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差分和时域差分检测OFDM的误码率性能对比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立军 唐友喜 李少谦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域差分检测和时域 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两种系统的误码率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在保护时隙长度不小于最大多径时延长度的条件下,...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频域差分检测和时域 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两种系统的误码率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表明:在保护时隙长度不小于最大多径时延长度的条件下,时域差 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不受信道相干带宽变化的影响,时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主 要受到信道相干时间变化的影响;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同时受到信道相干时 间和相干带宽变化的影响,并且相干带宽对频域差分检测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频域差分检测 时域差分检测 多径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信号的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锦华 吴小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3-428,共6页
为了改善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的性能,提出了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技术.通过将不同分数比特区间差分信号合并判决,使不同相位状态之间的距离增大,改善了信噪比.从物理意义上对该算法的实质进行解释,并对达到最大性能增益的分数比... 为了改善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的性能,提出了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技术.通过将不同分数比特区间差分信号合并判决,使不同相位状态之间的距离增大,改善了信噪比.从物理意义上对该算法的实质进行解释,并对达到最大性能增益的分数比特区间上限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1比特、2比特差分检测相比,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技术增加了不同相位状态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误码率性能的改善;当分数比特区间为使得该区间差分信号与判决码元同极性的最大区间时,可以获得最大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 连续相位调制 差分检测 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SK信号多码元差分检测的低复杂度实现
3
作者 吴晓富 孙松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DPSK信号的多码元差分检测方案,其复杂度随观察码元长度N仅呈线性上升,而Divsalar提出的最佳多码元差分检测实现复杂度随N呈指数上升[1].分析与模拟结果表明:两者性能相仿.
关键词 多码元差分检测 复杂度 传送差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信号结合判决反馈的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
4
作者 孙锦华 吴小钧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差分检测性能随码间干扰增大而恶化,为了改善误比特性能,提出了基于判决反馈的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技术。通过在多分支分数比特区间差分信号中引入判决反馈,合并后判决,使得严重的码间干扰得以抵消。理论分析与... 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差分检测性能随码间干扰增大而恶化,为了改善误比特性能,提出了基于判决反馈的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技术。通过在多分支分数比特区间差分信号中引入判决反馈,合并后判决,使得严重的码间干扰得以抵消。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无判决反馈的多分支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相比,所提出的结构可以获得较大的性能改善;在避免载波恢复的前提下误比特性能更加接近相干检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相位调制 差分检测 分数多比特差分检测 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梳齿激励差分检测式微型电场传感器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春荣 龚超 +4 位作者 陈贤祥 陶虎 白强 罗蕾 夏善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1-173,共3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静电梳齿激励、差分检测式微型电场传感器.利用相关检测原理对该传感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外电场强度为0.5×105~25×105V/m范围内,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基本满足线性关系,灵敏度可达到0.53μV·m/kV.
关键词 微型电场传感器 相关检测 差分检测 静电梳齿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检测与差分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建飞 冀蓬举 +1 位作者 宁浩轩 王旭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0,29,共4页
针对目前煤矿普遍采用的瓦斯传感器检测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谐波检测与差分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对瓦斯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利用普通发光二极管LED产生宽带光源,通过F... 针对目前煤矿普遍采用的瓦斯传感器检测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谐波检测与差分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对瓦斯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利用普通发光二极管LED产生宽带光源,通过Fabry-Perot腔和滤光片进行波长调制和选择,结合谐波检测和差分检测原理进行双光路检测,从而实现瓦斯气体浓度的精确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瓦斯体积分数,测量误差小,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差分检测 光纤瓦斯传感器 光谱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运动物体阴影的最大色度差分检测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毛晓波 谢晓芳 张晓林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通过分析静止场景中的运动人体及其阴影与背景图像像素亮度、色度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最大色度差分运动检测法,用前景图像与背景图像的最大色度差分代替传统的亮度差分,能够在尽量减少运动目标信息损失的条件下,有效地消除运动目标... 通过分析静止场景中的运动人体及其阴影与背景图像像素亮度、色度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最大色度差分运动检测法,用前景图像与背景图像的最大色度差分代替传统的亮度差分,能够在尽量减少运动目标信息损失的条件下,有效地消除运动目标产生的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除阴影 差分检测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LED的CO_2差分检测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钟德辉 高致慧 +3 位作者 陈子聪 杨勇 林伟豪 曹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2-934,共3页
基于中红外LED差分检测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检测。采用中红外LED室温时工作波长在4.26μm附近,覆盖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谱线。采用双波长双光路差分的方法,相对于单波长单光路法,检测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减小了示值误差。
关键词 气体检测 差分检测 双波长 中红外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准正交空时码的低复杂度MIMO差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德福 唐友喜 +1 位作者 邵士海 马万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针对可实现全速率传输的准正交空时码,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准正交MIMO差分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发射端对数据比特进行联合星座映射,构造准正交空时码进行差分编码;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准则对两组星座符号对(symbol pair)并行差分检测.本文... 针对可实现全速率传输的准正交空时码,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准正交MIMO差分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发射端对数据比特进行联合星座映射,构造准正交空时码进行差分编码;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准则对两组星座符号对(symbol pair)并行差分检测.本文提出的星座集合及联合星座映射方法简化了接收端检测算法,降低了检测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 正交空时分组码 准正交空时分组码 差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检测Turbo乘积编码调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伟 张海林 刘增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提出一种差分检测Turbo乘积编码调制技术(DD TPCM).这种DD TPCM技术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的译码无需任何信道状态信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信道的衰落因子为0 03时,基于QDPSK,8DPSK和16DAPSK的DD TPCM具有良好的... 提出一种差分检测Turbo乘积编码调制技术(DD TPCM).这种DD TPCM技术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的译码无需任何信道状态信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信道的衰落因子为0 03时,基于QDPSK,8DPSK和16DAPSK的DD TPCM具有良好的性能.通过和差分检测网络编码调制系统对比,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中DD TPCM的性能优于差分检测网格编码调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编码调制 差分检测 TURBO乘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MIMO差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德福 唐友喜 +1 位作者 邵士海 马万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80-1983,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的分布式MIMO差分编码及检测方法:发送端将发射符号进行相位差分调制后生成空时码矩阵进行发射,接收端利用前后接收量判断相位信息恢复出发送端数据信息.本文将该方法在不同信道传播时延场景下进行了仿真验证,... 本文提出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的分布式MIMO差分编码及检测方法:发送端将发射符号进行相位差分调制后生成空时码矩阵进行发射,接收端利用前后接收量判断相位信息恢复出发送端数据信息.本文将该方法在不同信道传播时延场景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Eb/N0情况下,不同信道传播时延对应的误码率性能不同:在信道传播时延从0.1Ts到0.9Ts的变化过程中,误码率随信道传播时延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当信道传播时延为0.6Ts左右误码率达到最低,存在使系统误码率性能较好的信道传播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入多出 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传播时延 差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衰落信道下频域差分检测OFDM系统的误码率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立军 唐友喜 李少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4,共6页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信道相干时间和相干带宽均影响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信道相干带宽对频域差分检测的影响比信道相干时间的影响更大... 在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信道相干时间和相干带宽均影响频域差分检测的误码率性能,信道相干带宽对频域差分检测的影响比信道相干时间的影响更大,频域差分检测适合于多径延迟扩展比较小的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频域差分检测 误码率分析 正交频分复用 相干带宽 相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差分检测与相干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正权 王斌 +1 位作者 胡光锐 殷玲玲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对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差分检测算法和相干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对比.差分检测的鲁棒性很强,而且不需要精确的信道估计,与相干检测相比会存在性能丢失;相干检测可以取得很好的性能,但它需要知道可靠的相位和信道估计.仿真表明:当误码率(BER... 对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差分检测算法和相干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与对比.差分检测的鲁棒性很强,而且不需要精确的信道估计,与相干检测相比会存在性能丢失;相干检测可以取得很好的性能,但它需要知道可靠的相位和信道估计.仿真表明:当误码率(BER)相同时,相干检测的信噪比(SNR)要比差分检测的低;当误码率和星座图相同时,相干检测和差分检测的信噪比随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差分检测 相干检测 信噪比 差分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2形MEMS谐振器的电阻差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壮 唐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4-1177,共4页
为克服I2形MEMS谐振器输入端(热执行)与输出端(压阻敏感)直接耦合所造成的输出信号品质较差的缺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电阻差分检测电路。该电路通过外接电阻的方法,产生与输出信号中耦合成分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差分信号。将差分信号与... 为克服I2形MEMS谐振器输入端(热执行)与输出端(压阻敏感)直接耦合所造成的输出信号品质较差的缺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电阻差分检测电路。该电路通过外接电阻的方法,产生与输出信号中耦合成分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差分信号。将差分信号与谐振器输出信号相组合,从而实现解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差分检测可有效消除了输出信号中的耦合成分,使频谱响应曲线得到更直观的体现。与其他消除耦合信号的技术方案相比(混频检测电路、惰性谐振器等),电阻差分检测法电路设计简单,无需改动器件的加工工艺,有利于满足未来器件小型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谐振器 差分检测 热执行 压阻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MMSE接收机的差分检测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宏滔 陆佶人 姜卫东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在相干最小均方误差(MM SE)自适应接收机中增加了一个差分检测单元,提出一种将差分检测与自适应滤波进行联合优化的新算法。为了减轻MM SE滤波器跟踪时变信道的负担,在该算法中将滤波器权向量的调整过程与差分检测过程进行联合优化,而... 在相干最小均方误差(MM SE)自适应接收机中增加了一个差分检测单元,提出一种将差分检测与自适应滤波进行联合优化的新算法。为了减轻MM SE滤波器跟踪时变信道的负担,在该算法中将滤波器权向量的调整过程与差分检测过程进行联合优化,而不是独立完成。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干自适应算法相比,差分检测自适应算法能有效地增强接收机对抗载波频偏和相位噪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算法 差分检测 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实现框架及在多码元差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晓富 凌聪 孙松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基于信息论考虑提出一种低复杂实现的框架 ,对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的分组 (block)检测结构分析了该低复杂实现方案的性能并提出两命题 ,可用于寻求低复杂实现算法。另外 ,我们将该低复杂实现框架成功应用于高斯白噪声信道及衰落信道下... 本文基于信息论考虑提出一种低复杂实现的框架 ,对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的分组 (block)检测结构分析了该低复杂实现方案的性能并提出两命题 ,可用于寻求低复杂实现算法。另外 ,我们将该低复杂实现框架成功应用于高斯白噪声信道及衰落信道下多码元差分检测 (MSDD ,multi sym boldifferentialdetection)的低复杂实现 ,在基本保持其性能的条件下实现了检测复杂度随多码元观察长度的线性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复杂实现 多码元差分检测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未知信道下的发射分集差分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晓红 廖桂生 李勇朝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收发端均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发射分集差分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将发射天线分组,对每组进行独立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以降低编码复杂度,并对每组天线信号进行正交扩频,以便接收端分离各组天线信号实现解码。这种方法不仅... 本文提出一种收发端均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发射分集差分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将发射天线分组,对每组进行独立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以降低编码复杂度,并对每组天线信号进行正交扩频,以便接收端分离各组天线信号实现解码。这种方法不仅编译码简单、编码速率高,而且仍然保持了差分空时分组码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不需要知道状态信息的优点,同时由于引入了正交的扩频码,系统可获得扩频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差分检测 空时编码 正交序列 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实现框架及在多码元差分检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吴晓富 凌聪 +3 位作者 陈勇 崔龙 李延标 孙松庚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于信息论考虑提出一种低复杂实现的框架 ,对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的分组 (Block)检测结构分析了该低复杂实现方案的性能并提出两命题可用于寻求低复杂实现算法。另外 ,我们将该低复杂实现框架成功应用于高斯白噪声信道及衰落信道下多码元... 基于信息论考虑提出一种低复杂实现的框架 ,对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的分组 (Block)检测结构分析了该低复杂实现方案的性能并提出两命题可用于寻求低复杂实现算法。另外 ,我们将该低复杂实现框架成功应用于高斯白噪声信道及衰落信道下多码元差分检测 MSDD(Multi- Symbol Differentail Detection)的低复杂实现 ,在基本保持其性能的条件下实现了检测复杂度随多码元观察长度的线性增长 ,而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复杂实现 信息论 多码元差分检测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差分检测的高位空域隐藏方法
19
作者 王远志 程慧芳 +1 位作者 张健 孙立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447-5450,共4页
针对HSBH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区间差分检测的方法(DMID),可以准确检测其隐藏量,进而提出了改进的HSBH算法,使其可以抗击DMID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MID方法可以测量出HSBH算法隐藏量,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改进的HSBH算法使DMI... 针对HSBH的特点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区间差分检测的方法(DMID),可以准确检测其隐藏量,进而提出了改进的HSBH算法,使其可以抗击DMID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MID方法可以测量出HSBH算法隐藏量,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改进的HSBH算法使DMID分析得出的估计值低于判决门限2%,从而做出错误判决,可以很好地抗击区间差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HSBH算法 差分检测 DMID算法 高位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衰落信道下的分布式MIMO差分检测方案
20
作者 窦冬冬 刘军博 +1 位作者 王大鸣 李兆训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4,63,共6页
在快衰落分布式MIMO系统中,由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快速变化,很难满足相邻空时码块的信道衰落系数保持不变,导致传统的分布式MIMO差分检测方案性能严重下降而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MIMO的差分检测方案。这种方案通... 在快衰落分布式MIMO系统中,由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快速变化,很难满足相邻空时码块的信道衰落系数保持不变,导致传统的分布式MIMO差分检测方案性能严重下降而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MIMO的差分检测方案。这种方案通过在发送端重组相位差分调制后的空时码矩阵,以一定的处理时延和额外的能量开销来降低信道的快速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均表明,在快衰落环境中,与已有的分布式发射天线差分空时检测相比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射天线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传播时延 差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