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孙飞 周倩 +2 位作者 吴晓倩 石运忠 陈珂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接受RFCA治疗的1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作...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接受RFCA治疗的1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共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左心房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值、震荡斜率、震荡时域分析指标)、心肌纤维化指标(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凝素-3)、内皮素-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震荡初始值、震荡斜率和震荡时域分析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凝素-3、内皮素-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首次行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房结构、心肌纤维化、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结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周圆圆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289-2300,共12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左心房结构与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这些变化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对比AHC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为AHCM的临床诊断、治疗及...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左心房结构与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这些变化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对比AHC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为AHCM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XX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HCM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在该医院接受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采用飞利浦EPIQ 7C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结合S5-1及X5-1型号的二维与三维经胸超声探头,对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检查。通过RT-3DE技术测量左心房的容积参数,包括最大左心房容积(LAVmax)、最小左心房容积(LAVmin)等,并通过2D-STI技术评估左心房的心肌应变率参数,如左房储器期应变(LASr)、左房管道应变(LAScd)等。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表面积(BSA)、血压、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并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探讨相关性。结果:AHCM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AHCM患者左心房的结构与功能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左心房容积增大、形态异常以及功能减退等。同时,心肌应变率参数与左心房功能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心肌应变率参数可用于评估AH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改变。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对AHCM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AHCM患者左心房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机制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left atrium in patients with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HCM) using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se changes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HCM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of AHCM.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AHCM patients treated at XX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4 as the study group, and 150 healthy individual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s at the same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Philips EPIQ 7C premium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tic system, equipped with S5-1 and X5-1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ultrasound probes, was used to perform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on the study subjects. RT-3DE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left atrial volume parameters, including maximum left atrial volume (LAVmax) and minimum left atrial volume (LAVmin). Meanwhile, 2D-STI technology was utilized to assess left atrial myocardial strain rate parameters, such as left atrial reservoir strain (LASr) and left atrial conduit strain (LAScd). Additionally, gener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age, gender, body surface area (BSA), blood pressure,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collected, and laboratory tests for blood routine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23.0 software to comp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explore correlations.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AHCM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age (P 0.05). Conclusion: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left atrium in AHCM patients, manifested as increased left atrial volum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Meanwhil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myocardial strain rate parameters and left atrial functional indicators, suggesting that myocardial strain rate parameters can be used to assess left atrial function in AHCM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HCM but also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and evid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uture studies can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left atrium in AHCM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prognosis,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veloping more precise treatment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房结构 心房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进展
3
作者 杜朝慧 贺文凤 +2 位作者 梁士楚 刘志月 黄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73-977,共5页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最常见的心房颤动类型。左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在NVAF的发生和病情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无创、简便、易获得的工具,超声心动图在NVAF患者病情评估、疗效观察以及并发症危险分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最常见的心房颤动类型。左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在NVAF的发生和病情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无创、简便、易获得的工具,超声心动图在NVAF患者病情评估、疗效观察以及并发症危险分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阐述超声心动图对NVAF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评估方法、相关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结构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心肌肥厚与非心肌肥厚病人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单方 刘立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心肌肥厚与左心房结构功能的改变的关系 ,探讨左心房结构、功能变化的新指标。方法 采用超声方法观察 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房结构、功能参数。结果 高血压心肌肥厚组 (LVH组 )、左心房前后内径(...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心肌肥厚与左心房结构功能的改变的关系 ,探讨左心房结构、功能变化的新指标。方法 采用超声方法观察 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房结构、功能参数。结果 高血压心肌肥厚组 (LVH组 )、左心房前后内径(LAD)、左心房面积 (LAA)、左心房容积 (LAV)、左心房内径指数 (LADI)、左心房面积指数 (LAAI)、左心房容积指数 (LAVI)与高血压非心肌肥厚组 (NLVH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LVH组左心房射血量 (LAS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 (LAEF)均较NLVH组减少 ,且有显著差异。结论 左心房增大是高血压病的早期征象 ,发生于心肌肥厚之前 ,且随着心肌肥厚出现 ,病人左心房功能逐渐失代偿 ,从而进一步影响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左心房结构 功能变化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树池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 :应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了 9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较窦性心率者最大P波间期...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 :应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了 9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较窦性心率者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明显延长 (P <0 .0 1) ,左房内径明显增大 (P <0 .0 1) ,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与左房内径显著相关 (r =0 .76、r =0 .81、P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而引起心脏电生理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左心房结构 超声心动图 心率失常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唐红 冯媛媛 舒茂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135-2136,共2页
目的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AF,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的影响。方法 43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持续性房颤11例。8例行肺静脉电隔离术,35例行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消融终点均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 目的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AF,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的影响。方法 43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持续性房颤11例。8例行肺静脉电隔离术,35例行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消融终点均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1-3 d和术后1、3个月静息时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内径,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结构的变化。结果 43例房颤患者均成功施行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术,随访时间(6±2)月,最短3个月,最长14个月,治愈率93.02%。左房内径消融术后1个月较术前无明显改变[(35.74±5.77)mm vs(35.69±6.25)mm,P〉0.05],随访3个月时左房内径较术前显著减小[(31.99±3.66)mm vs(35.69±6.25)mm,P〈0.01]。结论房颤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左房结构可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技术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左心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不同时期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静 徐瑾 +3 位作者 刘建平 陈颖敏 何奔 应小盈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临床诊断房颤的79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阵发性房颤组65例、持续性房颤组14例),随访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左心房最大面积(左心房左右径&...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不同时期的影响。方法:临床诊断房颤的79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阵发性房颤组65例、持续性房颤组14例),随访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左心房最大面积(左心房左右径×上下径)、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P容积(LAVp)等左心房结构指标,并通过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排空容积等指标探讨左心房功能的变化。体检非房颤人群22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消融术前检测显示:房颤组左心房最大面积、LAVmax、LAVmi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增大更显著(P<0.05)。房颤组LAAEF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持续性房颤组下降更明显(P<0.05)。LAPEF及左心房排空容积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房颤患者术后左心房最大面积、LAVmax较术前均有变小(P<0.05),但两者出现变化的时间点不同,阵发性房颤组在术后1年明显变小(P<0.05),持续房颤组在术后近期就出现明显变小(P<0.05)。两组LAAEF、LAPEF、排空容积等较术前均无显著性变化。③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最大面积术后近期、中期变化率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但至术后1年变化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能缩小房颤患者增大的左房结构,近、中期在持续性房颤患者更加显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本身对左心房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导管射频消融 心房功能 左心房结构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与左心耳自发显影、左心耳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辉辉 宋瑞 +4 位作者 李柏林 李锡洋 刘辉 孙超峰 李红兵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839-843,847,共6页
目的探索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心房(LA)结构指标与左心耳自发显影(LAASEC)、左心耳血栓(LAA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VAF患者,以经食道超声(TEE)所示左心耳(LAA)... 目的探索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左心房(LA)结构指标与左心耳自发显影(LAASEC)、左心耳血栓(LAA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VAF患者,以经食道超声(TEE)所示左心耳(LAA)情况分为:血栓组42例、自发显影(SEC)组69例和对照组(无LAASEC或LAAT)273例。分析NVAF患者的LA结构指标与LAASEC、LAAT的相关性。结果LAA开口径(OR=1.208,95%CI:1.094~1.333,P<0.001),LAA血流速度<40 cm/s(OR=72.329,95%CI:24.065~217.392,P<0.001)、LA左右径(OR=1.037,95%CI:1.010~1.065,P=0.008)、LA上下径(OR=1.071,95%CI:1.029-1.116,P=0.001)、RSPV与RIPV间距(OR=1.089,95%CI:1.019~1.163,P=0.012)、RSPV与LSPV间距(OR=1.034,95%CI:1.004~1.066,P=0.027)均是LAASEC的独立危险因素;LAA血流速度<40 cm/s(OR=15.268,95%CI:6.652~35.045,P<0.001)是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应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NVAF患者重点关注,及早干预,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耳自发显影 心耳血栓 左心房结构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技术评价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9
作者 李娜娜 任永凤 +4 位作者 王洲 陆静 李健 王效军 李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417-1420,1426,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2DSTI)技术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病人左心房结构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老年NVAF病人(观察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2DSTI)技术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病人左心房结构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老年NVAF病人(观察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房大小分为左心房扩大组与无扩大组。各组均行二维超声及2DSTI检查,获取相关参数包括,左心房最大前后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排空分数(LA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LASS)、应变率(LASRS),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LASA)、应变率(LASRA),对比各组左心房结构及功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LAD、LAVmin、LAVI较对照组高,LAEF、LASS、LASRS、LASA、LASR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扩大组LAEF、LASS、LASRS、LASA、LASRA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扩大组LAEF、LASS、LASRS、LASA水平均低于无扩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LASRA水平扩大组和无扩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LASS、LASA均随LAVI增大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702、-0.741,P<0.05)。结论:2DSTI检查能够定量检测NVAF病人的左心房功能受损情况,心房无扩大者仍可能检出左心房功能受损,且左心房功能随左心房扩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房结构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CT在测量肺静脉口径和显示左心房结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清浩 李旭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CT在测量肺静脉口径和显示左心房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行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共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行CT扫描检查,观察肺静脉开口直径及左心房结构。结果... 目的:探讨64排CT在测量肺静脉口径和显示左心房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湘潭市中心医院行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共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行CT扫描检查,观察肺静脉开口直径及左心房结构。结果所选患者共发现肺静脉112根,其中4支肺静脉20例;3支肺静脉2例,左侧共干者1例,右侧共干者1例;5支肺静脉2例,左侧3支者1例,右侧3支者1例。左上肺静脉(LSPV)和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及右下肺静脉(RIPV)最大值、最小值及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上肺静脉开口直径最大值、最小值及面积均比下肺静脉大;左、右肺静脉直径最大值、最小值及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排CT测量得到左心房形态结构为突起型2例,凹陷型8例,平坦型14例。结论64排CT能准确测量肺静脉开口直径最大值、最小值及面积,清晰显示左心房形态结构,可作为测量肺静脉口径和显示左心房结构的常规检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口径 左心房结构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艳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定心汤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定心汤联合缬沙... 目的探讨定心汤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定心汤联合缬沙坦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左心房结构、左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1),心室率、左心房前后径显著较低,f波振幅显著较高(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心汤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心室率、f波振幅以及左心房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心汤 缬沙坦 高血压 心房颤动 眩晕 心悸 左心房结构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智 李君 +1 位作者 姜莉 李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812-816,共5页
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是心脏,近年来,随着对心脏研究的不断深入,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心功能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评价对于高血压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心动图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价左心房的一项非侵入性技术,... 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是心脏,近年来,随着对心脏研究的不断深入,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心功能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评价对于高血压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心动图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价左心房的一项非侵入性技术,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研究能更准确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为临床提供积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左心房结构及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鹏 赵青 +3 位作者 刘文亨 孙品 王茂敬 蔡尚郎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分析左束支起搏(LBBP)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与双心室起搏(BVP)相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行永久性CRT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起搏模式不同... 目的分析左束支起搏(LBBP)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与双心室起搏(BVP)相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行永久性CRT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起搏模式不同,分为LBBP-CRT组(15例)和BVP-CRT组(15例),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6个月的心功能、十二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及两组患者间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波时限、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和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SPWMD)的差异。结果LBBP-CRT组术后6个月的LAEF较术前1 d明显提高(F=5.54,P<0.05),术后3、6个月的LVEF较术前1 d明显提高(F=6.72,P<0.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MRA均较术前1 d明显减小(F=43.59、31.74,P<0.01);治疗后1、3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较术前1 d显著提高(F=24.16、15.89,P<0.01),QRS波时限、IVMD和SPWMD均较术前1 d显著缩短(F=23.53~149.93,P<0.01);但两组患者的LAVI与术前1 d相比无显著减小(P>0.05)。治疗后1、3和6个月,LBBP-CRT组患者QRS波时限、IVMD、SPWMD均短于BVP-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6.43~100.71,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左心室功能在LBBP后得到明显改善,但短期内左心房结构无明显改善,在改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方面LBBP较BVP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心脏起搏 人工 束支起搏 心室功能 心房功能 心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夹闭对房颤患者早期左心房结构与功能变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姚青 叶聪 +3 位作者 杨禹 刘飞 马浩 徐东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夹闭(left atrial appendage clipping,LAAC)手术前后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LAAC手术的房颤患者,比较LAAC手术前后患者左心房大小、血钾、血钠... 目的探讨左心耳夹闭(left atrial appendage clipping,LAAC)手术前后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LAAC手术的房颤患者,比较LAAC手术前后患者左心房大小、血钾、血钠、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yocardial band,CK-MB)、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等的变化。结果共纳入LAAC患者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57~84岁,平均(68.4±6.2)岁。术前、出院时及术后3个月时,患者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左心房前后径、射血分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3个月的血钾高于术前[(4.0±0.5)mmol/L、(3.9±0.4)mmol/L比(3.8±0.4)mmol/L],血钠低于术前[(138.7±3.1)mmol/L、(138.5±2.5)mmol/L比(142.2±2.8)mmol/L]。术后峰值TNI、肌红蛋白、CK-MB、BNP均高于术前[0.712(0.443,1.113)ng/ml比0.005(0.002,0.014)ng/ml,442.6(280.7,551.6)ng/ml比40.5(32.4,66.3)ng/ml,3.42(2.17,5.19)ng/ml比1.67(1.00,2.40)ng/ml,379.15(268.85,524.53)pg/ml比195.65(71.48,219.33)pg/ml],出院时TNI高于术前[0.194(0.084,0.310)ng/ml比0.005(0.002,0.01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术前肌红蛋白、CK-MB、BNP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AC术后早期未发现对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等造成明显改变,心肌酶和BNP出现一过性升高、出院后均有回落,远期影响需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耳夹闭 左心房结构 心房功能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解剖结构与功能的评估价值
15
作者 于春霞 陈勇 +1 位作者 包萍 杨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解剖结构与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接受心脏消融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心脏消融组;另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参考组。所有人员均接受超声...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脏消融术后患者左心房解剖结构与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于苏北人民医院接受心脏消融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心脏消融组;另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参考组。所有人员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左心房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以及解剖结构、功能相关参数。结果:心脏消融组心室收缩期S波峰值流速(PVS)低于健康参考组,而E峰高于健康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舒张期D波流速(PVD)与舒张期逆向A波峰值流速(P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消融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_(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_(min))、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_(max))均高于健康参考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均低于健康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内径(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消融术后的左心房解剖结构与功能评估过程中,超声心动图可提供可靠的客观量化数据,更有利于对手术效果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消融术 超声心动图 心房解剖结构 心房功能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几何构型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卫国 康维强 +2 位作者 牟晓雯 聂毅 渠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几何构型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3 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86例正常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检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 (LVMI)、相对室壁厚度 (RWT)将 13 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 (5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几何构型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3 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86例正常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检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 (LVMI)、相对室壁厚度 (RWT)将 13 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 (5 8例 )、向心性重构组 (2 2例 )、向心性肥厚组 (2 1例 )、离心性肥厚组 (3 7例 )。应用单元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左房内径指数 (LADI)、左房射血力 (LAEF)与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各组的LADI、LAEF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组LADI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收缩压、LVMI、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IVS)、等容舒张时间 (IVRT)、E波减速时间 (EDT)、E波与A波峰速比值 (E/A)相关 (P <0 .0 5 ) ;LAEF与年龄、收缩压、LVMI、IVS、IVRT、EDT、E/A相关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ADI与LVMI、年龄、收缩压、IVRT、EDT独立相关 (r =0 .481,r2 =0 .2 3 1) ;LAEF与LVMI、IVRT、E/A独立相关 (r =0 .3 76,r2 =0 .14 1)。结论 LADI、LAEF增大出现于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之前 ,并存在于各种左室几何构型中。肥厚性左室构型、年龄、收缩压及舒张功能指标分别与左房扩大及做功增强独立相关 ,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房结构和功能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室几何构型 左心房结构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冬秀 刘俊法 +2 位作者 纪翠玲 潘薇 黄永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90-1791,共2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降压同时对其心率(HR)、血压(BP)、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106例,在控制心室率...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降压同时对其心率(HR)、血压(BP)、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106例,在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80mg/d,对照组用依那普利10mg/d。3个月、6个月后对照观察其对心率、血压、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缬沙坦组54例,依那普利组52例。结果分别观察3个月、6个月后两组血压、心率均控制理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心房直径缬沙坦组治疗前平均(50±7)mm,3个月后为(46±4)mm,6个月后为(40±3)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依那普利组3个月、6个月后左心房也有缩小,但差异不显著。治疗组治疗前NY分级Ⅱ、Ⅲ级占64%,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下降至33%、15%。而依那普利组也有明显下降,3个月、6个月分别下降至45%、25%,下降程度不如缬沙坦组明显。结论长期应用缬沙坦(3个月以上)可以显著改善左心房结构、左心室功能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房颤 缬沙坦 左心房结构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效浣 李广平 +2 位作者 郭方明 许纲 曹云山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h、1周、1个月测...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h、1周、1个月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容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多切面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取平均值并计算其比值;以同年龄组非心房颤动志愿者32例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房颤组均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随访1个月无复发;房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24h左心房容积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1周缩小(P〈0.05),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房颤组术前较对照组减低(P〈0.01),术后24h较术前减低(P〈0.05),1周后增加(P〈0.05或P〈0.01),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术后24h左心房有所扩张、收缩功能减低,但1周好转,1个月时接近术前,可能与消融对左心房损伤后修复过程有关,提示术后应重视血栓的风险和手术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左心房结构
原文传递
环肺静脉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延敏 李广平 +3 位作者 许纲 郑成环 林晓静 陈欣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房颤)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ESV)、左心房舒张末容积(LAEDV)、二尖...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房颤)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房颤患者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ESV)、左心房舒张末容积(LAEDV)、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VA)并计算左心房管道容积、左心房排空容积、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结果环肺静脉消融术后LAD、LAESV、LAEDV、左心房排空容积较术前减小(P〈0.05),管道容积较术前增大(P〈0.05),VA、LAEF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发生重构。术后左心房的内径和容积较术前减小;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左心房的机械功能发生变化,左心房的储存功能降低,左心房的辅助泵功能无明显变化,左心房的管道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房功能 左心房结构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不同起源部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彦蕾 张艳 +5 位作者 吴敬兰 尹洪宁 刘倩 刘亚宁 尤玲 谢瑞芹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6-75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起源部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了解不同起源部位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的影响。方法:顺序收集2014-12-2017-09于我院住院,动态心电图示室早负荷>10 000次/24h,且成功行...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起源部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了解不同起源部位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的影响。方法:顺序收集2014-12-2017-09于我院住院,动态心电图示室早负荷>10 000次/24h,且成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23例。依据术中定位室早来源,分为右室流出道游离壁24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36例,主动脉窦上36例,主动脉窦下27例。入选患者应用心脏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左心房结构及功能指标。结果:(1)右室流出道游离壁来源组左心房直径(LAD)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主动脉窦上、主动脉窦下来源组LAD术前较对照组显著增大。组间比较4组患者术后2周LAD下降至最低点,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减小最显著,后依次为游离壁、主动脉窦上、主动脉窦下来源。(2)4组不同来源组左心房应变术前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左心房应变呈缓慢升高趋势并于术后1个月达最高点,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升高最显著,后依次为游离壁、主动脉窦上、主动脉窦下来源。结论:频发室早可致LAD显著增大,左心房应变显著降低,经射频消融术后2周及1个月可逐渐改善,尤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改善最为显著,后依次为游离壁、主动脉窦上、主动脉窦下来源。提示射频消融术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游离壁来源室早的治疗效果优于主动脉窦上及主动脉窦下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不同起源部位 射频消融术 左心房结构及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