表明IP-10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病程中明显升高。本研究发现IP-10在新生儿病毒感染性肺炎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并且与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肺炎 干扰素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冉燕 陈玲 +1 位作者 罗亚文 陈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180-3181,共2页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组患者分别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20例,肺结核组20例,糖尿病组20例及对照组10例,...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组患者分别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20例,肺结核组20例,糖尿病组20例及对照组10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人员血清IP-10、TNF-α水平。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肺结核组及糖尿病组血清I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高于肺结核组及糖尿病组(P<0.05);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肺结核组及糖尿病组血清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血清IP-10与TNF-α水平间呈正相关(r s=0.748,P=0.000)。结论 IP-10、TNF-α可能参与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蛋白-10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结核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对血清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及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振云 崔俊伟 +3 位作者 刘卫国 郗玉玲 王永亮 高景利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对病人胸膜厚度及血清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对病人胸膜厚度及血清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中医组,每组52例。常规组给予胸腔穿刺抽液术+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胸膜厚度的变化,两组胸膜腔穿刺抽液次数、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中医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常规组(76.92%);中医组胸膜腔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中医组不良反应率(69.2%)与常规组(7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中IP-10、MCP-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胸膜厚度较治疗前上升,中医组血清中IP-10、MCP-1、TGF-β1、TNF-α、IL-5、IL-10水平及胸膜厚度[(286.35±46.14)ng/L、(23.71±4.74)μg/L、(159.85±61.85)μg/L、(374.39±46.05)ng/L、(168.63±32.05)ng/L、(84.32±29.54)ng/L、(2.76±0.36)mm]低于常规组[(359.62±57.48)ng/L、(29.87±6.45)μg/L、(204.95±76.44)μg/L、(425.85±57.52)ng/L、(209.68±41.41)ng/L、(117.43±45.21)ng/L、(3.15±0.42)mm](均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胸膜增厚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活血化瘀方 γ-干扰素蛋白-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转化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府逐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代吕霞 祁志荣 +3 位作者 李明远 蒋中华 张林 李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大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大鼠脾细胞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得到IP10cDNA,双酶切将其插入pET32a(+)载体中。重组质粒pET32a(+)IP10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所... 目的原核表达大鼠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大鼠脾细胞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得到IP10cDNA,双酶切将其插入pET32a(+)载体中。重组质粒pET32a(+)IP10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所获得的大鼠IP10克隆,经测序与GenBank报道的完全一致。所表达的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获得证实。结论已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IP10,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融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蛋白-10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建华 张学光 +3 位作者 孙华 张光波 胡晓红 薛爱丽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9期669-672,共4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及血清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妊娠、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及血清,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及血清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妊娠、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及血清,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P-10在3组孕妇胎盘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IP-10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及血清中IP-10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蛋白10 子痫前期 血清 胎盘 干扰素导剂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彪 王瑶 +1 位作者 赵晓光 王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水平,分析IP-10与疾病的关系,评价其在AS疾病活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S活动期患者34例、AS稳定期患者24例及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水平,分析IP-10与疾病的关系,评价其在AS疾病活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S活动期患者34例、AS稳定期患者24例及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P-10、IL-17、IL-23和TNF-α水平,分析血清IP-10水平与AS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S活动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血清IP-10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P-10在AS活动期组含量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两组AS患者血清IL-17、IL-23及TNF-α含量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17和TNF-α在AS活动期组含量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S患者中IP-10与IL-17、IL-23、TNF-α、PLT、ESR、CRP和BASDA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中IP-10水平可能是A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免疫学标志,检测IP-10有助于对AS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蛋白-10 强直性脊柱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介导的Th1型炎症反应 被引量:10
16
作者 喻三红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2-435,共4页
IP-10是CXC类趋化因子之一,研究表明IP-10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主要介导Th1型炎症反应。本文就IP-10的编码基因、表达、调控及其蛋白质结构、功能、受体,以及IP-10在Th1型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干扰素蛋白-10 介导 Th1型炎症反应 IP-10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中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丽红 张家颖 +1 位作者 武广恒 张晓光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IP-10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非特异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各组角膜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RT-PCR对各组角膜不同时相点I...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非特异性角膜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核因子NF-kB抑制剂对IP-10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建立BALB/C鼠非特异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对各组角膜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RT-PCR对各组角膜不同时相点IP-10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角膜缝线及联合结膜下LPS注射均能够诱导角膜IP-10较高水平的表达;IP-10的表达与角膜炎症细胞浸润的加重程度密切相关;IP-10的表达可被NF-kB抑制剂PDTC部分阻断。结论角膜缝线联合结膜下脂多糖(LPS)注射能够诱导明显的角膜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与IP-10的表达密切相关;NF-kB对IP-10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蛋白-10 核因子NF-kB 角膜缝线 结膜下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影响
18
作者 王清 任万明 高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了解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PDGF-BB和IP-10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1... 目的:了解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PDGF-BB和IP-10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1)。阿维A治疗后血清PDGF-BB和IP-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血清中PDGF-BB和IP-10的产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为其治疗银屑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 银屑病 血小板衍长因子-BB 干扰素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7A与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玮 谢友利 +1 位作者 刘雅娟 吴兰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228-32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17A与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2例(实验组)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A、IP-10值,比较两组血清I... 目的:探讨血清IL-17A与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2例(实验组)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A、IP-10值,比较两组血清IL-17A、IP-10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L-17A、IP-10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IL-17A、IP-10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血清IL-17A、IP-10水平(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清IL-17A、IP-10水平分别低于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IL-17A、IP-10水平(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病理组织分型间血清IL-17A、IP-10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Ⅲ期患者的血清IL-17A、IP-10水平分别高于原发性肝癌Ⅰ、Ⅱ期患者的血清IL-17A、IP-10水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血清TBil、AST、ALT、AFP、IL-17A、IP-10水平升高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示:血清IL-17A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和0.619;IP-10曲线下面积为0.75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6和0.714;血清IL-17A、IP-10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8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8和0.810。结论:血清IL-17A、IP-10水平升高在原发性肝癌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A 干扰素γ蛋白10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65-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干扰素γ产生细胞的诱生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大鹏 王莉 +7 位作者 卫红飞 张培因 吴秀丽 万敏 王燕媚 王爱丽 杨世杰 王丽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6 5 - MU C1 (HSP6 5 - MU C1 )融合蛋白对小鼠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用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免疫 C5 7BL/ 6小鼠 3次后 ,取脾脏和淋巴结 ,分离淋巴细胞 ,体外用 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 MUC1肽或非特异...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6 5 - MU C1 (HSP6 5 - MU C1 )融合蛋白对小鼠免疫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用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免疫 C5 7BL/ 6小鼠 3次后 ,取脾脏和淋巴结 ,分离淋巴细胞 ,体外用 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 MUC1肽或非特异性刺激剂如 Cp G ODN和 Con A进行刺激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 linkedim munospot,EL ISPOT)检测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 γ的情况。结果 :HSP6 5 - MU C1融合蛋白免疫后小鼠的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原刺激下所分泌的干扰素 γ比 PBS组明显增多。结论 :HSP6 5 - MUC1融合蛋白对小鼠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MUC1融合蛋白 干扰素Ⅱ型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