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成像制导末端局部图像识别跟踪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成 李建勋 +2 位作者 童中翔 贾林通 张志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3-1221,共9页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末端目标图像充满导引头视场影响目标识别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红外成像制导末端局部图像识别跟踪的方法。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原理;选取了高亮区比例、灰度标准偏差、长宽比、紧凑度和复杂度等5个特征量作为特征提取和...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末端目标图像充满导引头视场影响目标识别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红外成像制导末端局部图像识别跟踪的方法。分析了红外成像制导原理;选取了高亮区比例、灰度标准偏差、长宽比、紧凑度和复杂度等5个特征量作为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的依据,提出适合导弹的目标快速识别算法;通过计算红外成像制导末端目标图像,在导引头焦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弹目距离与相对速度对目标图像变化情况的影响,研究了形心跟踪到局部图像跟踪的转换时机。综合考虑了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选取飞机机头作为局部图形跟踪的跟踪点;搭建红外成像制导仿真场景,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图像中的目标,减小红外成像导引头跟踪盲区,实现红外成像制导末端的平稳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红外成像制导 红外图像 特征提取 目标识别 形心跟踪 局部图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军 周凤岐 +1 位作者 陈新海 吴宏鑫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5-672,共8页
本文针对线性失配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跟踪概念──局部模型跟踪.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了实现此跟踪的系统特定结构和设计方法,并证明了设计中的分离定理以及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的最大跟踪能力.本文突破了... 本文针对线性失配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跟踪概念──局部模型跟踪.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了实现此跟踪的系统特定结构和设计方法,并证明了设计中的分离定理以及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的最大跟踪能力.本文突破了变结构不变性条件的苛刻限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态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模型跟踪 变结构控制 模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相关跟踪算法在太阳磁场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林佳本 邓元勇 胡柯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203-205,共3页
在太阳磁场观测系统中通过使用相关跟踪算法发现并消除原始图像间的抖动错位,提高磁场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然而相关算法的实现比较耗时,为保证系统观测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系统中采取了缩小相关窗口的尺寸——选取特征区域作为相关窗... 在太阳磁场观测系统中通过使用相关跟踪算法发现并消除原始图像间的抖动错位,提高磁场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率。然而相关算法的实现比较耗时,为保证系统观测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系统中采取了缩小相关窗口的尺寸——选取特征区域作为相关窗口的局部相关跟踪算法,并结合快速傅立叶算法和IntelR图像处理函数库等方法优化相关运算,提高了系统的时间分辨率。系统指标满足常规天文观测的要求并已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相关跟踪算法 图像处理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关联大系统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建国 周凤岐 周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3-756,共4页
针对一类失配的不确定关联大系统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和局部模型跟踪原理 ,提出了利用左特征向量设计切换面的方法 ,并结合 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矩阵对角占优性质 ,设计了这类失配不确定关联大系统的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该... 针对一类失配的不确定关联大系统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和局部模型跟踪原理 ,提出了利用左特征向量设计切换面的方法 ,并结合 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矩阵对角占优性质 ,设计了这类失配不确定关联大系统的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控制系统。该方法突破了变结构不变性条件的限制 ,使被控对象的关键状态稳态无误差地跟踪参考模型 ,提高了这类关联大系统的稳定跟踪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结构控制 左特征向量 局部模型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舵构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与跟踪 被引量:1
5
作者 上官望义 黄玉美 +2 位作者 要小朋 朱从民 马斌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95-1800,共6页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推导了一种连续曲率曲线,通过对其曲率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仅由姿态角改变量确定的最大曲率常数与路径曲线最大曲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求解出曲线方程中的转向位置参数。针对该曲线在前轮操舵与驱动构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推导了一种连续曲率曲线,通过对其曲率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仅由姿态角改变量确定的最大曲率常数与路径曲线最大曲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求解出曲线方程中的转向位置参数。针对该曲线在前轮操舵与驱动构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与跟踪中的应用给出了控制参量求解算法,并利用该构型的实验样机进行了路径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连续曲率曲线的使用能够提高移动机器人跟踪目标曲线路径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路径规划与跟踪 操舵构型 连续曲率 最大曲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割节点辨识的电网局部拓扑跟踪方法
6
作者 刘大勇 靳彦辉 李秀杰 《吉林电力》 2015年第5期21-25,40,共6页
将割节点的辨识引入到局部拓扑跟踪过程中,把割节点分为辐射型和环网型两类,提出了割节点分裂引起电气分裂的判据,避免了无效的网络搜索。在辐射型割节点处电气岛分裂,仅搜索数少节点且无回路,就可以划分电气岛;在环网型割节点处电气岛... 将割节点的辨识引入到局部拓扑跟踪过程中,把割节点分为辐射型和环网型两类,提出了割节点分裂引起电气分裂的判据,避免了无效的网络搜索。在辐射型割节点处电气岛分裂,仅搜索数少节点且无回路,就可以划分电气岛;在环网型割节点处电气岛分裂,应用谱聚类算法离线进行图形分割。当电气岛分裂时,只需做少量集合运算,即可划分电气岛。以IEEE39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基于割节点辨识的电网局部拓扑跟踪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割节点 局部拓扑跟踪 电气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F与光流法的增强现实跟踪注册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志禹 刘耀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7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SURF与光流法相结合的增强现实局部跟踪注册方法。采用光流法对移动对象区域进行跟踪,利用SURF算法仿射、尺度不变性及运算速度快的优点对该区域进行特征提取与匹配,利用相邻帧之间特征点的匹配关系求得三维注册矩阵,在保... 提出一种基于SURF与光流法相结合的增强现实局部跟踪注册方法。采用光流法对移动对象区域进行跟踪,利用SURF算法仿射、尺度不变性及运算速度快的优点对该区域进行特征提取与匹配,利用相邻帧之间特征点的匹配关系求得三维注册矩阵,在保持注册精确性的同时降低了系统运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实时跟踪与准确注册的效果,并且在环境变化时保持了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跟踪 加速稳健特征(SURF)特征提取 光流法 单应性矩阵 三维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象型空空导弹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宏波 庄志洪 +1 位作者 郑华利 张清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根据红外成象制导型空空导弹图象传感器在目标识别与跟踪过程中获得的图象序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序列的弹道终端红外图象跟踪时的跟踪算法,实现了目标特征点的自动识别与跟踪。文中以最大距离法对目标图象进行分割,以机头... 根据红外成象制导型空空导弹图象传感器在目标识别与跟踪过程中获得的图象序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序列的弹道终端红外图象跟踪时的跟踪算法,实现了目标特征点的自动识别与跟踪。文中以最大距离法对目标图象进行分割,以机头部位为局部图象跟踪时的跟踪部位,分析了导引头投影成象模型以及弹目距离、相对速度对目标图象变化情况的影响,研究了中段形心跟踪模式与末端局部图象跟踪模式的转换时机,定义了确定目标充满视场程度以及阻塞视场与否的两个判据。最后,以实测的飞机红外图象对文中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象 空空导弹 自动目标识别(ATR) 图象序列 局部图象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神经网络的微装配全局—局部视觉伺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席文明 朱剑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采用多视觉系统进行全局-局部3D点的跟踪,控制全局跟踪的视觉系统具有低的放大倍数和大的视场,而控制局部跟踪的视觉系统具有高的放大倍数和小的视场。在视觉伺服控制中,利用推导出的视觉雅可比映射矩阵建立任务空间到视觉空间的伺服控... 采用多视觉系统进行全局-局部3D点的跟踪,控制全局跟踪的视觉系统具有低的放大倍数和大的视场,而控制局部跟踪的视觉系统具有高的放大倍数和小的视场。在视觉伺服控制中,利用推导出的视觉雅可比映射矩阵建立任务空间到视觉空间的伺服控制方程,并利用这一方程建立预测器,对物体图像的未来位置进行预测,这样就减小了图像处理的区域,提高了图像处理的速度;同时,利用分层神经网络代替视觉空间到任务空间的映射,避免了复杂的逆矩阵计算。从仿真结果来看,这些方法的使用提高了图像处理的速度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配 全局-局部3D跟踪 视觉雅可比矩阵 伺服 预测 分层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导引头弹道终端跟踪能力研究
10
作者 王宏波 庄志洪 +2 位作者 朱自强 赵惠昌 丁雪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4,18,共5页
分析了弹道终端红外成像导引头跟踪盲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局部图像跟踪算法减小跟踪盲区的思想,讨论了飞机目标局部图像跟踪部位的选取原则。通过分析弹目平行交会模型,对影响弹道终端导引头跟踪能力的诸要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 分析了弹道终端红外成像导引头跟踪盲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局部图像跟踪算法减小跟踪盲区的思想,讨论了飞机目标局部图像跟踪部位的选取原则。通过分析弹目平行交会模型,对影响弹道终端导引头跟踪能力的诸要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某型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技术参数,对其终端跟踪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导引头的最大跟踪角速度、导引头图像探测器的帧频、弹目相对速度是影响导引头终端跟踪能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图像导引头弹道终端跟踪能力的几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导引头 弹道终端 跟踪能力 局部图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阶段局部双目光束法平差视觉里程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彤 刘洁瑜 李卓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82,共11页
针对光束法对初始值依赖性大以及双目相机模型的特点,在ORB-SLAM2算法基础提出了一种三阶段局部双目光束法平差算法。在帧间位姿跟踪阶段,为降低累积误差对匀速模型下3D-2D匹配的影响,引入环形匹配机制进一步剔除误匹配,并将关键帧地图... 针对光束法对初始值依赖性大以及双目相机模型的特点,在ORB-SLAM2算法基础提出了一种三阶段局部双目光束法平差算法。在帧间位姿跟踪阶段,为降低累积误差对匀速模型下3D-2D匹配的影响,引入环形匹配机制进一步剔除误匹配,并将关键帧地图点与当前帧3D-2D投影匹配;在跟踪局部地图阶段插入关键帧时,增加双目相机基距参数优化环节;在局部地图优化阶段,将最近的两关键帧间的普通帧也作为局部帧进行优化。KITTI数据集实验表明,三阶段局部双目光束法平差与ORB-SLAM2相比,构造了更多精确的3D-2D匹配,增加了优化约束条件,提高了运动估计与优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SLAM2算法 三阶段局部双目光束法平差 帧间位姿跟踪 跟踪局部地图 局部地图优化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小检测空间下多传感融合四足机器人自主导航策略
12
作者 邢羽航 张洲镕 +3 位作者 袁吉伟 段晋军 薛景峰 戴振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214-218,共5页
针对狭小检测空间的机器人巡检任务需求,提出多传感适时融合的小型四足机器人自主导航策略。采用惯性测量单元和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卡尔曼适时融合滤波获取机器人位姿;引入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对期望路径的高精度鲁棒跟踪,完成机器人狭小... 针对狭小检测空间的机器人巡检任务需求,提出多传感适时融合的小型四足机器人自主导航策略。采用惯性测量单元和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卡尔曼适时融合滤波获取机器人位姿;引入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对期望路径的高精度鲁棒跟踪,完成机器人狭小空间内的自主导航目标。试验验证表明:机器人实际行进路径与期望路径的吻合度较好,基于该策略可以实现小型四足机器人在狭小空间的自主导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自主导航 狭小空间 多传感适时融合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局部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B与光流法的增强现实注册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兴亚 薛红红 李乐 《电子设计工程》 2017年第13期40-43,共4页
针对增强现实现有注册算法速度较慢和实时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ORB与光流法相结合的增强现实局部跟踪注册方法。采用光流法对移动对象区域进行跟踪,同时利用ORB对该区域进行特征点提取和匹配,改善了移动三维注册算法中的实时... 针对增强现实现有注册算法速度较慢和实时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ORB与光流法相结合的增强现实局部跟踪注册方法。采用光流法对移动对象区域进行跟踪,同时利用ORB对该区域进行特征点提取和匹配,改善了移动三维注册算法中的实时性能。通过跟踪点失效检测,确保了跟踪的准确度。最后利用相邻帧之间特征点的匹配关系求得三维注册矩阵,完成注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了实时跟踪与准确注册的效果,并且在环境变化时保持了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局部跟踪 光流法 跟踪失效检测 实时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的改进Camshift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炫 颜学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9期31-34,共4页
针对Camshift算法要求相邻两帧之间的目标必须具有较大的颜色相似性,对于目标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和跟踪目标受到遮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目标丢失,并且在目标遇到相似颜色干扰的时候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颜色概率分布,引入局... 针对Camshift算法要求相邻两帧之间的目标必须具有较大的颜色相似性,对于目标在高速运动情况下和跟踪目标受到遮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目标丢失,并且在目标遇到相似颜色干扰的时候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颜色概率分布,引入局部搜索引导机制,结合kalman滤波预测的改进camshift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复杂背景,物体高速运动或遇到遮挡的情况下都有较好的跟踪效果,并且跟踪效率得到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SHIFT 局部跟踪引导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颈部轮廓拟合直线斜率特征的奶牛跛行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15
作者 宋怀波 姜波 +2 位作者 吴倩 李通 何东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90-199,共10页
针对人工跛行检测不够及时,难以发现突发中、重度跛行及轻度跛行行为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背景统计模型(normal background statistical model,NBSM)与局部循环中心补偿跟踪模型(local circulation center compensation tr... 针对人工跛行检测不够及时,难以发现突发中、重度跛行及轻度跛行行为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背景统计模型(normal background statistical model,NBSM)与局部循环中心补偿跟踪模型(local circulation center compensation track,LCCCT)和线性斜率最近邻分类(distilling data of KNN,DSKNN)技术的奶牛跛行检测方法。首先利用NBSM模型对奶牛序列图像中的目标奶牛像素区域进行分割,然后对得到的奶牛像素区域利用LCCCT模型提取目标奶牛身体前部像素区域,用其区域通过DSKNN模型提取目标奶牛的头部、颈部以及与颈连接的背部轮廓线拟合直线斜率数据,基于大样本视频序列帧数据将视频集制成轻度跛行、中重度跛行及正常等3类标签的斜率数据集。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随机选取的18段奶牛视频进行了验证,其中正常奶牛、轻度跛行奶牛及中重跛行奶牛视频段各6段,获得头部、颈部及背部连接处的拟合直线斜率数据集。在未清洗的数据集上,分别利用SVM、Naive Bayes以及KNN分类算法进行了奶牛跛行的分类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VM与Naive Bayes跛行分类检测正确率均为82.78%,KNN奶牛跛行检测正确率为81.67%。将未清洗的数据集进行清洗后,3类算法的结果表明,KNN分类算法的跛行检测正确率达93.89%,高于SVM分类算法的91.11%及Naive Bayes分类算法的86.11%。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头部、颈部及背部连接处的拟合直线斜率特性可以正确检测奶牛跛行,未清洗的数据经数据清洗后,KNN分类算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检测结果。该研究结果对于奶牛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模型 算法 奶牛 跛行检测 局部中心循环补偿跟踪算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特征融合的自动适配区选择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海波 常铮 +1 位作者 余新荣 丁庆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37-2041,共5页
局部无纹理目标跟踪是当今空地成像制导领域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而自动适配区选择是解决该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自动适配区选择方法。首先,构造一个融合边缘密度、平均边缘强度、边缘方向离散度以及空间距... 局部无纹理目标跟踪是当今空地成像制导领域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而自动适配区选择是解决该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自动适配区选择方法。首先,构造一个融合边缘密度、平均边缘强度、边缘方向离散度以及空间距离的适配性度量函数;然后,采用该函数计算图像中每一点的适配置信度;通过制定适当的适配区选择策略,分割出3个置信度相对较高的适配区,用作匹配跟踪的目标模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割出的适配区与通过人工经验判断的结果相近,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该方法可广泛用于空地成像制导的局部无纹理目标跟踪以及景象匹配任务规划等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制导 局部无纹理目标跟踪 多特征融合 自动适配区选择 边缘方向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散变结构理论的BTT UUV控制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浩 吴茂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2期339-342,347,共5页
为满足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快速机动的需求,将倾斜转弯(BTT)技术应用于其自动驾驶仪设计.由于航行器运动过程中存在通道间耦合以及外界干扰,故可将系统表示成具有非匹配不确定性的关联大系统形式.根据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原理和参考模型... 为满足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快速机动的需求,将倾斜转弯(BTT)技术应用于其自动驾驶仪设计.由于航行器运动过程中存在通道间耦合以及外界干扰,故可将系统表示成具有非匹配不确定性的关联大系统形式.根据变结构局部模型跟踪原理和参考模型设计方法,利用左特征向量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切换函数及变结构控制系统.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对系统关键状态具有较好的稳态跟踪性能,满足倾斜转弯UUV机动要求,且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航行器 倾斜转弯 变结构控制 局部模型跟踪控制 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Front Vehicl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ocal Feature Tracking Method 被引量:1
18
作者 Jae-hyoung YU Young-joon HAN Hern-soo HAHN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1年第3期244-246,共3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that extracts features of back side of the vehicle and detects the front vehicle in real-time by local feature tracking of vehicle in the continuous images.The features in back side of...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that extracts features of back side of the vehicle and detects the front vehicle in real-time by local feature tracking of vehicle in the continuous images.The features in back side of the vehicle ar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dges,shadow and symmetry.By comparing local features using the fixed window size,the features in the continuous images are tracked.A robust and fast Haarlike mask is used for detect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dges,and shadow is extracted by histogram equalization,and the sliding window method is used to compare both side templates of the detected candidates for extracting symmetry.The features for tracking are vertical edges,and histogram is used to compare location of the peak and magnitude of the edges.The method using local feature tracking in the continuous images is more robust for detecting vehicle than the method using single image,an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valuated by continuous images obtained on the expressway and downtown.And it can be performed on real-time through applying it to the embedded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detection object tracking real-time algorithm Haarlike edge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视频球员感知跟踪算法
19
作者 冯思佳 宋子恺 +2 位作者 于俊清 何云峰 管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68-1680,共13页
目的足球比赛视频中的球员跟踪算法为足球赛事分析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但足球比赛中球员跟踪存在极大的挑战:球员进攻、防守和争夺球权时,目标球员可能产生快速移动、严重遮挡和周围出现若干名干扰球员的情况,目前仍没有一种能够完美... 目的足球比赛视频中的球员跟踪算法为足球赛事分析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但足球比赛中球员跟踪存在极大的挑战:球员进攻、防守和争夺球权时,目标球员可能产生快速移动、严重遮挡和周围出现若干名干扰球员的情况,目前仍没有一种能够完美解决足球比赛中球员跟踪问题的算法。因此如何解决足球场景中的困难,提升球员跟踪的准确度,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方法本文在分析足球比赛视频中球员目标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干扰项感知的颜色模型和目标感知的深度模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球员感知的跟踪算法。干扰项感知的颜色模型分别提取目标、背景和干扰项的颜色直方图,利用贝叶斯公式得到搜索区域中每个像素点属于目标的似然概率。目标感知的深度模型利用孪生网络计算搜索区域与目标的相似度。针对跟踪漂移问题,使用全局跟踪器和局部跟踪器分别跟踪目标整体和目标上半身,并且在两个跟踪器的跟踪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的时候分析跟踪器有效性并进行定位修正。结果在公共的足球数据集上将本文算法与10个其他跟踪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同时对于文本算法进行了局部跟踪器的消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球员感知跟踪算法的平均有效重叠率达到了0.5603,在存在同队球员和异队球员干扰的情况下,本文算法比排名第2的算法的有效重叠率分别高出3.7%和6.6%,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但是由于引入了干扰项感知的颜色模型、目标感知的深度模型以及局部跟踪器等模块增加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导致本文算法跟踪速度较慢。结论本文总结了跟踪算法的整体流程并分析了实验结果,认为干扰项感知、目标感知和局部跟踪这3个策略在足球场景中的球员跟踪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未来在足球球员跟踪领域研究的继续深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目标跟踪 足球球员跟踪 干扰项感知 目标感知 局部跟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