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践诠释学视阈下韦努蒂的“差异伦理” |
杨镇源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从差异伦理看文学翻译中的异化 |
朱敏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0 |
|
3
|
宗教文化视角下东西方商业伦理观差异比较及启示 |
李存超
王兴元
|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4
|
中日家族企业伦理动因差异之辨析 |
张震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6 |
1
|
|
5
|
中西传统“信”之伦理差异及其当代思考——基于梁漱溟“人生三路向”观点的考求 |
廖茂吉
|
《宁夏党校学报》
|
2015 |
0 |
|
6
|
论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伦理差异 |
刘喜珍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7
|
差异伦理视角下的翻译注释研究:《庄子》翻译注释的内容分析 |
张广法
文军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8
|
试论中英姓名伦理差异 |
唐苗苗
|
《商业文化》
|
2011 |
2
|
|
9
|
论韦努蒂的文学翻译伦理思想之局限性 |
杨镇源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化同:求异翻译伦理效果的实现途径——以辜鸿铭英译《大学》为例 |
袁晓亮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6 |
2
|
|
11
|
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庄子》中的道家美德伦理 |
黄勇
李妮娜
相凤
崔雅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2
|
文学翻译中普世伦理建构的必要性 |
王世荣
赵征军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3
|
翻译的政治书写——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
耿强
刘玮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14
|
以尊重代宽容:《庄子》的启发 |
黄勇
丁洪然(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5
|
《极花》异质性水墨文学书写的英译研究 |
杨晓华
马凯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2 |
0 |
|
16
|
文化“他者”的翻译: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启示 |
周宣丰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7
|
人类国家生成路径多元性及其政治伦理话语的差异分析 |
张师伟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8
|
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 |
庞立生
|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9
|
翻译研究:规定、描写、伦理 |
朱志瑜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7
|
|
20
|
悲剧与拒绝: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差异政治 |
蛰洞
|
《中国哲学年鉴》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