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蚁群算法在FMI成像测井和岩心CT扫描图像分割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风 白亚东 刘瑞林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81-84,共4页
基于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基本原理,分别使用该方法和迭代算法对典型的FMI成像测井图像和岩心扫描图像进行了分割,并对蚁群算法在这两类图像的分割中所产生的效果差异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利用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能... 基于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基本原理,分别使用该方法和迭代算法对典型的FMI成像测井图像和岩心扫描图像进行了分割,并对蚁群算法在这两类图像的分割中所产生的效果差异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利用蚁群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能很好地分割出包含裂缝、孔洞的FMI成像测井和岩心CT扫描的子图像,且分割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后续的参数定量计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 图像分割 FMI成像测井 岩心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遗传算法的岩心CT扫描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汤翟 何风 《国外测井技术》 2010年第5期32-34,3,共3页
目前,CT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岩心分析方面。本文在分析岩心CT扫描图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消除岩心CT图像背景影响的分割方法。首先对岩心CT扫描图像统计灰度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确定一个灰度值,并用该... 目前,CT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岩心分析方面。本文在分析岩心CT扫描图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消除岩心CT图像背景影响的分割方法。首先对岩心CT扫描图像统计灰度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确定一个灰度值,并用该灰度值代替图片的背景灰度值,然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结合遗传算法确定最优闲值并对原始CT扫描图像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消除岩心CT扫描图像背景的影响,将目标从CT扫描图像中提取出来,为岩心分析提供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ct扫描图像 遗传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OTSU算法在岩心CT扫描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3
作者 汤翟 何风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前,CT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岩心分析方面。本文为了从岩心CT扫描图像上计算二维面孔隙率,在分析岩心CT扫描图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消除岩心CT图像背景影响的分割方法。首先对岩心CT扫描图像统计灰度直方图... 目前,CT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岩心分析方面。本文为了从岩心CT扫描图像上计算二维面孔隙率,在分析岩心CT扫描图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消除岩心CT图像背景影响的分割方法。首先对岩心CT扫描图像统计灰度直方图,根据该直方图确定一个灰度值,并用该灰度值代替图片的背景灰度值,然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最优阈值并对原始CT扫描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消除岩心CT扫描图像背景的影响,将目标从CT扫描图像中提取出来,为岩心孔隙度的求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ct扫描图像 遗传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 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欣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岩石微观孔喉是表征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海上少井条件下可获得的岩心物性分析资料有限。为了定量分析西湖凹陷X油田平湖组储层岩石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特征,该研究采用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表征该油田微观孔喉,并进行... 岩石微观孔喉是表征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海上少井条件下可获得的岩心物性分析资料有限。为了定量分析西湖凹陷X油田平湖组储层岩石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特征,该研究采用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表征该油田微观孔喉,并进行对比分析。毛管压力曲线法利用压汞实验,测得岩心岩样数据,通过毛管压力曲线图版得到排驱压力与孔隙特征参数。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对岩样进行三维数字岩心重构,构建的三维数字岩心与真实岩心的相似度高,结合最大球法与图像处理方法,做到了定量化、可视化岩石微观孔喉表征。毛管压力曲线法与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得到的孔隙分布曲线形状趋势相仿,存在差异。该文拟通过对毛管压力曲线法和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在微观孔喉表征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储层表征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微观孔喉 毛管压力曲线法 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 高压压汞实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聚类算法在岩心扫描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何风 魏志东 张石固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0期18-18,共1页
为了很好地从岩心扫描图像中计算孔隙度,研究了用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算法和蚁群聚类算法分别对岩心扫描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利用蚁群聚类算法能很好地将目标从原图像中分割出来,从而为后面计算孔隙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 岩心ct扫描图像 蚁群聚类算法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杨光 高祥成 +6 位作者 李永忠 李秀国 郭昭江 赵杰杰 王辉 郑胜利 董福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6,共10页
岩心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在油气藏岩相、储层物性、含油性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纸质资料相比,岩心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缩减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岩心“原貌”不可能长久保存,从而降低了岩心的使用价值。岩心数字化技术... 岩心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核心战略资源之一,在油气藏岩相、储层物性、含油性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纸质资料相比,岩心实物地质资料具有缩减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岩心“原貌”不可能长久保存,从而降低了岩心的使用价值。岩心数字化技术可以及时采集岩心各项原始数据,丰富岩心地质信息,提升岩心资料利用率,因此开展岩心数字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胜利油田岩心数字化建设的生产实践,对岩心数字化的概念、设备和技术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岩心伽马能谱测量、XRF元素测试、磁化率测试、CT扫描等多种重要的岩心数字化技术,并探讨了各项技术的地质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数字化技术具有测试快、连续性好、数据多、精度高等优势,可以精细反映沉积物的变化特征,能为泥页岩、碳酸盐岩和砂砾岩等地层的沉积成因、储层描述及评价、物质组成等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岩心数字化资料是基于岩心直接获得的岩心尺度的连续性资料,从资料性质上来看介于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之间,更侧重于岩心的“原始性”,是第一手的地质资料。岩心数字化资料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提高岩心应用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数字化 伽马能谱测量 XRF元素测试 岩心ct扫描 泥页岩 砂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图像分割技术的电成像测井资料裂缝、孔洞面孔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瑞林 谢芳 +1 位作者 肖承文 张丽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45-4955,共11页
对于裂缝、溶蚀孔洞发育的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如何从测井资料中提取裂缝、溶蚀孔洞信息是评价储层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为了从电成像测井静态图像上准确地分割出清晰的裂缝、溶蚀孔洞子图像进而提取其参数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 对于裂缝、溶蚀孔洞发育的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如何从测井资料中提取裂缝、溶蚀孔洞信息是评价储层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为了从电成像测井静态图像上准确地分割出清晰的裂缝、溶蚀孔洞子图像进而提取其参数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图像分割技术的电成像测井资料缝洞面孔率提取方法.以钮扣电极电导率曲线为对象,先消除井壁凹凸不平导致的地层背景噪声的影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图像分割方法得到包含裂缝和溶蚀孔洞目标的子图像,根据子图像提取裂缝-孔洞总面孔率、裂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等信息.本文利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的电成像测井数据提取了缝洞面孔率参数,还利用同井岩心CT扫描图像计算的平均缝洞面孔率、双侧向电阻率、常规测井资料三孔隙度模型计算的相对连通缝洞孔隙度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试油验证.对比表明,电成像测井裂缝-孔洞总面孔率、裂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与岩心CT扫描图像平均缝洞面孔率、双侧向电阻率、相对连通缝洞孔隙度、试油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方面验证了采用本文方法提取的裂缝-孔洞总面孔率、裂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表明所提取参数可用于指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缝洞储层 电成像测井资料 小波变换 图像分割 缝洞参数提取 岩心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评价方法探讨
8
作者 徐芳 黄继新 +5 位作者 齐梅 张克鑫 郭松伟 张超前 孟征 王玉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通过实验室测得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对于缝洞型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岩心的取样偏差导致实验分析数据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其无法体现储层物性的全貌及非均质性;对于发育裂缝的碳酸盐岩样品,常规测井和核磁测井的测量... 通过实验室测得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对于缝洞型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岩心的取样偏差导致实验分析数据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其无法体现储层物性的全貌及非均质性;对于发育裂缝的碳酸盐岩样品,常规测井和核磁测井的测量结果也难以体现出裂缝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岩心CT扫描图像处理直接获取孔隙、裂缝和溶洞的信息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二维图像上的孔隙、裂缝和溶洞的面积来估算孔隙度和渗透率,并进一步评价储层非均质性。利用岩心分析、核磁测井以及CT扫描图像解释3套数据集计算的变异系数和洛伦兹系数,以及不同采样间隔的CT扫描图像获得的物性差异分析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异同点和有效性。认为从二维岩心CT扫描图像中提取的岩石物性数据集是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分析的一种有用的、可靠的资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非均质性 岩心分析 核磁测井 二维岩心ct扫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三种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9
作者 张卫峰 孙兆辉 +1 位作者 张晓明 谢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5-65,共11页
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将双孔隙度模型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Peazard-Anderson(P-A)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裂缝孔隙度经验公式等三种常用的双侧向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经岩心CT资料标定的成像测井... 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将双孔隙度模型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Peazard-Anderson(P-A)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裂缝孔隙度经验公式等三种常用的双侧向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经岩心CT资料标定的成像测井资料提取的裂缝孔隙度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不同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双孔隙度模型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计算的裂缝孔隙度通常偏小,与成像测井资料提取的裂缝孔隙度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别;当深、浅侧向电阻率小于1000Ω·m且两者存在幅度差时,P-A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成像测井资料提取的裂缝孔隙度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但整体略微偏小;当深、浅侧向电阻率小于1000Ω·m时,裂缝孔隙度经验公式计算的裂缝孔隙度与成像测井资料提取的裂缝孔隙度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孔隙度 双侧向测井 成像测井 岩心ct扫描 缝洞型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