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羟基苯乙烯基吡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的酶荧光免疫传感体系测定布氏杆菌抗体 被引量:1
1
作者 龚福春 湛雪辉 +3 位作者 龙姝 曹忠 谭淑珍 谭亚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8,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荧光底物-4-羟基苯乙基吡啶(pHSP),并首次将它运用于酶联荧光免疫传感体系.对pHSP化学性质的研究证实,pHSP在空气中较稳定,对HRP,H2O2的荧光响应性能优于传统HRP荧光底物,如对羟苯乙酸、Amplex Red和... 合成了一种新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荧光底物-4-羟基苯乙基吡啶(pHSP),并首次将它运用于酶联荧光免疫传感体系.对pHSP化学性质的研究证实,pHSP在空气中较稳定,对HRP,H2O2的荧光响应性能优于传统HRP荧光底物,如对羟苯乙酸、Amplex Red和佳味醇等.在pH5.8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pHSP本身只有极弱的荧光,在HRP-IgG催化下可被H2O2氧化成二聚体产物,该二聚体在300nm的激发光下能发射波长为437nm的强荧光,并且反应体系的荧光增加与HRP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线性相关.根据此原理,建立了兔布氏杆菌抗体的酶联荧光传感分析新方法.运用制备的传感装置测定兔布氏杆菌抗体的线性范围为6.3×10-11~1×10-8mol·L-1,抗体检出限为6.3×10-11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4.1%(n=11).pHSP的二聚体产物水溶性很低,利用设计的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测定溶液体系方法灵敏度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苯乙烯基吡啶 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底物 酶联免疫传感 布氏杆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作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的布氏杆菌抗体酶联免疫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龚福春 何德肆 +2 位作者 曹忠 谭淑珍 谭亚非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83-1786,共4页
一种纯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用作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对其化学性质的研究证实,白藜芦醇在空气中较稳定,对HRP、H2O2的电化学响应性能优于传统HRP底物,对人体无毒害。白藜芦醇在HRP催化下可被H2O2氧化成醌,产物醌在电极上于一37... 一种纯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用作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对其化学性质的研究证实,白藜芦醇在空气中较稳定,对HRP、H2O2的电化学响应性能优于传统HRP底物,对人体无毒害。白藜芦醇在HRP催化下可被H2O2氧化成醌,产物醌在电极上于一376mV处可被还原,其电流的大小与HRP的浓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将兔布氏杆菌抗原包埋在石墨.石蜡基质中制备了测定兔布氏杆菌抗体的电化学酶联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测定兔布氏杆菌抗体的线性范围为3×10^-4~1.65×10^-2g/L;检出限为1×10^-4g/L;RSD为4.6%。本方法制备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抗原活性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 酶联免疫传感器 布氏杆菌抗体传感器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羟基桂皮醇的新型酶联荧光免疫传感系统测定布氏杆菌抗体
3
作者 湛雪辉 周随安 +3 位作者 龚福春 李飞 曹芬 李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0-895,共6页
以一种纯天然产物对羟基桂皮醇(4-hydroxycinnamic alcohol,HCA)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建立对羟基桂皮醇-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新体系。对羟基桂皮醇本身只有极弱的荧光,在HRP催化下可被H2O2氧化成二聚体产物,该二聚体在315nm... 以一种纯天然产物对羟基桂皮醇(4-hydroxycinnamic alcohol,HCA)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建立对羟基桂皮醇-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新体系。对羟基桂皮醇本身只有极弱的荧光,在HRP催化下可被H2O2氧化成二聚体产物,该二聚体在315nm的激发光下能发射波长为467nm的强荧光,并且反应体系荧光强度增加值与HRP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根据此关系和竞争型免疫定量原理,建立兔布氏杆菌抗体测定的荧光酶联免疫传感体系,并对免疫测定条件如pH值、HRP-BrAb用量、BSA和流速等进行优化。运用制备传感体系测定兔布氏杆菌抗体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7~90μg/L,检测限为2.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6%;对羟基桂皮醇在空气中较稳定,对人体无毒害,在临床上可代替传统HRP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桂皮醇 HRP荧光底物 布氏杆菌抗体 免疫传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清和血清中布氏杆菌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富国 罗莉 +1 位作者 余启茂 余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探索动物布氏杆菌病自然感染与人工免疫的鉴别诊断方法,从免疫奶牛群采集血清和鲜乳,以半胱氨酸或2-巯基乙醇处理血清样本,以20%的胃蛋白酶消化分离乳清样本,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氏杆菌抗体,结果表明:血清和乳清样本的布氏杆菌抗体... 为探索动物布氏杆菌病自然感染与人工免疫的鉴别诊断方法,从免疫奶牛群采集血清和鲜乳,以半胱氨酸或2-巯基乙醇处理血清样本,以20%的胃蛋白酶消化分离乳清样本,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氏杆菌抗体,结果表明:血清和乳清样本的布氏杆菌抗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血清抗体阳性率高达61.7%(37/60),而乳清抗体阳性率仅为10.0%(6/60);乳清中布氏杆菌抗体效价比血清的低1~3个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血清 乳清 布氏杆菌抗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布氏杆菌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坚勇 刘胜江 《畜牧与兽医》 1988年第3期130-131,共2页
本文报道了用微量凝集试验代替经典的试管法检测牛布氏杆菌抗体。在96孔“V”型血凝板上,将血清样本(25ul)进行倍比稀释,加入1:4(40亿个菌/ml)稀释的标准菌体抗原,混匀后,置37℃下反应4小时,即可观察结果。本法快速、灵敏、节省材料、... 本文报道了用微量凝集试验代替经典的试管法检测牛布氏杆菌抗体。在96孔“V”型血凝板上,将血清样本(25ul)进行倍比稀释,加入1:4(40亿个菌/ml)稀释的标准菌体抗原,混匀后,置37℃下反应4小时,即可观察结果。本法快速、灵敏、节省材料、简化操作程序,适应于群体大样本快速分析。试验表明:用本法检测样本的阴/阳临界效价为1:4,也即当血清凝集(++)价在1:8以上者即判为阳性。通过与试管法比较表明:二种方法对138份血清的阳性检出率毫无显著性差异(P>0.01,X^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凝集试验 试管法 微量法 布氏杆菌抗体 阴性血清 阴性对照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4例布氏杆菌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宋耀丽 张俊杰 +1 位作者 牛国永 刘伟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布氏杆菌感染者,掌握疫情动态,为预测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布氏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布氏杆菌...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布氏杆菌感染者,掌握疫情动态,为预测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布氏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布氏杆菌病疑似病例和有接触史等的人员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在470例监测对象中,布氏杆菌抗体阳性病例204例,阳性率43.4%。在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62∶1;40~69岁年龄组占75.49%;畜牧养殖人员占40.69%,屠宰作业者占32.35%。结论应加强对养殖业和畜牧业人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布病) 布氏杆菌抗体 检测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荧光高分子为相分离载体和指示物的免疫分析新方法
7
作者 龚福春 唐志娇 +2 位作者 林尤宜 曹忠 谭淑珍 《化学传感器》 CAS 2011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6-甲氧基-β-(5-乙烯基-2-奎宁环基)-4-喹啉甲醇(奎尼丁,Qd)为单体合成了一种pH敏感荧光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奎尼丁-N,N,-二甲基氨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P(NIP-DMAPM-Qd)]。采用共聚法将布氏杆菌抗原(BrAg)与P(NIP-DMAP... 以6-甲氧基-β-(5-乙烯基-2-奎宁环基)-4-喹啉甲醇(奎尼丁,Qd)为单体合成了一种pH敏感荧光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奎尼丁-N,N,-二甲基氨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P(NIP-DMAPM-Qd)]。采用共聚法将布氏杆菌抗原(BrAg)与P(NIP-DMAPM-Qd)连接,制备了P(NIP-DMAPM-Qd)-BrAg连接物。加入待测布氏杆菌抗体(BrAb),免疫反应后,调节至pH7.6,使高分子相变,从而将体系中的免疫反应复合物P(NIP-DMAPM-Qd-BrAg)-BrAb和未反应连接物P(NIP-DMAPM-Qd)-BrAg与非特异性组分以及未反应的待测BrAb分离.利用蛋白A对抗体的亲和性,捕获P(NIP-DMAPM-Qd-BrAg)-BrAb,从而将其与P(NIP-DMAPM-Qd-BrAg)分开,通过测定P(NIP-DMAPM-Qd-BrAg)-BrAb的荧光来定量BrAb。该方法通过高分子相变分离和蛋白A捕获双重分离作用,基本消除了非特异性组分以及未反应的特异性免疫成分等的干扰;以高分子自身荧光为检测信号源,无须另外的标记物,大大提高了免疫分析的灵敏度和简便性。以布氏杆菌抗体(BrAb)为检测对象,测得线性范围为0~168ng/L,抗体检出限为1.2ng/L,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荧光高分子 相变分离免疫分析 布氏杆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布氏杆菌病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于云祥 贾长青 +2 位作者 付勤 梁峰 郑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494-2495,共2页
患者男,57岁。2010年6月始出现发热,体温在38.0~38.3℃,消瘦,无力,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半个月后,发热症状缓解,7月份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双前臂麻木无力,患者起病以来两个月体重减轻约5kg。既往有牛羊接触史。2010年8月4日入... 患者男,57岁。2010年6月始出现发热,体温在38.0~38.3℃,消瘦,无力,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半个月后,发热症状缓解,7月份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双前臂麻木无力,患者起病以来两个月体重减轻约5kg。既往有牛羊接触史。2010年8月4日入院检查:颈椎活动轻度受限,以过伸受限为重,颈椎C6~7棘突有按压痛,双前臂及双手皮肤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常规治疗 布鲁氏菌病 人畜共患病 颈椎 布氏杆菌抗体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便秘伴布氏菌病脑炎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建芳 赵站周 赵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年第9期79-79,共1页
患者男,56岁。既往无明显原因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10年余,服用中西药,灌肠等疗效欠佳。因发热、多汗、乏力,骨关节与肌肉疼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有牛、羊接触史,布氏杆菌抗体检测1∶200阳性,2017年1月28日诊断为布氏菌病,给予多西环... 患者男,56岁。既往无明显原因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10年余,服用中西药,灌肠等疗效欠佳。因发热、多汗、乏力,骨关节与肌肉疼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有牛、羊接触史,布氏杆菌抗体检测1∶200阳性,2017年1月28日诊断为布氏菌病,给予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等治疗。11月4日因"布氏菌病10月行走不稳1月余"在洛阳某院住院治疗,入院时头晕,行动困难,睡眠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干结 慢性便秘 布氏菌病 肌肉疼痛 排便困难 多西环素 住院治疗 布氏杆菌抗体
原文传递
以葛根素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的新体系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福春 刘平 +2 位作者 林尤宜 唐志姣 刘剑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9-863,共5页
以一种天然活性成分葛根素(Puerarin)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建立了葛根素-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反应新体系.在反应体系中HRP催化H2O2氧化葛根素(弱荧光)形成二聚体产物(强荧光),该产物在315 nm的激发光下能发射波长为478 nm的强... 以一种天然活性成分葛根素(Puerarin)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底物建立了葛根素-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反应新体系.在反应体系中HRP催化H2O2氧化葛根素(弱荧光)形成二聚体产物(强荧光),该产物在315 nm的激发光下能发射波长为478 nm的强荧光,并且反应体系荧光强度增加与HRP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根据此关系和竞争型免疫定量原理,以兔布氏杆菌抗体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基于葛根素的酶联荧光免疫传感分析新方法.对葛根素性质的研究结果证实,葛根素在空气中稳定、对温度稳定,对H2O2+HRP敏感性优于传统底物如对羟基苯乙酸、Amplex Red和高香草酸.优化了酶联荧光免疫传感分析方法的实验条件如HRP-BrAb用量、温度等.运用新体系测定了兔血清样品的布氏杆菌抗体,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3~120 ng/mL,检测限为1.3 ng/m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HRP荧光底物 布氏杆菌抗体 酶联荧光免疫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