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单次尿铜比值诊断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意义初探 |
陆怡
王晓红
朱启镕
王建设
|
《肝脏》
|
2007 |
1
|
|
2
|
晨尿铜/锌比值诊断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研究 |
陆怡
刘晓青
王晓红
颜崇淮
王建设
|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
2009 |
0 |
|
3
|
24小时尿铜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意义 |
周香雪
李洵桦
梁秀龄
陈红英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4
|
尿铜蓝蛋白、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
谢英才
邓碧坚
支李金
|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5
|
尿铜蓝蛋白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 |
罗飞宏
沈水仙
方京冲
徐虹
刘豫阳
支涤静
方昕
冯志明
张哓凤
|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6
|
口服二巯丁二酸对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及尿铜的影响 |
杨任民
江停战
陈卫东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
1995 |
5
|
|
7
|
尿铜蓝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高芳堃
魏洁
陈仁涉
迟家敏
李明
王葛英
|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Wilson病人血铜尿铜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邓世林
李新凤
|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9
|
青霉胺、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及对尿铜排泄作用的比较 |
李乃忠
姚景莉
吕传真
夏蓓莉
陈秀珍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4
|
|
10
|
Wilson’s病患者亲体部分肝移植和全肝移植术后血清铜蓝蛋白及尿铜水平的变化 |
张峰
成峰
王学浩
李相成
孙连宝
李君
李国强
钱晓峰
汤琪云
夏永祥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
2004 |
1
|
|
11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尿铜的评价 |
张宪伟
徐静茹
曹波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
2013 |
1
|
|
12
|
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尿铜血清铜结果分析 |
罗晓芳
秦文华
耿琪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
2006 |
2
|
|
13
|
24小时尿铜标本留取方法的研究 |
王晓云
刘芝修
|
《护理学杂志》
|
2005 |
2
|
|
14
|
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及白蛋白的影响 |
杨叶虹
方京冲
姜文宇
谢洁怡
李吟遒
史虹莉
杨永年
朱禧星
|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5
|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比较 |
高芳堃
魏洁
陈仁涉
鲍利民
吴伟
高欣
王葛英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
2003 |
0 |
|
16
|
尿铜的恒电流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 |
陈阳
王俭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7
|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及白蛋白的因素(摘要) |
杨叶虹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催化褪色法测定尿铜 |
付煜荣
甄攀
郭春燕
|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9
|
尿白蛋白片段、尿铜兰蛋白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超早期诊断的意义 |
曲旭亮
王波涛
綦颂妮
|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
2005 |
0 |
|
20
|
补肾活血化浊中药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学、尿铜指标、精神神经症状、中医证型变化与疗程关系的影响 |
陈宏
张娟
王云宝
王谢
马莹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2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