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与市民生活——以汉口中山公园(1929—1949)为表述中心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俊修 李勇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8-181,共4页
作为近代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汉口中山公园的辟设,是市民生活与政府意志双重需要的结果。政府利用公园命名、空间部署、园内建筑、集会活动对民众进行政治控制和生活宣教;苦力、小贩、园商、青年男女、平民大众以公园作为参与社会生活与... 作为近代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汉口中山公园的辟设,是市民生活与政府意志双重需要的结果。政府利用公园命名、空间部署、园内建筑、集会活动对民众进行政治控制和生活宣教;苦力、小贩、园商、青年男女、平民大众以公园作为参与社会生活与展示自我的舞台;部队、学校、教会组织等社会团体争相利用公园资源开展活动,使公园体现出充分的公共性。公园促使民众暴露在陌生公众面前,获得生活与感知的公共性;引起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培养市民公共责任感。公园的辟设也呼唤市民公德心与公众认同的养成。惟其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使公共空间与市民社会生活变迁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活动空间 市民生活 公共性 汉口中山公园 近代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彦芝 魏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1,共8页
市民生活是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的内容,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调研针对杭州市武林—天水单元以西的住区,从行为活动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市民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查、观察、追踪,并基于活动三要素进行分析。针对住区层面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调... 市民生活是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的内容,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调研针对杭州市武林—天水单元以西的住区,从行为活动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市民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查、观察、追踪,并基于活动三要素进行分析。针对住区层面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调研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系统在微观与宏观层次"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基于城市背景发掘制约公共空间系统的关键因素,采用S T O B整体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在微观层面,应把握诱发市民活动产生的因素与空间塑造要素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市民生活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对重庆市民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朱丹彤 徐晓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首都南京危如累卵。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以继续抗战,并最终于1940年9月正式定重庆为"陪都"。战时地位的转换给重庆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首都南京危如累卵。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以继续抗战,并最终于1940年9月正式定重庆为"陪都"。战时地位的转换给重庆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其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不仅使四川精神在抗战中凸现出来,而且加快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市民生活习俗、精神面貌的改变,同时还加剧了重庆市民生存压力和贫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迁都 重庆 市民生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僭礼逾制”:明清江南市民生活的潜流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绍华 王翔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4-160,共7页
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了解那一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钥匙。本文以江南市民生活为观照对象,从衣、食、住、游等方面,考察明清时期“僭礼逾制”的生活潜流及其透露出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信息。
关键词 僭礼逾制 市民生活 明清 江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沦陷时期南京的人口变迁和市民生活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沛霖 经盛鸿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50,156,共8页
南京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城市,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市面繁荣,人口激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1937年12月这里成了日军血腥大屠杀的屠场,此后八年,又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其所扶植的汪伪中央政府所在地... 南京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城市,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市面繁荣,人口激增;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1937年12月这里成了日军血腥大屠杀的屠场,此后八年,又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及其所扶植的汪伪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区,因而,研究抗战时期南京的城市人口变迁和市民生活状况,对深入了解日本侵华战争与殖民主义统治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了解中国城乡人民不屈反抗斗争的原动力,了解日本侵华战争与殖民主义统治失败的必然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沦陷区 南京 城市人口变迁 市民生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场所与市民生活——以近代北京电影院为主要考察对象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微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1,共7页
近代北京电影院的出现迎合了市民追求时尚的心理,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作为娱乐场所的一种,电影院不仅能够反映出当时北京市民娱乐生活的情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人们的身份等级、经济条件的差别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而作为城市空间的... 近代北京电影院的出现迎合了市民追求时尚的心理,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作为娱乐场所的一种,电影院不仅能够反映出当时北京市民娱乐生活的情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人们的身份等级、经济条件的差别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而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院也能反映出近代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院 北京 市民生活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融入市民生活的城市绿地空间网络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曦 孙晓春 《国际城市规划》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绿地社会属性关注的不足,以及对城市综合性公园重新定位进行的探讨,强调城市绿地对于市民生活的价值,阐明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关注“线性空间”、“边界空间”、“非设计空间”这三类...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绿地社会属性关注的不足,以及对城市综合性公园重新定位进行的探讨,强调城市绿地对于市民生活的价值,阐明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关注“线性空间”、“边界空间”、“非设计空间”这三类绿地空间对于市民生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城市绿地空间网络与市民生活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像市政基础设施一样真正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市民生活 线性空间 边缘空间 非设计空间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市民生活报”到“新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鹏 陈翔 《新闻记者》 CSSCI 2004年第9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报纸定位 市场定位 市民服务 报业竞争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武汉政府对菜场的管理——以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互动为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胡俊修 李静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7-72,共6页
在武汉早期现代化历程中,菜场的形成、发展与管理呈现出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的互动图景。在城市化浪潮中,市民日常生活变迁"绑架"了市政当局,迫使政府对民生需求作出顺势回应。现代菜场因民众生活需求和地方精英的参与而出现,... 在武汉早期现代化历程中,菜场的形成、发展与管理呈现出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的互动图景。在城市化浪潮中,市民日常生活变迁"绑架"了市政当局,迫使政府对民生需求作出顺势回应。现代菜场因民众生活需求和地方精英的参与而出现,并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规约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当局在市政建设浪潮中超前规划、有序建设、积极管理菜场,取得了巨大成效。与此同时,市政公权对菜场的管理也有边界和失效之时,民间的自发组织与力量适时地承担起补充和调适的功能,并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下层群体的民主意识。市政公权的介入,改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使他们逐渐作别传统生活样式,拥抱新的生活方式。市政公权与市民生活的互动成为近代政府管理与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武汉 市政管理 市政公权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好图书馆,把图书馆融入市民生活——哈尔滨市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文化定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文杰 《图书馆学刊》 2008年第2期98-99,共2页
介绍建立哈尔滨总分馆制的必要性和发展概况,阐述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图书馆 市民生活 总分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市民生活空间的合理化建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城市化包含了城市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建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改变。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 的城市问题,不能通过反城市化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应当依靠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来加以克服。通过合理的城 市规划,... 城市化包含了城市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建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改变。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 的城市问题,不能通过反城市化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应当依靠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来加以克服。通过合理的城 市规划,可以使城市化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市民生活空间 合理化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于市民生活的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晶晶 董慰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以文化促进城市振兴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复兴应在文化触媒选取、文化载体设计以及复兴过程管理三个方面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突破单一经济复兴,实现城市物质环境、社会文... 以文化促进城市振兴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复兴应在文化触媒选取、文化载体设计以及复兴过程管理三个方面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突破单一经济复兴,实现城市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的全面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触媒 城市复兴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轮渡与近代武汉市民生活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俊修 曹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109-111,共3页
两江大桥建成以前,长江轮渡是武汉市民往返三镇的交通枢纽和主要工具。过江轮渡便利了近代武汉市民出行,同时又是一个凝结着政治意味和生活意味的公众空间,都市政治风云和社会百态在此延伸。长江轮渡既承载着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又催生... 两江大桥建成以前,长江轮渡是武汉市民往返三镇的交通枢纽和主要工具。过江轮渡便利了近代武汉市民出行,同时又是一个凝结着政治意味和生活意味的公众空间,都市政治风云和社会百态在此延伸。长江轮渡既承载着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又催生了武汉市民众朦胧的公共责任感和改善轮渡运营以利民生的善意,与此同时也呼唤着广泛而真诚的市民认同美德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轮渡 近代武汉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莉小说:社会转型期市民生活的一面镜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育菁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56-58,共3页
池莉的小说敏感地捕捉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现实社会中某类特定阶层市民生存、婚姻以及人生观的本真状态,反映了社会现状以及特定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 池莉小说 本真 镜子 市民生活 特定 现实社会 时期 社会现状 阶层 社会转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与市民生活
15
作者 陈玲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4,共8页
陈玲: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聊一聊"低碳生活"。 那么,"低碳"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说,以低碳"是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过去不讲"低碳",是不是我们不排碳呢?其实,我们现在在座的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在排碳。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市民生活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宁波中山公园与市民生活
16
作者 吴昌 李旭青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民国宁波中山公园前身为府衙花园,自清末民初逐渐扩建为公共园林。它的出现给宁波这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向广大市民提供了体验新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公园也成为社会精英和政府规训市民,塑造市民日常生活的地方。这从一... 民国宁波中山公园前身为府衙花园,自清末民初逐渐扩建为公共园林。它的出现给宁波这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向广大市民提供了体验新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与此同时,公园也成为社会精英和政府规训市民,塑造市民日常生活的地方。这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宁波城市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生活 中山公园 宁波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生活:文化沧浪的价值关照
17
作者 李兰芬 吴群 《领导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在探讨沧浪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尤其不能忽略了生活的维度。事实上,唯有生活才是文化沧浪发展的价值关照。而其他的一切发展形式,无论是执政理念转变、发展战略提升或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其价值和意义最终都必须通过市民生活的改善方能... 在探讨沧浪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尤其不能忽略了生活的维度。事实上,唯有生活才是文化沧浪发展的价值关照。而其他的一切发展形式,无论是执政理念转变、发展战略提升或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其价值和意义最终都必须通过市民生活的改善方能得到意义再现和价值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民生活是文化沧浪的落脚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生活 价值 文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 实际生活过程 执政理念 管理模式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解放前夕市民生活状态管窥——一本佚名日记的历史信息
18
作者 张慧玲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4-38,共5页
一本阎锡山政府普通公务员的佚名手写日记为探寻太原解放的历史细节提供了最原初的记录。解放前夕,太原城外部环境越发恶化,内部社会秩序失范,阎锡山的政策在执行中被严重异化。太原市民贫富差距悬殊,普通市民生活无着、安全无保、精神... 一本阎锡山政府普通公务员的佚名手写日记为探寻太原解放的历史细节提供了最原初的记录。解放前夕,太原城外部环境越发恶化,内部社会秩序失范,阎锡山的政策在执行中被严重异化。太原市民贫富差距悬殊,普通市民生活无着、安全无保、精神无依。日记对市民生活的零散记载,除了具有补正史料的价值外,也对今人思考如何使政策真正惠及民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解放 佚名日记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19
作者 王来阳 《城市地理》 2017年第3X期29-29,共1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基于市民生活的视角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可以增加公共空间设计的合理性,给市民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市民生活相关概念的阐述,进而分析了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基于市民生活的视角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可以增加公共空间设计的合理性,给市民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市民生活相关概念的阐述,进而分析了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生活 城市 公共空间设计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与市民生活:1908—1937年的上海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文彬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5-139,共5页
1908年3月5日,随着公共租界的1路有轨电车开始在静安寺与外滩上海总会间正式运营,标志着与近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上海诞生。以轿子、黄包车、马车等为代表的传统的个体交通工具开始逐渐为电车、公共汽车等现代化、... 1908年3月5日,随着公共租界的1路有轨电车开始在静安寺与外滩上海总会间正式运营,标志着与近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上海诞生。以轿子、黄包车、马车等为代表的传统的个体交通工具开始逐渐为电车、公共汽车等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的公共交通工具所代替。公共交通方式的这种转变,不仅是单纯生产力意义上的变革,更对市民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车 近代上海 公共交通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