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和轴向压溃吸能的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朝辉 杜展鹏 +2 位作者 段利斌 张光亚 武敬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7-973,共7页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和模型相比,改进理论模型对于预测单帽型薄壁梁的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应用范围方面更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薄壁梁 准静态弯曲压溃 准静态轴向压溃 吸能 理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吸能特性研究及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德平 王峰 +1 位作者 高勇 杨军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7-220,共4页
薄壁吸能结构的抗弯性能对于汽车碰撞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影响薄壁结构吸能特性的因素非常复杂,在具体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兼顾轻量化因素,这就使得薄壁结构弯曲吸能特性的优化工作难以开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单帽型薄壁梁抗弯... 薄壁吸能结构的抗弯性能对于汽车碰撞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影响薄壁结构吸能特性的因素非常复杂,在具体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兼顾轻量化因素,这就使得薄壁结构弯曲吸能特性的优化工作难以开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单帽型薄壁梁抗弯性能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进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单帽型梁的抗弯性能,利用RBF响应面近似模型、NSGA-Ⅱ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单帽型薄壁结构的弯曲吸能特性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利用响应面近似模型能够非常精确的拟合单帽梁比吸能及加载力最大峰值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提高了薄壁结构的弯曲吸能特性,能够在汽车被动安全优化设计中,对汽车B柱、门槛梁等关键部件的尺寸优化起到指导作用。相比于以往研究,采用了试验验证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薄壁梁 抗弯性能 吸能特性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响应面近似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型截面薄壁管梁的平均静态压溃力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猛 王军杰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2,78,共5页
文章以Weigang Chen简化的折叠理论为基础,构造了结构简单的帽型截面薄壁管梁的压溃模型。通过解析计算,得出渐进压溃时,该类管梁平均静态压溃力的表达式;对比了相同结构的帽型薄壁梁在渐进压溃时,其平均静态压溃力的预测值与试验值。... 文章以Weigang Chen简化的折叠理论为基础,构造了结构简单的帽型截面薄壁管梁的压溃模型。通过解析计算,得出渐进压溃时,该类管梁平均静态压溃力的表达式;对比了相同结构的帽型薄壁梁在渐进压溃时,其平均静态压溃力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与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表明,该文预测值优于先前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薄壁 静态压溃 平均压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材异厚帽型梁结构轴向压溃理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顾纪超 樊涛 +2 位作者 段利斌 李奇奇 许东阳 《汽车工程学报》 2016年第4期252-259,共8页
在车身耐撞性设计中,前纵梁等吸能部件广泛采用异材、异厚的帽型梁结构,而传统理论方法很难对其轴向压溃力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以超折叠单元(Superfolding Element,SE)理论为基础,提出通用帽型梁结构轴向压溃理论,可... 在车身耐撞性设计中,前纵梁等吸能部件广泛采用异材、异厚的帽型梁结构,而传统理论方法很难对其轴向压溃力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以超折叠单元(Superfolding Element,SE)理论为基础,提出通用帽型梁结构轴向压溃理论,可准确预测异材、异厚单帽及双帽薄壁梁结构的平均压溃力,并通过试验及仿真手段验证了该理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薄壁梁 超折叠单元 轴向压溃 理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双帽型前纵梁设计
5
作者 林嘉 陈茂胜 +1 位作者 陈卓 邱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5期46-49,共4页
试验数据表明,在正面碰撞中前纵梁是主要的吸能部件,因此在耐撞安全性的优化中,对前纵梁的优化十分重要。该文通过使用双帽型新型截面的前纵梁结构提升整车耐撞性能,应用有限元系列软件HyperWorks进行结构性能验证与优化设计。首先,建... 试验数据表明,在正面碰撞中前纵梁是主要的吸能部件,因此在耐撞安全性的优化中,对前纵梁的优化十分重要。该文通过使用双帽型新型截面的前纵梁结构提升整车耐撞性能,应用有限元系列软件HyperWorks进行结构性能验证与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双帽梁的轴向压溃简化模型,分析了双帽梁的轴向吸能特性;然后分析了简化模型与整车模型的相关性,提升了计算效率;最后,基于双帽梁的轴向吸能规律,对焊接边宽度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提高了双帽梁结构的耐撞性能,峰值压溃力减小了4.5%,比吸能增大了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 汽车碰撞 帽型薄壁梁 轴向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尺寸对B柱抗弯性能影响研究
6
作者 覃炳恒 邱贵年 +1 位作者 韦学军 刘昌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年第4期703-707,共5页
在B柱截面尺寸对抗弯特性影响的研究分析中,其结构的复杂性给试验与仿真模型参数的修改增加难度和成本.针对此问题,选取某微型车B柱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效简化为单帽形薄壁梁,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不同截面长宽比的单帽形薄壁梁的... 在B柱截面尺寸对抗弯特性影响的研究分析中,其结构的复杂性给试验与仿真模型参数的修改增加难度和成本.针对此问题,选取某微型车B柱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效简化为单帽形薄壁梁,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不同截面长宽比的单帽形薄壁梁的抗弯性能,对单帽型薄壁梁样件进行了准静态三点弯曲试验与仿真、动态三点弯曲试验与仿真,以及将准静态与动态三点弯曲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态三点弯曲试验下得到的规律与准静态试验相同,即截面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单帽梁的截面长宽比越小其抗弯性能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薄壁梁 准静态三点弯曲 动态三点弯曲 长宽比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