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哑区梗死致左侧偏瘫者运动功能恢复过程的磁源性影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力平 赵振彪 +7 位作者 赵大卫 王佩云 孙吉林 阎彦宁 吴杰 李素敏 黄明威 宋兰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24-727,共4页
应用磁源性影像(MSI)技术探讨康复治疗机制。方法:应用磁源性影像技术观察分析1例哑区梗死致左侧偏瘫者运动功能恢复前后运动皮层诱发磁场变化。结果:康复训练运动功能恢复后,脑磁场诱发反应波出现,潜伏期较对侧明显延长,MSI定位前移。... 应用磁源性影像(MSI)技术探讨康复治疗机制。方法:应用磁源性影像技术观察分析1例哑区梗死致左侧偏瘫者运动功能恢复前后运动皮层诱发磁场变化。结果:康复训练运动功能恢复后,脑磁场诱发反应波出现,潜伏期较对侧明显延长,MSI定位前移。结论:规范康复训练伴随着运动功能的改善,脑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MSI研究支持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的邻近皮层功能代偿学说。重新获得的功能在质量上低于未受损肢体功能,与运动的反应速度、协调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区梗死 左侧偏瘫 运动功能 磁源性影像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发热、肉眼血尿、左侧偏瘫
2
作者 张国华 吴庆军 +5 位作者 张烜 赵岩 曾学军 曾小峰 张奉春 唐福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关键词 皮肤紫癜 肉眼血尿 左侧偏瘫 发热 左侧肢体无力 牙龈出血 血小板 鼻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粘液瘤致左侧偏瘫一例
3
作者 刘灵 《小儿急救医学》 2002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左房粘液瘤 左侧偏瘫 儿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忽视症误诊左侧偏瘫1例
4
作者 金华 玄桂红 《吉林医学信息》 2000年第10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右侧忽视症 左侧偏瘫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伴左侧偏瘫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 李若瑜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 左侧偏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动脉炎合并左侧偏瘫和多组颅神经麻痹1例报告
6
作者 阎桂华 陈保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96-97,共2页
我们近来见到一例伴有左侧偏瘫和多组颅神经麻痹的颞动脉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9岁,1983年6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八个月感右侧颢部呈烧灼样发作性疼痛,且伴有低热出汗。一直按偏头疼治疗不见好转,且头痛变为持续性,身体也... 我们近来见到一例伴有左侧偏瘫和多组颅神经麻痹的颞动脉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9岁,1983年6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八个月感右侧颢部呈烧灼样发作性疼痛,且伴有低热出汗。一直按偏头疼治疗不见好转,且头痛变为持续性,身体也逐渐消瘦乏力,于四个月前逐渐出现右眼睑下垂,右眼视物模糊,并曾反复出现短暂性复视。约一个月前又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并话动受限,按脑梗塞给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体检:T37.8%,R20次/分,P74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偏瘫 颅神经麻痹 脑梗塞 脑梗 动脉炎 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晕、头痛、左侧偏瘫
7
作者 张庆林 +1 位作者 李大年 刘景琴 《山东医药》 CAS 1983年第3期47-49,共3页
病历摘要患儿男,11岁,25天前由2米高的山坡跌下,当时昏迷数分钟。次日感觉头痛,在地区医院对症处理效果不佳。近半月来头痛加重,自觉左侧上、下肢无力,且逐渐加重.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脑水肿 小脑半球 颈动脉造影 大脑半球 头痛 头疼 疼痛 第四脑室 左侧肢体 髓母细胞瘤 成髓细胞瘤 神经组织肿瘤 后颅凹肿瘤 小脑扁桃体 左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休克型流行性脑膜炎合并左侧偏瘫1例报告
8
作者 姜书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3年第4期14-14,共1页
患儿,女,12岁。入院体检:T37.3℃,P180次/分,Bp测不出,R30次/分,表情淡漠、嗜睡,呼之不应。躯干、四肢散在淤点、淤斑,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指端发绀。双瞳等圆、等大,直径0.3cm,对光反射减弱。心率180次/分,音纯、律正、心音低... 患儿,女,12岁。入院体检:T37.3℃,P180次/分,Bp测不出,R30次/分,表情淡漠、嗜睡,呼之不应。躯干、四肢散在淤点、淤斑,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指端发绀。双瞳等圆、等大,直径0.3cm,对光反射减弱。心率180次/分,音纯、律正、心音低弱无力,无病理杂音,两肺干鸣。腹软,肝大右锁中线上肋缘下3.0cm,脾大肋下2.0cm,质较。腹壁反射未引出,颈项强直(+)、克氏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膜炎 指端发绀 休克型 左侧偏瘫 腹壁反射 对光反射 四肢厥冷 颈项强直 克氏征 布氏征
原文传递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50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军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训练治疗 康复训练 针灸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左侧偏瘫 右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前部切除加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伴顽固性癫痫的婴儿偏瘫(附3例报告)
10
作者 刘运生 马建荣 曹美鸿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1年第Z1期108-110,共3页
我科于1987年6月至9月采用颞叶前部切除加胼胝体前三分之二切开治疗伴顽固性瘫痫的婴儿性偏瘫(术前均经系统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者)3例,至今已近4年疗效尚可,今报导如下: 例1:女,11岁,1986年6月6日入院。系难产、窒息婴儿,经抢救10分钟... 我科于1987年6月至9月采用颞叶前部切除加胼胝体前三分之二切开治疗伴顽固性瘫痫的婴儿性偏瘫(术前均经系统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者)3例,至今已近4年疗效尚可,今报导如下: 例1:女,11岁,1986年6月6日入院。系难产、窒息婴儿,经抢救10分钟后才出现自主呼吸。10个月龄时出现间隙性的双眼向左侧凝视,先左侧肢体继之扩展至全身的抽搐、神志丧失。3岁前约2~3个月发作1次,以后半年至1年发作1次。7岁时1次高热抽搐后,曾持续两个多月不会讲话,之后好转,从此出现左侧偏瘫、跛行、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婴儿偏瘫 抗癫痫药物 左侧肢体 神志丧失 左侧偏瘫 前约 脑电图描记 大脑半球 半球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98例
11
作者 王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28-328,共1页
近年来我们运用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98例患者全部经临床和头颅 CT 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52~72岁,平均62岁。左侧偏瘫55例,右侧偏瘫4... 近年来我们运用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98例患者全部经临床和头颅 CT 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52~72岁,平均62岁。左侧偏瘫55例,右侧偏瘫43例。病程1个月42例,3~6个月48例,1年以上8例。全瘫(肌力0~Ⅰ级)28例,重瘫(肌力Ⅱ级)42例,轻瘫(肌力Ⅲ级)28例。肌力诊断标准见《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偏瘫 治疗法 轻瘫 肢体偏瘫 左侧偏瘫 右侧偏瘫 临床资料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标准 体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中枢性偏瘫330例
12
作者 张战军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6-47,共2页
我院自1981至1986年收治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后遗症和脑梗塞)致中枢性偏瘫380例,其中330例采用头皮针,头、耳、体针结合的针刺方法治疗,取得明显效果。一般资料本组38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凡临床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者,不分轻重,分3组... 我院自1981至1986年收治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后遗症和脑梗塞)致中枢性偏瘫380例,其中330例采用头皮针,头、耳、体针结合的针刺方法治疗,取得明显效果。一般资料本组38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凡临床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者,不分轻重,分3组。其中Ⅰ组50例为对照组,Ⅱ、Ⅲ组为治疗组。Ⅰ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0~62岁,平均46岁。脑梗塞致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12例;脑出血后遗症致左侧偏瘫6例,右侧偏瘫10例。Ⅱ组:男90例,女75例。年龄28~68岁,平均48岁。脑梗塞致左侧偏瘫69例,右侧偏瘫36例;脑出血后遗症致左侧偏瘫36例,右侧偏瘫24例。Ⅲ组:男84例,女81例。年龄27~75岁,平均51岁。脑梗塞致左侧偏瘫53例,右侧偏瘫37例;脑出血后遗症致左侧偏瘫50例,右侧偏瘫2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后遗症 左侧偏瘫 中枢性 右侧偏瘫 脑血管意外 脑梗 针刺方法 临床诊断 侧运动 语言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后持续性脑血管痉挛偏瘫1例
13
作者 朱高平 阙玉梅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11-611,共1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左侧偏瘫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持续性 股动脉穿刺插管 内科保守治疗 后交通动脉瘤 检查诊断 椎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中人机力学交互的肌骨-有限元联合仿真研究
14
作者 王诗潭 张倩 +1 位作者 李晨浩 牛文鑫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1-161,共1页
目的在考虑个体解剖学差异和体内生理载荷下,进行肌骨-有限元联合仿真,系统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肌骨系统的力学响应行为,指导人机交互设计,提高训练安全。方法选择4组减重束带作为实验样本,测试其力学性能。选择1名左侧偏瘫患者(男,42岁,... 目的在考虑个体解剖学差异和体内生理载荷下,进行肌骨-有限元联合仿真,系统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肌骨系统的力学响应行为,指导人机交互设计,提高训练安全。方法选择4组减重束带作为实验样本,测试其力学性能。选择1名左侧偏瘫患者(男,42岁,172 cm,78 kg,26.4 kg/m^(2))进行分析。在Anybody中构建个性化的人机耦合模型,计算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腹直肌、内收肌和股直肌的峰值肌力。将肌肉附着点、肌肉力、关节力、力矩作为加载条件,设置最大力的时间节点,在Abaqus中计算骨盆和股骨的峰值von Mise应力。结果内收肌的发力最明显(1.44~2.01 N/kg)。6组肌肉的患侧发力以及骨盆和股骨的应力均明显小于健侧,特别是股直肌肌力,仅为健侧的1/3。束带穿戴进一步地增加股直肌发力的不对称性,但对腰腹区域的肌力平衡有积极作用。6组肌肉的肌力在4组样本间均呈现了明显差异。穿戴束带1时的肩背部和大腿肌力最小,最高达到89.28%,穿戴束带4时的腰腹部肌力最小,小于其他3组束带13.61%~57.49%。不同束带对股骨健侧应力产生了明显影响,穿戴束带2时的股骨应力大于其他3组束带8.7%~16.04%。结论机器人辅助步行时,大腿是主要受力变形区域,腿带设计可考虑多层衬垫的平行结构,既可承受循环载荷,且具有吸能特性以减轻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偏瘫 内收肌 束带 股直肌 联合仿真 腹直肌 斜方肌 背阔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带状疱疹4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颖 陈敬 +1 位作者 顾礼忠 高晖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740-741,共2页
带状疱疹一般只侵犯单侧感觉神经节,累及双侧者极为少见。1我科遇到4例双侧带状疱疹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女,80岁。左侧腰臀部、右侧臀部红斑、水疱、血疱5日,发热1日。既往脑血栓病史10余年,遗留左侧偏瘫及失语后遗症。... 带状疱疹一般只侵犯单侧感觉神经节,累及双侧者极为少见。1我科遇到4例双侧带状疱疹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女,80岁。左侧腰臀部、右侧臀部红斑、水疱、血疱5日,发热1日。既往脑血栓病史10余年,遗留左侧偏瘫及失语后遗症。老年痴呆症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带状疱疹 感觉神经节 老年痴呆症 临床资料 臀部红斑 左侧偏瘫 腰臀部 脑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丙酮酸对慢性酒精中毒32例的诊断意义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曦 慕容慎行 +1 位作者 李宝彬 林惠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48-48,共1页
近6年来,我们收治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WE)54例。对WE的诊断,除依据临床上四联征外,常以血清丙酮酸测定作为一项客观的指标。作者对32例WE患者进行了血清丙酮酸的测定,发现血清丙酮酸含量与酒精中毒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应用大剂量维... 近6年来,我们收治酒精中毒性Wernicke脑病(WE)54例。对WE的诊断,除依据临床上四联征外,常以血清丙酮酸测定作为一项客观的指标。作者对32例WE患者进行了血清丙酮酸的测定,发现血清丙酮酸含量与酒精中毒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sub>1</sub>治疗后,随着症状的好转,其含量也明显地下降。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32例均为男性,年龄28~74岁,平均51岁。饮酒史20~50年,开始饮酒的平均年龄21岁,最小8岁,每日平均饮酒量相当于高粱酒250~500ml,其中1/4患者酗酒,最多饮酒量为日饮红米酒5000ml。本组病例出现意识障碍者30例,眼肌麻痹17例,眼球震颤20例,共济失调18例,多发性神经炎29例,肢体震颤4例;右侧偏瘫13例,左侧偏瘫8例,均为并发脑卒中所致。腰椎穿刺8例,脑脊液7例血性。脑电图检查15例,轻、中度异常9例。颅脑CT扫描1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中毒 丙酮酸 并发脑卒中 饮酒量 左侧偏瘫 WERNICKE 右侧偏瘫 眼球震颤 眼肌麻痹 高粱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似高血压脑溢血的壳核AVM破裂出血2例报告
17
作者 傅渝 包仕尧 +1 位作者 周岱 杨伟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103-103,共1页
普遍认为高血压脑溢血是由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瘤破裂引起,而血管畸形出血则是血管壁发育不良,形成薄弱区的破裂所致。各有其好发年龄和好发部位,一般不易混淆。我们收治二例有高血压多年,临床起病过程和CT扫描所见均确诊壳核区高血压脑溢... 普遍认为高血压脑溢血是由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瘤破裂引起,而血管畸形出血则是血管壁发育不良,形成薄弱区的破裂所致。各有其好发年龄和好发部位,一般不易混淆。我们收治二例有高血压多年,临床起病过程和CT扫描所见均确诊壳核区高血压脑溢血。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为壳核区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提示即使“典型”的壳核高血压脑溢血,仍有血管畸形出血的可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 AVM 微小动脉瘤 血管畸形 发育不良 语言不清 动脉粥祥硬化 小便失禁 抗高血压药物 左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并发高渗性昏迷5例报告
18
作者 王小同 林正章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51-52,共2页
中风并发高渗性昏迷国内缺乏专题报告,而且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往往只注意中风患者的颅内压增高,而忽视可能并发的高渗性昏迷,值得引起同道的警惕。现将我科近年来所见5例,报告如下。 [例1]女,58岁。因突起头昏,左侧偏瘫一小时,于1985... 中风并发高渗性昏迷国内缺乏专题报告,而且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往往只注意中风患者的颅内压增高,而忽视可能并发的高渗性昏迷,值得引起同道的警惕。现将我科近年来所见5例,报告如下。 [例1]女,58岁。因突起头昏,左侧偏瘫一小时,于1985年11月16日入院。体检:嗜睡状态,血压20.8/13.3kPa,压眶左鼻唇沟变浅,左上下肢肌力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性昏迷 嗜睡状态 左侧偏瘫 下肢肌 颅内压增高 瞳孔等大 鼻唇沟 普通胰岛素 尿比重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疼痛一例
19
作者 王新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465,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左侧肢体烧灼痛1年余就诊。患者于18个月前患脑梗死,治疗初左侧偏瘫的症状逐步改善,可独立行走,神经学上恢复良好。但其后3~4个月逐步出现左上肢持续烧灼样疼痛伴左侧肢体异常怕冷,风吹时有冷风刺骨感,...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左侧肢体烧灼痛1年余就诊。患者于18个月前患脑梗死,治疗初左侧偏瘫的症状逐步改善,可独立行走,神经学上恢复良好。但其后3~4个月逐步出现左上肢持续烧灼样疼痛伴左侧肢体异常怕冷,风吹时有冷风刺骨感,因穿内衣过程使疼痛加重而不愿换内衣,就诊时也拒绝脱内衣进行体格检查。该患者此次就诊前已使用过多种药物,如吲哚美辛、盐酸曲马多、吗啡缓释片、抗惊厥药和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枢性疼痛症状不能缓解,逐步加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疼痛 镇静催眠类药物 疼痛症状 盐酸曲马多 吗啡缓释片 就诊前 临床资料 左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恢复期的家庭康复
20
作者 吕素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5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家庭康复 恢复期 转归期 左侧偏瘫 平衡训练 右侧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