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环境因素对叶片山海绵海区移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欧徽龙 王德祥 +2 位作者 龚琳 陈军 丁少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4-578,共5页
海绵动物是重要的药源生物,由于自然海区生物量较少,限制了它的开发以及应用,海绵的人工增殖被认为是最有效解决海绵药源供给的途径.本研究以福建沿海广泛分布的山海绵属(Mycale)的种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初步的海区增殖研究.叶片山海绵(M... 海绵动物是重要的药源生物,由于自然海区生物量较少,限制了它的开发以及应用,海绵的人工增殖被认为是最有效解决海绵药源供给的途径.本研究以福建沿海广泛分布的山海绵属(Mycale)的种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初步的海区增殖研究.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属于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繁骨海绵目(Poecilosclerida),山海绵科(Mycalidae),山海绵属.研究了养殖深度,海水流速,附着基大小等3种因素对叶片山海绵在自然海区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移植环境中叶片山海绵成活率均为100%,且都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最快的生长速度出现在水深2.0m,流速较缓,附着基面积为75cm2的实验组,2个月平均增长率达472.1%.环境因子的多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深和水流对叶片山海绵的生长速度影响显著(p<0.05),较浅的水深、较缓的水流更有利于叶片山海绵的生长.叶片山海绵未全部覆盖附着基前,附着基的大小对叶片山海绵生长速度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山海绵 水深 流速 附着基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绵Mycale parishi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向潮 徐石海 +1 位作者 杨凯 贺焕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15-718,共4页
对采自南中国海的山海绵Mycaleparishi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鉴定了 3个生物碱 :5 甲基 1 (2 脱氧 β D 呋喃核糖 ) 2 ,4 (1H) 嘧啶二酮 (Ⅰ )、尿嘧啶 (Ⅱ )、N 2 羟基 1 羟甲基 3 十七烯基 二十五脂肪酸酰胺(Ⅲ ) ,其中... 对采自南中国海的山海绵Mycaleparishi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鉴定了 3个生物碱 :5 甲基 1 (2 脱氧 β D 呋喃核糖 ) 2 ,4 (1H) 嘧啶二酮 (Ⅰ )、尿嘧啶 (Ⅱ )、N 2 羟基 1 羟甲基 3 十七烯基 二十五脂肪酸酰胺(Ⅲ ) ,其中化合物Ⅲ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绵 Mycale parishi 化学成分 5-甲基-1-(2-脱氧-β-D-呋喃核糖)-2 4(1H)-嘧啶二酮(Ⅰ) 尿嘧啶(Ⅱ) N-2-羟基-1-羟甲基-3-十七烯基-二十五脂肪酸酰胺(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山海绵的滤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向冰冰 黄丹 +3 位作者 欧徽龙 朱红梅 陈子东 王德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在福建近海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活性物质含量丰富,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开发潜力的一种重要海洋药源生物.为了大面积推广养殖,寻找最佳养殖条件,本研究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叶片山海绵的滤水率为指... 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在福建近海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活性物质含量丰富,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开发潜力的一种重要海洋药源生物.为了大面积推广养殖,寻找最佳养殖条件,本研究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叶片山海绵的滤水率为指标,研究了温度、盐度、流速、饵料密度对叶片山海绵滤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饵料密度、温度和流速对叶片山海绵滤水率有显著影响,盐度的影响不显著.在温度20℃,盐度22,流速为0.156m/s,饵料密度为20×104mL-1时叶片山海绵滤水率达到最高.海绵出现较高滤水率时,其所处的环境因子也就是较适宜的,此结果可应用于海绵的实验和生产养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山海绵 滤水率 正交试验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山海绵共附生细菌的防污活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志颖 王祥 +2 位作者 苏培 冯丹青 柯才焕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从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共附生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别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5株)、假弧菌属(Pseudovibrio,1株)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1株).菌株经发酵培养后对发酵液进行提取,以翡翠贻贝(Pe... 从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中分离纯化得到7株共附生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分别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5株)、假弧菌属(Pseudovibrio,1株)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1株).菌株经发酵培养后对发酵液进行提取,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足丝分泌抑制实验检测提取物的防污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NAP1和NAP7的提取物显著抑制翡翠贻贝足丝分泌,其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55.26和14.85μg/mL,其余5株菌株的提取物均无防污活性.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比对,将菌株NAP7初步鉴定为脱氮假弧菌(Pseudovibrio denitrificans).另外,进一步对菌株NAP7提取物进行活性部位追踪,以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依次获得石油醚相、二氯甲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部分,进行防污活性检测,发现除水相部分无防污活性外,其余4个部分均显著抑制翡翠贻贝足丝分泌,其中正丁醇相不仅防污活性高(EC50=4.06μg/mL),对翡翠贻贝的毒性也低(半致死浓度(LC50)=158.11μg/mL),表明其中含有高效低毒的活性成分.研究结果为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获得新型环保海洋防污剂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细菌 防污活性 海洋防污剂 叶片山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岗 陈军 +3 位作者 许莉 李国强 吴彰哲 罗联忠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为药源海绵规模化养殖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合NMR、MS等光谱... 目的研究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次生代谢产物,为药源海绵规模化养殖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合NMR、MS等光谱方法和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叶片山海绵的低极性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单体化合物:3-吲哚甲醛(1)、(1 H-indol-3-yl)oxoacetamide(2)、3-hydroxyacetyl-indole(3)、3-(2-(1 H-indol-3-yl)-2-oxoethyl)-5,6-dihydropyridin-2(1 H)-one(4)、胆固醇(5)、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6)、胆甾-5,22-二烯-3β-醇(7)、花生酸(8)、1-棕榈酸甘油酯(9)、正十六烷基甘油醚(10)和对羟基苯甲醛(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叶片山海绵M.phyllophila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山海绵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海绵养殖
原文传递
广西北海涠洲岛陵水山海绵Mycale lingshuiensis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嘉慧 王春华 +3 位作者 王建荣 姚励功 郭跃伟 刘海利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7年第5期28-32,共5页
目的对采自中国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的陵水山海绵Mycale lingshui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以及铜靶单晶X-衍射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陵水山海绵M.ling... 目的对采自中国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的陵水山海绵Mycale lingshui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以及铜靶单晶X-衍射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陵水山海绵M.lingshuiensi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陵水山海绵M.lingshuiensis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含氮化合物,包括4个单吲哚生物碱:3-吲哚甲醛(1),3-吲哚甲酸(2),3-(hydroxylacetyl)-indole(3),4-hydroxy-5-(indole-3-yl)-5-oxo-pentan-2-one(4)和1个核苷:胸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种海绵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山海绵 含氮类化合物 单吲哚生物碱
原文传递
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高极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7
作者 张岗 游鑫壕 +3 位作者 许莉 陈军 李国强 罗联忠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正丁醇萃取组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为药源海绵规模化养殖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养殖M.phyllophila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化合物分离制备,通过一维及二维核磁共... 目的研究养殖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正丁醇萃取组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为药源海绵规模化养殖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养殖M.phyllophila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化合物分离制备,通过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等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为epi-plancyindole A(1)、尿嘧啶(2)、胸苷(3)、2′-甲氧基尿嘧啶核苷(4)、2′-脱氧尿嘧啶核苷(5)、鸟苷(6)、2′-脱氧鸟苷(7)、环(脯氨酸-蛋氨酸)二肽(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首次从该种海绵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有选择性抑制活性,IC50为44.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山海绵 养殖海绵 高极性化合物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海绵来源真菌黄灰青霉Sp-19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辛志宏 方玉春 +3 位作者 朱天骄 段琳 顾谦群 朱伟明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对一株来源于羽毛山海绵Mycale plumose的真菌黄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tiogriseumSp-19发酵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进行了活性追踪分... 目的对一株来源于羽毛山海绵Mycale plumose的真菌黄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tiogriseumSp-19发酵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进行了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SRB法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与讨论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fructigenines A(1),去乙酰化fructigenines A(2),fructigeninesB(3),1,4-benzodiazepine-2,5-diones(4)和cyclopenin(5);化合物4和5在3μg.mL-1时对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具有强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灰青霉菌 羽毛山海绵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碱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a sp.nov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睿 方玉春 +5 位作者 段琳 杜林 朱天骄 刘红兵 顾谦群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649,共4页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2,4-二羟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苯丙胺酸、脱氧鸟苷、鸟苷和N-乙酰酪胺;并初步评价上述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显示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 羽毛山海绵 糖多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海绵移植块周年生长的观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徽龙 王德祥 +1 位作者 陈军 丁少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60,共7页
为了解决药源海绵的供给问题,促进活性产物的挖掘和筛选,针对福建近海2种海绵: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和苔海绵(Tedania sp.)的周年生长率以及生长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旨在为实现药源海绵的规模化移植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采用... 为了解决药源海绵的供给问题,促进活性产物的挖掘和筛选,针对福建近海2种海绵:叶片山海绵(Mycale phyllophila)和苔海绵(Tedania sp.)的周年生长率以及生长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旨在为实现药源海绵的规模化移植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采用原位尼龙绳挂养的方式,对随机挑选的各30株海绵,每月进行生长数据的测量,并对海区水温进行周年高密度记录.其中苔海绵的观察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叶片山海绵的观察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结果表明:叶片山海绵的生长率与水温变化显著相关(p<0.05),在水温较高的6—9月生长迅速,长度增长率达到了(541.47±103.68)%,周长增长率达到了(53.76±87.03)%,其中周长增长率最高达到了229.63%;而随着水温的降低,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且过低的水温导致其死亡.苔海绵周年生长较缓慢,周长年生长率仅为(23.37±28.17)%,受海水水温影响不显著(p>0.05),在2013年8月出现最高周长生长率,增长率为93.88%;长度年增长率为(546.45±201.98)%,最大的个体长度增长率出现在8月,达到了956.11%.2种海绵的生长模式相似,均是优先覆盖尼龙绳等附着基的表面,之后才开始向着增加厚度的方向发展.根据实验结果,在海区逐步出现海绵的季节,海绵的移植应该选择在水温开始升高的4—5月,叶片山海绵采用固定在绳索上的移植方式,苔海绵则采用网兜移植的方式,有望获得较理想的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山海绵 海绵 移植 周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HNS054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培 王德祥 +2 位作者 柯才焕 黄妙琴 赵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海绵共生微生物是海洋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广泛分布于福建沿海的山海绵(Mycale sp.)中分离可培养共附生微生物,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能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寻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合物.从分离的64株细菌和21株... 海绵共生微生物是海洋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广泛分布于福建沿海的山海绵(Mycale sp.)中分离可培养共附生微生物,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能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寻找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化合物.从分离的64株细菌和21株放线菌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筛选到一株具有强烈拮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放线菌菌株HNS054,结合其培养特性、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孢子形态学观察及16SrRNA基因序列,看家基因atpD、recA、rpoB和trpB多基因联合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Streptomyces labedae.对该菌活性产物抑菌效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粗提物(1mg/mL)的抑菌能力略低于四环素(1mg/mL)和氨苄青霉素(1mg/mL),同万古霉素(1mg/mL)和环丙沙星(1mg/mL)相当,高于链霉素(1mg/mL).该活性物质对温度敏感,最高耐受温度为60℃;活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稳定,酸性条件(pH≤3)下失活,分子排阻层析所得物质经全波段扫描,发现它在230nm有较高的吸收值.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活性物质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绵 放线菌 抑菌活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和海鞘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分离与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琪 信艳娟 +2 位作者 Christopher FRANCO 柯才焕 张卫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62,共10页
在相同的分离培养条件下,为比较地域差别较大的福建海域海绵动物(山海绵Mycale sp.和网架海绵Stylissa sp.)和海南海域海鞘动物(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和乳突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之间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的差异,作者采用5种放... 在相同的分离培养条件下,为比较地域差别较大的福建海域海绵动物(山海绵Mycale sp.和网架海绵Stylissa sp.)和海南海域海鞘动物(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和乳突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之间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的差异,作者采用5种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和1种细菌通用培养基,对海绵和海鞘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16S rRNA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和序列分析,揭示其多样性。共获得可培养放线菌198株,其中从海绵中分离到87株放线菌,从海鞘中分离到111株放线菌。RFLP分析表现为38种不同的图谱类型。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海绵中分离到的放线菌包括6个放线菌属,其中有2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最相近的菌株相似性低于97%,可能是潜在的新菌株;从海鞘中分离到的放线菌包括7个放线菌属,有8株可能是潜在的新菌株。比较海绵和海鞘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发现,从海绵中分离到的放线菌,除节细菌(Arthrobacter)以外,均包括在海鞘分离的放线菌属中。海鞘相关放线菌多样性水平不容忽视,是除海绵之外另一获得新型放线菌资源以及药用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绵(Mycale SP ) 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 放线菌 RFLP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2,4,6-三硝基苯乙酯的合成及热分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强强 金波 +3 位作者 彭汝芳 舒远杰 楚士晋 董海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9-582,共4页
以TNT、甲醛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2,4,6-三硝基苯乙醇(PicCH2CH2OH);PicCH2CH2OH在浓硫酸催化下和丙烯酸在甲苯中回流反应24h,合成得到丙烯酸-2,4,6-三硝基苯乙酯,产率为62%。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 以TNT、甲醛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2,4,6-三硝基苯乙醇(PicCH2CH2OH);PicCH2CH2OH在浓硫酸催化下和丙烯酸在甲苯中回流反应24h,合成得到丙烯酸-2,4,6-三硝基苯乙酯,产率为62%。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S)以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对产物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计算其热分解活化能Ea分别为99.78,102.96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2 4 6-三硝基苯乙醇 丙烯酸-2 4 6-三硝基苯乙酯 热稳定性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er Awe
14
作者 Ding Ying 《Beijing Review》 2014年第42期44-45,共2页
Its unique history and jaw-dropping scenery set Mianshan Mountain apart from the rest Mianshan Mountain is a famous culturaland historical site in the city of Jiexiuin north China’s Shanxi Province.As part of a mount... Its unique history and jaw-dropping scenery set Mianshan Mountain apart from the rest Mianshan Mountain is a famous culturaland historical site in the city of Jiexiuin north China’s Shanxi Province.As part of a mountain range that extendsover 50 km in length.The mountain,whichreaches a height of 2,571 meters above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xi dropping apart historical mountain today Sheer Awe bringing contract nor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