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节日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云南小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 |
马佳佳
|
《文教资料》
|
2025 |
0 |
|
2
|
当代小凉山彝族族际通婚与民族互嵌的实践路径 |
杨铭君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小凉山彝族传统丧葬仪式及音乐探究 |
路菊芳
|
《艺术评鉴》
|
2017 |
2
|
|
4
|
云南傣族、藏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回族 |
马维良
|
《宁夏社会科学》
|
1986 |
8
|
|
5
|
关于云南小凉山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调查及其初步分析 |
阿苏大岭
马立山
金古五斤
彭强兴
|
《自然科学史研究》
|
1984 |
4
|
|
6
|
新时期云南小凉山彝族家支等级观念复活现象的理性思考 |
杨征祥
|
《科技经济市场》
|
2006 |
1
|
|
7
|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姻现状及冲突研究——以宁蒗王家村彝族聚居区为例 |
全海燕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谈谈小凉山彝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几个问题 |
杨士杰
|
《经济问题探索》
|
1987 |
0 |
|
9
|
小凉山彝族葬礼的社会特征 |
杨士杰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6 |
0 |
|
10
|
小凉山彝族民间器乐 |
赵元孙
和华
|
《民族音乐》
|
2007 |
0 |
|
11
|
小凉山彝族奴隶制时代婚姻浅析 |
曲木尔布
|
《民族工作》
|
1995 |
0 |
|
12
|
浅谈小凉山彝族姓氏文化——以乐山市峨边县、马边县为例 |
黄兰
|
《神州》
|
2018 |
0 |
|
13
|
论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等级制度的起源 |
何耀华
|
《思想战线》
|
1978 |
0 |
|
14
|
云南小凉山沙村彝族城镇化过程中生猪消费的文化转换研究 |
杨铭君
杨浩杰
|
《红河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晚清云南小凉山彝族迁徙传说中的族际关系与区域政治——一项走出“费孝通困惑”的尝试 |
嘉日姆几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6
|
云南小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及其变迁 |
郑成军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17
|
小凉山彝族的鬼魂观与两个文明建设 |
杨士杰
|
《贵州民族研究》
|
1987 |
5
|
|
18
|
小凉山彝族火把节 |
陈晓红
|
《民俗研究》
|
1991 |
0 |
|
19
|
“记忆之场”:凉山彝族的历史心性——《鸡鸣之年》的文本进路 |
谷家荣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20
|
驳帝国主义文人对凉山彝族的一个谬论 |
何耀华
|
《思想战线》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