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8.0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光释光测年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会丽
陈杰
+3 位作者
冉勇康
刘进峰
王昌盛
李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小鱼洞地震地表破裂带罗元村探槽剖面揭示了汶川8.0级大地震之前的1次同等规模的古地震事件。文中对采自小鱼洞破裂带罗元村古地震探槽的7个冲洪积物样品进行了细颗粒石英简单多片再生法和单测片再生法光释光测年研究。LED08-212样品SA...
小鱼洞地震地表破裂带罗元村探槽剖面揭示了汶川8.0级大地震之前的1次同等规模的古地震事件。文中对采自小鱼洞破裂带罗元村古地震探槽的7个冲洪积物样品进行了细颗粒石英简单多片再生法和单测片再生法光释光测年研究。LED08-212样品SAR法预热坪实验表明预热温度坪区间为180~240℃,在此温度下热转移量小于等效剂量的1%,不影响测量结果。循环比、回授、剂量恢复试验也表明采用200℃预热温度、10s预热时间和SMAR法流程进行等效剂量测量是合适的,能有效地校正测量过程中的释光信号感量变化。样品LED08-113,LED08-212细颗粒石英SAR法等效剂量值与SMAR法结果的一致性,表明2种方法均适用于本批样品。整个剖面上下盘各形成1个很好的时间序列,结合该地区的历史地震记录,推测小鱼洞断层上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应该为距今1.7~2.2ka,其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至少为(1.0±0.0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小鱼洞地表破裂带
古地震
光释光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汶川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张鹏
李丽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29-234,共6页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地震使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3条同震地表破裂带,这表明有多条活动断层同时参与地震破裂,其过程复杂,现象丰富。本文对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及其与另2条地表破裂带的交汇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的活...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地震使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3条同震地表破裂带,这表明有多条活动断层同时参与地震破裂,其过程复杂,现象丰富。本文对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及其与另2条地表破裂带的交汇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的活动性质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小鱼洞地表破裂带位于彭州市小鱼洞镇附近,是汶川8.0级地震形成的一条走向NW的逆冲并具有左旋走滑分量的同震地表变形带。调查结果显示,小鱼洞地表破裂带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小鱼洞镇一带的中段,逆冲量和走滑量最大;小鱼洞镇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南段,逆冲量和走滑量逐渐变小;小鱼洞镇向西北方向进入山区的北段,则表现为以逆冲为主的活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8.0地震
小鱼洞地表破裂带
小鱼洞
断层
龙门山断裂
带
野外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8.0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光释光测年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会丽
陈杰
冉勇康
刘进峰
王昌盛
李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12,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F-IGCEA060821)
2008年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5)共同资助
文摘
小鱼洞地震地表破裂带罗元村探槽剖面揭示了汶川8.0级大地震之前的1次同等规模的古地震事件。文中对采自小鱼洞破裂带罗元村古地震探槽的7个冲洪积物样品进行了细颗粒石英简单多片再生法和单测片再生法光释光测年研究。LED08-212样品SAR法预热坪实验表明预热温度坪区间为180~240℃,在此温度下热转移量小于等效剂量的1%,不影响测量结果。循环比、回授、剂量恢复试验也表明采用200℃预热温度、10s预热时间和SMAR法流程进行等效剂量测量是合适的,能有效地校正测量过程中的释光信号感量变化。样品LED08-113,LED08-212细颗粒石英SAR法等效剂量值与SMAR法结果的一致性,表明2种方法均适用于本批样品。整个剖面上下盘各形成1个很好的时间序列,结合该地区的历史地震记录,推测小鱼洞断层上次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应该为距今1.7~2.2ka,其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至少为(1.0±0.08)mm/a。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小鱼洞地表破裂带
古地震
光释光测年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Xiaoyudong surface rupture
paleoearthquake
OSL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汶川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张鹏
李丽梅
机构
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29-234,共6页
文摘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地震使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3条同震地表破裂带,这表明有多条活动断层同时参与地震破裂,其过程复杂,现象丰富。本文对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及其与另2条地表破裂带的交汇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的活动性质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小鱼洞地表破裂带位于彭州市小鱼洞镇附近,是汶川8.0级地震形成的一条走向NW的逆冲并具有左旋走滑分量的同震地表变形带。调查结果显示,小鱼洞地表破裂带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小鱼洞镇一带的中段,逆冲量和走滑量最大;小鱼洞镇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南段,逆冲量和走滑量逐渐变小;小鱼洞镇向西北方向进入山区的北段,则表现为以逆冲为主的活动性质。
关键词
汶川M8.0地震
小鱼洞地表破裂带
小鱼洞
断层
龙门山断裂
带
野外调查
Keywords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Xiaoyudong surface rupture zone
Xiaoyudong fault
Longmenshan fault zone
field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8.0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光释光测年
杨会丽
陈杰
冉勇康
刘进峰
王昌盛
李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汶川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的调查分析
张鹏
李丽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