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
牛同训
于伟
|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
2024 |
0 |
|
2
|
低效用地更新推动城市复兴的悖论解析——评霍华德·吉列《城市复兴悖论:美国后工业时代的进步与贫困》 |
范晨璟
刘润函
姚之浩
施展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超工业时代中的人 |
吴琳
陈姿和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后工业时代手工印相工艺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发展 |
王广伟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5
|
后工业时代矿产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与验证分析 |
陈雪
景山
汪小祥
狄让丽
王菁华
|
《上海国土资源》
|
2021 |
2
|
|
6
|
论后工业时代艺术作品中的“精、气、神”——场由“神鸟”引发的沉思 |
曾润
张乐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3 |
8
|
|
7
|
通识教育究竟是什么——《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序 |
杜祖贻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8
|
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中国城市艺术区发展和规划 |
孙萌
|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7
|
|
9
|
技术科学化的历史演变、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从工业时代到高科技时代 |
刘魁
陈沛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0
|
论休闲在后工业时代的意义 |
邢媛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11
|
伊萨卡生态村共居社区——后工业时代的乡村社区及其设计 |
杨丽
周婕
李鹍
|
《新建筑》
|
2014 |
3
|
|
12
|
绿洲与绿洲城市:从农牧时代到工业时代新疆城市发展的特点 |
何一民
|
《民族学刊》
CSSCI
|
2017 |
6
|
|
13
|
后工业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双重困境——解读丹尼尔·贝尔的世纪性预言 |
展立新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4
|
后工业时代城市的理性增长 |
申晓英
王雅丽
|
《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5
|
地方性知识与后工业时代的设计文化 |
李清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6
|
场所·触媒·性能——后工业时代英国体育建筑发展研究 |
史立刚
康健
|
《新建筑》
|
2015 |
2
|
|
17
|
转型中的新闻人、新闻机构与新闻生态——《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报告摘要 |
万小广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8
|
影视文化:工业时代的视觉神话 |
陈晓云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9
|
后工业时代旧工业建筑的转型再利用 |
梅洪元
费腾
王宇
|
《城市建筑》
|
2009 |
9
|
|
20
|
后工业时代跨文化设计在数字交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陈嘉嘉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