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帧交换机的结构与设计
1
作者 黄锦 李家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6-147,165,共3页
首先描述了帧交换机的一般体系结构,然后通过对TI公司的帧交换机芯片TNETX4090的介绍,论述了帧交换机的设计.
关键词 帧交换 以太网 体系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小型帧交换机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坚 张德安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将以太网划分为冲突域隔离的小网段 ,同时为端点提供更高速的网络性能。而随着以太网内通信量的飞速增长及越来越多的 SOHO网络的出现 ,以太网小型帧交换机在以太网设备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分析交换机的性能...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将以太网划分为冲突域隔离的小网段 ,同时为端点提供更高速的网络性能。而随着以太网内通信量的飞速增长及越来越多的 SOHO网络的出现 ,以太网小型帧交换机在以太网设备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分析交换机的性能及原理出发 ,给出了一种五端口以太网帧交换机的设计方案 ,并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帧交换 流量控制 工作原理 拥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家族的新成员——帧中继与帧交换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嘉强 《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5年第9期14-16,共3页
一、引言 快速分组、帧中继、帧交换、帧模式承载业务(ISDN定义)等新创造的术语随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电信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从窄带到宽带通信的发展,与其说是战略上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彼此相互促进、... 一、引言 快速分组、帧中继、帧交换、帧模式承载业务(ISDN定义)等新创造的术语随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电信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从窄带到宽带通信的发展,与其说是战略上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而自然发展的规律,即技术演变。 综上所述,要在我国建立符合技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的现代化通信网,近期内,合理的策略应当是“立足于窄带,放眼于宽带”。从战术上讲,利用现代化窄带技术解决庞大的用户接入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DN 中继 帧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管理信元及帧交换
4
《中国电信建设》 1999年第2期50-50,共1页
现今的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通信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数据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传统的数据网络用户,特别是园区网(局域网)用户回顾以往所采用的技术和现有的网络状况时,最大的忧虑就是当网络的应用和服务模式,随著硬件芯片... 现今的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通信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对数据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传统的数据网络用户,特别是园区网(局域网)用户回顾以往所采用的技术和现有的网络状况时,最大的忧虑就是当网络的应用和服务模式,随著硬件芯片的飞速更新抉代,发生根本变化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元 帧交换 交换网络 数据网络 芯片 通信方式 用户 实时管理 园区网 局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ANET中的物理帧时槽交换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华燊 许登元 +1 位作者 郭子荣 李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共4页
文中从分析未来"三网合一"的需求和现有基于DWDM交换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用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的帧格式作为物理帧格式,以最大长度的MAC帧传输时间作为基本时槽的"物理帧时槽交换(PFTS)技术",并... 文中从分析未来"三网合一"的需求和现有基于DWDM交换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用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的帧格式作为物理帧格式,以最大长度的MAC帧传输时间作为基本时槽的"物理帧时槽交换(PFTS)技术",并以此作为实现下一代单物理层用户传输平面体系结构(SUPA)的基础。文中提供了实现PFTS的技术框架,详细地讨论了PFTS交换原理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简要地分析PFTS相对于已有的物理层交换技术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物理时槽交换 服务质量 单物理层用户平面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帧时槽交换中改进的DWRR调度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登元 张新有 刘文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5-739,共5页
传统的DWRR(defic itwe ighted round rob in)调度算法不能满足变速率实时多媒体业务时延要求.为此,提出了改进的DWRR调度算法(improved DWRR).该算法在DWRR的轮询过程中插入1个新的服务优先等级,从而有效地保证变速率实时多媒体业务的... 传统的DWRR(defic itwe ighted round rob in)调度算法不能满足变速率实时多媒体业务时延要求.为此,提出了改进的DWRR调度算法(improved DWRR).该算法在DWRR的轮询过程中插入1个新的服务优先等级,从而有效地保证变速率实时多媒体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也可有效地调度非实时业务.仿真结果表明,对变速率多媒体实时业务,改进的DWRR算法的平均队列时延为3.4 m s,比传统DWRR算法的平均队列时延(4.9 m s)降低了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时槽交换 DWRR 改进的DWRR 算法 服务质量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粒度物理帧时槽交换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登元 窦军 李季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在分析现有的基于DWDM的多粒度交换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DWDM的、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新型的多粒度交换技术———物理帧时槽交换技术(Physical Frame Time slot Switching, PFTS)。文中给出了PFTS的帧结构,对PFTS的工作过... 在分析现有的基于DWDM的多粒度交换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DWDM的、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新型的多粒度交换技术———物理帧时槽交换技术(Physical Frame Time slot Switching, PFTS)。文中给出了PFTS的帧结构,对PFTS的工作过程和特点以及PFTS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进行了讨论。最后将PFTS与近年文献中报道较多的多粒度光突发数据块交换———OBS(Optic Burst Switching)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PFTS的信道利用率明显高于O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DWDM) 多粒度光交换 物理时槽交换(PFTS) 光突发交换(OBS) 光分组交换(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技术在现代企业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伟 李陟 《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89-93,共5页
本文论述了交换技术在企业网络中发展历程,比较了交换与路由在企业网络系统构造中的利弊,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网络模式交换式企业网络。
关键词 交换 路由 帧交换 ATM交换 第三层交换 企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TS交换中借还-加权轮询调度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许登元 刘文杰 窦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1-924,共4页
针对PFTS交换节点的输入端口多优先级队列环境,提出了带有“借还”思想的加权轮询调度算法BR-WRR(Borrow&Return Weighted Round Robin).对现有的WRR调度算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BR-WRR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BR-WRR调度算法对于高优先... 针对PFTS交换节点的输入端口多优先级队列环境,提出了带有“借还”思想的加权轮询调度算法BR-WRR(Borrow&Return Weighted Round Robin).对现有的WRR调度算法进行了扩展,提出了BR-WRR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BR-WRR调度算法对于高优先级Burst业务,在传输时延、传输抖动、Burst各帧的保序性等方面,均优于WRR调度算法,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优先级队列调度上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时槽交换 突发数据块 加权轮询调度算法 借还-加权轮询调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CQ交换机中一类服务可保障的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季 曾华赟 许登元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73-1880,共8页
具备QoS保障能力的快速调度算法是高速交换机的首选.基于EPFTS(Ethernet-oriented 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和CICQ(combined input-crosspoint-queued)交换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类新的调度策略———TRWFS(ti meslot reservat... 具备QoS保障能力的快速调度算法是高速交换机的首选.基于EPFTS(Ethernet-oriented 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和CICQ(combined input-crosspoint-queued)交换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类新的调度策略———TRWFS(ti meslot reservation weighted fair scheduling).为确保各端口对上保障业务的预留带宽,TRWFS以各端口对上保障业务预留时槽数为调度权重,以优先调度保障业务和平衡各保障业务的盈余时槽(surplus timeslot,定义为现实系统和理想系统之间的服务差额)为业务调度准则.基于该调度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实现算法———TRWFS-I和TRWFS-II,总体上使实现TRWFS的时间复杂度降至O(1).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两种调度算法都达到了服务保障的设计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还表明CICQ排队方式下与其他调度算法相比,TRWFS和轮询调度综合的调度机制具有交叉缓存容量要求更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算法 服务质量 输入与交叉点综合的排队机制(CICQ) 面向以太网的物理时槽交换 (EPFTS) 盈余时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提供QoS保证的交换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子荣 汪海鹰 曾华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93-97,共5页
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EPFTS)是四川省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的"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它是以"面向以太网的帧"为数据传输单元的高速交换技术,正是针对实现EPFTS而提出的交换结... 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EPFTS)是四川省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的"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网络"中的关键技术,它是以"面向以太网的帧"为数据传输单元的高速交换技术,正是针对实现EPFTS而提出的交换结构方案。在对常用的交换结构和调度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EPFTS要达到的目标和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物理层交换中保证服务质量的交换结构,称为基于总线的、每输入-输出独立的输出缓存交换结构,同时提出了逻辑队列的排队策略,并对该结构进行了软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加权公平调度算法,提出的交换结构对实时业务可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对非实时业务可提供最大-最小公平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结构 服务质量(Qos)保证 面向以太网物理时槽交换(EPFTS) 输出队列 加权公平排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TS交换中基于交换矩阵缓存的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登元 蓝章礼 李益才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7-1021,共5页
基于物理帧时槽交换PFTS(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交换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交换矩阵缓存的新型调度算法,可实现于PFTS交换节点满足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体系结构网络SUPANET(Single physical layer User-data Platform ... 基于物理帧时槽交换PFTS(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交换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交换矩阵缓存的新型调度算法,可实现于PFTS交换节点满足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体系结构网络SUPANET(Single physical layer User-data Platform Architecture NETwork)中具备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能力的快速数据转发的需要.该调度算法通过在交换矩阵的每个交叉点增加1个EPF帧的缓存,将传统的CIOQ的集中调度分散到每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采用Round Robin调度,从而使得集中式的复杂的CIOQ调度算法简化分散的简单的调度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交换矩阵缓存的调度算法在算法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实现复杂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CIOQ调度算法,因而特别适合SUPAENT中的PFTS高速交换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时槽交换(PFTS) 单物理层用户数据传输平台体系结构网络(SUPANET) 带有缓存的交换矩阵 组合输入输出调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ANET基于OAM的保护交换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军 陈文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2,共6页
单层用户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ingle-layer User-data switching Platform Architecture,SUPA)是基于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Ethernet-oriented 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EPFTS)技术的一种未来Internet体系结构。研究了SUP... 单层用户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ingle-layer User-data switching Platform Architecture,SUPA)是基于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Ethernet-oriented Physical Frame Timeslot Switching,EPFTS)技术的一种未来Internet体系结构。研究了SUPA用户平台的OAM(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r 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机制,以支持SUPANET域内的连通性诊断、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等功能。基于SUPA虚线路交换(Virtual Line Switc-hing,VLS)服务,重点研究了基于OAM的保护交换机制。最后,基于QVL(QoS Virtual Line)和SVL(Shared VirtualLine)服务,仿真比较了SUPA用户平台中基于OAM的故障恢复的保护效果,验证了基于QVL的保护交换比基于SVL的保护交换具有更好的QoS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Internet体系结构 单层用户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UPA) 面向以太网的物理时槽交换(EPFTS) OAM 保护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式局域网络技术
14
作者 揣锦华 许宏科 《交通与计算机》 1998年第6期23-27,共5页
文章介绍了目前比较先进的交换网络技术,分配交换、帧交换及信元交换,并对交换网络的组成进行了简单叙述。
关键词 交换式网络 带宽 帧交换 A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太网交换机常用技术指标及其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卫东 李志彤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对网络交换机常用技术参数的分析,结合企业网络需求,阐明企业网络中交换机的选择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 以太网 网络交换 技术指标 虚拟子网 帧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I研发策略与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华燊 陈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898,921,共11页
以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有关NGI(下一代因特网)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为背景,较全面地探讨了NGI研发策略及与NGI体系结构相关的问题.重点是实验室有关NGI的研究:"骨干通信子网优先,外延次之(BSF-OES)"的NGI研发策略... 以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有关NGI(下一代因特网)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为背景,较全面地探讨了NGI研发策略及与NGI体系结构相关的问题.重点是实验室有关NGI的研究:"骨干通信子网优先,外延次之(BSF-OES)"的NGI研发策略;骨干通信子网的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SUPA);面向以太网的物理帧时槽交换(EPFTS)技术;未来的开放式网络与应用服务模型(ONASM).还讨论了基于SUPANET(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网络)框架如何迎接Internet面临的高速交换、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安全和移动性问题的挑战和实现NGI目标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英特网 “骨干通信子网优先 外延次之”研发策略 开放式网络与应用服务模型 单层用户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结构 面向以太网的物理时槽交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技术
17
作者 罗敏莉 《计算机与现代化》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介绍了帧交换、信元交换的基本原理及传输特性,阐述了交换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 帧交换 信元交换 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机技术综述
18
作者 邓永红 《西部广播电视》 2003年第5期7-11,共5页
从常见的交换技术 ,交换机的分类及功能 ,交换机的选择 ,交换机的应用 ,新一代交换技术概述等方面 。
关键词 交换 应用 网络互联 端口交换 帧交换 信元交换 选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帧中继业务的国际标准——ITU-T SG13 1995年7月会议专题报告
19
作者 陆学锋 《电信网技术》 1996年第1期56-61,共6页
根据ITU-T目前在帧中继领域中取得的进展,简述了帧中继链路层协议、基本呼叫控制规范、拥塞管理、互通和帧中继操作与维护(OAM)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ISDN 中继 帧交换 拥塞管理 互通 操作与维护(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AN技术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宇晓 冯江华 何均 《兵工自动化》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传统局域网中的站点被束缚在所处网络物理位置上,不能按需划分逻辑子网、共享传输信道冲突和广播风暴等,故提出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概念。VLAN的基础是LAN的帧交换和信元交换,每个LAN段通过VLAN网络管理软件与其它LAN段建立连接并... 传统局域网中的站点被束缚在所处网络物理位置上,不能按需划分逻辑子网、共享传输信道冲突和广播风暴等,故提出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概念。VLAN的基础是LAN的帧交换和信元交换,每个LAN段通过VLAN网络管理软件与其它LAN段建立连接并可动态地组成新VLAN。VLAN的节点设备可连接到不同交换机的多台集线器上,物理位置的变动不影响其所属的VLAN。VLAN技术包括VLAN的划分、VLAN的信息传递、VLAN的配置、VLAN间的通信及其标准。该技术能充分满足用户对网络灵活性和扩展性的要求,对隔离网络故障、高效率分配网络骨干带宽和降低网络成本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AN技术 虚拟局域网 交换技术 帧交换 信元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