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折及骨不连 被引量:7
1
作者 喻爱喜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该骨膜瓣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 2 3例 ,其中粉碎性、多段骨折等难愈合性骨折 12例 ,骨不连 11例 ,合并桡神经损伤 7例。手术方式为开...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该骨膜瓣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 2 3例 ,其中粉碎性、多段骨折等难愈合性骨折 12例 ,骨不连 11例 ,合并桡神经损伤 7例。手术方式为开放复位 ,内或外固定及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覆盖骨断端。结果 术后经 6~2 4个月随访 ,除 2例骨不连患者对关节活动不满意外 ,其余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骨膜瓣成骨好。难愈性骨折愈合时间为 2~ 3个月 ,骨不连愈合时间为 3~ 5个月 ,桡神经功能均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不连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不连和肱骨难愈性骨折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振光 喻爱喜 +3 位作者 余国荣 谭金海 杨玉华 郑晓晖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中、下段骨不连及难愈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以来,通过对肱动脉肌间隙支、桡侧副动脉和骨间返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经临... 目的探讨带不同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中、下段骨不连及难愈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以来,通过对肱动脉肌间隙支、桡侧副动脉和骨间返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创用了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经临床施术51例,效果满意。结论肱动脉肌间隙支肱骨中段骨膜瓣供修复肱骨中下段;桡侧副动脉肱骨下段骨膜瓣适合修复肱骨中段或中下段;骨间返动脉尺骨上段骨膜瓣逆向移位则用于修复肱骨下段髁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骨不愈合 带血管蒂骨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隆慧 孙东升 +5 位作者 李铎 李兴学 管挺进 蒋学金 韩国华 孔祥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2期968-970,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髓内移植修复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3年3月~2005年12月,笔者对56例中青年外伤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有限手术切开带血管蒂骨膜瓣髓内移植治疗。手术在骨科牵引床上、C型臂X线... 目的 评价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髓内移植修复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3年3月~2005年12月,笔者对56例中青年外伤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有限手术切开带血管蒂骨膜瓣髓内移植治疗。手术在骨科牵引床上、C型臂X线机透视下骨折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并切取带旋股外侧横支血管蒂大转子骨膜瓣,移位到股骨颈基底前(早期患者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经关节囊外“开门”植入股骨颈髓内股骨颈骨折处。结果 9例失访,47例术后获得1年以上随访,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发生。其中,17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有轻度关节炎发生。结论 带血管蒂骨膜瓣经关节囊外作股骨颈骨折处髓内移位修复中青年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利用股骨颈髓内减压、重建血运、骨膜成骨作用,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股骨头坏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带血管蒂骨膜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舟骨骨折的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发惠 钟桂午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通过标本解剖观测,为腕背支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0侧成尸上肢标本,解剖观测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设计腕背支及其分支为蒂骨膜瓣移位术。结果:①骨间前动脉的腕背支距桡骨茎突上方6.0±1... 目的:通过标本解剖观测,为腕背支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0侧成尸上肢标本,解剖观测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设计腕背支及其分支为蒂骨膜瓣移位术。结果:①骨间前动脉的腕背支距桡骨茎突上方6.0±1.0cm处,贴骨间膜背份下行分为内、外侧终支,分别与尺桡动脉腕背支相吻合。腕背支近端两侧分出尺、桡侧骨皮支,二者降支循尺、桡骨背份走行,并分出骨膜支分布;②临床应用15例,术后3~5个月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结论: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可用于舟、月骨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骨膜瓣 舟骨骨折 骨缺损 解剖学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及预防胫骨折骨不连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于云聚 孙世山 +2 位作者 卢明江 陈中杨 付京尧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骨膜瓣移位修复及预防胫骨折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膝下内侧血管、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胫前动脉骨膜支、腓浅血管、腓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创用了 5种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 ,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骨膜瓣移位修复及预防胫骨折骨不连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膝下内侧血管、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胫前动脉骨膜支、腓浅血管、腓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创用了 5种以上述血管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 ,并总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临床施术 43例 ,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骨折愈合的机制 ,肯定了带血管蒂的骨膜瓣移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其适应证为①新鲜胫骨折 ,骨折线上、下的软组织及骨膜严重损伤超过 2cm ,估计已失活 ;②新鲜胫骨粉碎性骨折 ,粉碎部位超过周径 1 / 3 ;③陈旧性胫骨折骨不连 ;④陈旧性胫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 5种骨膜瓣移位术各有其适用范围 ,也可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骨膜瓣 胫骨折 骨不连 骨膜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近端骨不愈合
6
作者 蔡靖宇 郭涛 +2 位作者 郑华龙 吴富章 张勇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 腕舟骨近端骨不愈合 手术方法 腕关节功能 挠骨骨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静东 赵德伟 +1 位作者 朱盛修 王惠先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1983 年6 月1997年8 月,应用带旋股外血管升支或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6 例,其中Ⅱ期64 例,Ⅲ期39 例,Ⅳ期3 例。结果 106 例经2 年4...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1983 年6 月1997年8 月,应用带旋股外血管升支或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6 例,其中Ⅱ期64 例,Ⅲ期39 例,Ⅳ期3 例。结果 106 例经2 年4 个月16 年随访,根据赵德伟制定的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疗效评价方法,优54 例,良38 例,可9 例,差5 例,优良率为86-8 % 。结论 带血管蒂髂骨膜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血管蒂恒定、取材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带血管蒂骨膜瓣 移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松质骨富血小板血浆植入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新利 孙强 +3 位作者 苏云 刘晗 于晓光 崔大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松质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混合物病灶植入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我科应用自体松质骨PRP混合物病灶植入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位...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松质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混合物病灶植入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我科应用自体松质骨PRP混合物病灶植入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患者16例,其中腰部骨不连7例,近极骨不连9例。记录手术时长并随访观察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后比较术前术后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握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腕关节改良Mayo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25个月,平均(13.1±2.6)个月。手术时长55~92 min,平均(66.0±9.3)min。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3周,平均(13.3±0.5)周,随访结束时无新发骨坏死病灶形成。末次随访时,患腕屈伸活动度、平均握力.VAS疼痛评分及腕关节改良Mayo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结论自体松质骨PRP混合物病灶植入联合带血管蒂骨膜瓣转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伴骨坏死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不愈合 骨坏死 富血小板血浆 带血管蒂骨膜瓣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肱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肱骨骨不连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洋 王太周 罗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54,共2页
探讨带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方法 :采用以桡侧副动脉为蒂肱骨远端外侧骨膜瓣和以尺侧下副动脉为蒂肱骨下端内侧骨膜瓣的移位术治疗肱骨骨不连。结果 :从 1996年 3月开始 ,经临床应用 12例 (肱骨中段骨不连 ... 探讨带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治疗肱骨中、下段骨不连。方法 :采用以桡侧副动脉为蒂肱骨远端外侧骨膜瓣和以尺侧下副动脉为蒂肱骨下端内侧骨膜瓣的移位术治疗肱骨骨不连。结果 :从 1996年 3月开始 ,经临床应用 12例 (肱骨中段骨不连 6例 ,肱骨下段骨不连 4例 ,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并肌组织嵌入 2例 ) ,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以桡侧副动脉或尺侧下副动脉为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术是治疗肱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骨膜瓣 肱骨骨不连 桡侧副动脉 尺侧下副动脉 移位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硬膜缺损疗效分析
10
作者 李青峰 王嫒 董瑞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4期4777-4779,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硬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7年4月收治40例颅底硬膜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组(修复组,n=20)和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 目的分析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硬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7年4月收治40例颅底硬膜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组(修复组,n=20)和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组(切除组,n=20)2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切除组的70.0%(P<0.05);修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结论内镜下应用带血管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颅底硬膜缺损较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较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硬膜缺损 内镜 血管的鼻中隔黏骨膜 疗效 并发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11
作者 许长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采取各项措施避免诱发...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采取各项措施避免诱发血管蒂痉挛、做好功能锻炼指导。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年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是带血管蒂骨膜瓣股骨颈髓内移植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带血管蒂骨膜瓣 护理
原文传递
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瓣修复术治疗鼻咽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乐 萧燕华 胡雯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10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瓣修复术治疗鼻咽坏死(post-radiation nasopharyngeal necrosis,PRNN)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以便为护理该类疾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对本院收治的48例PRNN患者实施经...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瓣修复术治疗鼻咽坏死(post-radiation nasopharyngeal necrosis,PRNN)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以便为护理该类疾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对本院收治的48例PRNN患者实施经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鼻腔粘骨膜瓣修复术,给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48例PRNN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1例有头痛患者疼痛评分由术前中位数6.50分下降至术后0分,术后鼻臭消失,术前41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在围手术期无继发感染,无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48例术后恢复良好,3~5d康复出院。结论对鼻内镜鼻咽切除联合带血管蒂粘骨膜瓣修复术患者,围术期应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术后预防出血,做好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及脑脊液漏,出院指导等,其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效果,对患者早日康复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坏死 鼻咽癌 鼻内镜 血管鼻腔粘骨膜修复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未成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敏 官建中 +5 位作者 肖玉周 周建生 张长春 代秀松 王晓盼 王照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未成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8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术治疗9例(9髋)未成年股骨颈骨折术后ANF...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未成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8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术治疗9例(9髋)未成年股骨颈骨折术后ANFH。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0-18岁,平均14.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1例。骨折后3-16 d行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10个月内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术后10-42个月,平均24.4个月发生ANFH。骨坏死影像学评估按照Steinberg分期标准:Ⅲb期1例,Ⅲc期2例,Ⅳa期1例,Ⅳb期3例,Ⅳc期2例。根据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变化和Steinberg分期改变进行临床评价和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供区麻木、疼痛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76个月,平均52个月。患者患髋或膝内上疼痛缓解,肢体无明显短缩,行走步态改善,患髋关节活动度增加。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2.7±9.9)分,与术前(62.8±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4,P=0.000);获优5例、良3例、差1例;治疗成功率为88.89%(8/9)。末次随访时,除1例术前Ⅲb期进展至Ⅳb期外,其余患者分期改善或稳定,影像学成功率为88.89%(8/9)。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未成年股骨颈骨折术后ANFH,能为股骨头提供良好的成骨及血管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带血管蒂骨膜瓣 未成年患者
原文传递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膜瓣移植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敏 官建中 +3 位作者 肖玉周 周建生 王照东 王晓盼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15例(15髋)青少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2- 18岁,平均15.8岁.骨折分型:头下...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15例(15髋)青少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2- 18岁,平均15.8岁.骨折分型:头下型5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2例.伤后早期明确诊断9例,漏诊6例.既往治疗方法:下肢牵引6例,闭合穿克氏针固定2例,闭合穿空心钉固定1例,未行任何治疗6例.骨折至此次手术时间为1-19个月,平均4.8个月.15例X线检查骨折端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断端骨质吸收,未见明显骨痂,其中2例合并股骨头坏死,骨坏死影像学评估按照Steinberg分期标准:1例Ⅲb期,1例Ⅳa期.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12 - 90个月,平均46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48.7±8.3)分提高为(91.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术后10个月骨折仍不愈合并发生股骨头坏死,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余14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2例术前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1年后1例Ⅲb期改善至Ⅱb期,1例Ⅳa期改善至Ⅲa期,其余未见股骨头坏死发生. 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成骨能力强,有效改善了骨折端的血运,促进了青少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陈旧性 带血管蒂骨膜瓣 青少年 移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髋前入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25
15
作者 赵德伟 王卫明 +4 位作者 卢建民 张朝阳 孙强 崔旭 朱景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髋前入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方法 经髋前入路选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 (膜 )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降支骨膜支股骨骨膜瓣及旋髂深血管蒂髂骨 (膜 )瓣不同组合治疗不... 目的 探讨髋前入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方法 经髋前入路选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 (膜 )瓣、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带旋股外侧血管降支骨膜支股骨骨膜瓣及旋髂深血管蒂髂骨 (膜 )瓣不同组合治疗不同病变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0 8例 (35 1侧 ) ,术后随访 1~ 13年。 结果 根据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X线评价分析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 髋前入路带血管蒂骨 (膜 )瓣转移 ,四种不同的骨 (膜 )瓣均可在一个切口内选择 ,方法灵活 ,术式多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前入路 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
原文传递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FicatⅡ期及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敏 官建中 +4 位作者 肖玉周 周建生 代秀松 王照东 陈笑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06年2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术治疗并获随访的FicatⅡ、Ⅲ期ANFH...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06年2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术治疗并获随访的FicatⅡ、Ⅲ期ANFH 32例(43髋)。其中男27例(38髋),女5例(5髋);年龄21~52岁,平均36.6岁。病因:激素性8例(11髋),酒精性18例(23髋),特发性6例(9髋)。病程2~52个月,平均8.2个月。依照骨坏死Ficat分期标准:Ⅱ期26髋,Ⅲ期17髋。术前患髋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为(68.2±8.4)分。依据手术前后HHS评分变化和X线片改变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影像学评价。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除2例发生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外,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4例(6髋)失访,其余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98~187个月,平均129.3个月。5例(6髋)术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8~69个月时进展至Ⅳ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余23例(31髋)未行进一步髋部手术;股骨头10年生存率83.78%(31/37)。末次随访时,23例(31髋)HHS评分为(86.7±9.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13,P=0.000);获优9髋、良13髋、可9髋;治疗成功率75.68%(28/37)。影像学检查示6~8周植骨区开始骨重建迹象,成骨后股骨头密度逐渐变均匀。至末次随访时5髋FicatⅡ期进展至Ⅲ期,3髋FicatⅡ期进展至Ⅳ期,3髋FicatⅢ期进展至Ⅳ期;余26髋外形完整,Shenton线基本连续,关节间隙亦未见明显狭窄,影像学成功率为70.27%(26/37)。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FicatⅡ、Ⅲ期ANFH,能够实现良好的成骨和血管重建作用,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带血管蒂骨膜瓣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带蒂骨膜瓣移植与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在距骨缺血性坏死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新利 苏云 +1 位作者 孙强 刘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6期659-660,共2页
目的总结带血管蒂胫骨远端骨膜瓣移植联合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在手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中应用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诊治的14例距骨缺血性坏死,术中于胫骨远端前侧切取带血管蒂的骨膜瓣,于胫骨远端前侧凿取骨皮... 目的总结带血管蒂胫骨远端骨膜瓣移植联合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在手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中应用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8-06诊治的14例距骨缺血性坏死,术中于胫骨远端前侧切取带血管蒂的骨膜瓣,于胫骨远端前侧凿取骨皮质备用,将松质骨与提取的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充分混合后植入骨隧道,再将骨膜瓣转位植入骨隧道并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5.8(12~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采用Kenwright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优5例(术前Ficat-Arlet分期:Ⅱ期3例,Ⅲ期2例;症状完全缓解),良8例(术前Ficat-Arlet分期:Ⅱ期3例,Ⅲ期5例;5例症状完全缓解,3例症状部分缓解),可1例(术前Ficat-Arlet分期为Ⅲ期,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带血管蒂胫骨远端骨膜瓣移植联合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注入手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满意,为手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缺血性坏死 带血管蒂骨膜瓣 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 植骨
原文传递
带血管胸大肌蒂锁骨膜联合锁定钛板固定BMP植入治疗锁骨术后骨不愈合及骨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强 郑加法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骨缺损、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特点,评价锁定钛板固定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植入联合带血管胸大肌蒂锁骨膜转位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4月,锁骨骨折不愈合12例,平均年龄42....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骨缺损、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特点,评价锁定钛板固定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植入联合带血管胸大肌蒂锁骨膜转位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4月,锁骨骨折不愈合12例,平均年龄42.8岁,均行内固定物取出,清除骨折端纤维瘢痕及硬化骨,锁定钛板固定BMP植入,带血管胸大肌蒂锁骨膜转位覆盖,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年,应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在4~7个月达到临床愈合,部分患者已将内固定物取出。结论锁定钛板固定BMP植入联合带血管胸大肌蒂锁骨膜转位治疗锁骨骨缺损、骨不连,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固定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带血管蒂骨膜瓣
原文传递
带筋膜血管蒂骨膜瓣移位治疗胫骨骨不连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永东 李光宪 +1 位作者 吕翠华 耿海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筋膜血管骨膜 胫骨骨不连 治疗方法 胫骨骨折
原文传递
骨瓣移植配合中药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媛霞 李康 徐海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骨瓣移植配合中药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成人ANFH患者45例48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膜骨瓣并松质骨骨髓植入术,手术前后配合口服中药。术后随访3个月至6a,观察疗效。结果48髋中优2... 目的探讨骨瓣移植配合中药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成人ANFH患者45例48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膜骨瓣并松质骨骨髓植入术,手术前后配合口服中药。术后随访3个月至6a,观察疗效。结果48髋中优29髋,良11髋,可5髋,差3髋,优良率83.33%,总有效率93.75%。结论带血管蒂骨膜骨瓣并松质骨及骨髓移植,彻底清除死骨和减压,配合中药治疗,可恢复股骨头血运及股骨头外形,适宜于FicatⅠ~Ⅱ期青壮年ANFH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管骨膜 移植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