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场强下的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肝性脑病局部脑代谢改变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文伟 侯海燕 +1 位作者 蒋冬 高俊 《肝脏》 2019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 探讨3.0T场强下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肝性脑病(HE)局部脑代谢改变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8例)和HE组(肝... 目的 探讨3.0T场强下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对肝性脑病(HE)局部脑代谢改变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肝硬化患者分为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8例)和HE组(肝性脑病并发症的慢性肝性脑病患者,24例)。记录3组患者的颅脑MRI表现,并比较3组脑代谢物峰下面积比值NAA/Cr、Cho/Cr、Glx/Cr和mI/Cr。结果 肝硬化组与HE组患者的脑实质T2WI上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基底节区的苍白球及邻近区域的T1WI上可见双侧对称性高信影,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以双侧额叶等部位较为常见。HE组与肝硬化组的Cho/Cr、mI/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E组与肝硬化组Cho/Cr、mI/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组Glx/Cr高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P<0.05),但肝硬化组与对照组Glx/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AA/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与HE患者均存在脑代谢异常,证实脑代谢改变早于HE症状,且Glx峰的升高可较准确地预示HE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 肝硬化 肝性 局部脑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选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左传涛 王立伟 曹秋云 赵军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 目的 探讨首发抑郁症脑葡萄糖代谢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神经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与 1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PET)。抑郁症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Montgomery Asberg抑郁量表 (M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记忆量表 (WMS 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评定。结果  (1)感兴趣区 (ROI)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rCMRg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甚于左侧额上回rCMRglc降低 (P <0 0 5 )。 (2 )抑郁症组左侧、右侧rCMRglc与其MADS评分值呈负相关 (分别为P <0 0 5、P <0 0 1) ;右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扣带回、双侧颞叶rCMRglc与SI评分值呈负相关 (除右颞叶P <0 0 1,余区域P <0 0 5 ) ;左侧额下回rCMRglc与其WMS评分值呈正相关P <0 0 5 )。 (3)抑郁症组右侧丘脑rCMRglc与其 1→ 10 0数数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右侧额中回rCMRglc与其图片值呈负相关 (P <0 0 5 ) ;右侧岛叶rCMRglc与其再认值呈正相关 (P <0 0 5 ) ;左侧颞叶、左侧枕叶rCMRglc与其理解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局部葡萄糖代谢 PET 神经心理测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局部脑氧代谢率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占立 张春丽 王荣福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9,共6页
应用PET和示踪动力学原理进行无创性局部脑氧代谢率(rCMRO2)测定,为研究正常脑功能以及疾病状态下脑的病理生理状况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对rCMRO2测定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局部氧摄取分数(rOEF)、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局部脑血容量(rCBV)... 应用PET和示踪动力学原理进行无创性局部脑氧代谢率(rCMRO2)测定,为研究正常脑功能以及疾病状态下脑的病理生理状况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对rCMRO2测定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局部氧摄取分数(rOEF)、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局部脑血容量(rCBV)测定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代谢 局部氧摄取分数 局部血流量 局部血容量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局部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殿友 孙伯民 +6 位作者 孙成彦 赵永波 左传涛 管一辉 赵军 陈生弟 沈健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慢性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静止期脑局部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5例进行双侧STN的DBS治疗的晚期帕金...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慢性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静止期脑局部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5例进行双侧STN的DBS治疗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电刺激条件下,进行静止期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检查和UPDRS运动评分,并通过SPM99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STN的DBS治疗对脑内代谢的影响。结果 双侧STN的DBS治疗使P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同时脑局部糖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双侧豆状核、脑干(中脑、脑桥)、双侧顶枕部、运动前区(BA6)及扣带回的脑代谢增加,双侧前额叶底部海马的脑代谢明显减少(P<0.05)。结论 双侧STN的DBS治疗可能通过兴奋STN轴突的方式,使其投射区域的基底上行和下行通路以及相应的皮层高级中枢的代谢改善,从而使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丘底核电刺激 帕金森病 局部代谢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局部代谢的微透析
5
作者 王常伟 杨智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S1期103-107,共5页
微透析技术可持续测量活体脑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浓度,其应用已从动物实验发展到临床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外应用微透析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静脉血栓形成等引起的颅内静脉回流障碍病人进行持续监测,用来研究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或... 微透析技术可持续测量活体脑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浓度,其应用已从动物实验发展到临床研究.近些年来国内外应用微透析技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静脉血栓形成等引起的颅内静脉回流障碍病人进行持续监测,用来研究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或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时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改变,在兴奋性氨基酸、能量代谢物质、甘油及NO代谢物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代谢 微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霁 左传涛 +2 位作者 管一晖 赵军 董竞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负荷时 11例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细胞功能的变化 ,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穴位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及针刺这些穴位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方法 :选穴为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三阴交 ,选肢体瘫痪侧取穴... 目的 :观察电针负荷时 11例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细胞功能的变化 ,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穴位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及针刺这些穴位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方法 :选穴为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三阴交 ,选肢体瘫痪侧取穴。另加头部运动区和风池 (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 )。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简称PET)技术观察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结果 :针刺穴位后 ,提示脑梗塞患者病灶侧的中、侧额叶 ,上颞叶 ,顶叶和丘脑 ,及双侧下额叶、中颞叶、脑岛放射性增高为主 ,病变脑区和正常脑区都有反应 ,病变脑区相对于其正常脑区反应敏感。结论 :PET影像技术非常适合研究针刺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且进一步说明了针刺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局部葡萄糖代谢 电针 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里经穴电针时脑葡萄糖代谢PET对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霁 左传涛 +1 位作者 董竞成 乐晶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08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了解针刺表里特定经穴(解剖位置相对)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及其效应差异。方法表里经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和支沟(10例),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和间使(12例),随机选单侧取穴。空白对照(5例)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 目的了解针刺表里特定经穴(解剖位置相对)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及其效应差异。方法表里经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和支沟(10例),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和间使(12例),随机选单侧取穴。空白对照(5例)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电针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针刺表经穴位后,可见两侧中额叶和颞叶、丘脑、对侧小脑、海马等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以对侧为主)。针刺里经穴位后,可见两侧中额叶,对侧颞叶、丘脑、小脑葡萄糖代谢减低变化和同侧海马、尾状核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在生理状态下,针刺表里经穴对大脑起不同的调节作用。说明了穴位电针与脑功能区活动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 表里经穴 PET 局部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Patlak图解及动态FDG-PET方法生成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参数图
8
作者 吴义根 周云 +3 位作者 包尚联 黄嵩正 赵小虎 李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2849-2856,共8页
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LCMRGlc)是反映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作示踪剂的动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方法已被用于人脑LCMRGlc定量参数成像,但由于原有的方法需要输入函数,这对人体是有损伤的,因而很少用于临床... 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LCMRGlc)是反映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作示踪剂的动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方法已被用于人脑LCMRGlc定量参数成像,但由于原有的方法需要输入函数,这对人体是有损伤的,因而很少用于临床.本文采用基于参考区的Patlak图形近似模型(rPatlak)和动态FDG-PET成像方法生成LCMRGlc定量参数图,这种方法无需输入函数因而无需采集动脉血样.在对被试进行弹丸静脉注射155MBq的FDG后同步启动脑部动态PET扫描,扫描序列为4×0.5,4×2和10×5min,且扫描期间通过事先植入动脉的导管采集血样,以获得本研究中作为对比的金标准—原始Patlak图形近似方法(oPatlak)所需的输入函数.研究中的模拟数据也采用了同样的扫描序列.两种Patlak图形近似方法采用了最后的10个PET扫描数据.用需要血样数据的oPatlak方法获得相对于参考区的LCMRGlc比值作为金标准,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也被计算并作为比对.对于实际数据,选择包括白质、灰质、全脑等8个不同脑区作参考区来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选择哪个脑区作参考区,rPatlak与oPatlak的结果很相似,但SUVR的结果就差得多.模拟研究结果还表明,rPatlak结果的偏差及误差都小于SUVR.最后,用rPatlak方法生成的LCMRGlc定量参数图与oPatlak生成的很相似,但SUVR与oPatlak间就有较大差异.本研究表明,rPatlak方法好于SUVR方法,可以作为oPatlak方法的很好近似,新方法适合用来无损伤地生成LCMRGlc定量参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计算 局部葡萄糖代谢 FDG-PET rPatlak方法 SUVR 无损伤参数成像
原文传递
PET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与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春 《同位素》 CAS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本文就PET在AD诊断、疾病预测、药物疗效观...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本文就PET在AD诊断、疾病预测、药物疗效观察、神经递质功能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局部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大脑功能网络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钊 王英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20-1124,共5页
丙泊酚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神经影像技术为解析丙泊酚诱导镇静催眠的大脑功能网络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途径。文章对利用这些技术探索丙泊酚对大脑局部代谢、血流以及功能网络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网络层面阐述丙泊酚诱导镇... 丙泊酚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神经影像技术为解析丙泊酚诱导镇静催眠的大脑功能网络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途径。文章对利用这些技术探索丙泊酚对大脑局部代谢、血流以及功能网络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网络层面阐述丙泊酚诱导镇静催眠作用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麻醉机制 局部葡萄糖代谢 局部血流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没有面部斑痣的Sturge-Weber综合征一例报告
11
作者 梁承玮 梁开晖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35-235,共1页
没有面部斑痣的Sturge-Weber综合征一例报告梁承玮,梁开晖现报道1例没有面部斑痣的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syndromewithoutfacialnevus,SWWN)的患者... 没有面部斑痣的Sturge-Weber综合征一例报告梁承玮,梁开晖现报道1例没有面部斑痣的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syndromewithoutfacialnevus,SWWN)的患者。患儿男,7个月。入院前10大因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斑痣 化脓性膜炎 局部葡萄糖代谢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血管瘤 碱性磷酸酶 梯度回波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阳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