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88例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9
1
作者 严振球 朱明亮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检查和治疗要点。方法在18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急诊手术10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行开颅脑清创术,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根据病情行血清肿清除内外减压术,凹陷骨折深度>1cm者手术复位;保守治疗82例,给予...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检查和治疗要点。方法在18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急诊手术10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行开颅脑清创术,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根据病情行血清肿清除内外减压术,凹陷骨折深度>1cm者手术复位;保守治疗82例,给予吸氧、补液、抗炎、止血、脱水、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抗休克及对症支持处理;对昏迷程度深、估计昏迷时间长者,施行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中枢性高热者用物理降温、人工冬眠疗法等。结果治愈154例,好转19例,死亡15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若临床上抢救及时,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其预后比成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迅速及时抢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平元 王文章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9期43-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继发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40.00%;感染部位构成的顺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的菌株种类以G-菌和G+菌为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1)。感染组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后可增加患儿致残致死率;GCS、入住ICU时间、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开放性创伤、合并多发伤、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针对感染因素进行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结构护理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皓瑾 赵丽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在创伤外科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和原发性颅脑损伤相比,继发性损伤一般会更为严重,所以,最大程度消除继续引发伤害的因素,提高生存率,显得格外重要[1]."黄金1 小时"指的是...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在创伤外科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和原发性颅脑损伤相比,继发性损伤一般会更为严重,所以,最大程度消除继续引发伤害的因素,提高生存率,显得格外重要[1]."黄金1 小时"指的是伤后1 h,在这个时间段内患者最容易死亡,是第1个死亡高峰.在对该病患者进行院前院内的救治过程当中,重点是快速、准确、及时[2].随着医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三维结构护理逐渐应用在临床当中,可以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3].笔者选取了部分该病患者进行三维结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结构护理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安全转运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桂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7期92-93,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都通过常规治疗后,实验组给予48 h内的早期康复介入,而对照组48 h后才给予康复介入,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都通过常规治疗后,实验组给予48 h内的早期康复介入,而对照组48 h后才给予康复介入,比较两组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使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介入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小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8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依据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于受伤48 h后介入康复治疗,观察组于48 h内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Fu...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0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依据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于受伤48 h后介入康复治疗,观察组于48 h内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Fur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MA、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62.00%(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实施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有效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康复介入时间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纪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在12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9例,急诊手术治疗82例,入院7天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缺失者,除外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在121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9例,急诊手术治疗82例,入院7天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缺失者,除外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例,中残25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症状较重,病情变化快。小儿神经系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代偿和恢复能力较强,积极抢救可获得满意疗效。高压氧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抢救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3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7
作者 周小玲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7期2649-2650,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均为外科住院病例,年龄分别为8岁、5岁、3岁,均采用临床综合治疗药物+高压氧+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在高压氧治疗过程操舱护密切观察病情,按规定调整...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均为外科住院病例,年龄分别为8岁、5岁、3岁,均采用临床综合治疗药物+高压氧+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在高压氧治疗过程操舱护密切观察病情,按规定调整升减速度,能保证小儿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经过高压氧综合治疗,8岁患儿治疗40次(10次为一疗程)5岁患儿治疗30次,3岁患儿治疗30次,患儿的语言能力,智力均正常化,下肢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4-5级)。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颅脑损伤效果突出。规范化的操作细心的观察和护理能够保证小儿高压氧治疗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综合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69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8
作者 黄敏治 廖根琴 林玉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7期80-80,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CS评分,169例中恢复良好的122例,中残13例,重残6例,死亡28例。109例随访1—3a,癫痫发作21例,脑软化灶37例,脑积水10例...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CS评分,169例中恢复良好的122例,中残13例,重残6例,死亡28例。109例随访1—3a,癫痫发作21例,脑软化灶37例,脑积水10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抢救,采取有效的综合临床护理措施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特点与救治体会
9
作者 吕捐献 孙有树 李庆林 《实用医药杂志》 2000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颅骨骨折 开放性颅脑损伤 中枢性高热 硬膜下血肿 气管切开术 脑内血肿 脑挫裂伤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
10
作者 李友健 冯裕修 陈智国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究观察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为改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营养状态提供帮助。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观察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为改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营养状态提供帮助。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营养、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营养、免疫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ALB、Hb、TP、IgA、IgM及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传统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11
作者 王兴铧 石敬增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症状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在11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4例,急症手术治疗82例,入院7d 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排除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例,中...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症状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在11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4例,急症手术治疗82例,入院7d 以后仍昏迷或有神经功能损害者,排除颅内活动性出血及颅底骨折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7例,中残24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症状较重,病情变化快。小儿神经系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代偿和恢复能力较强,积极抢救可获得满意疗效。高压氧有时似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迅速及时抢救 高压氧
原文传递
小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阿不都乃比·亚迪格尔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6期269-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为该病治疗效果提升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可收治的6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分析性别、入院时GCS评分、CT环...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为该病治疗效果提升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可收治的6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分析性别、入院时GCS评分、CT环池形态、颅内血肿量、脑疝等,并对这些因素和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6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其中32例患儿死亡,小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后死亡率为53.33%,入院时GCS评分等是小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针对患者具体状况实施多学科联合治疗,是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救治的成功率、改善预后的重要举措,对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LOGISTIC回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康复指导在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金梅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9期955-957,共3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及家属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某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及家属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于某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负担、应对方式及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负担、积极应对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康复指导可有效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家属的照顾负担,提升其积极应对态度,从而改善患儿的照护质量,利于患儿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认知行为干预 康复指导 肢体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
14
《中国临床护理》 1999年第6期341-343,共3页
关键词 儿科护理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解放军护理杂志 极低体重儿 护士进修杂志 脊髓脊膜膨出 机械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肠外营养 观察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