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扰方式对滇西北亚高山草甸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春勐 谢勇 +4 位作者 初晓辉 陈功 袁福锦 尹海燕 单贵莲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67,共6页
以滇西北亚高山草甸为对象,探讨不同干扰方式(自由放牧、生长季封育+非生长季放牧、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以及全封育)对草地生物量、植被碳储量、土壤容重、0~30cm土壤碳储量和碳固持量及碳固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扰方式对滇西... 以滇西北亚高山草甸为对象,探讨不同干扰方式(自由放牧、生长季封育+非生长季放牧、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以及全封育)对草地生物量、植被碳储量、土壤容重、0~30cm土壤碳储量和碳固持量及碳固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扰方式对滇西北亚高山草甸的生物量和土壤碳储量、碳固持量等的影响不尽相同。3年全封育草地的总生物量和植被碳储量最高,分别为1104.68g/m2、497.11g/m2;与自由放牧相比,其总生物量和植被碳储量增加了377.76%。封育降低了0~10cm土壤容重(P<0.05),3年全封育最低。不同干扰方式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呈逐渐降低趋势。0~10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全封育>生长季封育+非生长季放牧>自由放牧。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草地0~10cm土层的碳固持量最高,0~30cm土层中3年全封育草地的碳固持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平均固持速率为465.05g·C/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干扰方式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固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方式对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宁发 徐柱 单贵莲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6-50,82,共6页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开展不同干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地与季节性封育草地土壤的容重显著高于割草地(P<0.05),而含水量显著低于割草地(P<0.05),分析原因为放牧对草地土壤具有明显的压实作用,从...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开展不同干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地与季节性封育草地土壤的容重显著高于割草地(P<0.05),而含水量显著低于割草地(P<0.05),分析原因为放牧对草地土壤具有明显的压实作用,从而增加土壤的容重,降低土壤对水分的渗透与蓄积能力;季节性封育草地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地与割草地,说明目前普遍采用的长期重度放牧利用及连年割草利用都不利于土壤肥力的蓄积及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季节性围封禁牧的管理方式能促进家畜粪便的归还及地表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但围封时间段的选择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方式 典型草原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沙地不同干扰方式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3 位作者 游水生 韩孟孟 杜林梅 辛秀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3,共7页
运用α多样性测度公式,探讨了不同干扰方式(Ⅰ.天然次生林、Ⅱ.择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Ⅲ.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实施保护、Ⅳ.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频繁干扰)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和频度的... 运用α多样性测度公式,探讨了不同干扰方式(Ⅰ.天然次生林、Ⅱ.择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Ⅲ.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实施保护、Ⅳ.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频繁干扰)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和频度的增大,样地内科、属、种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干扰强度和频率的增大逐渐降低,优势度逐渐升高,其余各层物种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择伐干扰群落的林下物种多样性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天然次生林,但与其它干扰方式相比,其与天然次生林具有较高的群落间相似度,干扰强度与频率是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适度干扰,实现地带性植被与木麻黄的合理混交,可维持沿海防护林体系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群落季相变化,研究结果为构建稳定型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海岸带 不同干扰方式 垂直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干扰方式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施济普 朱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的 3种人为干扰破坏 (择伐、皆伐和轮歇 )后形成的次生群落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植物多样性各个方面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 1 )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乔木层物种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科、属、... 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的 3种人为干扰破坏 (择伐、皆伐和轮歇 )后形成的次生群落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植物多样性各个方面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 1 )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乔木层物种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科、属、种 3个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但较轮歇群落物种更为丰富 ,多样指数更高。( 2 )轮歇群落林下灌草层的物种数在科、属、种 3个水平上高于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 ,但 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则分别在各个水平上低于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 ( 3)轮歇群落先锋种类占较大比重 ,达76 % ,其它二类群落比例约为 5 0 %。( 4 )择伐和皆伐群落乔木层都由几种植物形成共同优势 ,轮歇群落则形成单优群落。 ( 5 )在生活型构成上 ,皆伐群落乔木树种种类相对较多 ,轮歇群落藤本植物较多 ,草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次生林 植物多样性 干扰方式 热带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弥宏卓 张秋良 +1 位作者 徐步强 春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小气候定点观测方法,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表层土壤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方面对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和无林地等5种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兴安落叶松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干扰方式下... 采用小气候定点观测方法,从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表层土壤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方面对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和无林地等5种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兴安落叶松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特征有区别,大气温度、表层土壤温度、风速气象因子方面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无林地数值依次递减,而大气相对湿度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干扰方式 兴安落叶松林 小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方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4 位作者 吴旭东 俞鸿千 季波 何建龙 任小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03-107,共5页
为了探明补播改良、封育、放牧三种不同干扰方式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的影响,试验在宁夏选择具有典型荒漠代表类型的区域,采用长期野外定位监测的方法,通过季节性连续动态测定补播改良、封育、放牧三种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草原... 为了探明补播改良、封育、放牧三种不同干扰方式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的影响,试验在宁夏选择具有典型荒漠代表类型的区域,采用长期野外定位监测的方法,通过季节性连续动态测定补播改良、封育、放牧三种不同干扰方式下荒漠草原土壤水分、植被群落的盖度及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干扰方式下荒漠草原0~4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表现出相同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即4—8月份土壤水分消耗大于补给,呈现下降趋势;9—10月份土壤水分的补给大于消耗,呈现上升趋势;整体上土壤贮水量表现为补播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放牧草地。三种不同干扰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补播改良草地土壤水分蓄积主要在20~60 cm土层,封育草地土壤水分蓄积主要在40~80 cm土层,放牧草地土壤水分蓄积主要在60~100 cm土层。植被群落盖度整体上表现为封育草地>补播改良草地>放牧草地;植被群落生物量平均值表现为补播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放牧草地,且补播改良草地在5—7月份具有显著优势(P<0.05)。说明补播改良和封育能明显改善植被群落结构及提高生产力,影响土壤水分的分布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不同干扰方式 土壤水分 植被群落盖度 生物量
原文传递
不同干扰方式对广西沿海地区岗松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晓露 杨桂珍 +4 位作者 赵志珩 李军集 武建云 赖沛荣 梁文汇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290-295,共6页
调查了广西沿海地区不同干扰方式岗松(Baeckea frutescens)群落主要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以及岗松、乔木树种的生长情况,为实现岗松产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7个岗松群落中共有32种植物,隶属23科32属。乔木层树种为马尾松(... 调查了广西沿海地区不同干扰方式岗松(Baeckea frutescens)群落主要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以及岗松、乔木树种的生长情况,为实现岗松产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7个岗松群落中共有32种植物,隶属23科32属。乔木层树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Eucalyptus robusta),灌草层优势树种主要有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等,是岗松主要的竞争树种。以岗松为经营目的的群落由于施肥和复壮,岗松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明显提高,但群落结构单一,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下降。以桉树为经营目的的群落由于立地条件不佳,桉树长势较差,且随着桉树郁闭,岗松盖度、高度和生物量降低。火烧后的群落岗松萌芽迅速,在高度和生物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盖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松 干扰方式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红外导弹干扰方式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鸿雁 李言俊 张科 《航空计算技术》 200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受载机干扰资源和对抗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限制,干扰方式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可以提高反导对抗的成功率,充分发挥载机作战效能。针对机载红外对抗的主要手段是红外诱饵弹和红外干扰设备,提出人工投放、自动投放和红外定向干扰三种干扰方式... 受载机干扰资源和对抗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限制,干扰方式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可以提高反导对抗的成功率,充分发挥载机作战效能。针对机载红外对抗的主要手段是红外诱饵弹和红外干扰设备,提出人工投放、自动投放和红外定向干扰三种干扰方式。通过对光电对抗系统、干扰方式的分析和对抗包络区域的解算,给出了载机相对地空红外导弹的方位与三种干扰方式切换的对应关系,提供给飞行员一个量化的干扰方式选择的依据。为深入研究对抗决策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方式 对抗系统 定向红外对抗 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方式选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清 王兴华 +1 位作者 王星 王洪迅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实现对雷达的有效干扰,应选择最佳干扰方式。将干扰效能分为干扰效果和干扰效率2个方面,并对这2方面进行了定量描述,提出了新的干扰效能评估算法,建立了雷达对抗策略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对策论的相关原理,研究了干扰方式的选择问题,... 为实现对雷达的有效干扰,应选择最佳干扰方式。将干扰效能分为干扰效果和干扰效率2个方面,并对这2方面进行了定量描述,提出了新的干扰效能评估算法,建立了雷达对抗策略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对策论的相关原理,研究了干扰方式的选择问题,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得出最佳干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方式 干扰效果 干扰效率 对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方式下温性草甸草原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储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关伟涛 郑志荣 +4 位作者 刁兆岩 马普 靳三玲 王旭 吕世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59-2966,共8页
为阐明不同干扰方式对呼伦贝尔温性草甸草原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储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8月末在多年围封、刈割和放牧草地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均以围封草地最高,放牧草地最低;3种干... 为阐明不同干扰方式对呼伦贝尔温性草甸草原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储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8月末在多年围封、刈割和放牧草地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均以围封草地最高,放牧草地最低;3种干扰方式下,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土层,放牧干扰下土壤容重最大,土壤含水率最低;3种干扰方式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放牧干扰草地中三者含量最低;围封和刈割干扰草地土壤C/N高于放牧干扰草地,而C/P和N/P均以放牧干扰草地最高;放牧干扰草地碳氮磷储量在0~30 cm土层的分布占比最高,呈现表层聚集;干扰方式和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均能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计量特征。综上,适度干扰更有利于温性草甸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甸草原 干扰方式 土壤碳氮磷储量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天然更新过程的干扰效应与人为干扰方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承义 徐起 何林荣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 利用帽儿山地区的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临时样地资料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干扰因素 :林分密度、林缘效应、种源、立地、林地形状与面积大小等 ,干扰的结果往往对林分天然更新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研究表明 ,林分密度产生负效应 ,林缘产生正效应 ,以 12 0 m作为种源干扰的有效距离指标 ,人工造林面积应控制在 4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更新 干扰效应 人工干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干扰方式对退耕弃荒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蕾 丛日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557-10559,共3页
以黄土丘陵区安塞县为研究对象,选择了3种不同干扰方式退耕弃荒地,研究了不同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特征,分析了不同干扰方式对退耕弃荒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扰强度增大,一年生草本植物所... 以黄土丘陵区安塞县为研究对象,选择了3种不同干扰方式退耕弃荒地,研究了不同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特征,分析了不同干扰方式对退耕弃荒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扰强度增大,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增加,草本和灌木种类均减少;封育措施增加了物种多样性,灌木层已经形成天然灌草地的雏形;3种干扰方式样地地上部分生物量表现为封育样地>撂荒地>放牧样地,封育样地具有向天然地带性群落演替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退耕地 黄土丘陵区 干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方式对香蕉园入侵杂草群落种间关联的影响
13
作者 只佳增 杜浩 +3 位作者 周劲松 赵丽娟 刘学敏 张建春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目的】探讨干扰方式对香蕉园入侵杂草群落种间关联的影响。【方法】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比率法(V_(R))、χ^(2)检验、联结系数A_(c)、Ochiai指数I_(O)、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研究人工挖除、药剂除草、机械割除3种干扰方式下... 【目的】探讨干扰方式对香蕉园入侵杂草群落种间关联的影响。【方法】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比率法(V_(R))、χ^(2)检验、联结系数A_(c)、Ochiai指数I_(O)、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研究人工挖除、药剂除草、机械割除3种干扰方式下香蕉园入侵杂草的种间关联特征。【结果】白花鬼针草、阔叶丰花草、鹅肠菜为香蕉农田入侵杂草的主要建群种,入侵杂草群落总体方差比率V_(R)均大于1,3种杂草管理方式群落种间总体呈显著正联结趋势。χ^(2)检验显示,人工挖除方式有3个种对显著联结,1个种对(香附子-两耳草)极显著联结;药剂除草方式有3个种对显著联结;机械割除方式有6个种对显著联结,3个种对(鹅肠菜-败酱叶菊芹、阔叶丰花草-败酱叶菊芹、阔叶丰花草-无刺含羞草)极显著联结。联结系数A_(c)、联结程度I^(O)分析得到的结果与χ2检验基本一致,达到显著和极显著联结的种对较少,大部分入侵杂草种间联结性较弱。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人工挖除、药剂除草、机械割除3种干扰方式的入侵杂草显著相关的种对比例均较低,分别为18.2%、14.3%、13.6%。【结论】3种干扰方式的香蕉园入侵杂草种间关系均较松散,机械割除方式的杂草群落更趋于稳定。阔叶丰花草在不同干扰方式下与种间都有显著的关联性,对杂草群落稳定共存发挥重要作用,在香蕉园杂草生物防治中具有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园 干扰方式 入侵杂草 种间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有限网络中干扰方式及解决方法
14
作者 杨洪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80-80,共1页
重点介绍了有限网络中干扰方式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有限网络 干扰方式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的十大干扰方式
15
作者 胡杭军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07年第9期43-46,共4页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一种稳定的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因而能有效地发挥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等方面的能力。综观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选择题 高考历史 命题者 干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选择题中选项的干扰方式及解题技巧例说
16
作者 罗文晋 《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 2003年第7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政治 选择题 选项 干扰方式 解题技巧 文科综合测试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扰对黄土区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芙蓉 程积民 +3 位作者 刘伟 李媛 马正锐 魏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以黄土区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干扰方式(封育、封育+施肥、封育+火烧和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50cm土层,封育、封育+施肥、封育+火烧地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放牧地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 以黄土区云雾山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干扰方式(封育、封育+施肥、封育+火烧和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50cm土层,封育、封育+施肥、封育+火烧地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放牧地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在0-20cm土层,放牧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扰方式,封育+施肥显著低于其他3种干扰方式;(2)在0-50cm土层,4种干扰方式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依次为封育+火烧>封育+施肥>封育>放牧;(3)在0-50cm土层,4种干扰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火烧地的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其他3种干扰方式的全磷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0-30cm土层,4种干扰方式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为封育+施肥>封育+火烧>封育>放牧,且放牧会导致0-10cm所有养分含量显著降低(P<0.01)。(4)4种干扰方式,有机质与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干扰方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淡干扰布阵方式的研究
18
作者 刘隆和 《航天电子对抗》 1993年第2期11-17,共7页
从研究导弹对目标的捕捉概率入手,研究推导出冲淡干扰的四种典型布阵方式的冲淡概率计算公式。经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布阵尺寸与冲淡概率的曲线关系,并对各种布阵方式进行了初步比较。为实战使用冲淡干扰破坏导弹攻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电子对抗 冲淡干扰 ^+冲淡干扰布阵方式 箔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GPS接收机级联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柱 石峰 +1 位作者 张尔扬 卢树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34-1340,共7页
文章研究GPS接收机抗干扰技术,提出了一种级联抗干扰方法,利用变换域消除窄带干扰,然后用互谱度量方法消除剩余干扰。文章给出了变换域抗窄带干扰方法的一般流程;设计了变换域方法的核心部分频域处理算法。证明在接收信号频谱中,如果某... 文章研究GPS接收机抗干扰技术,提出了一种级联抗干扰方法,利用变换域消除窄带干扰,然后用互谱度量方法消除剩余干扰。文章给出了变换域抗窄带干扰方法的一般流程;设计了变换域方法的核心部分频域处理算法。证明在接收信号频谱中,如果某一段频谱平坦或接近平坦,这段频谱就服从高斯分布,并可推出谱线的幅度服从瑞利分布。根据这个性质,提出频谱分段处理的方法,利用接收信号频谱均匀频段的统计特性进行窄带干扰抑制。通过列举空时联合处理方法说明其资源消耗和信号失真均大于本文提出的级联方法。仿真表明在有宽带干扰存在的情况下,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检测并消除窄带干扰。通过多干扰环境下的仿真,测得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比空时联合方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窄带干扰抑制 频谱分段 统计特性 级联抗干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信号和其干扰的Matlab仿真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茹 胡建伟 杨立成 《电子科技》 2011年第5期17-22,共6页
文中主要以Matlab为平台,对GPS信号的信号结构(数据信号,C/A码)、GPS的多种干扰方式进行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干扰的干信比与误码率关系。
关键词 GPS 干扰方式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