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灭分叉型煤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的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美 刘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2-1410,共9页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阵方法,按照一定精度离散煤层和非煤层数据,利用泛克里金法确定平面煤层厚度,反距离加权法确定每个栅格的符号距离函数估值,局部窗口对煤层进行精准定位,确定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距离函数截距,建立煤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讨论了距离函数截距对煤层精度的影响;滑动垂直窗口大小与煤层位置对建模结果中煤层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以针对煤层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快速建模,对大范围区域地质模型构建有一定的适用性,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煤层开采设计及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分叉煤层 地质统计学 符号矩阵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压缩匹配追踪的砂体尖灭点识别研究
2
作者 李洋森 秦德文 +2 位作者 刘庆文 王晓培 刘晓晖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砂体尖灭的刻画是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有效性评价的关键,而受地震资料带限影响难以准确识别砂体的尖灭位置。为了有效解决地震剖面上尖灭识别不准的问题,本文创新引入同步压缩匹配追踪时频分辨率和能量聚焦性双重优势开展砂体尖灭识别研究... 砂体尖灭的刻画是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有效性评价的关键,而受地震资料带限影响难以准确识别砂体的尖灭位置。为了有效解决地震剖面上尖灭识别不准的问题,本文创新引入同步压缩匹配追踪时频分辨率和能量聚焦性双重优势开展砂体尖灭识别研究。首先利用时频域褶积算子与初始模型约束构建匹配追踪的冗余字典,在时频域内筛选出所有可能的匹配原子构成备选原子库;将初始模型约束与时频域联合反演方法引入反演框架,可获得更精确的反演结果;再利用同步压缩匹配追踪变换,通过逐道分析提取优势频率,筛选时频瞬时谱,得到具有最优频率的单频谱剖面。对所提方法进行的二维模型及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同步压缩匹配追踪的高分辨率地震谱分解砂体尖灭点识别方法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时频域信息,得到最优频率的单频谱剖面,进而精确识别地下地质体尖灭位置。该方法对超覆型及削蚀型岩性圈闭尖灭线的刻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同步压缩 匹配追踪 时频分析 尖灭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实体建模中矿岩尖灭线自动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帅 孙豁然 +1 位作者 穆太升 高振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3-96,共4页
勘探工程的布置是多种多样的,在见矿的勘探工程和未见矿勘探工程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矿体尖灭位置。研究了矿体尖灭构建中的平均尖灭角法、有限推断法和无限外推法算法,并利用.NET语言,结合Ob jectARX 2007完成了矿体尖灭自动生成系统,该... 勘探工程的布置是多种多样的,在见矿的勘探工程和未见矿勘探工程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矿体尖灭位置。研究了矿体尖灭构建中的平均尖灭角法、有限推断法和无限外推法算法,并利用.NET语言,结合Ob jectARX 2007完成了矿体尖灭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生成的尖灭线合理、直观、易于用来形成实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线构建系统 有限推断法 无限推断法 平均尖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水尖灭点确定方法对水库淹没区面积的影响
4
作者 沈强 《山东水利》 2024年第11期12-15,共4页
水库回水尖灭点是确定水库淹没处理终点位置的依据,影响水库淹没区范围。为探究回水尖灭点确定方法对水库淹没区面积的影响程度,文章以安徽省牛岭水库工程为例,分别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和水电工程现行规范确定牛岭水库工程回水尖灭点,并以... 水库回水尖灭点是确定水库淹没处理终点位置的依据,影响水库淹没区范围。为探究回水尖灭点确定方法对水库淹没区面积的影响程度,文章以安徽省牛岭水库工程为例,分别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和水电工程现行规范确定牛岭水库工程回水尖灭点,并以此推算牛岭水库工程的淹没影响范围,结果表明,水利水电工程方法确定的牛岭水库工程淹没区面积比水电工程方法多0.27%。牛岭水库工程淹没区面积受尖灭点确定方法的影响较小,但不同水库由于水文、地形等条件不同,受影响程度可能不一样,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因素,合理确定回水尖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回水尖灭 淹没区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油藏超剥尖灭线夹角定量外推方法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苏朝光 闫昭岷 +2 位作者 张营革 高秋菊 朱定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41-1846,共6页
地层油藏是一种复杂的油藏类型,在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追踪的尖灭线与实际地层油藏的尖灭线常常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精确落实地层超剥线的位置是地层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大量的正演模型和地质统计方法,发现地层油藏超剥... 地层油藏是一种复杂的油藏类型,在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追踪的尖灭线与实际地层油藏的尖灭线常常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精确落实地层超剥线的位置是地层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大量的正演模型和地质统计方法,发现地层油藏超剥尖灭线的误差与地层和不整合面的夹角有关,从而提出了地层油藏超剥尖灭线夹角定量外推这种新方法,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地层油藏超剥尖灭线不准的问题,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藏 超剥尖灭线 倾角 误差 夹角定量外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洲砂岩尖灭线的地震匹配追踪瞬时谱识别方法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繁昌 李传辉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8,188+195,共7页
本文在介绍地震信号匹配追踪的基本原理和高精度瞬时谱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楔形尖灭体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特征,提出了一种在时频域利用瞬时谱特征识别砂岩尖灭位置的新方法。针对三角洲构造的不同方向的尖灭厚度是变化的,本文提... 本文在介绍地震信号匹配追踪的基本原理和高精度瞬时谱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楔形尖灭体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特征,提出了一种在时频域利用瞬时谱特征识别砂岩尖灭位置的新方法。针对三角洲构造的不同方向的尖灭厚度是变化的,本文提出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将优势调谐频带内各瞬时谱分量包含的尖灭线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即可展示出尖灭线的全貌,从而减少了三角洲尖灭线解释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 瞬时谱 尖灭线 核主成分分析 薄层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德波 贾进华 +3 位作者 申银民 陈秀艳 王月然 陈延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术明确东河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3通过对地震正演记录进行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构建薄层检测因子、峰值振幅频率比,进行尖灭线分布的地震预测;4寻找研究区内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夹角、地震预测尖灭线与实际地层尖灭线误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行尖灭线定量外推,最终得到实际的东河砂岩尖灭线。该技术在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超覆尖灭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尖灭线 古地貌恢复 地震正演 地震属性 频谱分解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技术在库车坳陷南斜坡白垩系砂体尖灭线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军 王鹏程 +1 位作者 陈军 孟祥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794,共7页
库车坳陷南斜坡白垩系地层为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相沉积,钻井显示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砂坝砂体储层发育,但规模性油气发现较少;已发现的圈闭类型主要为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其勘探难点在于对薄层砂岩尖灭线的精细刻画。利用地震沉积学... 库车坳陷南斜坡白垩系地层为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相沉积,钻井显示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砂坝砂体储层发育,但规模性油气发现较少;已发现的圈闭类型主要为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其勘探难点在于对薄层砂岩尖灭线的精细刻画。利用地震沉积学90°相位转换技术解决同相轴与岩性的对应关系问题,利用Wheeler域转换技术解决同相轴的穿时问题,结合地层等时切片技术刻画薄层砂岩尖灭线。将该技术应用于英买1三维工区白垩系舒善河组并取得较好的结果,相较于利用原始地震数据提取属性以及沿层切片预测薄层砂体的结果具有明显优势。勘探实践揭示,三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砂坝砂体的尖灭区域油气显示丰富,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因此砂体尖灭线的识别技术对推动库车坳陷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尖灭线识别 白垩系 南斜坡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进油田西山窑组砂岩储层尖灭线的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军华 范腾腾 +2 位作者 杨勇 杜玉山 刘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70,279,共11页
永进油田属于典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砂体范围的准确预测是勘探成功的关键,而砂体尖灭线的识别直接影响砂体范围圈定的精度。尖灭点识别的方法较多,但直接用剖面解释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而基于调谐厚度的方法存在应用条件的... 永进油田属于典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砂体范围的准确预测是勘探成功的关键,而砂体尖灭线的识别直接影响砂体范围圈定的精度。尖灭点识别的方法较多,但直接用剖面解释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而基于调谐厚度的方法存在应用条件的限制问题,基于瞬时谱分析的地震属性方法则存在分辨率的问题。通过建立不同地质模型进行正演研究与分析,优选出识别砂体尖灭点效果较好的上覆地层下波谷幅值属性。理论测试表明,该属性比剖面直接解释和瞬时相位识别的尖灭点更接近真实位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到研究区目的层分辨率低、不同砂组相互叠置等问题,结合谱分解技术,沿上覆地层下波谷同相轴提取了分频数据体的下波谷幅值属性,通过切片能清晰地识别出永进油田西山窑二、三砂组主力油层的尖灭线,且计算结果与实际井资料相符,为该区域砂体范围刻画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方法对同类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尖灭点识别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 下波谷幅值 波峰幅值 瞬时相位 永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预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蒲仁海 何发岐 +1 位作者 袁丽珍 宋杉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底界标在波谷附近,因尖灭与波峰、波谷的振幅有关,中油组对应的弱 空白反射即为尖灭;(3)根据上、中、下油组砂岩及间互泥岩的厚度、速度及密度,结合今构造北倾的单斜背景,分别制作中油组砂体陡倾短距离尖灭,缓倾长距离尖灭时含油、气、水的地质模型及选用30 Hz 主频子波制作褶积地震模型验证,中油组和下油组上段砂体均向南尖灭。据此预测在中下油组有两个面积为56 km2 和160 km2 的砂岩尖灭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三角洲砂体 尖灭圈闭 三叠系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保真保幅处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YW3井区东河砂岩尖灭线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晓平 陈波 +2 位作者 孙维昭 张红梅 藏殿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部的YW3井区主要目的层段是石炭系东河砂岩,用常规方法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东河砂岩的尖灭线。对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的保幅保真重新处理后,在正演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河砂岩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技术与波阻抗反演技术,进行综合地震地质解释研究,比较精细地刻画了该区东河砂岩尖灭线的展布。地震资料的保幅处理有利于解释岩性尖灭线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幅处理 尖灭线 正演模型 地震资料解释 波阻抗反演 振幅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尖灭带天然气聚集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伟 张志杰 +1 位作者 汪洋 张朝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7,共9页
四川盆地东部大面积发育石炭系尖灭带,这些尖灭带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形成了复杂的天然气聚集规律。通过近期的研究与勘探实践,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尖灭带受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因素的控制,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构造—... 四川盆地东部大面积发育石炭系尖灭带,这些尖灭带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形成了复杂的天然气聚集规律。通过近期的研究与勘探实践,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尖灭带受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因素的控制,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气藏、构造—岩性—地层复合气藏、岩性气藏。这些气藏受构造特征的影响,在褶皱强烈的地区形成以岩性—构造复合为主的天然气聚集模式,在宽缓斜坡区形成以岩性—地层为主的复合天然气聚集模式;认为地层尖灭带岩性气藏,由于其储层薄,不仅气藏规模小、个数多、常发育异常高压与异常超高压,展示出局部岩性封闭性极强的特征,其储层致密带的发育为构造围斜区大面积岩性圈闭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认为川东还存在广安—重庆石炭系西南部尖灭带、明月峡—涪陵北石炭系南部尖灭带、梁平古隆起东侧石炭系尖灭带及开县—马槽坝石炭系东北部尖灭带等4个有利勘探领域,这些区带不仅是川东石炭系以岩性—地层为主的复合圈闭的有利发育区,而且也是未来石炭系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石炭系 黄龙组 地层尖灭 天然气聚集 气藏类型 岩性气藏 岩性—构造复合气藏 构造—岩性—地层复合气藏 天然气聚集模式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型正演进行草湖凹陷东河砂岩尖灭线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全东 刘传川 +2 位作者 胡艳革 何素文 方江雪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9-11,43,共4页
在草湖凹陷东河砂岩尖灭线实际解释中,可能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而造成解释或预测结果的错误。针对地下东河砂岩复杂的尖灭地质现象,通过模拟东河砂岩厚度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常规解释的成果,开展了东河砂岩地质建模与正... 在草湖凹陷东河砂岩尖灭线实际解释中,可能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而造成解释或预测结果的错误。针对地下东河砂岩复杂的尖灭地质现象,通过模拟东河砂岩厚度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响应特征,并结合常规解释的成果,开展了东河砂岩地质建模与正演。建立了多个超覆尖灭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精确预测尖灭点的位置,引导正确的解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东河砂岩 尖灭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演模拟技术的薄互层岩性体尖灭点解释外推:以渤中凹陷12构造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小松 朱红涛 +3 位作者 徐长贵 杜晓峰 官大勇 刘鸿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精确确定岩性圈闭尖灭点范围和位置可对油气勘探提供重要指导。通过分析渤中12构造区岩石物理参数,运用正演模拟技术探讨了下倾尖灭时岩性体尖灭点位置和范围与地震反射记录之间的关系。限定在渤中凹陷12构造区条件下,下倾尖灭时,实际... 精确确定岩性圈闭尖灭点范围和位置可对油气勘探提供重要指导。通过分析渤中12构造区岩石物理参数,运用正演模拟技术探讨了下倾尖灭时岩性体尖灭点位置和范围与地震反射记录之间的关系。限定在渤中凹陷12构造区条件下,下倾尖灭时,实际尖灭点和地震记录的尖灭点之间的误差与地层夹角存在幂函数关系,当频率发生改变,这种幂函数关系不变,但频率与2个尖灭点之间的误差存在反函数关系。根据尖灭点外推原理沿着地震剖面上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变化趋势外推可较准确预测得到尖灭点的真实位置。利用该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12构造区进行了实例分析,对比了辫状河三角洲BD2实际尖灭范围和预测尖灭范围,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岩性圈闭 尖灭点解释外推 误差范围 BZ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小营油田沙二段砂体尖灭线地震描述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志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5-308,185,共4页
小营地区沙二段主要储层类型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准确确定砂体边界是决定滚动勘探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该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砂体尖灭线难以落实的问题,在小层对比、钻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频谱... 小营地区沙二段主要储层类型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准确确定砂体边界是决定滚动勘探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该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砂体尖灭线难以落实的问题,在小层对比、钻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频谱成像、相位属性分析等技术对主力含油砂体尖灭线进行精细描述,并结合实际钻井展开地质综合评价,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二段 尖灭线 频谱成像 相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来水频率水库回水水位及尖灭点快速响应模型——以大岗山水电站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洋 周川 倪九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5,108,共4页
水库回水淹没是产生流域生态破坏和移民安置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准确地确定水库回水位及尖灭点位置是移民安置规划和淹没实物调查的重要前提。由于现行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在时效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本文利用不同来水频率的水... 水库回水淹没是产生流域生态破坏和移民安置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准确地确定水库回水位及尖灭点位置是移民安置规划和淹没实物调查的重要前提。由于现行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在时效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本文利用不同来水频率的水文数据,建立了水库回水水位及尖灭点快速响应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在一定条件下快速准确反映不同来水频率水库回水水位及尖灭点位置的变化。利用此模型,可根据来水频率对水库回水水位及尖灭点做出快速响应,为确定水库回水淹没范围及移民搬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水频率 回水水位 尖灭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油藏上倾尖灭点精细描述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营革 高秋菊 +1 位作者 郝志伟 苏朝光 《油气地球物理》 2006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济阳坳陷地层圈闭勘探实践为基础,以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正演模拟为手段,总结出了以地质统计分析、瞬时相位处理、夹角地震外推为主的地层油藏上倾尖灭点精细描述方法。钻探证实该方法有效、可靠。
关键词 地层圈闭 上倾尖灭 地质统计分析 瞬时相位 夹角地震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芳 张云 李蕾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6期24-31,118,共9页
赵凹油田泌73-1井区为侧缘尖灭油藏,为了弄清该区的砂体展布特征,部署新井进行效益开发,针对砂体变化速度快,砂体识别、储量动用认识不清等问题,充分利用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开展了单一河道砂体识别及砂体组合方法河道识别。结果表... 赵凹油田泌73-1井区为侧缘尖灭油藏,为了弄清该区的砂体展布特征,部署新井进行效益开发,针对砂体变化速度快,砂体识别、储量动用认识不清等问题,充分利用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开展了单一河道砂体识别及砂体组合方法河道识别。结果表明:1)将储层分为油组、小层、单层、单一河道砂体4级;单一河道砂体纵向边界识别标志主要为泥岩夹层,平面边界识别标志主要为河道间泥岩沉积和砂体厚度差异。2)垂直于物源方向砂体横向展布宽度较窄,砂体分布宽度为300~500 m,油砂体分布区间为180~220 m,顺物源方向延伸长度为1 400~1 800 m。应用该研究成果,新部署泌73-6井证实了预测的准确性,对同类油藏砂体展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缘尖灭油藏 单一河道砂体 识别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油田上倾尖灭带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晓蓓 冯毅 +3 位作者 肖波 郭恩常 马丽 姚国平 《河南石油》 2000年第6期17-19,43,共4页
砂砾岩油田开发进入到特高含水后期,挖掘油层上倾尖灭带附近的剩余油潜力显得日趋重要起来。上倾尖灭带油层薄、物性差、分布系数低;剩余油分布线长,面窄、厚度小、井网控制程度差;新井投产产能低、稳产期相对较长。因此,必须采用... 砂砾岩油田开发进入到特高含水后期,挖掘油层上倾尖灭带附近的剩余油潜力显得日趋重要起来。上倾尖灭带油层薄、物性差、分布系数低;剩余油分布线长,面窄、厚度小、井网控制程度差;新井投产产能低、稳产期相对较长。因此,必须采用特殊的挖潜方式,对单一油层部署水平井,对叠瓦状油层部署大斜度定向井,对参差不齐的多油层部署多底井,对上倾尖灭带与零散小油砂体的组合部署多靶心井。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油层保护措施,采用行之有效的喷砂射孔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砂岩油气藏 上倾尖灭 油层保护 喷砂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演模拟技术在渤中21-2构造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尖灭线刻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吉锋 张平平 +2 位作者 周东红 陈国童 王保全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42-44,159,共3页
渤中21-2构造区古生界圈闭由断层和碳酸盐岩地层上倾尖灭控制,在描述岩性边界的过程中,尖灭线的解释存在多解性,给解释带来了困难。为了更精细地刻画碳酸盐岩地层的岩性尖灭线,寻找一种更为接近实际的解释方案,落实构造规模及储量规模,... 渤中21-2构造区古生界圈闭由断层和碳酸盐岩地层上倾尖灭控制,在描述岩性边界的过程中,尖灭线的解释存在多解性,给解释带来了困难。为了更精细地刻画碳酸盐岩地层的岩性尖灭线,寻找一种更为接近实际的解释方案,落实构造规模及储量规模,针对碳酸盐岩地层地震反射特征及沉积特征,展开了正演模拟研究来指导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尖灭线的解释工作,运用地震属性技术以及正演模拟技术对该层段典型地震剖面进行正演模拟,总结地震反射尖灭点与地质尖灭点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刻画岩性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尖灭 地质尖灭 正演模拟 岩性边界 渤中21-2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