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工农民主专政思想的回顾与思考——谨以此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浩瀚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工农民主专政思想是列宁领导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列宁把它看成是彻底推进俄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实际上提出了新型民主革命的问题,二月革命后列宁虽然在口号上不再提它,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为完全... 工农民主专政思想是列宁领导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列宁把它看成是彻底推进俄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实际上提出了新型民主革命的问题,二月革命后列宁虽然在口号上不再提它,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为完全实现工农民主专政而制定斗争策略。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并没有完全理论化,其中包含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直接过渡的思想萌芽。由于国内外矛盾的交织,工农民主专政因为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而破裂,为无产阶级专政所取代。这种取代在日后阶级斗争缓和下来之后没能进行调整,最后发展成为斯大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工农民主专政 新型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热月反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工农民主专政思想探要 被引量:1
2
作者 司永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27-31,共5页
为正确指导俄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列宁批判了以马尔丁诺夫、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两个派别的错误观点,提出并阐述了自己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过渡阶段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阶... 为正确指导俄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列宁批判了以马尔丁诺夫、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两个派别的错误观点,提出并阐述了自己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过渡阶段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阶级成分由无产阶级与农民构成,工兵代表苏维埃是其唯一实现方式,实施“走向社会主义步骤”是其主要历史任务。列宁的工农民主专政思想是正确理解俄国十月革命性质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直接思想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工农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 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学者视域中的“工农民主专政”简析
3
作者 王光森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工农民主专政"的实践尝试,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教训。以费正清、史华慈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则值得商榷。
关键词 西方学者 工农民主专政 观点 简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农民主专政构想与毛泽东的思想过渡
4
作者 贺金林 秦竞芝 《传承》 2005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工农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 民主主义论 新构想 联合专政 思想 中共中央 发展阶段 联合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从工农民主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转变
5
作者 王开良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5-8,共4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所要建立的政权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伟大实践 ,先从工农民主专政 ,到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最后发展到人民民主专政 ,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形式被确立下来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工农民主专政 "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 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中国工农民主专政的创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建农 《湘潮》 2017年第12期18-21,共4页
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随着中共二大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的制定,根据民主革命任务的要求,中共致力于建立各革命阶级... 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随着中共二大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的制定,根据民主革命任务的要求,中共致力于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国共合作后,中共的策略着重是通过“国民会议”运动来实现其政权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民主专政 中国革命 毛泽东 无产阶级专政 中共二大 联合政权 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专政范畴发展史考论
7
作者 王绚灏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11期24-32,共9页
受第一位共产主义实践活动家巴贝夫的人民专政思想启发,马克思在德国三月革命中形成了革命阶级民主专政的思想,这一思想被列宁结合俄国1905年革命实践,凝练出“工农革命民主专政”,即“革命人民专政”的科学概念。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受第一位共产主义实践活动家巴贝夫的人民专政思想启发,马克思在德国三月革命中形成了革命阶级民主专政的思想,这一思想被列宁结合俄国1905年革命实践,凝练出“工农革命民主专政”,即“革命人民专政”的科学概念。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汉译时序的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触的是马克思针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提出的革命专政概念,提出了“劳工专政”“劳农专政”的口号。从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开始,根据地政权的阶级构成逐步向适应中国社会实际衍变,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局部政权,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逐步抵近列宁针对东方落后国家提出的“革命人民专政”概念。在夺取和建立全国政权的过程中,各革命阶级即人民的阵营不仅越扩越大,人民的范围也越来越明晰,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范畴,表述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等政治身份发生历史性变化,以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全面确立起来,人民民主专政范畴的实质内容则由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革命专政,演进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专政 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工农民主专政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虞崇胜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0-86,共7页
关键词 人民民主 毛泽东 无产阶级专政 工农民主专政 民主共和国 历史考察 民主主义共和国 中国革命 联合专政 民族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中国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才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2-16,共5页
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中国特色宋才发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国(陈台湾省外)就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而创建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 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中国特色宋才发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国(陈台湾省外)就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而创建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非政治国家 国家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国家 工农民主专政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形式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庆朴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40,共5页
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形式的历史考察许庆朴本文考察的上限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下限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历经“苏维埃政权”、“三三制政权”、“民主联合政府”,最后过渡到“人民... 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形式的历史考察许庆朴本文考察的上限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下限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历经“苏维埃政权”、“三三制政权”、“民主联合政府”,最后过渡到“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这一政权形式是新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三三制政权 实现形式 历史考察 民主联合政府 毛泽东 工农民主专政 苏维埃政权 民主集中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古铄今的伟业—无产阶级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和《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42周年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华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1年第3期5-11,共7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42周年。在大喜的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以前,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重新学习了这篇文章,温故知新,愈觉字字生辉,启发颇多。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42周年。在大喜的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以前,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重新学习了这篇文章,温故知新,愈觉字字生辉,启发颇多。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型结晶。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经验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主革命 国家政权 自然历史过程 卷第 魏德迈 新型专政 工作重点转移 左倾错误 工农民主专政 革命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嬗变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琳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3,共10页
继承自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伴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其形成经历了“无产阶级专政—工农民主专政—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嬗变,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继承性和创造性的... 继承自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伴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其形成经历了“无产阶级专政—工农民主专政—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嬗变,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对这一概念进行回溯研究,不仅有利于把握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嬗变的历史逻辑,也有利于正确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逻辑,澄清在认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方面的诸多误区,为继续坚持和深化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研究提供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专政 工农民主专政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用“人民民主专政”来表现我国性质
13
作者 严建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1999年第5期43-43,共1页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什么要采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呢? 首先,人民...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为什么要采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呢? 首先,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第一,这个专政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标志。第二,这个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 工农联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工人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工农民主专政 政党领导 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中“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流变及其启示
14
作者 陈一宏 《研究生法学》 2021年第6期1-14,共14页
从《苏维埃宪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中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等历史形态。从“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流变过程可以发现,它始终体现了中国历部宪... 从《苏维埃宪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中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等历史形态。从“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流变过程可以发现,它始终体现了中国历部宪法的阶级性,并且决定其变化的是先于宪法本身的政治决断。一方面,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中心工作,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决定着我国现行宪法依然具有阶级性。新时代历史背景之下,宪法的阶级性主要体现为全过程地“对人民民主”。另一方面,政治决断既能促进公民权利发展,但是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发展法治是防止不当政治决断损害公民权利的内生要求。也就是说,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流变指明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专政 国体人民 无产阶级专政 工农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赢得全民族解放的伟大转变——简论从苏维埃工农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转折的历史作用
15
作者 王光荣 《世纪桥》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的腥风血雨中,从海陆丰和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coBeT)政府的最早尝试,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一直以实行革命政纲,武装工农大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的腥风血雨中,从海陆丰和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coBeT)政府的最早尝试,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一直以实行革命政纲,武装工农大众,建立革命政权,领导革命战争为己任,在古老的中国创造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终于使千百年来只为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工农政权 抗日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 政治决策 工农民主专政 革命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专政的三个发展公式透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锡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从产生起已经历了三个发展公式:一是从"革命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自身的逻辑发展公式,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存在外在形式上的不完美性和严重...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从产生起已经历了三个发展公式:一是从"革命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自身的逻辑发展公式,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存在外在形式上的不完美性和严重的内在逻辑缺陷,通常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在理论上根据不足,在实践上有害。二是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再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公式事实上把小资产阶级即使没有当作首要的"专政对象",也是当作了专政对象的"主体",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专政自身的"不断扩大人民性"的发展方向,因而实际上它是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某些误区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完整的、非正向的发展公式。三是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再到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公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性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工农民主专政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误区,创造了通过人民民主专政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崭新道路和方向,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大发展,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专政 发展公式 革命形式 国家政权 逻辑发展公式 工农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架构演变的特点
17
作者 李华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权架构经历了多次演变,从工农民主专政到民主共和国,再到后来的人民民主专政,采取了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些演变既是当时在革命环境中党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架构选择;也为我们后来社会主义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权架构经历了多次演变,从工农民主专政到民主共和国,再到后来的人民民主专政,采取了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些演变既是当时在革命环境中党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架构选择;也为我们后来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和巩固摸索出了经验.今天研究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政权架构演变的特点,对于加强党的政权建设,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民主主义政权 工农民主专政 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 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人民民主革命 阶级关系 社会关系 资产阶级 资产者 剥削阶级 政权组织 反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共早期民主理念的形成与发展(1921—1940)
18
作者 孙明增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5年第11期4-5,共2页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当下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念是影响中国当前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梳理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钥匙"。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当下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念是影响中国当前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梳理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钥匙"。中共民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其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为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的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理念 工农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基因与时俱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云龙 《人大研究》 2022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的三年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及其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其各部门,制定了宪法大纲及各方面法律,建立了"议行合一"的国家机关和运行机制... 在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的三年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及其选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及其各部门,制定了宪法大纲及各方面法律,建立了"议行合一"的国家机关和运行机制,实行了工农民主专政,实施了对十个省数百县苏维埃政权的统一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执行委员会 工农民主专政 苏维埃政权 全国代表大会 议行合一 中华苏维埃 宪法大纲 苏维埃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华友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4,共3页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作一简要回顾和初步探讨.一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就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反对复辟帝制的主张,他认为君主国是"天...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作一简要回顾和初步探讨.一辛亥革命后,毛泽东就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反对复辟帝制的主张,他认为君主国是"天下之恶魔",要求制定民主宪法,甚至要求制定省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 宪政思想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民主共和国 孙中山 中国人民 工农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