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的特征、挑战与对策
- 1
-
-
作者
李西顺
-
机构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72,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IA220017。
-
文摘
“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就业理论的重要创新。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体现。“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这一概念蕴含着深刻的哲学转向——从“以物为本”的经济逻辑转向“以人为本”的关怀伦理,从“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转向“公平友好”的价值理性,具备人民性、友好性、发展性等三个维度的内涵特征。当前,我国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在人力资源需求侧、供给侧、供需匹配等方面仍面临一定问题与挑战,需从器物、制度、文化等三个层面针对性施策推进解决。“就业友好”在器物、制度、文化等三个层面的价值引领,构筑起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的“精神穹顶”,使“幸福美好就业”成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内核。
-
关键词
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优先战略
-
Keywords
employ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model
high-quality full employment
employment-first strategy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内涵、意义与路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方长春
-
机构
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口机遇、挑战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3JZD02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是党和政府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其核心要义是在经济和社会多维度、诸领域构建起有助于就业扩容提质的发展方式。而其构建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供需两侧,以及供需对接端的共同发力,更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关键词
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优先
-
分类号
C913.2
[经济管理]
-
-
题名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挑战与实践路径
- 3
-
-
作者
莫荣
陈云
-
机构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室
-
出处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8,共8页
-
文摘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总体概念体现了“量”“质”“效”三者的融合统一,不可偏废,更不能将其相互对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备诸多有利因素,但也面临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经济形势起伏与发展模式转换、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进步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以及外部环境冲击与抑制因素的叠加影响,同时需要应对部分群体就业不充分、就业结构存在矛盾、资源配置效率欠佳、整体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等就业领域内部挑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将党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贯彻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强劳动力供给侧改革,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就业政策与服务体系,实施提升就业质量政策计划,加大应对失业风险的政策储备力度,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形成就业工作新合力。
-
关键词
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优先
就业友好型发展
投资于人
劳动力供给侧改革
-
Keywords
high-quality full employment
employment priority
employ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investment in people
reform of the labor supply side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