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0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东 刘晓娟 +2 位作者 魏强 贾新建 韩春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研究组... 目的探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回流灌肠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研究组使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进行回流灌肠。比较两组的术前灌肠次数、单次灌肠时间、肠道清洁率、灌肠液出入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床单元清洁率、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前灌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单次灌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肠道清洁率、灌肠液出入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床单元清洁率、灌肠舒适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灌肠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采用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进行回流灌肠可明显减少灌肠次数和单次灌肠时间,提高肠道清洁度和床单元清洁度,且患儿舒适度及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插入式灌肠引流装置 回流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治术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赖玉娥 赵文飘 +2 位作者 梁春燕 顾祖锐 谢秋云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治术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分析了现有延续性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探索并建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的高效家庭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旨在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患儿 根治术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模型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孙培良 王凤丽 +1 位作者 田娟 曹丽娜 《哈尔滨医药》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模型下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进行根治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1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凭借抽签分组法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进... 目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模型下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进行根治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1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凭借抽签分组法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基于PDCA模型的整体护理,患儿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排便功能、配合度、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儿配合度、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排便功能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促进患儿的临床恢复,改善排便功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模型 整体护理 先天性结肠 患儿 根治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预后影响
4
作者 汤成艳 郑泽兵 +3 位作者 夏兴容 黄露 周万康 金祝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微生态制剂对先天性巨结肠(HSCR)术后小肠结肠炎(HAEC)患儿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2023年在合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手术并通过病理诊断为HSCR的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术后均... 目的:探讨口服微生态制剂对先天性巨结肠(HSCR)术后小肠结肠炎(HAEC)患儿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2023年在合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住院、手术并通过病理诊断为HSCR的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术后均予抗感染、静脉营养及人工扩肛等常规治疗;另外,观察组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后予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随访至术后6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采集患儿外周血检测血浆IL-6、降钙素原水平,分析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IL-6水平和降钙素原变化情况及HAEC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HAEC 6例(15.0%),对照组14例(3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浆IL-6水平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PCT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浆PCT水平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对HSCR术后患儿可能是一种保护因素,能降低促炎因子IL-6、PCT水平,从而减少HAE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小肠结肠 微生态制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芸琪 郭瑶瑶 栾志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疾病,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干细胞是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的移植治疗,有望修复缺失的肠管神经节细胞。干细胞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疾病,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干细胞是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的移植治疗,有望修复缺失的肠管神经节细胞。干细胞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但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主要就干细胞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肠神经系统 移植 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孩子排便困难 警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6
作者 李勇芳 《健康向导》 2025年第1期35-35,37,共2页
很多孩子从新生儿期即出现排便困难,可能会持续到儿童时期,继而引起顽固性便秘、严重的腹胀及呕吐,家长们往往认为是功能性的便秘而未引起重视,其实这--现象可能另有病因,如先天性巨结肠,这是一种儿童罕见病,社会对其关注度较低,大多数... 很多孩子从新生儿期即出现排便困难,可能会持续到儿童时期,继而引起顽固性便秘、严重的腹胀及呕吐,家长们往往认为是功能性的便秘而未引起重视,其实这--现象可能另有病因,如先天性巨结肠,这是一种儿童罕见病,社会对其关注度较低,大多数家长对巨结肠这个病一无所知。为此,如果孩子总是出现排便困难,就要警惕先天性巨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期 先天性结肠 排便困难 罕见病 顽固性便秘 关注度 警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朱明理 王赛 +1 位作者 李耀东 李艳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2期76-78,111,共4页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HSC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100例HSCR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保留长肌鞘(CLS)...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HSC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100例HSCR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保留长肌鞘(CLS)术式治疗,研究组采用TU-LESS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肛门静息压、肛门功能优良率、排便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切除病变肠管长度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肛门静息压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LESS辅助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儿童HSCR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患儿可恢复正常排便,生活质量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 围术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持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辉 王赞 +3 位作者 张书景 牛波波 邢扩 牛会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肠神经节细胞缺如引起功能性肠动力紊乱的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变肠管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的缺乏引起病变肠管的痉挛。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无神... 先天性巨结肠是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肠神经节细胞缺如引起功能性肠动力紊乱的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病变肠管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的缺乏引起病变肠管的痉挛。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管。针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存在肠道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引起细菌易位导致感染的特点,本文就营养状态、微生态制剂、扩肛、结肠灌洗、手术方式等方面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阐述,以加强临床医师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细菌易位 微生态制剂 扩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富强 李艺域 方志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HD患儿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41例)和对照组(传统腹腔... 目的 观察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HD患儿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41例)和对照组(传统腹腔镜Soave巨结肠根治术,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除肠管长度以及术前灌肠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134.07±22.08)分钟、术中出血量(5.17±0.87)ml、术后排便时间(2.10±0.32)天、术后住院时间(7.59±1.25)天、切除肠管长度(15.24±2.25)厘米以及术前灌肠时间(13.61±2.14)分钟均少于短于对照组[(159.78±25.44)分钟、(7.61±1.41)ml、(2.46±0.53)天、(10.59±1.84)天、(16.67±2.54)厘米、(16.44±2.57)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血清WBC、CRP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血清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术后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的疼痛评分(3.42±0.69、3.17±0.64、2.52±0.58、2.06±0.53)均低于对照组(4.47±0.76、3.78±0.72、3.31±0.66、2.8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07%,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治疗HD,可改善各临床指标和排便功能,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感染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式 先天性结肠 传统腹腔镜Soave结肠根治术 排便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肛管排气排便在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丁宁 成子衿 刘智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留置肛管持续排气排便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保守治疗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术前保守治疗期辅助排便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留置肛管持续排气排便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前保守治疗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术前保守治疗期辅助排便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长期留置肛管)和对照组(行灌肠、扩肛)。根据先天性巨结肠分型,研究组分为常见型组(A组,n=21)和长段型组(C组,n=11),对照组亦分为常见型组(B组,n=33)和长段型组(D组,n=15)。将四个亚组配为两对(A组&B组/C组&D组),比较各组性别、出生体重、首次就诊日龄、行根治术时日龄、手术方式、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发生率、肠造瘘率、行根治术时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切除肠管长度、术后标本扩张段最大直径、病理标本肠壁炎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首次就诊日龄、出生体重、行根治术时日龄、性别、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肠造瘘发生率、根治术时体重、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病理标本肠壁炎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行根治术时体重、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3例,B组14例;A组扩张段最大直径(3.00±0.59)cm,B组(3.77±0.64)cm;C组发生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2例,D组9例;C组无一例肠造瘘病例,D组6例;C组扩张段最大直径(3.09±0.49)cm,D组(3.90±0.55)cm;C组病理标本见肠壁炎症1例,D组8例;C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D组10例;C组住院天数(32.73±6.37)d,D组(53.60±15.78)d;C组住院费用(53891.29±10317.25)元,D组(81400.33±27393.87)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行根治术前长期留置肛管可以降低术前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避免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中,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造瘘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手术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肠道组织中CAD、SO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张宁 岳铭 袁宇航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术后肠道组织蛋白酶D(CAD)、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HD患儿结肠组织(HD组)和23例因肠道梗阻或穿孔实施造瘘手术获...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术后肠道组织蛋白酶D(CAD)、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HD患儿结肠组织(HD组)和23例因肠道梗阻或穿孔实施造瘘手术获取的结肠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CAD、SOX2的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CAD、SOX2表达与病变肠段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的关系。结果HD患儿的狭窄段组织中CAD蛋白、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12.50%,移行段肠组织中CAD蛋白、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14%、3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26%、82.61%,而狭窄段组织中CAD蛋白、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移行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儿的狭窄段肠组织中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目分别为(30.66±5.14)μm、(0.83±0.24)个/视野,移行段肠组织中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目分别为(31.20±5.83)μm、(1.94±0.56)个/视野,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54.29±8.50)μm、(5.40±1.84)个/视野,狭窄段肠组织中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短(少)于移行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D患儿狭窄段、移行段肠组织中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目与CAD蛋白、SOX2蛋白表达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D患儿病变结肠组织中CAD蛋白、SOX2蛋白的表达强度下调,可能与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目的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组织蛋白酶D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
12
作者 王国辉 王赞 +4 位作者 邢扩 牛波波 臧艳秋 张治广 牛会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20-922,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外科干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等,这些治疗手段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外科手术治疗仍...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外科干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治疗、神经干细胞移植等,这些治疗手段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外科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最佳治疗手段,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而吻合口瘘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8.0%[1-2],一经确诊大多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3]。因此对如何预防其发生及如何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近4年经治212例巨结肠根治术后发生的12例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总结巨结肠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旨在提高巨结肠手术成功率,减少巨结肠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结肠根治术 吻合口瘘 回肠末端造瘘 营养干预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肛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
13
作者 郗琦 李国翠 赵晓琼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06-908,共3页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经肛改良Soave根治术)和观察组(腹腔镜下改良Soave根治术),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3...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经肛改良Soave根治术)和观察组(腹腔镜下改良Soave根治术),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排便功能。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前肠道准备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下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能够缩短术前肠道准备、术后肠道恢复、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改善术后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段型先天性结肠 腹腔镜改良Soave根治术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5在先天性巨结肠转录水平的研究
14
作者 赵珺 季如如 +2 位作者 杨玲燕 谌月华 印其友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5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病变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中的定位及表达,为揭示H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HD患儿12例的狭窄段、正常段结肠肠壁全层组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265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病变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中的定位及表达,为揭示H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HD患儿12例的狭窄段、正常段结肠肠壁全层组织,常规处理制作石蜡切片,采用CY3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对同一倍数下的视野进行阳性细胞计数;运用miranda、PITA和Targetscan预测软件构建LINC00265 ceRNA网络图预测LINC00265的靶基因,并筛选出与神经营养因子通路及神经元生长迁移相关的基因。结果: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INC00265主要定位在肠管的黏膜层和肌层细胞的胞质中,狭窄段表达量明显少于正常段肠管,同一倍数高倍镜下狭窄段及正常段肠管中的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3.67±1.30)、(10.33±2.4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的下调靶基因有97个,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蛋白、微管运动蛋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相关。结论:LINC00265可能通过调控BDNF的表达量改变肠壁微环境,进而干扰肠神经嵴干细胞的迁移、增殖,与H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LINC00265 蛋白激酶B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士主导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刘娟 王小英 尹仙玉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专科护士主导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6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实... 目的:观察专科护士主导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6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专科护士主导的ERA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7.2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ERAS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患儿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改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王晶 郑琴 王丽丽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总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可有效提升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先天性结肠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
17
作者 余云飞 苏宏亮 +2 位作者 梁碧娟 黄靓 吕昌恒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96-99,13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6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患儿纳入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4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6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患儿纳入对照组(33例),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入院的患儿纳入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比较两组的营养学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出院3个月后的儿科营养不良筛查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出院3个月后的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3个月后的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能够改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先天性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3a-3p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路羿 范凯斯 +6 位作者 余岱岳 王健俊 何继贤 陈钦明 罗彩云 杨六成 吴凯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17-92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03a-3p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3a-3p在HSCR狭窄段及扩张段结肠肠管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差异。CCK-8和Transwell法评估miR-103a-3p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103a-3p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3a-3p在HSCR狭窄段及扩张段结肠肠管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差异。CCK-8和Transwell法评估miR-103a-3p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运用KEGG、GO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预测潜在靶基因。通过RT-PCR、自动免疫印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在细胞和组织层面验证miR-103a-3p的靶基因PIK3R1。结果在HSCR病变段结肠组织中miR-103a-3p表达显著上调。miR-103a-3p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PIK3R1可能是miR-103a-3p在HSCR中的潜在靶点。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03a-3p可与PIK3R1的3′-UTR结合,并影响其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而在组织样本中,病变段肠管的PIK3R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miR-103a-3p呈负向关系。结论miR-103a-3p在HSCR的病变肠管中存在表达差异,其可通过靶向PIK3R1影响细胞增殖及迁移,在HSC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miR-103a-3p PIK3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谢川平 严佳虞 +6 位作者 陈亚军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张丹 吴东阳 王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接受Soave术后的远期排便功能情况,为H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HD患儿临床资...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接受Soave术后的远期排便功能情况,为H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HD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7.2(5.4,9.7)年;随访内容依据Rintala量表确定,包括排便控制能力、排便感觉、排便频率、污粪、便秘等。根据Rintala评分结果,将HD患者分为排便功能不良组(Rintala评分<12分)和排便功能一般或良好组(Rintala评分≥12分),分析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80例HD患儿Rintala评分为18(15,20)分,其中189例(189/280,67.5%)排便功能评分等级为良好(Rintala评分≥17分),65例(65/280,23.2%)排便功能评分等级为一般(Rintala评分12~16分),26例(26/280,9.3%)排便能评分等级为较差(Rintala评分<12分);90.0%(252/280)的患儿有相对正常的感知大便的能力;污粪频率大于1次/周者占35.0%(98/280);仅5.7%(16/280)的患儿出现便秘,术后需要泻药(如开塞露)辅助排便;4.3%(12/280)的患儿存在社交活动受限/障碍。单因素分析发现,巨结肠类型为短段型和再手术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污粪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损害的主要表现;短段型巨结肠和再手术与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排便功能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中神经节细胞发育情况及与线粒体酶之间的关系
20
作者 王凌燕 牛会忠 +3 位作者 张丽丽 张莉 刘玲 安会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3-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不同节段肠管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及与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琥珀酸脱氢酶(SD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异戊烷-液氮快速冷冻组织,酶组织化学法对21例HD手术...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不同节段肠管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及与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琥珀酸脱氢酶(SDH)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异戊烷-液氮快速冷冻组织,酶组织化学法对21例HD手术切除的新鲜肠管行NADH-TR和SDH染色,联合HE染色观察不同节段肠管肌间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情况,应用Image J软件分析NADH-TR和SDH染色的光密度值。结果21例HD患儿年龄2个月~8岁,中位年龄8个月,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5例。HE染色发现移行段和近残端肌间10个神经丛内平均神经节细胞分别为(136.77±102.43)个/cm、(436.49±434.16)个/cm,每神经丛平均神经节细胞分别为(10.11±6.92)个/丛、(27.66±18.09)个/丛,平均神经节细胞面积分别为(7287.74±1535.18)pixel^(2)、(3158.50±985.52)pixel^(2),移行段与近残端相比,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与患儿性别、年龄无关(P>0.05)。移行段与近残端每丛神经节细胞NADH-TR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23.02±3.44)、(7.40±0.66)像素/丛,SDH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35.57±3.07)、(11.51±1.66)像素/丛。移行段与近残端相比,各组神经节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移行段与近残端10个神经丛所需肠管长度、平均神经丛个数、平均神经丛面积、神经丛NADH-TR和SDH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移行段和近残端神经节细胞的数目、密度、平均面积、NADH-TR及SDH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移行段平均神经节细胞个数低于近残端,平均神经节细胞面积、神经节细胞NADH-TR和SDH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近残端。这对HD手术切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结肠 神经丛发育 神经节细胞 NADH-TR S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