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小农集约经营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德元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中国的国情决定着,即使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到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程度,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也只能走“小农集约经营”的现代化之路;农地“规模经营”终究是希望田野上的“星星之火”,它不可能形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 中国 小农集约经营 农业发展 小农家庭经营 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农集约经营
2
作者 张德元 《调研世界》 2003年第10期40-42,共3页
中国的国情决定着,即使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到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程度,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也只能走“小农集约经营”的现代化之路;农地“规模经营”终究是希望田野上的“星星之火”,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形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 中国 小农集约经营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规模经营 小农家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再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廖红丰 杜长乐 《新疆农垦经济》 2005年第7期30-33,共4页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自其实行和推广之初就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等方面发挥了...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自其实行和推广之初就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自身的缺陷和弊端渐渐明朗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以,必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的目的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要配合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的近期目标及相关发展战略;改革涉及的内容有:土地的产权制度、经济制度和流转制度,其中后两者是重点;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走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使用权 小农集约经营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集体所有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 农民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再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廖红丰 杜长乐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自身的缺陷和弊端渐渐明朗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以,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文章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框架应包括农村土... 中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自身的缺陷和弊端渐渐明朗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以,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文章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框架应包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营制度、流转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走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使用权 小农集约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再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廖红丰 杜长乐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自实行和推广之初就显示了其强大生命力,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等方面发挥了...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自实行和推广之初就显示了其强大生命力,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弊端渐渐明朗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以,必须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涉及的内容有:土地的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流转制度,其中后两者是重点;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走小农集约经营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使用权 小农集约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