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1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学渐兴:崇文重教传播儒家文化
1
作者 石庆利 张定贵 《当代贵州》 2025年第11期32-32,共1页
据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编著的《中国移民史》记载,在明朝洪武大移民中,数十万人进入贵州。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和演变,中原文化在这些地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动了贵州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影响至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就认为... 据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编著的《中国移民史》记载,在明朝洪武大移民中,数十万人进入贵州。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和演变,中原文化在这些地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动了贵州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影响至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就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在西南边疆需要广设学校、传播王化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 儒家文化 西南边疆 贵州经济 崇文重教 朱元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惜字崇文“送圣迹”仪式的活化研究——以巴蜀两地的设计探索为例
2
作者 严睿祺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送圣迹仪式作为乡村“耕读传家”民族传统的具体活动,是极其难得的民俗文化传统遗存活化石,因社会新式教育普及和城镇化建设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一具有鲜明文化性的民俗活动在当代逐渐消弭。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惜字崇文“送... 送圣迹仪式作为乡村“耕读传家”民族传统的具体活动,是极其难得的民俗文化传统遗存活化石,因社会新式教育普及和城镇化建设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一具有鲜明文化性的民俗活动在当代逐渐消弭。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惜字崇文“送圣迹”仪式的文化价值,耙梳其仪式的流程,进而强调恢复和创新仪式的重要性。最后,以巴蜀两地作为实地考察对象,从设计学视角出发,提出了保护与活化策略,并为今后的民俗恢复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惜字崇文 字库塔 民俗文化 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宗的崇文表现及其与朝政转向的关系
3
作者 陈峰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出生于五代乱世的宋太宗,原本文化修养有限,但在位期间却表现出浓厚的崇文倾向,无论是在政策措施层面、与文臣及士人的关系上,还是在自身的行为方面,都做出了罕有的积极姿态,因此被后世宋人视为“崇尚儒术”的君王。宋太宗与宋太祖这种... 出生于五代乱世的宋太宗,原本文化修养有限,但在位期间却表现出浓厚的崇文倾向,无论是在政策措施层面、与文臣及士人的关系上,还是在自身的行为方面,都做出了罕有的积极姿态,因此被后世宋人视为“崇尚儒术”的君王。宋太宗与宋太祖这种明显不同的特点,是伴随着两次北伐失败而逐渐形成的,其根源则与当时朝政导向的转变存在密切的关联。在边患压迫的紧张形势下,武功之路却遭遇到碰壁,宋太宗只得转而追求文治。宋太宗时代,文官士大夫开始崛起,逐渐成为统治的核心力量。皇权与文官集团的紧密结合,为宋朝文治路线及其朝政导向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折射出宋太宗朝文治路线的基本确立,并对后嗣君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宗 崇文抑武 文臣士人 朝政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文尚武 自觉担当 江苏省常州市荆川小学
4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9期F0004-F0004,共1页
常州市荆川小学创办于1914年,是以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唐荆川之名命名的。学校目前占地面积31690平方米,有50个教学班,2651名学生。学校教职工157人,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15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2020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 常州市荆川小学创办于1914年,是以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唐荆川之名命名的。学校目前占地面积31690平方米,有50个教学班,2651名学生。学校教职工157人,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15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2020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特级教师 学校教职工 占地面积 小学高级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 著名军事家 新优质学校 崇文尚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中学育人创新路径探析--以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学为例
5
作者 殷俊勇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6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学以“让每个孩子成为拥有才华且灵魂丰盈的人”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文德教育”品牌。其以“文”文化和“德”文化两大主线塑造文德文化大格局,实现教育和文化的深度融合,用“文”文化引领每位师生崇尚文... 近年来,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学以“让每个孩子成为拥有才华且灵魂丰盈的人”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文德教育”品牌。其以“文”文化和“德”文化两大主线塑造文德文化大格局,实现教育和文化的深度融合,用“文”文化引领每位师生崇尚文学,崇尚文化,崇尚文明,同时通过“德”文化重塑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引领 深度融合 文化重塑 街道办事处 崇文 德艺双馨 德才兼备 育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崇文区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联君 陈曦 刘世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6-1236,共1页
关键词 麻疹抗体水平 流动人口 抗体水平调查 崇文 北京市 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健康 免疫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崇文区部分交通警察健康状况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晶磊 徐斌斌 董权利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5期1507-1508,共2页
目的了解公安交警的健康状况,为提出应对措施,保护交警身体健康及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月对北京市崇文区在职112名外勤(岗亭警和路检警)为观察组和76名内勤为对照组的交警进行健康体检。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 目的了解公安交警的健康状况,为提出应对措施,保护交警身体健康及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6月对北京市崇文区在职112名外勤(岗亭警和路检警)为观察组和76名内勤为对照组的交警进行健康体检。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疾病分类总结,2组对比。结果观察组112人中查出患有各种不同疾病的共有101人,患病率为90.18%;对照组76人中查出各种不同疾病的41人,患病率为53.95%。检出的16种疾病按患病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前5位分别为:脂肪肝、慢性上呼吸道炎症、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结论应加强对公安交警的健康保护和健康教育工作,增进心理健康,推广合理膳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定期健康检查,使疾病能被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文 交通警察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治国理念及其转变——以宋朝“崇文抑武”治国理念为中心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8-127,167-168,共10页
中国古代历史上,秦与汉唐统一帝国在较长时期里奉行了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力图保持文治与武功的平衡。当其强盛之时,一方面对内强化统治与建设,一方面对外采取积极的边防攻势,从而维持了大一统的格局。但其长期的对外战争也加重了国力... 中国古代历史上,秦与汉唐统一帝国在较长时期里奉行了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力图保持文治与武功的平衡。当其强盛之时,一方面对内强化统治与建设,一方面对外采取积极的边防攻势,从而维持了大一统的格局。但其长期的对外战争也加重了国力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并最终削弱统治能力。宋初统治者也有延续以往治国理念的用意,然而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后,转而以内部建设为主,对外则采取被动防御的战略,崇文抑武开始成为其治国理念。此后,这一理念得到继承和巩固,由此在内部秩序、社会经济及文教发展上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却在边防上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治国理念 文武并重 崇文抑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文总目辑释》“补释撰人”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固也 唐黎明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5,共8页
北宋王尧臣、欧阳修等编撰的《崇文总目》六十六卷,收书三千多部,每书之下有释文,各部类后有大小序,著录宏富,体例详备。宋高宗绍兴年间,秘书省刊去大小序和释文,在当时阙收之书下添注“阙”字,改编成一个简本,由国子监刻印颁... 北宋王尧臣、欧阳修等编撰的《崇文总目》六十六卷,收书三千多部,每书之下有释文,各部类后有大小序,著录宏富,体例详备。宋高宗绍兴年间,秘书省刊去大小序和释文,在当时阙收之书下添注“阙”字,改编成一个简本,由国子监刻印颁行全国,以便搜求图书时检阅。宋元时期繁本、简本两种版本并行于世,明清以后繁本逐渐失传,幸赖天一阁保存明抄简本,成为今存最早的一部官府藏书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释 崇文总目》 宋元时期 藏书目录 欧阳修 宋高宗 秘书省 简本
原文传递
2003年北京市崇文区健康人群流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玉清 鲍亚范 +2 位作者 王联君 刘世炜 周莹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24-525,共2页
关键词 监测结果分析 流感疫苗 抗体水平 健康人群 崇文 北京市 人群免疫水平 流行性感冒 人类健康 免疫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文向学与尚武好斗——明清历修《赣州府志》对赣南民风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民风是各类地方志都会涉及到的普遍话题。在明清历修《赣州府志》中,崇文向学与尚武好斗是两幅主要的民风图景,这两幅图景既是地方志作者对赣南民风已然世界的白描,也是对赣南民风应然世界的期待。地方志对民风描写及诠释的微妙变化,既... 民风是各类地方志都会涉及到的普遍话题。在明清历修《赣州府志》中,崇文向学与尚武好斗是两幅主要的民风图景,这两幅图景既是地方志作者对赣南民风已然世界的白描,也是对赣南民风应然世界的期待。地方志对民风描写及诠释的微妙变化,既映射出地方社会治乱环境的变迁,更标示着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精英与民众以及土著与移民之间的诸多权力关系和利益诉求,具有多元话语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规限着地方志在对地方民风做某种程度客观呈现的同时,又要做符合特定利益关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话语权力 崇文 尚武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武举崇文抑武的异化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勇 何晓锋 赵霞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宋武举制度体系的发展较唐时期相对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崇文抑武的异化特征。该文通过资料法,对我国宋代武举体系进行了探究。分析表明这种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宋代武举考试内容表现出以文为主;宋代封建皇权重文治不... 宋武举制度体系的发展较唐时期相对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崇文抑武的异化特征。该文通过资料法,对我国宋代武举体系进行了探究。分析表明这种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宋代武举考试内容表现出以文为主;宋代封建皇权重文治不重视武举选拔;武将人才的补充和晋升渠道不以武举选拔为主;宋代理学思潮崇文抑武的特征对其武举科考的消极影响;以及宋代政治腐败都加剧了宋代武举崇文抑武的这一异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武举 崇文抑武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加洪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37,共4页
"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之一。客家人通过堂联、族谱、谚语、童谣、竖楣,激励子弟勤奋好学、成才立业;普遍设立族学、书院和新式学堂,使客家地区教育普及,惠及百姓。
关键词 耕读传家 崇文重教 客家人 优良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朝开国史与士人的记忆及改造——以宋朝“崇文”气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5-139,共5页
更真实的宋朝开国史,与宋代文献记载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其中北宋中叶以来士人描述的"崇文"气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宋太祖虽然采取了许多有利于文教及文治的措施,但其目的主要是扭转以往长期失衡的文武关系,以稳定秩序,... 更真实的宋朝开国史,与宋代文献记载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其中北宋中叶以来士人描述的"崇文"气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宋太祖虽然采取了许多有利于文教及文治的措施,但其目的主要是扭转以往长期失衡的文武关系,以稳定秩序,却并未造就具有时代特征的"崇文"倾向。宋太宗朝后期才开始落实的"崇文抑武"治国方略,到北宋中叶遂形成突出的"崇文"气象。由此直至南宋,主流的士人群体在追忆本朝开国史时,有意识地描述并改造了当时的政治状态,赋予一种"崇文"的气象。其实,这一现象乃是当时价值评判下选择历史记忆的结果,并得到国家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开国史 崇文 世人 记忆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文尚武的羲皇故里与独具特色的天水武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智忠 聂晶 张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
地当古陇右的天水有着久远的文明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八千年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代表的各种文明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传衍不绝于史的伏羲文化所演绎出的各种神奇而美妙的传说故事,再一次印证了天水厚重绵长的历史。独特的天水武术就是这一... 地当古陇右的天水有着久远的文明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八千年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代表的各种文明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传衍不绝于史的伏羲文化所演绎出的各种神奇而美妙的传说故事,再一次印证了天水厚重绵长的历史。独特的天水武术就是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人文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天水亦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各种史实表明,在天水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曾经繁衍了最初的人类文化,而武术文化无疑是羲皇故里天水民间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文尚武 羲皇故里 天水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文总目》繁本系统散佚探源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凌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0,共3页
《崇文总目》繁本系统的散佚停留在“郑删说”和“畏其繁重说”的认识层面上 ,本文试图分析散佚的内在原因是其官修书目的性质与小序和提要学术价值的有限性所致。
关键词 崇文总目》 官修书目 小序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文书局与崇文书局刻书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家驹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4,共3页
崇文书局是清末五大官书局之一。本文对其设局始末、刻书内容、特点与影响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评与阐述。
关键词 崇文书局 官书局 清朝 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初武将政治地位再认识——崇文抑武之另一面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志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4,166,共14页
宋初武将政治地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军事和政务两方面,军事上施行抑制武将的措施后,文臣地位并未显著提高,文臣作用也未立即凸显;政务上武将在太祖朝仍具有主要的话语权。宋朝武将地位下降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其地位的变化实际上是伴... 宋初武将政治地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军事和政务两方面,军事上施行抑制武将的措施后,文臣地位并未显著提高,文臣作用也未立即凸显;政务上武将在太祖朝仍具有主要的话语权。宋朝武将地位下降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其地位的变化实际上是伴随着政局变动而发生的,原因是由宋初政治环境的改变,武将群体素质、皇帝治国策略的不同及性格喜好的差异等方面造成的。宋代“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并非同时产生、齐头并进,而是不断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初 武将 政治地位 崇文 抑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文化精神中的崇文与尚武——对比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小丽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82-87,共6页
崇文与尚武是人类自我赓续和对外交往活动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凡文明民族皆不可缺。每一个文明民族从自身生存延续和对外拓展的需求出发,一般而言,都是主张文武并用的。但相比之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对于文治与武功的侧重点的强调... 崇文与尚武是人类自我赓续和对外交往活动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凡文明民族皆不可缺。每一个文明民族从自身生存延续和对外拓展的需求出发,一般而言,都是主张文武并用的。但相比之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对于文治与武功的侧重点的强调有所不同。从民族行为定势和精神生活建构过程的大时段来看,中国相对崇文,俄罗斯比较尚武。这一特点孕育在这两个伟大民族的早期历史中,并且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尔后相当长时期中中俄这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文化 崇文 尚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锦绣 《文献》 1997年第2期71-85,共15页
《唐六典》卷八弘文馆学生条注略云: 补弘文、崇文生例:皇帝缌麻已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已上亲,散官一品、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尚书、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正三品、供奉官三品子孙,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子... 《唐六典》卷八弘文馆学生条注略云: 补弘文、崇文生例:皇帝缌麻已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已上亲,散官一品、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尚书、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正三品、供奉官三品子孙,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子,并听预简,选性识聪敏者充。弘文馆、崇文馆为唐宫廷内贵族学校,其简择标准严格,学生应明经、进士时考试标准较松,终唐一代,贵族子弟争趋赴之。弘文、崇文二馆生的简补考试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文 弘文馆 考试标准 中书门下 明经 学士 国子监 文学馆 唐后期 文化中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