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总蛋白浓度与尿蛋白类型关系的探讨
1
作者 车冬丽 祁祺 +4 位作者 田野 刘晴 王志阳 张磊 谭延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总蛋白浓度(g/L)与尿液蛋白类型(肾小球、肾小管、混合性等)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092例患者使用同一份样本检测尿液总蛋白浓度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的结果,并分析SDS-AGE可用于鉴别尿蛋白类型的尿液总... 目的探讨尿液总蛋白浓度(g/L)与尿液蛋白类型(肾小球、肾小管、混合性等)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092例患者使用同一份样本检测尿液总蛋白浓度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的结果,并分析SDS-AGE可用于鉴别尿蛋白类型的尿液总蛋白浓度的最佳临界值,以及尿液总蛋白浓度与各种尿蛋白类型样本的构成比、肾小球(或肾小管)蛋白质比例(占总蛋白)间的关系。结果(1)SDS-AGE用于尿液蛋白质分型的最佳临界值为尿液总蛋白浓度0.095g/L;(2)不同尿液总蛋白浓度组(轻度或痕量:0~1g/L;中度:1~4g/L;重度:≥4g/L)各种尿蛋白类型样本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或痕量组相比中等和重度组,检出单纯性肾小管蛋白尿样本的比例最高(18.82%vs 12.5%、7.41%),混合性蛋白尿的比例最低(44.27%vs 71.32%、70.37%);(3)混合性蛋白尿样本中,肾小管、肾小球蛋白质所占总蛋白的比例,在3个蛋白尿浓度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即尿液总蛋白浓度越高,肾小球性蛋白质占总蛋白的比例越高,肾小管性的则越低。结论尿液总蛋白浓度虽与蛋白质类型存在一定关系,但并不能准确反映尿蛋白的组织类型。使用SDS-AGE鉴定尿蛋白类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SDS-琼脂糖凝胶电泳 尿液总蛋白浓度 尿蛋白类型 肾小球性蛋白 肾小管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液中51种吲唑类合成大麻素
2
作者 罗轩 张珺 +4 位作者 朱定姬 黄克建 杨宁 刘晓锋 罗秋莲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法为真实案件样品的准确筛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吲唑类SCs因药效更强,自2013年后数量急剧增加,是SCs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亚类,也是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SCs的主要类别。本文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online SPE/LC-LIT-MS)从人体尿液和血液中检测51种吲唑类SCs的分析方法。将加入了51种吲唑类SCs混合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人血液或尿液试样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pH=4.8)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以含0.1%甲酸(v/v)的乙腈-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选择目标分析物的分子离子([M+H]^(+))和保留时间监测其二级离子,共实现了51种吲唑类SCs的定量分析;结合色谱和多级质谱数据也实现了的定性筛查(包括5组同分异构体)。各分析物检出限为0.02~1 ng/mL,定量限为0.04~4 ng/mL(尿液)和0.1~4 ng/mL(血液)。采用线性拟合时(权重因子1/x),各分析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在定量限、低、中、高4个水平下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为83.47%~116.95%,精密度为0.58%~13.79%。本文方法通过阀切换在动态模式下实现样品的提取、富集和分析,不仅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更宽的适用范围,为实际案件中SCs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吲唑类 尿液 在线固相萃取 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3
作者 刘琳 刘世轩 +1 位作者 陆馨悦 王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5-1592,共8页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跑台坡度为-16°,跑速为16 m/min,训练时间为90 min/次)方式建立慢性肌筋膜触发点动物模型,每周1次,连续干预8周,休息4周;正常组大鼠不做干预。12周造模结束后,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造模后24 h尿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尿样进行代谢图谱检测,筛选出共同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有32个差异代谢标志物,其中上调21个、下调11个;依据变量权重值>3,共14个差异代谢物被认定为潜在生物标志物;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表明,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与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大鼠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差异代谢物 代谢笼法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
4
作者 邓芬芳 白志军 +4 位作者 谭志科 王卫湛 卢祝靓子 黄淑怡 张宏峰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建立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向尿液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萃取溶剂,涡旋,离心,取上层有机相,重复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氮吹至干,再复溶于乙腈中。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2 mmol/L甲酸铵... 建立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向尿液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萃取溶剂,涡旋,离心,取上层有机相,重复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氮吹至干,再复溶于乙腈中。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2 mmol/L甲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cquity BEH C_(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质量浓度在1.0~100.0μ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01μ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2%~105.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4.1%(n=5)。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食物中毒患者尿液中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新乌头碱 萃取 超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者罕见绿色尿液病例分析
5
作者 唐洁 刘琳琳 +2 位作者 唐敏 田琴琴 张立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颜色主要来源于尿色素、尿胆原、尿胆素及尿卟啉,并且随着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变化,一般正常新鲜尿液的颜色由淡黄色到深黄色。本文报道了1例病毒...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颜色主要来源于尿色素、尿胆原、尿胆素及尿卟啉,并且随着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变化,一般正常新鲜尿液的颜色由淡黄色到深黄色。本文报道了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用丙泊酚后出现罕见绿色尿液的现象,探讨了该病例绿色尿液形成的原因,以期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 尿液颜色 新鲜尿液 尿胆素 尿胆原 病毒性脑炎 尿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发、尿液中依托咪酯及代谢物HPLC-MS/MS检测
6
作者 吴永富 王燕军 +3 位作者 代勇 张鑫 周奎霖 蔡玉刚 《刑事技术》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检测毛发和尿液中依托咪酯及其代谢物依托咪酯酸的检测方法。毛发样品经研磨粉碎后,经甲醇超声提取,尿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过0.22μm滤膜后,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检测毛发和尿液中依托咪酯及其代谢物依托咪酯酸的检测方法。毛发样品经研磨粉碎后,经甲醇超声提取,尿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过0.22μm滤膜后,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3.0 mm×150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监测。实验表明,尿液中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酸在0.5~50 ng/mL的浓度范围,毛发中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酸在0.025~2.5 ng/m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大于0.9925,提取回收率为91.0%~107.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为0.4%~7.4%,日内和日间准确度为91.5%~110.8%。对实际案例中的6份毛发和4份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6份毛发均检出依托咪酯原体,其中2份毛发检出代谢物依托咪酯酸且含量远低于原体;4份尿液中2份检出依托咪酯和代谢物依托咪酯酸且代谢物含量远高于原体。本文建立的方法能快速对吸食依托咪酯人员的毛发和尿液中依托咪酯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酸 高效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HPLC-MS/MS) 毛发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Netrin-1和HO-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代新华 郑淑君 +2 位作者 高丽红 张娟 李可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血红素氧合酶(HO-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2年至2024年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诊疗的100例DN患者列入观察组,按照疾病分期分为轻度(Ⅰ~Ⅱ期)患者43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血红素氧合酶(HO-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2年至2024年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诊疗的100例DN患者列入观察组,按照疾病分期分为轻度(Ⅰ~Ⅱ期)患者43例,中度(Ⅲ~Ⅳ期)患者29例,重度(Ⅴ期)患者28例,纳入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液Netrin-1、HO-1水平以及轻、中、重度DN患者的尿液Netrin-1、HO-1水平,分析尿液Netrin-1、HO-1单独与联合检测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Netrin-1、HO-1水平分别为(325.79±40.58)pg/mL、(87.82±13.23)μg/L,均高于对照组[(261.33±38.25)pg/mL、(59.46±15.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DN患者的Netrin-1、HO-1水平分别为分别为(278.70±26.42)pg/mL、(72.44±5.66)μg/L,中度DN患者的Netrin-1、HO-1水平分别为分别为(311.94±34.09)pg/mL、(80.89±10.08)μg/L,重度DN患者的Netrin-1、HO-1水平分别为分别为(338.89±16.40)pg/mL、(86.57±10.36)μg/L,重度DN患者的Netrin-1、HO-1水平均高于轻度、中度DN患者,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度、中度与重度两组ROC曲线分析显示,尿液Netrin-1、HO-1水平对DN分级诊断有一定价值,Netrin-1与HO-1联合检测诊断轻、中、重度DN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检测。结论DN患者的尿液Netrin-1、HO-1水平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不同分期的DN患者尿液Netrin-1、HO-1水平检测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液 轴突导向因子 血红素氧合酶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孕妇尿液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及新生儿出生结局评价
8
作者 王梓皓 徐梦菲 +2 位作者 李贝妮 吴萍 吴微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7,共8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机体。孕妇作为一类特殊人群,若暴露于PAEs,将会对子代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同时...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机体。孕妇作为一类特殊人群,若暴露于PAEs,将会对子代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同时检测孕妇尿液中8种PAEs代谢物(mPAEs)的分析方法。尿液样品经β-葡萄糖苷酶酶解后,采用Bond Elut Plexa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经洗脱、浓缩、复溶后,进行HPLC-MS/MS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3 mm,3.5μm)进行分离,以0.1%乙酸水溶液和0.1%乙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mPAEs在0.1~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15~0.048 ng/mL,定量限为0.050~0.160 ng/m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1、10、50 ng/mL)下,8种mPAEs的加标回收率为80.2%~99.7%。采用此方法对鄂州市妇幼保健院497名孕妇尿液中的8种mPAE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97名孕妇广泛暴露于PAEs,其中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的含量最高,中位数水平为104.46 ng/mL;邻苯二甲酸单苄酯(MBzP)的含量最低,中位数水平为0.22 ng/mL。同时,研究还对新生儿的出生结局进行了评估,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孕妇尿液中的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每增加一个自然对数(ln)水平,孕周减少0.11周(95%置信区间(CI):-0.18~-0.03);孕妇尿液中的邻苯二甲酸(2-乙基-5-氧己基)酯(MEOHP)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CPP)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降低39.28 g(95%CI:-76.48~-2.09)和39.62 g(95%CI:-73.73~-5.52)。该方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低,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通过此方法测定了孕妇尿液中的8种mPAEs,并结合新生儿的出生结局发现,孕期PAEs暴露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 孕妇尿液 出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尿液中尿素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权 裴洪昌 李贤辉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不同膜工艺耦合在尿液尿素回收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膜分离技术用于尿素回收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膜材料的研发与不同膜分离技术的联用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尿液处理 资源化利用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和8-异前列腺素F_(2α)
10
作者 刘思佳 赵福荣 +4 位作者 张亚莲 孙晓宇 张萌萌 侯琨 曹云峰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2,3-地诺血栓素B_(2)、11-脱氢-2,3-地诺血栓素B_(2)和11-脱氢血栓素B_(2))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盐酸酸化至pH 2.0~4.0,经C18固相萃取柱净... 建立了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2,3-地诺血栓素B_(2)、11-脱氢-2,3-地诺血栓素B_(2)和11-脱氢血栓素B_(2))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尿液经盐酸酸化至pH 2.0~4.0,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测定。使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含0.002%氨水的2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分析4 min,内标法定量。4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2,3-地诺血栓素B_(2)0.02 ng/mL,其余目标化合物0.01 ng/mL;定量限为2,3-地诺血栓素B_(2)0.1 ng/mL,其余目标化合物0.05 ng/mL;实际尿液中,4种目标物在定量限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1.48%~104.87%,低、中、高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2.95%~104.90%,日内精密度为2.79%~13.01%,日间精密度为4.45%~13.67%。应用该方法测定健康人群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和8-异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并用肌酐进行校正。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诊断,血栓素A_(2)(血栓素A_(2)的3种代谢物加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8-异前列腺素F_(2α)的AUC为0.775,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有望辅助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筛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2 3-地诺血栓素B_(2) 11-脱氢-2 3-地诺血栓素B_(2) 11-脱氢血栓素B_(2) 8-异前列腺素F_(2α) 尿液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变牛奶色,是什么怪病
11
作者 邓洁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5年第1期32-33,共2页
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呈淡黄色到琥珀色。但有时候,尿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比如,尿液居然可以像牛奶一样,呈现出乳白色,还伴随恶臭味。临床上将这种情况称为乳糜尿。为何会这样?欲知乳糜尿的“玄机”,且看以下分解。
关键词 乳糜尿 恶臭味 琥珀色 尿液 牛奶 玄机 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分析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袁永秀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79-08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特定蛋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比较了参照组与实验组尿液特定蛋白检测结果,包括UMA、UTF、URBP、UC、UUN和uα1-MG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所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 < 0.004)。此外,我们还分... 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特定蛋白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比较了参照组与实验组尿液特定蛋白检测结果,包括UMA、UTF、URBP、UC、UUN和uα1-MG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所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 < 0.004)。此外,我们还分析了不同肾脏疾病患者的尿液特定蛋白水平,发现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组在这些指标上的显著差异。结论 综上所述,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分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有助于指导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分析 肾脏疾病 特定蛋白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颜红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索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500例孕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尿液干化学检验。比较两组孕妇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 目的探索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500例孕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尿液干化学检验。比较两组孕妇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分析尿液干化学检验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孕妇葡萄糖(7.98±3.78)mmol/L、尿潜血(8.89±2.67)ml/24 h、白细胞(12.78±3.78)个/μl、蛋白质(43.89±11.66)μg/L、尿胆原(9.78±4.71)μmol/L、pH值(6.89±1.02)、尿比重(1.17±0.06)、维生素C(0.48±0.08)mmol/L、亚硝酸盐阳性率64.00%、胆红素阳性率75.20%、酮体阳性率76.00%均高于对照组的(5.78±1.67)mmol/L、(6.41±0.23)ml/24 h、(4.78±1.77)个/μl、(15.82±3.52)μg/L、(4.78±2.02)μmol/L、(4.81±1.21)、(1.00±0.05)、(0.32±0.02)mmol/L、6.60%、2.20%、8.20%(P<0.05)。研究组5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尿液干化学检验检出354例,检出率为70.80%。结论尿液干化学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异于健康孕妇,但是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总体检出率并不高,需要配合其他检验方法,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干化学检验 孕妇 妊娠期糖尿 筛查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确诊中采用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准确率分析
14
作者 程素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4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福州市仓山区仓山镇卫生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实施生化检验)与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尿液检验),并对比检验...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福州市仓山区仓山镇卫生院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实施生化检验)与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尿液检验),并对比检验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检出结果、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准确率、敏感度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漏诊率和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与金标准Kappa值为0.77,一致性高,对照组Kappa值为0.32,一致性较低。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化检验可使检验更有效率,提高准确率和敏感度,降低漏诊率,为后续诊断及时提供数据参考,具有一定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尿液检验 生化检验 尿病患者 诊断准确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沙丘》启发的太空服可将宇航员的尿液转变为饮用水
15
作者 亚当·曼恩 王麒(译) 《中国科技教育》 2025年第2期67-67,共1页
在科幻系列小说《沙丘》中,干旱行星厄拉科斯(Arrakis)沙漠中居住的弗雷曼人使用特殊设计的蒸馏服回收利用他们体内的水分。受此想象的启发,一种新型太空服可将宇航员的尿液转化为饮用水,研究人员在2024年7月12日出版的《空间技术前沿》... 在科幻系列小说《沙丘》中,干旱行星厄拉科斯(Arrakis)沙漠中居住的弗雷曼人使用特殊设计的蒸馏服回收利用他们体内的水分。受此想象的启发,一种新型太空服可将宇航员的尿液转化为饮用水,研究人员在2024年7月12日出版的《空间技术前沿》(Frontiers in Space Technology)上就此作了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前沿 系列小说 饮用水 尿液 回收利用 宇航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邹小红 聂署萍 +2 位作者 卢远彬 李振华 黄晓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型、2型糖尿病患者(总计70例)的晨尿,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0 mg/24 h)、微量白蛋白组(3... 目的: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型、2型糖尿病患者(总计70例)的晨尿,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0 mg/24 h)、微量白蛋白组(30~300 mg/24 h)、大量蛋白质组(>300 mg/24 h),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的尿液作为正常对照,记为对照组。为各组实施MALDI-TOF-MS技术检测,对比各组临床资料、多肽谱情况,分析极显著差异多肽峰的结果。结果:各组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48个多肽峰呈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核比(M/C)主要集中在7000以下,其中94个M/C比值高于2000,呈低表达,另有54个M/C比值低于2000,呈高表达。多肽样本经过统计分析显示,极显著性差异多肽峰43个,其中11个M/C比值低于2000,且呈高表达。结论:MALDI-TOF-MS技术在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监测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表达情况,并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MALDI-TOF-MS技术 尿液 蛋白质组学分析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尿潜血检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7
作者 吕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分析尿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的价值。方法 对接受尿潜血检验的72例患者均应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比两种检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显微镜镜检的诊断效能略高于尿液分析仪,但差异不大(P>0.05)。检验用时对比,尿液分析... 分析尿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的价值。方法 对接受尿潜血检验的72例患者均应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比两种检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显微镜镜检的诊断效能略高于尿液分析仪,但差异不大(P>0.05)。检验用时对比,尿液分析仪更短(P<0.05)。结论 不同检查方式其优势各不同,在实际的尿潜血检验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的真实情况选择恰当的检验手段,当然确保获得较优的诊断结果,建议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镜检 尿潜血检验 尿液分析仪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中尿液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危亚熵 顾柏俊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我国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结构的变化使我国成为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病的预防和预后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疾病。AD的病理特征是神经原纤维缠结和淀粉样... 我国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结构的变化使我国成为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病的预防和预后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疾病。AD的病理特征是神经原纤维缠结和淀粉样斑块长期(超过20年)的沉积,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或失去功能。目前临床诊断主要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测,这些诊断方式的复杂性和侵入性限制了其在AD早期检测中的应用。尽管血液中的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40/42比值以及和磷酸化Tau-181和Tau-217等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应用通常仅限于疾病进展评估,因为Tau蛋白变化通常被认为是Aβ沉积的继发反应,不适合用于早期检测。尿液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其组成可以实时反映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这使得尿液成为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疾病早期筛查的理想选择。尿液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外周代谢物生物液在AD早期检测的价值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对以尿液生物标记物作为AD早期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尿液 生物标志物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及尿液分析仪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智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及尿液分析仪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26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尿液沉渣隐血检验... 目的探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及尿液分析仪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26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及尿液分析仪检测,以干化学试带法检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检测单独、联合检查对红细胞、白细胞阳性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比较其对于不同类型泌尿系统疾病的检出率。结果与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对于红细胞阳性诊断灵敏度96.20%、准确度95.38%较高,漏诊率3.80%较低(P<0.05);与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对于白细胞阳性诊断灵敏度95.06%、准确度95.38%较高,漏诊率4.94%较低(P<0.05);且联合诊断对肾小球病、肾结石、急性肾炎综合征、肾肿瘤检出率高于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单独诊断(P<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尿液分析仪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疾病类型提供参考,以针对性制订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系统疾病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 尿液分析仪 红细胞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全阴性标本显微镜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辉 陈锂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60-460,416,共2页
对于干化学法尿液检测全阴性标本是否应该进行尿沉渣检查一直成为尿液检查较为争议的论点。在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时。虽然其具有简便、快速之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假阴性标本是否应该进一步做尿沉渣检查的问题。本检验科对AX-... 对于干化学法尿液检测全阴性标本是否应该进行尿沉渣检查一直成为尿液检查较为争议的论点。在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时。虽然其具有简便、快速之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假阴性标本是否应该进一步做尿沉渣检查的问题。本检验科对AX-428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测定全为阴性的1564例尿液标本作沉渣镜检.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标本 尿液分析仪检测 假阴性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 尿沉渣检查 尿液检查 尿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