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野豌豆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魏锋 阎文玫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65-768,共4页
自山野豌豆(ViciaamoenaFisch.)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波谱和化学分析鉴定其中一个为新的黄酮甙,命名为山野豌豆甙(amoeninA3),其余5个化合物为槲皮素(quercetinD2)、山... 自山野豌豆(ViciaamoenaFisch.)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波谱和化学分析鉴定其中一个为新的黄酮甙,命名为山野豌豆甙(amoeninA3),其余5个化合物为槲皮素(quercetinD2)、山奈酚(kaempferolD1)、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quercetin3OαLrhamnosideC1)、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sideC2)、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甙(kaempferol3,7OαLdirhamnosideA2)。以上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山野豌豆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山野豌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地区野生山野豌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丽君 徐大伟 +3 位作者 杨桂霞 辛晓平 任吉彬 王青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864,共6页
以呼伦贝尔采集的野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其种子萌发状况,寻找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各种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中,擦破种皮及浓硫酸浸泡种子效果最为明显,擦破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和... 以呼伦贝尔采集的野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其种子萌发状况,寻找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各种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中,擦破种皮及浓硫酸浸泡种子效果最为明显,擦破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8.67%和98.00%;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浸泡30 min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9.33%,浸泡5~30 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浸泡60 min的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7.33%,与浸泡30 min处理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温度水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不同时间对发芽及出苗效果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种子 硬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山野豌豆SRAP-PCR反应体系与引物筛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颖 王显国 +1 位作者 张巨明 刘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5-330,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山野豌豆叶片DNA为模板,从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3个水平,对山野豌豆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山野豌豆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山野豌...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山野豌豆叶片DNA为模板,从Mg2+、dNTP、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3个水平,对山野豌豆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山野豌豆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山野豌豆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μL 10×PCR buffer(不含Mg2+)、30ng的模板DNA、引物2.0μmol/L、Mg2+2.0mmol/L、Taq DNA聚合酶1.5U、dNTP 0.2mmol/L,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结果均有不同影响,其中以引物浓度影响最大,dNTP浓度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3份山野豌豆种源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9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20对引物组合。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为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山野豌豆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SRAP PCR体系优化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 L.物种生物学研究——Ⅰ.山野豌豆复合种核型分析和进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瑞军 刘祥军 +1 位作者 刘玫 刘鸣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报道了山野豌豆复合种的核型。山野豌豆V.amoena 2n=24=10m+10sm+4st;狭叶山野豌豆V.amoena var.oblongifolia 2n=12=2m+8sm+2st;绢毛山野豌豆V.amoena var.sericea 2n=12=2m+8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四倍体细胞型是一个异源多倍体,... 本文报道了山野豌豆复合种的核型。山野豌豆V.amoena 2n=24=10m+10sm+4st;狭叶山野豌豆V.amoena var.oblongifolia 2n=12=2m+8sm+2st;绢毛山野豌豆V.amoena var.sericea 2n=12=2m+8sm+2st。核型分析表明四倍体细胞型是一个异源多倍体,二个二倍体细胞型具有相似的核型,支持将这三个细胞型处理为种内关系。文章最后依据核型、形态和地理分布提出了这三个细胞型的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 物种 生物学 山野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光辐射和CO_2浓度升高的山野豌豆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琳 杜广明 +1 位作者 冯朝阳 宋敏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9,共6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模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exDC.)的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野豌豆的CO2饱和点为1017μmol/mol,光饱和点为800μmol/m2.s,其水分利用效率(WUE...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模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exDC.)的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野豌豆的CO2饱和点为1017μmol/mol,光饱和点为800μmol/m2.s,其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模拟光辐射(SPR)增强略有升高,当SPR在100~2000μmol/m2.s内变化时,WUE维持在2.14~4.69mmol/mol之间,说明山野豌豆具有利用高浓度CO2的能力,受强光限制较小,为喜阳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CO2浓度 模拟光辐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地上生物量和草层结构及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秦建波 穆春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28-32,共5页
对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地上生物量和草层结构动态及其全氮含量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和各构件生物量动态变化呈S曲线型,地上生物量净积累前期增长缓慢,在7月22日后迅速增加,到8月11日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 对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地上生物量和草层结构动态及其全氮含量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和各构件生物量动态变化呈S曲线型,地上生物量净积累前期增长缓慢,在7月22日后迅速增加,到8月11日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至负值。随着生育进程和植株高度的增加,植株下层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降低,0~10cm层生物量的比例由6月12日的30.4%逐渐降至后期的4.5%~5.0%;叶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茎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在8月31目前,叶的比例始终高于茎的比例,生殖器官所占比例较小,最大值只有10.16%。茎、叶全氮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一直呈下降趋势,叶的全氮含量始终高于茎,生殖器官全氮含量在7月22日后迅速增加,到种子成熟期达到最高,叶和生殖器官全氮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4.69%和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地上生物量 草层结构 全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宋敏 于洪柱 +2 位作者 娄玉洁 陈涛 徐安凯 《草业与畜牧》 2011年第4期5-6,共2页
山野豌豆是多年生的野生豆科牧草,其可以用于青饲、干草、青贮饲料等,是一种高品质的牧草。本文对吉林省境内采集引种的山野豌豆(Vicia amoena)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山野豌豆的开发和利用提... 山野豌豆是多年生的野生豆科牧草,其可以用于青饲、干草、青贮饲料等,是一种高品质的牧草。本文对吉林省境内采集引种的山野豌豆(Vicia amoena)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饲用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山野豌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生物学特性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材山野豌豆中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巧荷 罗素琴 +1 位作者 刘乐乐 霍红玉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确定蒙药材山野豌豆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药用植物化学成分预实验方法对蒙药材山野豌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山野豌豆中含有以下成分:蛋白质、多糖、氨基酸、非还原糖、苷、皂苷、... 目的:确定蒙药材山野豌豆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药用植物化学成分预实验方法对蒙药材山野豌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山野豌豆中含有以下成分:蛋白质、多糖、氨基酸、非还原糖、苷、皂苷、鞣质、酚类、蒽醌类、黄酮类、内酯、香豆素类;强心苷、甾体类、三萜类等。结论:蒙药材山野豌豆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山野豌豆、多茎野豌豆及大野豌豆的凝胶电泳鉴别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树青 杨九艳 +1 位作者 辛建成 高琳雁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山野豌豆 多茎野豌豆 野豌豆 鉴别 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年龄山野豌豆地上生物量与粗蛋白含量的动态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建波 穆春生 金成吉 《四川草原》 2005年第11期9-12,共4页
不同生育年龄山野豌豆地上生物量与粗蛋白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龄山野豌豆由于其生育期短,生长缓慢,生物量低,所以基本没有利用价值;与此相对,2龄和3龄山野豌豆则有较高的利用价值。3龄山野豌豆与2龄山野豌豆相比,由于其地上生... 不同生育年龄山野豌豆地上生物量与粗蛋白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龄山野豌豆由于其生育期短,生长缓慢,生物量低,所以基本没有利用价值;与此相对,2龄和3龄山野豌豆则有较高的利用价值。3龄山野豌豆与2龄山野豌豆相比,由于其地上生物量和中后期粗蛋白含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利用价值高于2龄山野豌豆。在整个生长季节内,不同年龄山野豌豆植株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呈S曲线变化形式;茎叶比均表现出递增的趋势,而粗蛋白含量则表现为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不同生育年龄 生育期 地上生物量 粗蛋白 茎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不同生长时期营养动态变化及其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占明 马敏 +1 位作者 赵微 李成云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试验首先研究山野豌豆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干物质产量,接着利用体外发酵试验来研究其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分别于2014年6月、7月、8月和9月初在长白山地区采集山野豌豆,烘干后测其产量与各营养成分含量;选用3头生... 试验首先研究山野豌豆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干物质产量,接着利用体外发酵试验来研究其对瘤胃体外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分别于2014年6月、7月、8月和9月初在长白山地区采集山野豌豆,烘干后测其产量与各营养成分含量;选用3头生长状况相似,体质量均在450 kg左右的延边黄牛,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山野豌豆蛋白质产量在8月份达到最大,与相对饲用价值(RFV)曲线相交于8月初,此时植株干物质蛋白含量在18.37%以上;与6月和9月份收获的山野豌豆相比,7月和8月收获的山野豌豆显著提高体外发酵培养液的p H(P<0.05),降低NH_3-N含量(P<0.05),减少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降低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P<0.05)。综上所述,山野豌豆是极具饲用价值的含单宁牧草,且在8月初利用价值最高,能够优化瘤胃体外发酵过程,降低甲烷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单宁 延边黄牛 体外发酵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小乘 吕忠蕾 +2 位作者 田怡豪 王宣力 李成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35,共8页
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的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来评估山野豌豆缩合单宁的生产应用价值。选取9头体况良好、体重500 kg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 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 Fisch)的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来评估山野豌豆缩合单宁的生产应用价值。选取9头体况良好、体重500 kg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9头试验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牛。分别在山野豌豆初花期和盛花期采样,并对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中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行测定。饲粮中不添加山野豌豆缩合单宁提取物的为对照组,添加了1%初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提取物的为初花期组,添加了1%盛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提取物的为盛花期组。试验持续3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20 d。正试期第20 d饲喂前、饲喂后1、3、6、9 h采集瘤胃液,进行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指标——pH、氨态氮(NH3-N)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acid,VFA)含量、微生物蛋白(microbial protein,MCP)浓度的测定,并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timePCR)测定延边黄牛瘤胃总菌及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的缩合单宁含量为36.4827~38.2611 g/kg DM,且盛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含量更高;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均使延边黄牛瘤胃内pH有上升趋势,瘤胃NH3-N含量、VFA含量和MCP的浓度有下降趋势。不同生长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对溶纤维丁酸弧菌(B.fibrisolvens)都有抑制作用,对瘤胃总菌没有影响。山野豌豆缩合单宁具有保护过瘤胃蛋白、预防酸中毒的作用,且盛花期山野豌豆缩合单宁保护过瘤胃蛋白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缩合单宁 延边黄牛 发酵参数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山野豌豆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振 云学英 +3 位作者 于海青 李成林 郭晓宇 况媛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优化蒙药山野豌豆多糖提取液经活性炭脱色的条件,并建立其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蒙药山野豌豆粗多糖。以脱色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及脱色温度对粗多糖脱色的影响,优化活性炭脱... 目的:优化蒙药山野豌豆多糖提取液经活性炭脱色的条件,并建立其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蒙药山野豌豆粗多糖。以脱色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及脱色温度对粗多糖脱色的影响,优化活性炭脱色条件。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490 nm波长下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多糖中多糖含量。结果:优化的活性炭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3%、脱色时间40 min、脱色温度60℃。以此条件对粗多糖进行脱色验证试验,平均脱色率可达19.77%(RSD=1.85%,n=3)。蒙药山野豌豆粗多糖平均提取得率为4.56%(RSD=2.38%,n=3),提取液中多糖含量为1.98%(RSD=2.18%,n=4)。结论:本试验提取多糖得率重复性较好;建立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山野豌豆 多糖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活性炭 脱色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晨 王巍 +2 位作者 赵溦 徐娜 姜长阳 《黑龙江科学》 2012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实现栽培,以山野豌豆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试管苗的生根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MS+6-BA0.4mg·L-1+2,4-D2.5mg·L-1是...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实现栽培,以山野豌豆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试管苗的生根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MS+6-BA0.4mg·L-1+2,4-D2.5mg·L-1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6-BA1.0mg·L-1+NAA0.1mg·L-1+GA31.0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I/3MS+IAA0.1mg.L-’+ABTl.5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繁殖速度为1株试管苗1年繁殖约1万株试管苗。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9.0%,定植成活率为97.3%;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山野豌豆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组织培养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材山野豌豆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15
作者 高优恒 高俊杰 +1 位作者 王海鹏 李骁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8期45-48,共4页
目的寻找快速、简便的山野豌豆总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CTAB法、SDS法及改进CTAB法、改进SDS法)提取山野豌豆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纯度,以筛选出最优提取方法。结果改进CTAB法和改进SDS法所得的... 目的寻找快速、简便的山野豌豆总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CTAB法、SDS法及改进CTAB法、改进SDS法)提取山野豌豆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纯度,以筛选出最优提取方法。结果改进CTAB法和改进SDS法所得的山野豌豆总DNA纯度都较高,A260和A280分别为(1.9128±0.0827)和(1.8767±0.0408)。改进CTAB法提取到的总DNA电泳时DNA条带亮度明显,无拖尾现象。结论改进CTAB法是提取山野豌豆中高质量总DNA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DNA提取 蒙药材 CTAB法 SD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和无芒雀麦单混播生产性状的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忠义 宗树国 +2 位作者 陈尚武 高丽萍 刘冬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在高寒地区通过2006和2007年2年利用无芒雀麦、山野豌豆2种牧草采用单播、混播播种方式,进行产草量、返青时间、越冬性能、生长期等性状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无芒雀麦和野豌豆混播后在发芽、返青、越冬率等生长性能和产草量等生产性能... 在高寒地区通过2006和2007年2年利用无芒雀麦、山野豌豆2种牧草采用单播、混播播种方式,进行产草量、返青时间、越冬性能、生长期等性状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无芒雀麦和野豌豆混播后在发芽、返青、越冬率等生长性能和产草量等生产性能方面均占优势,为当地适宜的草地建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无芒雀麦 生产性状 播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山野豌豆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瑞音 于风岩 《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68-70,共3页
本试验通过连续四年的预测,认为山野豌豆是适合大面积栽培的优良豆科牧草,该草利用年限长,耐践踏,更适于做人工放牧地的骨干豆科牧草。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硬实率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文秀 金雄 +1 位作者 王俊杰 武智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3期69-71,共3页
山野豌豆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休眠特性及萌发吸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温室条件下对山野豌豆的幼苗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山野豌豆种子呈球形、椭球形、卵圆形,表面呈棕揭色、墨绿色,且表面有黑色线状或点状斑纹;种... 山野豌豆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休眠特性及萌发吸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温室条件下对山野豌豆的幼苗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山野豌豆种子呈球形、椭球形、卵圆形,表面呈棕揭色、墨绿色,且表面有黑色线状或点状斑纹;种脐呈线形,近种子颜色或较浅;山野豌豆种子具有较高的硬买特性,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子硬买休眠程度存在差异,自然状态下种子硬买率为87%~89%;机械破皮处理可有效地破除硬买,发芽率可提高到70%~96%;山野豌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 ,最低温度巧℃,最高温度25℃;吸水率超过120%时种子开始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种子 形态特征 萌发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硬实处理对几种野生山野豌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佳星 张娟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探究打破硬实处理对几种山野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种子吸水量,恒温条件自然状态下几种山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并采用机械方法刀片划破种皮处理,观测打破硬实休眠处理下几种山野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山野豌豆... 为探究打破硬实处理对几种山野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种子吸水量,恒温条件自然状态下几种山野豌豆种子发芽率,并采用机械方法刀片划破种皮处理,观测打破硬实休眠处理下几种山野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山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较深,其硬实率为71%~73%。物理处理刀片划破种皮能够有效破除硬实休眠,可使发芽率提高到82%~85%。山野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快,10~14 h即达吸水高峰,然后进入吸水滞缓期,需持续72~74 h种子开始萌动,开始发芽。不同地区野生山野豌豆种子均具有硬实休眠特性,休眠程度较深,在自然环境下的发芽率较低;在采用机械方法打破硬实处理后发芽率明显提高。除植株生长天数存在差异外,其余生长性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种子 打破硬实 吸水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野豌豆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明英 尤金成 +2 位作者 张木兰 乌兰 伟军 《草原与草业》 2013年第3期52-54,共3页
对山野豌豆几种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因采用的方法不同所得的效果也不同,用98%浓硫酸处理山野豌豆种20min,种子发芽率从28%提高到94%;采用60目砂纸磨破种皮与锉磨处理,种子发芽率由28%分别提高至48%与72%;热水处理效果不佳;低... 对山野豌豆几种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因采用的方法不同所得的效果也不同,用98%浓硫酸处理山野豌豆种20min,种子发芽率从28%提高到94%;采用60目砂纸磨破种皮与锉磨处理,种子发芽率由28%分别提高至48%与72%;热水处理效果不佳;低温与高温处理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豌豆 种子 发芽试验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