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巴布膏剂粘接性能质量评价的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孔焕宇 周慧 +2 位作者 钟红钢 王德龙 王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 :研究影响巴布膏剂粘接性能质量评价的因素 ,为建立标准化的巴布膏剂质量评价方法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用多功能材料实验机和初黏性测试仪 ,采用 180°剥离、拉伸剪切和黏着力试验方法 ,测试样品的面积、布基纹路和失水量对评... 目的 :研究影响巴布膏剂粘接性能质量评价的因素 ,为建立标准化的巴布膏剂质量评价方法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用多功能材料实验机和初黏性测试仪 ,采用 180°剥离、拉伸剪切和黏着力试验方法 ,测试样品的面积、布基纹路和失水量对评价的影响。结果 :同 2 0mm宽度比较 ,4 0mm宽度样品的剥离强度降低 2 6 % (P <0 0 5 ) ,而对拉伸剪切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布基纹路剥离强度横向大于纵向 (P <0 0 1) ,拉伸剪切强度纵向大于横向 (P <0 0 5 )。失水量 35 %时拉伸剪切强度最大 ,30 %时剥离强度最大 ,2 0 %时黏着力最大。结论 :被测样品的面积、布基纹路和失水量均可影响巴布膏剂粘接性能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膏剂 黏接性能 黏着力 剥离强度 拉伸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瑾 杨明 李剑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24期15-17,共3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该剂型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近年来我国中药巴布膏剂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该剂型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近年来我国中药巴布膏剂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基质辅料质量、制剂质量评价及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结论中药巴布膏剂是目前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研发热点,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巴布膏剂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水凝胶基质的中药巴布膏剂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斯杰 刘力 +1 位作者 郭建博 徐晖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交联水凝胶基质的中药巴布膏处方和制备。方法:以聚丙烯酸钠为主要基质材料,通过其与铝盐反应,制备交联水凝胶基质的中药巴布膏剂,考察巴布膏剂的初黏力和赋形性。结果:交联水凝胶基质可负载较高的中药成分,且具有适宜的黏附... 目的:研究交联水凝胶基质的中药巴布膏处方和制备。方法:以聚丙烯酸钠为主要基质材料,通过其与铝盐反应,制备交联水凝胶基质的中药巴布膏剂,考察巴布膏剂的初黏力和赋形性。结果:交联水凝胶基质可负载较高的中药成分,且具有适宜的黏附性和赋形性。结论:交联水凝胶基质适合新型中药巴布膏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水凝胶 中药 巴布膏剂 聚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巴布膏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毕建云 刘善新 王平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查阅近年来中药巴布膏剂实验性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从该制剂的基质研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 巴布膏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三利巴布膏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洪杰 陆松伟 +1 位作者 朱全刚 石力夫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三利巴布膏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1磷酸二氢钠-三乙胺(48:52:0.15),用磷酸调节pH至3.15,内含SDS0.015...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三利巴布膏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1磷酸二氢钠-三乙胺(48:52:0.15),用磷酸调节pH至3.15,内含SDS0.015mol·L^-1;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1。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2.01~20.1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63±0.90)%、(99.55±0.50)%、(99.26±0.26)%。结论建立的反相离子对色谱法适用于该制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盐酸利多卡因 三利巴布膏剂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替利嗪巴布膏剂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韩璐 华拯敏 +1 位作者 俞晓艳 原永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1151-1153,共3页
盐酸西替利嗪(CET)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第2代组胺H.受体拮抗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目前常用的多为口服制剂。经皮给药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具有使用方便,避免口服给药引起肝脏首过效应及血药浓度平稳等特点。研... 盐酸西替利嗪(CET)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第2代组胺H.受体拮抗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目前常用的多为口服制剂。经皮给药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具有使用方便,避免口服给药引起肝脏首过效应及血药浓度平稳等特点。研究表明CET在给药24h后血药浓度已经很低.但仍具有较好的抗皮肤过敏的效果并维持较长时间.因此研制CET经皮给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西替利嗪 体外评价 巴布膏剂 经皮给药制剂 制备 给药系统 血药浓度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替利嗪巴布膏剂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璐 原永芳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制百分率。结果巴布膏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剂量的增加,吸光度减小,抑制率增强。结论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 巴布膏剂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西替利嗪巴布膏剂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璐 原永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口服给药的药动学进行比较,考察生物利用度。方法选用SD大鼠,分为巴布膏剂组和口服给药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剥取剩余的西替利嗪巴布膏剂,测定剩余药量。... 目的研究盐酸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口服给药的药动学进行比较,考察生物利用度。方法选用SD大鼠,分为巴布膏剂组和口服给药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剥取剩余的西替利嗪巴布膏剂,测定剩余药量。结果西替利嗪巴布膏剂组的T_(max)为2.35 h,C_(max)为2.68μg/mL,AUC为21.01μg·h/mL,MRT为23.26 h;西替利嗪口服组的T_(max)为1.11 h,C_(max)为11.65μg/mL,AUC为35.62μg·h/mL,MRT为12.13 h。扣除巴布膏剂中的剩余药量,按照实际进入皮肤的剂量计算得西替利嗪巴布膏剂相当于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30.81%;不扣除巴布膏剂中的剩余药量,西替利嗪巴布膏剂相当于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4.75%。结论西替利嗪巴布膏剂的血药浓度平稳而持久,具有缓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替利嗪 巴布膏剂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总苷巴布膏剂透皮吸收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鲍玉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X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积雪草总苷巴布膏剂中积雪草总苷的体外经皮吸收情况。方法:用改良Frans透皮吸收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用UV法测定积雪草总苷含量。结果:积雪草总苷巴布膏剂中积雪草总苷的透皮速率为0.3175mg/(cm2·h)。结论:巴布膏剂中的... 目的:研究积雪草总苷巴布膏剂中积雪草总苷的体外经皮吸收情况。方法:用改良Frans透皮吸收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用UV法测定积雪草总苷含量。结果:积雪草总苷巴布膏剂中积雪草总苷的透皮速率为0.3175mg/(cm2·h)。结论:巴布膏剂中的积雪草总苷有很好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总苷 巴布膏剂 体外经皮吸收 UV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祥 安雅婷 周淼 《天津药学》 2022年第4期33-35,58,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应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45℃,样品室温度:4℃,进样体积:2μl,流动...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应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45℃,样品室温度:4℃,进样体积:2μl,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咖啡酸在0~7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88.04%,RSD值为2.9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 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提取工艺优化
11
作者 李祥 安雅婷 周淼 《天津药学》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优化该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咖啡酸含量作为工艺优化评价指标,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优化该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咖啡酸含量作为工艺优化评价指标,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45℃;样品室温度:4℃;进样体积:2μl;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20 nm。以浸泡时间(A)、煎煮次数(B)、煎煮时间(C)、加水量(D)作为影响因素,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水提工艺优化;以浸泡时间(A)、乙醇浓度(B)、液料比(C)作为影响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行醇提工艺优化。通过比较两种提取工艺中咖啡酸提取率,确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咖啡酸在0~7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88.04%,RSD为2.95%。水提工艺中的4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分别为:煎煮次数(B)>加水量(D)>煎煮时间(C)>浸泡时间(A),最佳工艺参数为A2B3C2D2,即浸泡2 h、煎煮3次、每次煎煮2 h、加8倍量的水。醇提工艺中的3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分别为:浸泡时间(A)>乙醇浓度(B)>液料比(C),最佳工艺参数为A3B3C2,即浸泡72 h、加8倍量90%的乙醇。水提工艺咖啡酸平均含量159.3μg/g,醇提工艺咖啡酸平均含量68.3μg/g。结论:建立的UPLC法测定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中咖啡酸含量简便可靠,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咖啡酸优于醇提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止痛膏巴布膏剂 提取工艺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穗 王兰英 +2 位作者 曹焕平 刘小云 戴有立 《海峡药学》 2002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体外经皮吸收情况。方法 经皮装置采用改进型P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经皮屏障,生理盐水为接受液,用725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 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能够经皮吸收。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巴布膏剂 经皮吸收 紫外分光光度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巴布膏剂透皮吸收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立昌 石立华 刘世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巴布膏剂中丹皮酚的体外经皮吸收情况。方法利用改良Frans透皮吸收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结果丹皮酚巴布膏剂的透皮速率为3.233μg.cm-.2h-1。结论丹皮酚巴布膏剂中的丹皮酚有很好的渗透性。
关键词 丹皮酚 巴布膏剂 体外经皮吸收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在筛选巴布膏剂基质处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穗 陈胜辉 曾婷婷 《海峡药学》 2001年第2期13-14,共2页
采用均匀设计法 ,以感观、粘度、持粘力、剥离强度为指标 ,对巴布膏剂基质进行实验研究 ,确定巴布膏剂基质的最佳配比为 :聚丙烯酸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羧甲基纤维素钠 =4.3∶ 1 .5∶ 1。
关键词 巴布膏剂 均匀设计法 基质 处方 外用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布膏剂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淳于兴华 李珂 宋亚波 《齐鲁药事》 2007年第7期422-424,共3页
根据国内外巴布膏剂的研究现状,提出巴布膏剂的研发思路。本文首先将巴布膏剂与其它剂型进行了比较,找出巴布膏剂的剂型优势。然后从巴布膏剂的基本构成、基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方面,阐明了巴布膏剂的研究思路。最后简要介绍了巴布... 根据国内外巴布膏剂的研究现状,提出巴布膏剂的研发思路。本文首先将巴布膏剂与其它剂型进行了比较,找出巴布膏剂的剂型优势。然后从巴布膏剂的基本构成、基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方面,阐明了巴布膏剂的研究思路。最后简要介绍了巴布膏剂在国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膏剂 基质 透皮促进剂 制备工艺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痛风巴布膏剂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鑫 侯晓杰 +4 位作者 李玮 李慧 庹林波 杨肖衣 张建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23期38-40,52,共4页
目的:优选痛风巴布膏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复方中马钱子碱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为1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正交实验优选的痛风巴布膏剂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痛风巴布膏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复方中马钱子碱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为1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正交实验优选的痛风巴布膏剂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巴布膏剂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马钱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林桂涛 盛华刚 +1 位作者 张超 胡乃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模式及氮酮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以提高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疗效;方法:采有体外扩散池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模拟二者透皮吸... 目的:探讨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模式及氮酮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以提高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疗效;方法:采有体外扩散池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中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模拟二者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结果:加入氮酮能够显著增加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氮酮加入量的不同,对二者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及动力学方程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膏剂 透皮吸收 氮酮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原文传递
消炎镇痛巴布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大凯 刘志辉 刘汉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1-885,共5页
目的对消炎镇痛巴布膏剂中的主药丹参透皮特性进行研究,优选消炎镇痛巴布膏剂最佳渗透促进剂。方法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为指标性成分,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促渗剂下的透皮吸收... 目的对消炎镇痛巴布膏剂中的主药丹参透皮特性进行研究,优选消炎镇痛巴布膏剂最佳渗透促进剂。方法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为指标性成分,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促渗剂下的透皮吸收速率和累积透皮渗透量。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的促渗剂下具有不同的透皮吸收量,在氮酮-丙二醇(1∶1)促渗条件下,巴布剂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透皮吸收速率分别为3.62、1.35μg/(cm2.h)(大鼠皮肤),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88.72、16.12μg/cm2,分别是不含促渗剂的巴布膏剂透皮吸收速率的6倍和10倍。结论以氮酮-丙二醇(1∶1)作为渗透促进剂,对水溶性丹酚酸B和脂溶性丹参酮IIA都有较好的促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镇痛巴布膏剂 渗透促进剂 氮酮 丙二醇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原文传递
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配方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桂涛 徐男 +2 位作者 盛华刚 张超 胡乃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方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剥离强度、巴布膏剂制备的难易和巴布膏剂的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组成。结果:保湿剂(甘油-丙二醇15∶1)-水-... 目的:研究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方法:以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的剥离强度、巴布膏剂制备的难易和巴布膏剂的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的配方组成。结果:保湿剂(甘油-丙二醇15∶1)-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乙烯醇-药粉的配比为40∶40∶6∶4∶1.5∶1∶10时制备的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各种指标均较好。结论:确定的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基质配方能够适合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蟾酥镇痛巴布膏剂 剥离强度 黏附性 基质配方
原文传递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台小华 潘玲 +1 位作者 韩建伟 白书臣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优选骨痛愈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成品的初黏力、膜残留量为考察指标,并评分,用L16(4^5)表进行正交试验。试验中,选择聚丙烯酸钠(PANA)、甘油、柠檬酸、氢氧化铝和浸膏用量为影响因素。结果:优选制备工艺为聚丙烯酸... 目的:优选骨痛愈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成品的初黏力、膜残留量为考察指标,并评分,用L16(4^5)表进行正交试验。试验中,选择聚丙烯酸钠(PANA)、甘油、柠檬酸、氢氧化铝和浸膏用量为影响因素。结果:优选制备工艺为聚丙烯酸钠:甘油:柠檬酸:氢氧化铝:浸膏的比例为1.25:2:0.26:0.12:0.91。结论:制成的骨痛愈巴布剂粘附性强,膜残留量小。敷贴舒适,制备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痛愈巴布膏剂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