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由屈原《九歌》源于巴巫歌看屈原与巴文化的关系 |
黄萍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巫歌、祝由、筮辞:早期语言观念的一个考察 |
沈立岩
|
《励耘学刊》
|
2010 |
2
|
|
3
|
在神话和现实的交织中探秘民族文化的密码——论方棋小说《最后的巫歌》 |
叶淑媛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4
|
虎族历史的神话隐喻与仪式场景——长篇小说《最后的巫歌》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
荆云波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土家族巫歌的习惯法功能——以乌江流域土家族为例 |
王剑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1 |
0 |
|
6
|
在神话和现实的交织中探秘民族文化的密码——论方棋《最后的巫歌》 |
叶淑媛
|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7
|
虎族历史的神话隐喻与仪式场景——《最后的巫歌》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
荆云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8
|
《最后的巫歌》之空间研究 |
张璐
|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9
|
以“巫”写就的灵魂史诗——方棋《最后的巫歌》专题研讨会纪要 |
田菊
魏笑甜
黄华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乌江流域土家族巫歌文化浅析 |
程盼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1
|
简论巫与巫歌巫舞的产生演变 |
巫瑞书
|
《民族论坛》
|
1987 |
1
|
|
12
|
虎族历史记忆的空间化叙事——《最后的巫歌》的文化叙事策略 |
罗莉
伍宝娟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3
|
倾听三峡的落幕神曲——《最后的巫歌》文学地理学解读 |
田菊
|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4
|
《九歌》即巫歌考 |
刘仁霞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08 |
0 |
|
15
|
是“巫歌”,还是屈原之歌 |
曲宗瑜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6
|
巫歌:《离骚》的创作原型 |
戴锡琦
李盖虎
|
《云梦学刊》
|
1991 |
0 |
|
17
|
从《九歌》与沅湘巫歌的比较看《九歌》的作者和创作年代 |
梁绍辉
|
《船山学报》
|
1987 |
0 |
|
18
|
“史诗”与“神话”:民族宏大叙事升华的双翼——方棋《最后的巫歌》解读及其他 |
周航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最后的巫歌》中空间的建构方式及叙事功能 |
张璐
|
《叙事(中国版)》
|
2015 |
0 |
|
20
|
韩国民间上梁仪式与成造信仰关系研究 |
|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