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刀针治疗软组织损伤231例
1
作者 黄荣武 李春涛 余采葵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小刀针的制作仿古代“九针”。其针体比现代沿用的毫针粗大,近似“九针”中的圆利针;针口呈扁形,形近“九针”中之铍针针口,临床施治时,利用其独特的外形结构,在针刺“得气”的同时,通过对病变的软组织进行较大幅度的弹拨分离、切割、... 小刀针的制作仿古代“九针”。其针体比现代沿用的毫针粗大,近似“九针”中的圆利针;针口呈扁形,形近“九针”中之铍针针口,临床施治时,利用其独特的外形结构,在针刺“得气”的同时,通过对病变的软组织进行较大幅度的弹拨分离、切割、松解而取得疗效。小刀针问世以后,被推广应用于骨伤科临床。笔者自1988年底学习运用小刀针疗法以来,共治疗骨伤科类疾患中的慢性软组织损伤23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针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刀针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附231例报告
2
作者 黄荣武 李春涛 余采葵 《右江医学》 1990年第2期40-42,共3页
小刀针比传统中医针灸所用的毫针,针体粗大,针口呈扁形。通过针刺对病变软组织进行有效的弹拨、分离、松解,在“得气”的同时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被推广应用于骨伤科临床。笔者从1988年底在本院引进小刀针疗法以来,共治疗骨伤科类疾患... 小刀针比传统中医针灸所用的毫针,针体粗大,针口呈扁形。通过针刺对病变软组织进行有效的弹拨、分离、松解,在“得气”的同时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被推广应用于骨伤科临床。笔者从1988年底在本院引进小刀针疗法以来,共治疗骨伤科类疾患485例,其中比较系统地观察23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31例中,男性133例,女性98例;干部95例,工人55例,农民79例,学生2例;年龄30岁以下2例,3l~40岁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针 骨伤科 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软组织张力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2
3
作者 曾贵刚 张秀芬 +4 位作者 权伍成 符永鋆 覃蔚岚 秦谊 刘清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方法。方法:将1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92个痛点行针刀松解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局部软组织的力—位移曲线,得出500 g压力时该痛点的位移大小(L_(500g)),同时记录该...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方法。方法:将1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92个痛点行针刀松解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局部软组织的力—位移曲线,得出500 g压力时该痛点的位移大小(L_(500g)),同时记录该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痛点治疗前L_(500g)为(4.72±1.03)mm,治疗后为(5.39±1.01)mm,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治疗前VAS评分为(7.10±1.49)分,治疗后为(1.49±1.24)分,前后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L_(500g)的改变值与VAS的改变值二者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与该处软组织张力有密切联系,针刀松解可以通过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的软组织,消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或牵拉,达到缓解张力性疼痛的目的,并最终恢复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灸疗法 疼痛/灸疗法 小刀针 @刀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76
4
作者 朱汉章 权伍成 +4 位作者 张秀芬 乔晋琳 刘忠建 付平 由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刀治疗组(在患椎上下棘间韧带和两侧后关节的关节囊处行针刀治疗)与针刺对照组(穴取落枕、阿是穴、颈夹脊等),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 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针刀治疗组(在患椎上下棘间韧带和两侧后关节的关节囊处行针刀治疗)与针刺对照组(穴取落枕、阿是穴、颈夹脊等),在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针刀治疗组的近、远期有效率为91.3%、94.7%,针刺对照组分别为59.4%和56.6%,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组治疗颈椎病与针刺组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灸疗法 小刀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5
作者 穆敬平 程建明 +4 位作者 敖金波 杨定荣 赵大贵 高明 李玉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3-556,共4页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脊电针组、激光针刀组和综合组(夹脊电针加激光针刀),采用SF-MPQ积分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症状变化。结果:115例完成...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脊电针组、激光针刀组和综合组(夹脊电针加激光针刀),采用SF-MPQ积分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症状变化。结果:115例完成全部研究,综合组SF-MPQ积分明显低于激光针刀组和夹脊电针组(P<0.01,P<0.05),激光针刀组在治疗2周末SF-MPQ积分与夹脊电针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治疗1周和3周末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半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激光针刀组和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针 腰椎 椎间盘移位/灸疗法 椎间盘移位/治疗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晓红 张新根 +1 位作者 徐广涛 魏韫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骶管滴注疗法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典型腰腿痛并经CT或MR I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9例,遵从患者知情同意原则,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骶管滴注组(A组)、小针刀组(B组)、骶管滴注联合小针... 目的:比较骶管滴注疗法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典型腰腿痛并经CT或MR I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9例,遵从患者知情同意原则,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骶管滴注组(A组)、小针刀组(B组)、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松解组(C组)。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及VAS评分法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结果:A、B、C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71.4%、75.5%、79.6%,75.0%、79.6%、81.8%和89.1%、91.3%、93.5%,C组与A、B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同时期疼痛强度比较,C组较A、B两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不仅能迅速改善近期症状,而且其远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药物疗法 滴注 药物 骶骨 小刀针 腰腿痛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与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对重心指数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顾力军 张斌 +2 位作者 李文华 唐燕 董福慧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2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 目的 :观察铍针松解与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双足负重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和扶他林组(37例)。其中铍针组男1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87±7.72)岁,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针刀组男11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11±7.07)岁,采用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扶他林乳胶剂组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57.62±8.08)岁,采用扶他林乳胶剂3~5 cm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另取正常人36例为正常组,男1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5.28±7.55)岁,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重力四格秤测量双足前后四点负重的方法来观察3组患者双足负重情况,测算重心到原点的距离d值,并以d值为观察指标,以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患者脱落,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其余10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8~35 d,平均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与正常组d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d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较治疗前d值均减小。参照JOA膝骨关节炎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各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KOA患者后,治疗后重心更接近原点、负重情况得到改善。四格秤测试KOA患者治疗前后重心的变化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刺疗法 小刀针 重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吕帅洁 孙奇 +2 位作者 杜文喜 徐斌斌 童培建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治疗手段也逐渐丰富。小针刀作为一种新的中医微创技术,近些年在...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治疗手段也逐渐丰富。小针刀作为一种新的中医微创技术,近些年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小刀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顾力军 李文华 +3 位作者 张斌 唐燕 秦伟凯 董福慧 《中医正骨》 2016年第9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扶他林组37例,分别给予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和扶他林乳胶剂涂抹膝关节... 目的:观察铍针松解和针刀松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铍针组38例、针刀组38例、扶他林组37例,分别给予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和扶他林乳胶剂涂抹膝关节疼痛部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比值、压痛值、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KOA疗效评分。结果:5例患者失访,其中铍针组2例、针刀组2例、扶他林组1例。108例患者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8-35 d,中位数30 d,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3组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比值、压痛值、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61±0.50)mm,(5.80±0.65)mm,(5.67±0.68)mm,F=0.877,P=0.419;(72.01±3.23)%,(70.92±3.72)%,(71.48±5.87)%,F=0.546,P=0.581;(27.44±5.19)N,(27.24±7.64)N,(29.50±5.49)N,F=1.532,P=0.221;(4.65±0.71)分,(4.28±0.77)分,(4.36±0.85)分,F=2.283,P=0.107;(72.36±5.00)分,(71.67±3.96)分,(71.81±4.50)分,F=0.239,P=0.788]。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患者的膝关节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比值、压痛值及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9±0.52)mm,(6.69±0.68)mm,(6.52±0.74)mm,F=32.280,P=0.000;(58.95±4.50)%,(61.66±4.02)%,(64.24±6.52)%,F=14.095,P=0.001;(46.06±6.76)N,(36.55±8.13)N,(36.46±6.17)N,F=31.015,P=0.000;(0.76±0.62)分,(2.06±0.76)分,(2.64±0.71)分,F=58.117,P=0.000];JO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2±8.10)分,(87.50±6.27)分,(85.69±7.67)分,F=3.965,P=0.138]。治疗结束后1个月,3组患者的软组织位移值均较治疗前升高(t=-18.395,P=0.000;t=-16.693,P=0.000;t=-11.684,P=0.000),铍针组的软组织位移值高于针刀组和扶他林组(P=0.000;P=0.000),针刀组与扶他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3组患者的香蕉面积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t=23.148,P=0.000;t=21.909,P=0.000;t=-13.081,P=0.000),铍针组的香蕉面积比值低于扶他林组(P=0.001),铍针组与针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针刀组与扶他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3组患者的压痛值均较治疗前升高(t=-21.091,P=0.000;t=-11.338,P=0.000;t=-10.917,P=0.000),铍针组的压痛值高于针刀组和扶他林组(P=0.000;P=0.001),针刀组与扶他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8);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30.138,P=0.000;t=21.622,P=0.000;t=12.552,P=0.000),铍针组的VAS评分低于针刀组和扶他林组(P=0.000;P=0.000),针刀组的VAS评分低于扶他林组(P=0.012)。结论:铍针松解、针刀松解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KOA的短期临床综合疗效相当,但铍针松解能更好地缓解膝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疼痛 刺疗法 小刀针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宋阳春 孙奎 +1 位作者 朱俊琛 吴三兵 《中医正骨》 2012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刀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 目的:研究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刀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①关节疼痛积分。治疗前2组患者关节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683);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积分均减小(t=3.132,P=0.002;t=3.073,P=0.003);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686)。②关节僵硬积分。治疗前2组患者关节僵硬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6,P=0.853);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僵硬积分明显减小(t=2.081,P=0.039),对照组治疗前后关节僵硬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5,P=0.869)。③关节功能障碍积分。治疗前2组患者关节功能障碍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687);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均减小(t=3.714,P=0.001;t=2.503,P=0.014),治疗组减小更明显(t=5.207,P=0.000)。结论:针刀配合肌力平衡手法能明显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小刀针 肌肉骨骼手法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早期疼痛症状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梁朝 蔡静怡 +4 位作者 闫立 董福慧 温建民 余志勇 黄大鹏 《中医正骨》 2015年第9期9-14,共6页
目的:评价针刀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早期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刀、电针治疗。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 目的:评价针刀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早期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刀、电针治疗。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双足支撑期时间、支撑期各阶段时间积分比,其中支撑期各阶段时间包括触地初期(initial contact phase,ICP)、前足触地阶段(forefoot contact phase,FFCP)、全足支撑阶段(foot flat phase,FFP)、前足蹬离阶段(forefoot push off phase,FFPOP)。结果:1ADL评分。不同时间点间患膝ADL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12,P=0.000)。2组患膝ADL评分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15.623,P=0.001)。进一步比较显示,治疗前2组患膝AD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28±4.89)分,(26.04±5.65)分,t=0.054,P=0.971];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2组患膝ADL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8.26±7.51)分,(43.94±6.72)分,t=7.976,P=0.001;(49.23±6.11)分,(44.32±8.25)分,t=9.015,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3.201,P=0.000)。2步态测试指标。治疗结束后6个月针刀组和电针组左、右足支撑期时间均小于治疗前[(791.35±135.76)分,(952.61±156.52)分,t=7.154,P=0.001;(801.24±151.88)分,(937.49±176.14)分,t=6.521,P=0.001;(808.43±136.80)分,(939.00±190.67)分,t=4.274,P=0.005;(818.81±161.01)分,(928.93±147.33)分,t=3.585,P=0.014]。治疗结束后6个月,针刀组左、右足ICP、FFCP、FFP、FFPOP的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45±5.36)%,(6.73±3.56)%,t=1.446,P=0.081;(9.89±4.53)%,(7.98±4.49)%,t=1.475,P=0.076;(21.01±13.06)%,(19.59±12.31)%,t=0.986,P=0.335;(20.83±11.54)%,(18.27±10.38)%,t=1.006,P=0.319;(33.29±15.93)%,(37.47±19.31)%,t=0.846,P=0.358;(34.91±18.43)%,(39.06±14.77)%,t=0.696,P=0.494;(35.14±11.36)%,(36.63±10.81)%,t=1.104,P=0.214;(35.12±11.79)%,(34.60±10.54)%,t=0.856,P=0.349];电针组左、右足ICP、FFCP、FFP、FFPOP的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8±5.10)%,(11.77±7.23)%,t=1.214,P=0.095;(7.88±6.11)%,(8.48±6.39)%,t=1.024,P=0.314;(18.64±10.40)%,(20.55±15.02)%,t=0.753,P=0.427;(20.90±16.44)%,(19.76±17.47)%,t=0.987,P=0.334;(40.16±19.23)%,(35.63±20.25)%,t=0.812,P=0.363;(38.78±22.60)%,(39.25±22.08)%,t=0.631,P=0.527;(32.60±10.93)%,(32.03±12.65)%,t=0.742,P=0.449;(32.42±8.74)%,(32.49±7.33)%,t=1.005,P=0.320]。结论:针刀疗法对改善膝骨关节炎早期疼痛症状确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小刀针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37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晋琳 曹守忠 +1 位作者 刘杰 顾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1-412,共2页
自1997年以来,笔者用针刀疗法配合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颈椎病患者37例,设30例用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针刀组37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平均... 自1997年以来,笔者用针刀疗法配合小剂量痛点注射治疗颈椎病患者37例,设30例用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针刀组37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平均457岁。病程3个月~23年。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灸疗法 小刀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和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剑 王庆甫 +3 位作者 刘佩婷 时宗庭 龙迪和 石鑫超 《中医正骨》 2014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和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85例,男27例,女58例;年龄38 ~81岁,中位数58岁;左侧34例,右侧51例;病程5d至8年,中位数11个月.按就诊顺序随... 目的:比较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和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85例,男27例,女58例;年龄38 ~81岁,中位数58岁;左侧34例,右侧51例;病程5d至8年,中位数11个月.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为治疗后1周,对照组为治疗1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2组患者患膝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对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膝压痛、自发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66±1.010)分,(3.019±1.069)分,t=0.402,P=0.553;(2.834±0.122)分,(2.791±0.139)分,t=0.523,P=0.326];治疗后2组患者患膝疼痛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疼痛缓解更明显,压痛和自发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938±0.171)分,(1.990±0.630)分,t=2.256,P=0.012;(0.806±0.220)分,(1.381±0.343)分;t=1.652,P =0.036];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膝部滑囊炎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观察组治愈16例、好转24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1例、未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31,P=0.033).结论: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可有效减轻患膝肿胀、缓解疼痛,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优于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囊炎 膝关节 小刀针 封闭疗法 热敷 植物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常英 刘亚彬 +1 位作者 常红 梁健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2期1849-1850,共2页
足跟痛是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是以跟骨底面一侧或双侧痠胀或针刺样疼痛为主症,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大多数是无菌性炎症所致,由跟骨本身及其周围软组织疾病所致,常伴有跟骨结节骨刺形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2009-02—2011-10,我们运... 足跟痛是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是以跟骨底面一侧或双侧痠胀或针刺样疼痛为主症,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大多数是无菌性炎症所致,由跟骨本身及其周围软组织疾病所致,常伴有跟骨结节骨刺形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2009-02—2011-10,我们运用小针刀治疗足跟痛68例,并与针刺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治法 小刀针 足跟痛 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丁方平 王人彦 +3 位作者 张玉柱 张一鸣 任雅春 杨寅 《中医正骨》 2013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40~79岁,中位数51岁.左侧61例,右侧39例.参照Kellgren-Lawrence放射...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男34例,女66例.年龄40~79岁,中位数51岁.左侧61例,右侧39例.参照Kellgren-Lawrence放射学诊断标准分级,Ⅱ级50例、Ⅲ级50例.病程1~36个月,中位数7个月.随访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9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均为24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参照Lequesne指数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治疗后4周,显效36例、有效28例、好转19例、无效14例;治疗后24周,显效40例、有效24例、好转18例、无效15例.患者治疗后24周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治疗后4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P=0.843).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肌肉骨骼手法 小刀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敏 黄兆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3-735,共3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为主综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0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153例)、理疗组(152例)。针刀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辅以封闭和功能训练;理疗组行超短波、调制中频电、推拿及功能训练治疗。两组患... 目的:观察小针刀为主综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0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153例)、理疗组(152例)。针刀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辅以封闭和功能训练;理疗组行超短波、调制中频电、推拿及功能训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定疼痛程度,并测量腰屈曲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腰屈曲活动度均明显改善,治疗后针刀组VAS评分为(1.60±0.38)分,腰屈曲活动度为(65.76±15.11)cm,理疗组分别为(4.59±1.09)分、(53.74±15.13)cm,针刀组明显优于理疗组(P〈0.01)。两组患者随访6-36个月,针刀组VAS评分与腰屈曲活动度均优于理疗组(P〈0.01)。结论:小针刀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及腰屈曲活动度,且远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腰痛 活动障碍 小刀针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施晓阳 陈梅 李玉堂 《上海针灸杂志》 2005年第1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组78例,针刺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即时止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治愈60例(76.9%),显效10例(12.8%),好转5例(6.4%),无效3例(3.9%),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组78例,针刺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即时止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治愈60例(76.9%),显效10例(12.8%),好转5例(6.4%),无效3例(3.9%),总有效率为96.1%;针刺组治愈20例(50.0%),显效9例(22.5%),好转6例(15.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针刀组临床总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针刀组即时止痛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即时止痛效果优,临床总疗效优于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针 梨状肌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广宇 张杰 李志刚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观察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的变化,记录每日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IL)-1b、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消除疼痛,并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疗法 小刀针 药并用 关节炎 痛风性 炎症因子 白虎桂枝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明雷 白跃宏 +1 位作者 张颖 施问民 《河北中医》 2017年第12期1908-1912,共5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小针刀治疗KOA疗效确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相关报道,对小针刀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认为小针刀可以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恢复膝关...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小针刀治疗KOA疗效确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相关报道,对小针刀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认为小针刀可以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恢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骨内压、延缓软骨细胞退变和降低痛刺激信号的传入来恢复KOA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和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可以和多种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小刀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与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梅 施晓阳 李玉堂 《上海针灸杂志》 2005年第7期5-6,共2页
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刀组应用针刀疗法,以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侧方入路法),关节突部阳性反应点为辅助治疗点,与针刺、牵引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40例,痊愈18例,显效15例,好转5例,... 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刀组应用针刀疗法,以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侧方入路法),关节突部阳性反应点为辅助治疗点,与针刺、牵引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40例,痊愈18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疗效优于针刺、牵引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牵引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针 牵引术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