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在[Mn_2O_4]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 Ⅰ.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6
1
作者 余爱水 吴浩青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763-766,共4页
锂嵌入[Mn_2O_4]晶格形成嵌合物Li_xMn_2O_4.通过对不同温度(20~45℃)下的Li/Li_xMn_2O_4电池的库仑滴定曲线[EMF(x)]的测定,可以求得该嵌入过程的嵌入熵、焓和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在x<1.5时,表现为很高的偏摩尔自由能,在x=1/2和x=1... 锂嵌入[Mn_2O_4]晶格形成嵌合物Li_xMn_2O_4.通过对不同温度(20~45℃)下的Li/Li_xMn_2O_4电池的库仑滴定曲线[EMF(x)]的测定,可以求得该嵌入过程的嵌入熵、焓和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在x<1.5时,表现为很高的偏摩尔自由能,在x=1/2和x=1时,嵌入熵和焓表现为不连续性.热力学函数值与Li_xMn_2O_4的晶体结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嵌入反应 改性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Ⅶ.一元酸根催化Cu(Ⅱ)与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志权 董平安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B-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在甲酸-甲酸根缓冲体系中,k=2.98mol-1dm3·sec-1,b=154×102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乙酸-乙酸根缓冲体系中,k=3.42mol-1·dm3·sec-1,b=2.29×103mol-2·dm6·sec-1,K3,4=6.928×103;在丙酸-丙酸根缓冲体系中,k=3.00mol-1·dm3·sec-1,b=5.90×102mol-2·dm6·sec-1,K3,4=7.007×103;在丁酸-丁酸根缓冲体系中,k=3.14mol-1·dm3·sec-1,b=3.75×102mol-2·dm6·sec-1,K3,4=6.921×103;讨论了有机酸根的碱性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卟啉 嵌入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Ⅳ)──乳酸缓冲体系中四吡啶基卟啉衍生物与铜(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志权 任建国 秦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I)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I)下,乳酸根催化Cu^(2+)离子嵌入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和溴化间-四(N-氰乙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催化剂浓度、溶液的pH值与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得到Cu^(2+)离子嵌入该类卟啉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反应遵循负离子催化卟啉变形机理,变形的卟啉及其与乳酸根离子的缔合物为可能的活性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吡啶基 嵌入反应 卟啉 铜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在共轭双键高分子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Ⅱ.锂在聚吡咯中嵌入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浩青 严德官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文用量子化学CNDO/2方案计算,取文献中吡咯骨架原子的结构参数,再优化锂嵌入聚吡咯的几何参数。结果表明不管是Li^+离子还是中性Li原子,嵌入单个吡咯上还是嵌入两个吡咯之间,它与吡咯环四个碳原子平面的距离都为0.210到0.216nm。且锂... 本文用量子化学CNDO/2方案计算,取文献中吡咯骨架原子的结构参数,再优化锂嵌入聚吡咯的几何参数。结果表明不管是Li^+离子还是中性Li原子,嵌入单个吡咯上还是嵌入两个吡咯之间,它与吡咯环四个碳原子平面的距离都为0.210到0.216nm。且锂与碳原子键合,形成多中心键,锂嵌入聚吡咯后,固有的C_α—C_β双键的键级和键能明显减弱。这与前一报中发现IR谱的15600m^(-1)吸收峰消失相一致。锂正离子嵌入聚吡咯后,使吡咯的前沿π~*矿空轨道的能量由正变为负值,而成为电子接受体(正极),遍及全部聚吡咯的π~*LUMO和HOMO使得聚吡咯呈现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反应 多中心键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Ⅱ.汞(Ⅱ)催化锰(Ⅱ)嵌入四溴化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的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子斌 潘志权 +1 位作者 程海斌 任建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5-329,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硝酸汞催化下Mn(Ⅱ)与四溴化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在硼砂缓冲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实验表明,Hg(Ⅱ)催化Mn(Ⅱ)对该类卟啉的嵌入反应是通过“坐式(SAT)”中间配合物(Hg-SAP)而完成的;在讨论催化剂浓度、溶液... 本文报道了在硝酸汞催化下Mn(Ⅱ)与四溴化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在硼砂缓冲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实验表明,Hg(Ⅱ)催化Mn(Ⅱ)对该类卟啉的嵌入反应是通过“坐式(SAT)”中间配合物(Hg-SAP)而完成的;在讨论催化剂浓度、溶液的pH值对反应影响的基础上,得到了表观速率常数表达式κ_(obs)=[Hg^(2+)][Mn^(2+)]/(κ_o[H^+]+k[Mn^(2+)]),其中κ_o=26.20mol·dm^(-3)·s,κ=2.59×10^(-5)mol·dm^(-3)·s,提出了该反应的机理和模式,进而论证了卟啉环的变形是金属离子通过“SAT”中间化合物嵌入卟啉反应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化合物 嵌入反应 汞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化学方法研究嵌入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庆华 孔维和 吴秉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55-557,共3页
自从七十年代Steele和Armand等提出用嵌入材料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以来,新型的高能锂电池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类电池反应的特点是伴随电子转移的同时还有锂离子进入阴极主体晶格中,故称为嵌入反应.然而,从研究嵌入反应的方法来看,除了电位... 自从七十年代Steele和Armand等提出用嵌入材料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以来,新型的高能锂电池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类电池反应的特点是伴随电子转移的同时还有锂离子进入阴极主体晶格中,故称为嵌入反应.然而,从研究嵌入反应的方法来看,除了电位扫描等经典的电化学技术以外,用的是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非现场的表面测试技术,分析放电后阴极中有锂存在,证明这类反应机理是锂离子的嵌入反应.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在放电过程中现场检测锂离子嵌入的方法的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反应 光电化学 氧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 Ⅴ.四苯并卟啉衍生物与铜(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志权 董平安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3期90-96,共7页
合成了4种新型的四苯并卟啉衍生物(简记为T_(-PyPA)PP,T_(-αMPyPA)PP,T_(-γMPyPA)PP,T_(-,γDMPyPA)PP),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乙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了它们与Cu^(2+)离子的反应动力学,提出了该类卟啉与Cu^(2+)反应的可能反应机理。
关键词 卟啉 嵌入反应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氧化铜电池反应机理(Ⅰ)——光电化学方法研究阴极嵌入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祖延兵 董庆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261-1264,共4页
采用光电化学方法现场研究了锂-氧化铜电池的嵌入反应,氧化铜电极光电流的变化直观地反映了该电化学嵌入过程.发现锂离子嵌入氧化铜电极的反应始于2.5V(vs.Li/Li^+),锂以施主杂质状态存在于氧化铜晶格中,改变了阴极的半导体性质.在较低... 采用光电化学方法现场研究了锂-氧化铜电池的嵌入反应,氧化铜电极光电流的变化直观地反映了该电化学嵌入过程.发现锂离子嵌入氧化铜电极的反应始于2.5V(vs.Li/Li^+),锂以施主杂质状态存在于氧化铜晶格中,改变了阴极的半导体性质.在较低电位下,可能有产生氧化亚铜的后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氧化铜电池 嵌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邻苯二甲酸缓冲溶液中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与Cu(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少云 潘志权 任建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5-788,共4页
Kinetics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etrakis(Ncarbomethoxymethyl3pyridyl) porphyrin(abbr. H2TβNACMSPyP) with Cu?ion has been studied in ophthalic acid buffer system in an ionic strength of 0.5mol... Kinetics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etrakis(Ncarbomethoxymethyl3pyridyl) porphyrin(abbr. H2TβNACMSPyP) with Cu?ion has been studied in ophthalic acid buffer system in an ionic strength of 0.5mol·dm-3(KCI) at 35.0±0.1℃.The reaction is catalyzed by ophthalic ion.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catalyst, metal ion and pH value of solution was discussed.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reaction were obtained as d/dt=16.15{(1.0+3.35×1052)/1.0+1.57×10-42}T.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was propos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ing of porphyrins is the general condition in the reaction. Keyow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卟啉 嵌入反应 化学反应动力学 邻苯二甲酸 缓冲溶液 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 Cu(Ⅱ) 配位反应 铜配位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 IV.Cu(Ⅱ)T_(β-N-EAES)PyP^(4+)生成反应中的动力学盐效应
10
作者 陈圣云 任建国 秦子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在不同离子强度的高氯酸钠水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自由卟啉H_2T_(β-N-EAES)PyPBr_4(简记为H_2P^(4+))与Gu(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探讨高氯酸钠对Cu(Ⅱ)离子嵌入自由卟啉反应的催化本质.在给定条件下,高氯酸根与自由卟啉的缔合数n... 在不同离子强度的高氯酸钠水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自由卟啉H_2T_(β-N-EAES)PyPBr_4(简记为H_2P^(4+))与Gu(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探讨高氯酸钠对Cu(Ⅱ)离子嵌入自由卟啉反应的催化本质.在给定条件下,高氯酸根与自由卟啉的缔合数n为1;缔合平衡常数K_0=3.70±0.42dm^3.mol^(-1).配位反应实验动力学方程为d[Cu(Ⅱ)P^(4+)]/dt=5.55×10~5γCu^2+γH_2P^4+γ(3)[ClO_4^-]~3[Cu^(2+)][H_2P]_总/(1.00+10^(2.02{H+}+10^(4.36{H^+}^2)、反应的活化能E=53.30kJ·mol^(-1),活化焓变△H~ =50.31kJ·mol^(-1),活化熵变△S~ =-77.65J·mol^(-1)·K^(-1).提出了金属卟啉生成反应中的ClO_4^-催化卟啉环变形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铜卟啉 反应动力学 嵌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嵌入反应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子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自从1938年德国的R(?)len发现在可溶性的羰基钴配合物存在下烯烃可与一氧化碳和氢反应生成醛以来.人们不断地从实验和理论上探索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催化作用的机理,先后发现羰基铑、钯、镍、铁、铷、镱等配合物均对烯烃醛化反应、CO/H... 自从1938年德国的R(?)len发现在可溶性的羰基钴配合物存在下烯烃可与一氧化碳和氢反应生成醛以来.人们不断地从实验和理论上探索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催化作用的机理,先后发现羰基铑、钯、镍、铁、铷、镱等配合物均对烯烃醛化反应、CO/H<sub>2</sub>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对这种催化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所谓嵌入反应就是指构成大多数催化循环组成部分的单个步骤,它包括以共价键键合于金属中心的配体与配位于同一金属的作用物分子的反应.为了讨论方便,本文把广义的嵌入反应又分成迁移反应和插入反应两种.其区别就在于原来位于轴上的配体反应后是否仍在轴位置上和反应过程中作用物分子是否插入到金属和配体之间.本文仅对CO嵌入反应加以讨论.1配体R为烷基的羰基嵌入反应1.1实验和机理方面1957年,Coffield等第一次研究了五羰基烷基锰与CO的加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反应 迁移反应 活化能 配合物 催化作用 反应机理 迁移机理 电子结构 烷基 过渡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在共轭双键高分子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Ⅲ.锂在聚萘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祖革 罗维克 吴浩青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5-471,共7页
研究了锂在导电高聚物——聚萘中的嵌入反应.聚萘样品经650℃处理,作为锂电池的正极,组装成Li/(C_(10)H_6)_n电池.X射线衍射分析、ESR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一系列实验证实上述电池的正极反应是锂在聚萘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通过XP... 研究了锂在导电高聚物——聚萘中的嵌入反应.聚萘样品经650℃处理,作为锂电池的正极,组装成Li/(C_(10)H_6)_n电池.X射线衍射分析、ESR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一系列实验证实上述电池的正极反应是锂在聚萘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通过XPS实验对嵌入聚萘的锂进行了价态分析,认为嵌进去的锂是以原子态及离子态两种状态存在,其结合能分别为55.7eV和57.4eV.采用电化学暂态测量技术研究了锂在导电高聚物——聚萘中的扩散,计算了锂在嵌合物中的离子电导率及淌度.用Hebb-Wagner直流极化法测量了嵌合物的电子电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萘 电化学嵌入反应 嵌入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Ⅷ)meso-四对羟基苯卟啉与铜(Ⅱ)在DMF中的配位反应
13
作者 魏祖期 王运宏 +1 位作者 任建国 秦子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9-334,共6页
在 35.0± 0 .1℃、离子强度 0 .1(0 .1mol·L- 1NaClO4 )条件下 ,研究了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meso 四对羟基苯卟啉与Cu 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根据在此体系中CuCl2 的缔合状态 ,溶液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铜 ... 在 35.0± 0 .1℃、离子强度 0 .1(0 .1mol·L- 1NaClO4 )条件下 ,研究了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meso 四对羟基苯卟啉与Cu 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根据在此体系中CuCl2 的缔合状态 ,溶液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铜 卟啉生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测量了该反应的活化参量。结果表明反应遵循缔合 离解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四对羟基苯卟啉 嵌入反应动力学 铜(Ⅱ)卟啉的生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电极反应循环伏安曲线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吴浩青 李永航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71-876,共6页
嵌入电极反应的循环伏安图一般具有氧化峰和还原峰间距很大的特点,并且往往要求采用非常低的电位扫描速度.本研究基于嵌入电极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和电荷传递动力学方程,对其循环伏安曲线进行了理论处理,讨论了嵌入电极反应热力学参数b,动... 嵌入电极反应的循环伏安图一般具有氧化峰和还原峰间距很大的特点,并且往往要求采用非常低的电位扫描速度.本研究基于嵌入电极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和电荷传递动力学方程,对其循环伏安曲线进行了理论处理,讨论了嵌入电极反应热力学参数b,动力学参数D和k,电位扫描速度v,及电极和溶液电阻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解释了实验得到的嵌入电极反应循环伏安曲线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电极反应 循环伏安曲线 理论研究 锂电池 动力学 热力学 电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和石墨的电化学阳极嵌入化和过氧化 Ⅱ.在高氯酸和氢氟酸中的反应
15
作者 姜荆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56-262,共7页
作者以天然石墨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在高氟酸和氢氟酸中,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法进行了阳极嵌入化和过度氧化实验。在高氯酸中用循环伏安法得到的GO为C_6A型,而在氢氟酸中得到的为C_4A型。用小的恒电流氧化时,在高氯酸中可以得到C_(4.8)A... 作者以天然石墨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在高氟酸和氢氟酸中,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法进行了阳极嵌入化和过度氧化实验。在高氯酸中用循环伏安法得到的GO为C_6A型,而在氢氟酸中得到的为C_4A型。用小的恒电流氧化时,在高氯酸中可以得到C_(4.8)A型的GO,经多次充放电试验,反应仍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电化学 阳极氧化 嵌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增强贵金属M嵌入空盒TiO_(2)纳米反应器制备及其可见光降解RhB
16
作者 刘欢 刘芷含 +2 位作者 冉兰 庞凯琳 陈连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07-2613,共7页
为寻求更高效、对可见光强响应的光催化材料,制定出一项嵌入型纳米空盒光反应器的合成新技术,先采用拓扑相变法和空氛烧结法合成空盒状TiO_(2)(TiO_(2)-HNBs),然后将贵金属M以肖特基结嵌入TiO_(2)-HNBs制备纳米反应器,再对持久性有机污... 为寻求更高效、对可见光强响应的光催化材料,制定出一项嵌入型纳米空盒光反应器的合成新技术,先采用拓扑相变法和空氛烧结法合成空盒状TiO_(2)(TiO_(2)-HNBs),然后将贵金属M以肖特基结嵌入TiO_(2)-HNBs制备纳米反应器,再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POPs)(模型染料为罗丹明B)进行可见光降解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嵌入型纳米空盒光反应器表现出非常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与P25相比,光降解效率提高4至5倍,尤其是嵌入Au纳米棒的纳米空盒光反应器(Au-NRs/TiO_(2)-HNBs,TR),150min对RhB的降解效率可达98.5%。这得益于TiO_(2)空盒形貌优化以及贵金属M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在可见光响应下,金属产生的热电子能量高,易克服肖特基势垒从金属纳米颗粒转移到TiO_(2)导带上,有效转移和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同时光催化活性与金属粒子的形貌密切相关,TR嵌入型纳米空盒光反应器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效应 嵌入型纳米空盒光反应 肖特基结 可见光降解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氧化铜电池反应机理——Ⅱ.交流阻抗法研究阴极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祖延兵 董庆华 蔡乃才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5期66-70,共5页
本文测量了锂-氧化铜电池和锂-氧化亚铜电池阴极阻抗随电位的变化,与前文[6]中报道的阴极光电流变化作了比较,根据能带理论解释了实验现象。结果表明,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过程中,阴极电位为2.5V(vs.Li/Li^+)时... 本文测量了锂-氧化铜电池和锂-氧化亚铜电池阴极阻抗随电位的变化,与前文[6]中报道的阴极光电流变化作了比较,根据能带理论解释了实验现象。结果表明,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过程中,阴极电位为2.5V(vs.Li/Li^+)时,电解液中锂离子开始嵌入氧化铜晶格;当阴极电位降到2.3V以下时,有后续反应发生,生成氧化亚铜等新相;氧化亚铜的还原开始于1.9V左右,还确定了锂电池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阻抗法 嵌入反应 锂氧化铜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Li/LiNi_(0.3)Co_(0.7)O_2电池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福平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库仑滴定,X射线衍射,恒电流阶跃等方法研究了Li/LiNi_(0.3)Co_(0.7)O_2电池反应.结果表明该电池在4.30~3.00V间放电容量可达120~140mA·h·g ̄(-1),充、放... 利用循环伏安,库仑滴定,X射线衍射,恒电流阶跃等方法研究了Li/LiNi_(0.3)Co_(0.7)O_2电池反应.结果表明该电池在4.30~3.00V间放电容量可达120~140mA·h·g ̄(-1),充、放电机理为Li+在LiNi_(0.3)Co_(0.7)O_2中进行两步脱嵌与嵌入反应.并计算了8℃和40℃时两步脱嵌反应的焓和熵及自由能变化.同时,讨论了Li+在LiNi_(0.3)Co_(0.7)O_2中的化学扩散系数和电导随其含量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锂镍钴氧化物 嵌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被引量:10
19
作者 沈永安 方云 +1 位作者 王义友 吉峙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2-714,共3页
探索了在特殊酸/碱双活性位催化剂催化下环氧乙烷(EO)嵌入乙酸乙酯(EA)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EGEEA)的一步法反应,经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AB-5具有较高的单EO选择性,在催化剂用量... 探索了在特殊酸/碱双活性位催化剂催化下环氧乙烷(EO)嵌入乙酸乙酯(EA)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EGEEA)的一步法反应,经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AB-5具有较高的单EO选择性,在催化剂用量为1.1 g/100 g EA,体系初压0.1 MPa,反应温度145~150 ℃,n(EA):n(EO)=5:1,EO加料速度为0.25 g/min的优选条件下,单EO选择性达到w(EGEEA)=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反应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乙酸乙酯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丙烷嵌入乙酸酐合成1,2-丙二醇二乙酸酯的绿色化学途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吉峙润 方云 +1 位作者 贾言 胡学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用Mg-Al基复合物催化环氧丙烷(PO)一步嵌入乙酸酐(AA)合成了1,2-丙二醇二乙酸酯(PGDA),经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研究了反应温度、n(PO)/n(AA)、PO滴加或一次性投入方式对单PO加成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用Mg-Al基复合物催化环氧丙烷(PO)一步嵌入乙酸酐(AA)合成了1,2-丙二醇二乙酸酯(PGDA),经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研究了反应温度、n(PO)/n(AA)、PO滴加或一次性投入方式对单PO加成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g-Al基复合物用量为1.6 g/100 g AA,n(PO)/n(AA)=1,以0.75g/min滴加PO,反应温度130-135℃时,单PO加成选择性达到ω(PGDA)=98.2%。与传统合成二元醇二酯的方法相比,该路线无需过量加入AA原料,亦不生成副产物,是一条具有工业化前景的合成二元醇二酯的高原子经济性的绿色化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反应 1 2-丙二醇二乙酸酯 乙酸酐 环氧丙烷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