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1
作者 罗情情 彭传尧 +5 位作者 王圣铕 詹美蓉 严胜泽 谢婷 陆欢 王瑞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以巨大口蘑菌球干质量、密度、直径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优化其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适宜配方为酵母膏15 g、玉米芯粉15 g、大豆粉3 g、MgS_(O)40.5 g,KH_(2)PO_(4)1 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巨... 以巨大口蘑菌球干质量、密度、直径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优化其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适宜配方为酵母膏15 g、玉米芯粉15 g、大豆粉3 g、MgS_(O)40.5 g,KH_(2)PO_(4)1 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巨大口蘑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为0.78 g/(100 mL),菌球数量为1050个/mL,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062 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液体菌种 培养基 酵母膏 玉米芯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巨大口蘑1株新菌株ITS鉴定及菌丝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马紫英 倪焱 +4 位作者 魏要武 聂健 杨水莲 昌毓嵩 莫美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3,共6页
【目的】鉴定1株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新的野生菌株,并优化其菌丝的最适培养基.【方法】以1株野生巨大口蘑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巨大口蘑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纯菌丝,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菌... 【目的】鉴定1株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新的野生菌株,并优化其菌丝的最适培养基.【方法】以1株野生巨大口蘑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巨大口蘑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纯菌丝,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等指标对其进行培养条件研究,并运用均匀设计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该野生菌株经鉴定为巨大口蘑,GeneBank编号为JXl93694,命名为SCAU3,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2℃,最适pH为7~8,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经均匀设计法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组合:麦芽糖26g·L^-1,酵母膏2g·L^-1,MgSO42.7g·L^-1,KH,P041.8g·L^-1,维生素Bl 16mg.L^-1,pH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ITS鉴定 培养基优化 均匀设计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0-452,共3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了巨大口蘑中K,Ca,Na,Mg,Fe,Zn,Mn和Cu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1%~2.2%,回收率介于98.1%~106.4%。结果表明,巨大口蘑中Zn,K,Ca,Mg和Mn等人体必须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揭示了巨大口蘑具...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了巨大口蘑中K,Ca,Na,Mg,Fe,Zn,Mn和Cu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1%~2.2%,回收率介于98.1%~106.4%。结果表明,巨大口蘑中Zn,K,Ca,Mg和Mn等人体必须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揭示了巨大口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微量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圆叶决明栽培巨大口蘑对其产量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涛 江枝和 +2 位作者 翁伯琦 应朝阳 罗旭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5-68,共4页
应用7个不同用量豆科牧草圆叶决明营养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圆叶决明处理产量均高于未加圆叶决明对照处理,且达极显著增产水平,其产量与圆叶决明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当圆叶决明用量达500g/kg时,巨大口蘑产量达最高... 应用7个不同用量豆科牧草圆叶决明营养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圆叶决明处理产量均高于未加圆叶决明对照处理,且达极显著增产水平,其产量与圆叶决明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当圆叶决明用量达500g/kg时,巨大口蘑产量达最高值。圆叶决明用量与氨基酸总量成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判定系数R2为0.9589**。圆叶决明对第1主成分中的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儿童氨基酸3大类中11种氨基酸影响较大,并继而影响氨基酸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决明 巨大口蘑 产量 氨基酸含量 培养料配方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采后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倪焱 马紫英 +4 位作者 夏斌 周伟坚 魏要武 聂健 莫美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17-321,365,共6页
实验测定了在12℃,相对湿度95%的贮藏条件下,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和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巨大口蘑为非跃变型果实,贮藏期内表现出极好的耐贮藏性,含水量的变化、失重率、硬度变化、呼吸强度、膜透性、丙二醛含量都明显低于... 实验测定了在12℃,相对湿度95%的贮藏条件下,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和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巨大口蘑为非跃变型果实,贮藏期内表现出极好的耐贮藏性,含水量的变化、失重率、硬度变化、呼吸强度、膜透性、丙二醛含量都明显低于双孢蘑菇,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双孢蘑菇。巨大口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贮藏后期显著高于双孢蘑菇,并在第6d达到最大值,为双孢蘑菇的1.82倍,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第2d起显著高于双孢蘑菇,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都低于双孢蘑菇,尤其在贮藏后期表现为伤害作用时,双孢蘑菇POD的活性上升,对双孢蘑菇的伤害效应更大。据此认为,巨大口蘑耐贮藏,是由于维生素C、SOD、CAT和POD此类抗氧化物质的协同作用,能更好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延缓了膜脂的过氧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双孢蘑菇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元忠 汤洪敏 +1 位作者 虞泓 张振富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2期24-26,共3页
测定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63%;矿质元素K、Na、Ca、Mg、Cu、Fe、Zn、Mn和Si含量分别是17654.35、1644.28... 测定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63%;矿质元素K、Na、Ca、Mg、Cu、Fe、Zn、Mn和Si含量分别是17654.35、1644.28、177.96、909.26、184.12、171.54、102.01、3.91和1.28mg/kg;多糖、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是11.59%、36.59%、4.26%、6.31%和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营养成分分析 子实体 粗纤维含量 矿质元素 氨基酸总量 氨基酸含量 粗蛋白质 粗脂肪 测定 多糖 灰分 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椰子壳为主碳源的巨大口蘑原种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马紫英 夏斌 +3 位作者 倪焱 魏要武 聂健 莫美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2-145,共4页
以巨大口蘑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原种培养基配方,用数理统计软件DPS对试验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系统研究了蔗渣、棉籽壳、椰子壳、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8种成分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速度和高度的... 以巨大口蘑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原种培养基配方,用数理统计软件DPS对试验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系统研究了蔗渣、棉籽壳、椰子壳、麸皮、石灰、轻质碳酸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8种成分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速度和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种培养基最优配方为蔗渣14.80%、棉籽壳42.44%、椰子壳35.80%、麸皮3.60%、石灰2.86%、轻质碳酸钙0.20%、硫酸镁0.20%、磷酸二氢钾0.10%,在此条件下巨大口蘑生长速度为1.32cm/d,显著高于筛选试验中最优配方3的生长速度0.36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壳 巨大口蘑 培养基 均匀设计
原文传递
巨大口蘑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水莲 聂健 +6 位作者 叶运寿 莫美华 蒋鑫宇 黄友环 郑锦荣 刘英 袁菁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9-12,共4页
综述了巨大口蘑在生物学特性、食用和药用作用及营养和经济价值、野生菌种的分离与驯化、栽培料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巨大口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巨大口蘑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巨大口蘑 研究现状 生物特性 栽培料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菜籽皮作培养料栽培巨大口蘑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元忠 李涛 +2 位作者 罗应坤 肖如芳 张振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用菜籽皮作培养料进行了巨大口蘑的栽培对比试验。经对3种培养料所培育巨大口蘑的菌丝生长状况、鲜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菜籽皮和棉籽壳以1?1比例混合的培养料,比其他培养料提高鲜菇产量2.56倍,使鲜菇粗蛋白的含量提高了4.24%,... 用菜籽皮作培养料进行了巨大口蘑的栽培对比试验。经对3种培养料所培育巨大口蘑的菌丝生长状况、鲜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菜籽皮和棉籽壳以1?1比例混合的培养料,比其他培养料提高鲜菇产量2.56倍,使鲜菇粗蛋白的含量提高了4.24%,亚油酸含量提高了5.82%。实验为菜籽皮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皮 培养料 巨大口蘑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子实体抽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莫美华 张倩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153,161,共4页
采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6种溶剂分别提取巨大口蘑子实体中的各种不同成分;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乙醚提取物对受试菌的抑制作用较乙酸乙酯提取物强,其余提取物对受试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2mg/mL的乙... 采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6种溶剂分别提取巨大口蘑子实体中的各种不同成分;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乙醚提取物对受试菌的抑制作用较乙酸乙酯提取物强,其余提取物对受试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2mg/mL的乙醚提取物处理各受试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19·83m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15·50mm,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14·83m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13·17m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8·50mm,与乙醚对照相比差异显著;3mg/mL乙醚提取物对S·aureus、B·thuringiensis和E·coli的抑菌圈直径与0·1%新洁尔灭处理的抑菌圈直径差异不显著,对B·subtilis抑菌圈直径与0·1%HgCl2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最后用GC-MS对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HP-1柱分离出30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0种成分,主要由酸类(61·15%)、酯类(28·01%)、烷烃(0·52%)、酮类(0·26%)等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倩勉 莫美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12期1232-1235,共4页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巨大口蘑(Macrocybe gigantean(Massee))的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HP-1柱分离出32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5个成分,主要有烷烃(31.74%)、酯类(19.01%)、醇类(4.86%)...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巨大口蘑(Macrocybe gigantean(Massee))的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HP-1柱分离出32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5个成分,主要有烷烃(31.74%)、酯类(19.01%)、醇类(4.86%)、脂肪酸类(1.77%)和烯烃等。用其挥发油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用0.5mg/mL、1mg/mL、2mg/mL巨大口蘑挥发油处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三种浓度的挥发油对上述五种受试菌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巨大口蘑子实体中的铁、锌和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涛 王元忠 刘鸿高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97-499,共3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中的微量元素铁、锌和锰的含量,方法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378%—0.842%,回收率95.83%—99.45%。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巨大口蘑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不同年限和部位的红外光谱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云霞 李涛 +2 位作者 赵艳丽 刘鸿高 王元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为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部位和不同采集年限的巨大口蘑,采集8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建立判别模型,鉴别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年限的巨大口蘑。对波段进行筛选,并比较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 为快速准确地鉴别不同部位和不同采集年限的巨大口蘑,采集8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建立判别模型,鉴别不同部位、不同采集年限的巨大口蘑。对波段进行筛选,并比较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一阶微分(first derivative,FD)、二阶微分(second derivative,SD)等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大口蘑子实体主要含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在光谱波数为1655 cm-1、1554 cm-1和243 cm-1附近是蛋白质的特征峰,在1410 cm-1、1376 cm-1、1243 cm-1、1160 cm-1和952 cm-1附近有脂肪类物质的特征峰,在 1154 cm-1、901 cm-1、880 cm-1和814 cm-1附近为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原始光谱结合标准正态变量校正,在1800~600 cm-1对不同部位的巨大口蘑样品的鉴别正确率为100%;对不同年限巨大口蘑菌柄校正集和预测集分类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2.3%;不同采集年限的巨大口蘑菌盖校正集和预测集分类正确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傅里叶红外光谱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S测定巨大口蘑子实体及生长土壤微量元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元忠 罗应坤 +2 位作者 肖如芳 和东 张振富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4期29-30,32,共3页
本文所述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巨大口蘑子实体及生长土壤微量元素,其结果是红河菌株和思茅菌株子实体的微量元素富集量有较大差异,生长土壤微量元素富集量与子实体中的微量元素富集量都有密切关系。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测定结果令人... 本文所述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巨大口蘑子实体及生长土壤微量元素,其结果是红河菌株和思茅菌株子实体的微量元素富集量有较大差异,生长土壤微量元素富集量与子实体中的微量元素富集量都有密切关系。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测定 微量元素 巨大口蘑 子实体 生长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化——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巨大口蘑中砷的含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元忠 李涛 +2 位作者 曹玉娟 刘鸿高 沙本才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8-49,61,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砷含量。方法检出限为0.036μg/kg,变异系数RSD=5.48%,回收率为90%~10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药用真菌巨大口蘑中微量砷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微波消化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 巨大口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云霞 赵艳丽 +3 位作者 张霁 李涛 刘鸿高 王元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5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去除光谱噪音明显部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图谱具有差异,主要吸收峰有2295、2851、1652、1149、1075、1030、995和807 cm-1.在500-3000cm-1波段范...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集58份巨大口蘑样品的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去除光谱噪音明显部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红外图谱具有差异,主要吸收峰有2295、2851、1652、1149、1075、1030、995和807 cm-1.在500-3000cm-1波段范围内,用原始光谱结合标准正态变量校正法,能够对野生和栽培样品菌盖和菌柄校正集、预测集的样品进行正确识别.表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结合判别分析法对野生和栽培巨大口蘑进行鉴别,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傅里叶红外光谱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和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兴 陈春兰 +1 位作者 陈清乐 郑国扬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16,共2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温度对巨大口蘑(Tricholomagigant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大口蘑菌丝生长最佳的培养基为加富PDA-4(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粉5g、钙中盖3g、MgSO42g、琼脂20g、水1000m1),此时巨大口蘑菌丝... 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温度对巨大口蘑(Tricholomagiganteum)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大口蘑菌丝生长最佳的培养基为加富PDA-4(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粉5g、钙中盖3g、MgSO42g、琼脂20g、水1000m1),此时巨大口蘑菌丝的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粗壮、浓白、致密;最适温度为28-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温度 巨大口蘑 菌丝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元忠 汤洪敏 +1 位作者 虞泓 张振富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3期46-47,共2页
分析比较了巨大口蘑野生与栽培子实体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粗蛋白、多糖、甘露醇、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野生子实体中除粗蛋白、多糖和粗纤维外其余的含量均略低于栽培子实体。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子实体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英 喻晓明 +3 位作者 蔡佺佑 吴英 姜子德 莫美华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8,共7页
根据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转录组测序组装结果,选取6个组成型表达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肌动蛋白基因act、核糖体蛋白基因60S、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酶基因ND、RNA聚合酶Ⅱ基因rpb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 根据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转录组测序组装结果,选取6个组成型表达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肌动蛋白基因act、核糖体蛋白基因60S、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酶基因ND、RNA聚合酶Ⅱ基因rpb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为候选内参基因,结合geNorm、NormFinder以及BestKeeper软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巨大口蘑各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Ⅰ组)、不同组织(Ⅱ组)以及不同亚铁离子浓度胁迫条件下(Ⅲ组)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tubulin基因在供试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较稳定,可作为巨大口蘑功能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Β-TUBU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粤北山区全年栽培巨大口蘑的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兴 陈清乐 +1 位作者 廖羽 郑国扬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以不同的原料配方、不同的栽培方式,探讨了在粤北山区全年栽培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简易的加温和通风方法,可实现全年栽培巨大口蘑,用小麦粒培养基制种可缩短生产周期,用新鲜... 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以不同的原料配方、不同的栽培方式,探讨了在粤北山区全年栽培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简易的加温和通风方法,可实现全年栽培巨大口蘑,用小麦粒培养基制种可缩短生产周期,用新鲜稻草制作的菇条配方的栽培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全年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