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中医证候与尿蛋白电泳、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代建风 李丽 朱泉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候与尿蛋白电泳、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e-retinolbinding protein, U-RBP)、尿免疫球蛋白G(urine-immunoglobulin G,U-Ig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于九江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住院的IgA肾病患者120... 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候与尿蛋白电泳、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e-retinolbinding protein, U-RBP)、尿免疫球蛋白G(urine-immunoglobulin G,U-IgG)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于九江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住院的IgA肾病患者120例,根据其症状表现确定证候类型,收集各证型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各证型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于肾穿刺活检前采集患者新鲜晨尿,测定尿蛋白检出率、U-RBP及U-IgG水平,分析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上述各指标的关系。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占比最高,为28.33%,其次为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占比分别为24.17%、18.33%、15.83%和13.33%。不同证候分型IgA肾病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IgA肾病患者的尿液经SDS-AGE电泳分析后共检出93例尿蛋白阳性,其中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检出肾小球性尿蛋白的概率高于其他证型,脾肾阳虚证检出混合性尿蛋白的概率高于肺肾气虚证和脾肾气虚证(P<0.05)。不同证候分型IgA肾病患者Scr、U-RBP、U-Ig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肾气虚证或肺肾气虚证患者血清Scr、U-RBP、U-IgG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个证候分型(P<0.05)。LEE分级中,肺肾气虚证Ⅰ级占比高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Ⅳ级占比低于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LEE分级中Ⅰ级占比高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Ⅳ级占比低于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肾小球性、混合性尿蛋白检出率及U-RBP、U-IgG水平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相关性,综合分析其相关性,可一定程度上为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尿蛋白电泳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气阴两虚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气虚证 肺肾气虚证 脾肾阳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免疫球蛋白G/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免疫球蛋白G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博文 袁亦彤 +4 位作者 吴琪俊 苏雪松 杨旭 周华 王艳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免疫球蛋白G/尿肌酐(IgG/Cr)比值与24 h尿IgG的相关性,评估IgG/Cr对肾小球疾病的病情监测能力。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患者,留取随机尿液检测...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免疫球蛋白G/尿肌酐(IgG/Cr)比值与24 h尿IgG的相关性,评估IgG/Cr对肾小球疾病的病情监测能力。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患者,留取随机尿液检测尿IgG、尿肌酐,留取24 h尿液检测24 h尿IgG含量,将尿IgG/Cr与24 h尿IgG进行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确定尿IgG/Cr对于大量24 h尿IgG判断界值。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IgG/Cr同24 h尿IgG正相关(r=0.786,P<0.001)。随机尿IgG/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临界值为133.5 mg/g,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754。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尿IgG/Cr同24 h尿IgG呈正相关,对24 h尿IgG有较好的判断能力,有望成为肾小球疾病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随机尿免疫球蛋白g 尿肌酐 24 h尿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免疫球蛋白G/肌酐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宏华 边平达 +1 位作者 李秀央 王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635-636,共2页
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最常见的肾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表现为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肌内膜肥厚。随着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发展,肾小球呈缺血性改变,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尿免疫球蛋白g 相关因素 肌酐 肾小球硬化 入球小动脉 小叶间动脉 血管壁增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免疫球蛋白G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崔贺贺 姚道阔 +4 位作者 周力 丁晓松 白玉天 李虹伟 陈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2019年入院的1854例STEMI患者,收集患者UIgG及其他基线资料。据UIgG三分位数分为三组,其中低UIgG组...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2019年入院的1854例STEMI患者,收集患者UIgG及其他基线资料。据UIgG三分位数分为三组,其中低UIgG组668例,中UIgG组570例,高UIgG组616例。主要临床终点为院内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三组各临床指标差异,分析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并绘制ROC曲线。结果三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史、白细胞、血肌酐、总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UIgG组上述指标高于低UI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院内死亡、心源性死亡、MACE比例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UIgG组NT-proBNP、CK-MB、cTnI的峰值高于低UIgG组,LVEF低于低UIgG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UIgG组院内死亡、心源性死亡及MACE发生率高于低UIgG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UIgG为STEMI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2,95%CI:1.002~1.083,P=0.042)。UIgG的截断点为2.09 mg/dL时,AUC为0.75(95%CI:0.67~0.82,P<0.01),灵敏度为67.4%,特异度为76.5%。结论UIgG是与STEMI患者院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内死亡 尿免疫球蛋白g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免疫球蛋白G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琦 陈建军 杨新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675-676,共2页
免疫球蛋白G(IgG)是血清中含量较多的一种大分子免疫球蛋白(分子量为16KD),主要由脾及周围淋巴浆细胞合成,通常不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尿中排量极少。一般在肾小球病变较重时免疫球蛋白G才排出显著增加。尿中免疫球蛋白G增多与肾... 免疫球蛋白G(IgG)是血清中含量较多的一种大分子免疫球蛋白(分子量为16KD),主要由脾及周围淋巴浆细胞合成,通常不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尿中排量极少。一般在肾小球病变较重时免疫球蛋白G才排出显著增加。尿中免疫球蛋白G增多与肾小球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大都是非选择性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免疫球蛋白g 免疫透射比浊法 肾小球滤过膜 测定 病变严重程度 肾小球病变 细胞合成 非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及尿免疫球蛋白G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云绍丽 董彩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1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及尿免疫球蛋白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的尿液标本,对其进行... 目的分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及尿免疫球蛋白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的尿液标本,对其进行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受检者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的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受检者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及尿免疫球蛋白G检测在确诊其病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尿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免疫球蛋白G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孔钊 唐朝红 +2 位作者 张丽 赵莹 张娟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986-1988,共3页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 121例无症状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为NAFLD组721例,非NAFLD组1 400例。测定U-Ig...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 121例无症状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为NAFLD组721例,非NAFLD组1 400例。测定U-IgG水平及其他实验室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U-IgG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U-IgG水平的增加NAFLD患病率逐步上升。用单元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U-IgG与NAFLD的相关性,发现U-IgG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7,95%CI:1.532~1.685,P<0.01)。结论 U-IgG水平与NAFLD的患病率以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U-IgG水平的检测对NAFLD的早期预防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尿免疫球蛋白g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血红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和尿α1-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彭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9-23,共5页
探讨血红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α1-微球蛋白(α1-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考患者是否罹患DKD,分两组回顾性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T2DM)1351例,其中合并DKD组669例,T2DM组68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 探讨血红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α1-微球蛋白(α1-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考患者是否罹患DKD,分两组回顾性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T2DM)1351例,其中合并DKD组669例,T2DM组68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肾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U-IgG、尿α1-MG水平,采用皮尔逊(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各指标间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值,以判断各指标的诊断影响。结果 与T2DM组相比,合并DKD组血红蛋白、U- IgG、尿α1-MG等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参照相关分析结果,U- IgG、尿α1-MG与肌酐(SCr)均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呈负相关;而血红蛋白与SCr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IgG 对DK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U-IgG与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血红蛋白、U-IgG、尿α1-MG均与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相关,U-IgG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DK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血红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Α1-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血β2微球蛋白变化与心肾功能关系分析
9
作者 严菊兰 吴祥 徐耕 《浙江实用医学》 1996年第2期 6-7,10,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9倒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2周前后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β2微球蛋白及血β2微球蛋白。结果表明:(1)心衰患者尿中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尿β2微球蛋白及血β2微球蛋白均高于正常值水平,且其变化随心衰程度增...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9倒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2周前后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β2微球蛋白及血β2微球蛋白。结果表明:(1)心衰患者尿中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尿β2微球蛋白及血β2微球蛋白均高于正常值水平,且其变化随心衰程度增加而增加(P<0.01),提示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尿β2微球蛋白和血β2微球蛋白可作为评价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功能不全所致肾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2)心衰经治疗改善后尿中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排出量显著减少,血中β2微球蛋白量明显降低(P<0.01及P<0.05),可作为观察心衰疗效及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3)硝酸甘油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硝酸甘油改善心功能及心功能不全所致肾损害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尿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移植肾早期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小芳 王立明 +2 位作者 闵敏 左富姐 周梅生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另随机抽取拟行肾移植术而进行术前检查的尿毒症患者20例为尿毒症对照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对6组患者的清洁新鲜中段尿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与尿蛋白定性检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结果与术后1~3个月组比较,术后4~11个月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即开始升高(P<0.05),术后1~5年组、6~10年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均为P<0.05)。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的变化较尿蛋白定性及Scr的改变更为敏感,宜作为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常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微量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蛋白定性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尿蛋白联合筛查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邸平 徐菡 +2 位作者 乐家新 徐丽娟 王成彬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6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干化学法检测的尿蛋白定性结果将其进一步分为弱阳性(±)DN组(9例),阳性(+)DN组(9例),强阳性(++)DN组(30例),超强阳性(+++)D... 目的:探讨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6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干化学法检测的尿蛋白定性结果将其进一步分为弱阳性(±)DN组(9例),阳性(+)DN组(9例),强阳性(++)DN组(30例),超强阳性(+++)DN组(28例);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 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以及免疫球蛋白G(Ig G)项目;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UTP)项目;采用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尿蛋白定性项目,并比较两组各项尿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 Alb、Ig G及TRF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3.43,Z=-2.61,Z=-3.51;P<0.01)。UTP项目尿蛋白弱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5);尿蛋白阳性、强阳性及超强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2.66,Z=-2.89,Z=-4.03;P<0.01)。α1-MG和β2-MG两项:尿蛋白弱阳性DN组和尿蛋白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尿蛋白强阳性DN组和尿蛋白超强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3.89,Z=-5.37,Z=-2.64,Z=-3.71;P<0.01)。结论: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DN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m Alb、Ig G及TRF三项对DN早期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α-1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及补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19-320,共2页
探讨尿微量蛋白及补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尿微量蛋白及补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病变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尿微量白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血补体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六联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齐莹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uIGG、uRBP、uTRF、uALB、uα1MG,采用速率法检测uNAG,分别对79例糖尿病患者和6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尿六联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uIGG、uRBP、uTRF、uALB、uα1MG和uNAG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六项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IGG、uRBP、uTRF、uALB、uα1MG和uNAG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六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从而为临床发现、诊断、治疗和DN的病情监测提供强有力的实验室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免疫球蛋白g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系列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岱 叶山东 陈超 《安徽医学》 2017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尿转铁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TH糖蛋白(THP)联合尿白蛋白(ALB)检测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4... 目的探讨24 h尿转铁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TH糖蛋白(THP)联合尿白蛋白(ALB)检测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4年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分为并发DKD组(G1组)和非DKD组(G2组),另根据24 h尿ALB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g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g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g3组),分析DKD的危险因素。结果 G1组和G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TRF、尿IgG、尿RBP、尿THP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2、g3组患者的尿TRF、尿IgG、尿RBP及尿THP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BUN、Cr、UA及e GFR均与24h尿系列蛋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尿TRF、尿IgG及尿RBP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尿蛋白联合检测可更早地帮助诊断DKD,且有助了解肾脏损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脏疾病 尿转铁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TH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肾功能放射免疫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宗书 张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评估肾小球损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 mAlb)与尿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IgG)和肾小管损伤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 目的评估肾小球损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 mAlb)与尿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IgG)和肾小管损伤指标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损伤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西京医院核医学科进行肾功能放射免疫分析的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及健康志愿者77名。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对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对各指标在糖尿病肾病诊断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肾功能轻度损伤组尿mAlb与尿IgG即出现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尿mAlb中位数:1.78μg/mL比1.14μg/mL,P=0.022;尿IgG中位数:1.44μg/mL比0.84μg/mL,P=0.038)。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尿β2-MG及尿α1-MG在中度损伤组出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_(CysC)=0.029,P_(尿β2-MG)<0.001,P_(尿α1-MG)<0.001)。ROC曲线对DKD诊断进行评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显示:肾小球指标中尿mAlb(AUC=0.800)与尿IgG(AUC=0.802),肾小管指标尿α1-MG(AUC=0.791)具有用于DKD早期诊断的预测价值。结论肾功能损伤指标在DKD损伤出现的时期有所不同,尿mAlb及尿IgG在肾功早期损伤时即出现升高,肾小管相关指标在出现中度损伤时才出现升高,其中尿α1-MG较尿β2-MG更适合于肾功能的评价。因此,建议在肾功能评价时全面选择肾小球与肾小管指标,对肾功能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Α1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尿病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sC及4种尿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927-1928,共2页
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DN),是DM患者死亡原因之一[1]。从诊断DM到临床上出现蛋白尿一般5~10年,这段时间的肾脏有比较明显的病理改变,且很难恢复,因此,DN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 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DN),是DM患者死亡原因之一[1]。从诊断DM到临床上出现蛋白尿一般5~10年,这段时间的肾脏有比较明显的病理改变,且很难恢复,因此,DN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5项指标在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CYSC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尿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酸和尿IgG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蒙旭 郑超 杨玉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UA)、尿免疫球蛋白G(U-IgG)联合检验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UA)、尿免疫球蛋白G(U-IgG)联合检验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对照组(UACR<30 mg/g)57例和研究组(30 mg/g≤UACR≤300 mg/g)5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肾功能指标及血清Cys-C、UA、U-Ig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早期DN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早期DN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ys-C、UA、U-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UA、U-IgG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均呈正相关,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ys-C、UA、U-IgG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IgG对早期DN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血清Cys-C、UA、U-IgG均与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相关,是早期DN的独立危险因子,三者联合检测对早期DN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肌酐比值 胱抑素-C 尿 尿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穴埋线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β_2-MG、uIgG等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存志 张军辉 +1 位作者 张瑞君 刘占尧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将62例观察病人随机分为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组(治疗组)32例,益气补肾化瘀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20日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尿β2-MG、尿α1-MG、uAIb、uIg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 将62例观察病人随机分为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组(治疗组)32例,益气补肾化瘀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20日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尿β2-MG、尿α1-MG、uAIb、uIg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亦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显著降低尿α1-MG,尿β2-MG、uAIb、uIgG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经穴埋线益气补肾化瘀
原文传递
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测定β_2—MG、u—ALB、u—IgG变化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张立民 《健康研究》 CAS 1997年第2期19-22,共4页
测定尿常规,肾功能正常的NIDDM+HP62例、NIDDM45例、HP48例、健康人40例。4组的S—β2—MG、u—β2—MG、u—ALB、u—IgG的水平。结果显示NIDDM、HP伴存时4项指标的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1994.3±712.5ng/ml、124.4±92.... 测定尿常规,肾功能正常的NIDDM+HP62例、NIDDM45例、HP48例、健康人40例。4组的S—β2—MG、u—β2—MG、u—ALB、u—IgG的水平。结果显示NIDDM、HP伴存时4项指标的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1994.3±712.5ng/ml、124.4±92.3ng/ml、21.33±18.04μg/ml、8.74±8.09μg/ml;分泌、排泄异常率分别为20.97%、29.03%、62.9%、37.1%,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NIDDM或HP病人检测β2—MG、u—ALB、u-IgG等,可早期发现肾损害,及时治疗,可以减轻肾脏病变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高血压病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三蛋白联合肾图检测肾脏功能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庞丽姝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5766-5767,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尿 β2微球蛋白/尿 蛋白尿 放射性同位素肾图术 肾/代谢 肾疾病/病理生理学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