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相朝 姜攀 +9 位作者 莫大 梁瑞 李荣高 邓凤云 王美全 李静 陆艳花 文晓涛 杨文进 安娜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7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口服,外加中药(咳喘膏)贴敷天突、肺俞穴。中药对照组予相同中药口服,不予...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口服,外加中药(咳喘膏)贴敷天突、肺俞穴。中药对照组予相同中药口服,不予中药外敷。西药对照组予小儿氨酚黄那敏、利巴韦林颗粒、氨溴特罗溶液口服,治疗6 d,比较各组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时间,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而两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1%,西药对照组为76.67%,中药对照组为68.97%,观察组分别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肯定,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麻杏石甘汤 穴位贴敷 咳喘膏 农本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选穴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杰 全薛蓉 王艳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552-555,558,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万方(Wanfang)4个文献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处方,将推拿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万方(Wanfang)4个文献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处方,将推拿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所有穴位和最常见穴位的频次及核心穴位组合特点。【结果】筛选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54个推拿处方,共涉及56个穴位,常用穴位(应用频次>10)有15个,其中小儿推拿特定穴12个,频次为223,占前15个穴位总频次的78.59%;常用核心穴位组合共34个,其中2个穴位的穴位组合有16个,3个穴位的穴位组合12个,4个穴位的穴位组合5个,5个穴位的穴位组合1个。【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选穴以小儿推拿特定穴为主,穴位以宽胸理气和祛风解表穴为主。肺经、膻中、肺俞、太阳、内八卦、坎宫、天门、天河水、乳旁九穴组合可为临床小儿外感咳嗽推拿基础治疗处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推拿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痉咳静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妍 顾国祥 徐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40-841,共2页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小儿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小儿肺为娇脏,蕃蓠疏薄,卫外不固,常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外邪所侵,又小儿为纯阳之体,邪易化热,因此,临床上小儿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疾病初期,以风热犯肺证多见。本病相当于西医...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小儿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小儿肺为娇脏,蕃蓠疏薄,卫外不固,常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外邪所侵,又小儿为纯阳之体,邪易化热,因此,临床上小儿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疾病初期,以风热犯肺证多见。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病原多为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以病毒感染者多见,西药治疗疗效欠佳,中药制剂在治疗此类疾病中疗效显著,服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少,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院内制剂痉咳静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风热犯肺证 临床观察 治疗 痉咳 病毒感染者 急性支气管炎 疗效欠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32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芳玲 马小允 +7 位作者 宋哲 曹迎凤 庞沛 陈玲 杨怡 刘娟 杜海燕 吕建敏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1期2844-2845,共2页
目的:观察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感咳嗽患儿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21例,治愈... 目的:观察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感咳嗽患儿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21例,治愈率65.63%,好转10例,无效1例,有效率96.88%;对照组治愈10例,治愈率33.33%,好转17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0%。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背俞穴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拔罐 背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光一诊治小儿外感咳嗽之特色 被引量:4
5
作者 潘芳 李航洲 孔光一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2期97-98,共2页
国家级名老中医孔光一教授,以温病的教学研究最为着力,并融汇百家之长,在不断地理论探究与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学术思想,提炼出了肺、少阳、肾三者在温病传变与诊治中密切相关的理论。提出了"卫气实根于下焦,资发于中焦,... 国家级名老中医孔光一教授,以温病的教学研究最为着力,并融汇百家之长,在不断地理论探究与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学术思想,提炼出了肺、少阳、肾三者在温病传变与诊治中密切相关的理论。提出了"卫气实根于下焦,资发于中焦,而宣发于上焦"之说,并认为:"卫气以阴为基,以阳为用"。由于诊治一丝不苟,力求明辨病机,在治疗中讲求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从而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均呈现显著的疗效。上述理论在对小儿外感咳嗽的诊治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光一 小儿外感咳嗽 医案医话 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光一诊治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潘芳 庞博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医案,探讨孔光一诊治小儿外感咳嗽的辨证思维规律。方法以孔光一教授诊治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医案91例为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辨证要点、用药规律等数据挖掘。结果以"清解法"作为分类属... 目的通过分析医案,探讨孔光一诊治小儿外感咳嗽的辨证思维规律。方法以孔光一教授诊治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医案91例为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辨证要点、用药规律等数据挖掘。结果以"清解法"作为分类属性,得到辨证要点、相关治法、用药规律3个分类模型,相关量化数据61条。清解法对应风热犯肺证候主要辨证要点模型分类准确率达86.206 9%,Kappa值0.636 3,其中咽痛(1.758 1)、发热(1.465 3)、便秘(1.132 7)、口干(0.953 4)权重最高;对应其他治法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104%,Kappa值0.826 8,其中宣肺(0.701 2)、解毒(0.597 4)权重最高;对应用药特点模型分类准确率达88.505 7%,Kappa值0.769 2,其中桑叶(0.815 2)、金银花(0.796 3)、连翘(0.621 1)、黄芩(0.620 9)权重较高。结论 SVM法揭示了孔光一教授运用清解法诊治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的辨证要点及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光一 小儿外感咳嗽 风热犯肺证 支持向量机 辨证 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聂惠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秋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5-337,共3页
聂惠民教授对儿科疾病治疗有其独特疗效,临床上尤其善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文章从4个方面对导师的经验进行了如下总结。①查咽喉,辨舌象。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邪侵袭,咽喉首当其冲。聂老师根据小儿咽喉是否红肿来判断病性之寒热。小儿... 聂惠民教授对儿科疾病治疗有其独特疗效,临床上尤其善于治疗小儿外感咳嗽。文章从4个方面对导师的经验进行了如下总结。①查咽喉,辨舌象。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邪侵袭,咽喉首当其冲。聂老师根据小儿咽喉是否红肿来判断病性之寒热。小儿气血未充,脉息难凭,临床上许多小儿指纹不显,聂老师常以舌象变化作为辨别病性及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②重脾胃,调宣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小儿有"脾常不足"之特点,聂老师在治疗小儿外感咳嗽时时不忘顾护脾胃。咳嗽的基本病机是肺气上逆所致,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降肺气。聂老师认为降肺气时要注意宣发肺气。肺气能宣发正常,才能肃降。③药轻清,用经方。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聂老师认为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用药一定要轻清平和,防止过用苦寒。聂老师喜欢用经方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原因在于一则经方药味少,二则效果显著,作用专一。④小柴胡,调气机。肝气不升,则肺气难于肃降,聂老师常用小柴胡汤,疏肝理气,肝气上升,则肺气易于肃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名医经验 聂惠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64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明宗 程燕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2期2205-2205,共1页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疗效。方法:对64例外感咳嗽小儿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治疗。结果:64例外感咳嗽患儿中,1个疗程内治愈4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2个疗程内64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疗效。方法:对64例外感咳嗽小儿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治疗。结果:64例外感咳嗽患儿中,1个疗程内治愈4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2个疗程内64例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小儿外感咳嗽 风寒证 风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合咳喘膏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2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相朝 姜攀 +9 位作者 莫大 梁瑞 李荣高 邓凤云 王美全 李静 陆艳花 文晓涛 杨文进 安娜 《山西中医》 2016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患儿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8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免煎颗粒)口服,外加咳喘膏贴敷天突、肺腧穴。对照组予小儿氨酚黄那敏、利巴韦林颗...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患儿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8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免煎颗粒)口服,外加咳喘膏贴敷天突、肺腧穴。对照组予小儿氨酚黄那敏、利巴韦林颗粒、氨溴特罗溶液口服,3天为1疗程,治疗1-2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证候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0%,对照组为68.8%(P〈0.05)。结论:麻杏石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肯定,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麻杏石甘汤 咳喘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顾国祥 阮红明 韩新民 《中医儿科杂志》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韩新民教授认为,肺属娇脏,小儿肺常不足,又易为六淫之邪所侵,故临床以外感咳嗽多见。因发病原因及年龄、体质等因素的不同,其临床证候各异。临床上对外感咳嗽提出早期以宣肺散邪为先;中期以清热化痰为主;过敏咳嗽重在抗敏肃肺。
关键词 韩新民 小儿外感咳嗽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相朝 姜攀 莫大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第1期51-52,共2页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1],小儿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常继发细菌感染~[2],中医学认为,小儿肺脏娇嫩,常有不足,卫外不固,御邪之力薄弱,是导致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故小儿咳嗽以外感咳... 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1],小儿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但常继发细菌感染~[2],中医学认为,小儿肺脏娇嫩,常有不足,卫外不固,御邪之力薄弱,是导致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故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3]。中医对小儿外感咳嗽的治疗主要有内服和外治两大类,近年来有学者将其二种方法融为一体,采用内服外用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内外合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脏病治腑法在小儿外感咳嗽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甦颖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5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脏病治腑法 通腑降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青玲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7-28,共2页
小青龙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立,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可以广泛使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遵循仲景原方之意,运用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病,紧扣"外寒内饮"为病机理关键,根据病情随证化裁,并注意小儿生理特点,治疗过程用药中病即... 小青龙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立,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可以广泛使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遵循仲景原方之意,运用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病,紧扣"外寒内饮"为病机理关键,根据病情随证化裁,并注意小儿生理特点,治疗过程用药中病即止,以及注意饮食调养护理,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小儿外感咳嗽 治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昭亮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介绍
14
作者 梁锐 成莎 谢昭亮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4期186-187,共2页
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咳嗽为主症。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由于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很容易感受外邪引发疾病,故临床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谢昭亮教授师从已故岭南儿科学派泰斗黎炳南教授,是岭南黎氏儿科学术... 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咳嗽为主症。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由于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很容易感受外邪引发疾病,故临床上以外感咳嗽为多见。谢昭亮教授师从已故岭南儿科学派泰斗黎炳南教授,是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之一,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数十年,主任医师,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尤其在小儿外感咳嗽的用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谢教授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生麻黄 药对 经验介绍 谢昭亮
原文传递
健脾消积、清肺化痰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70例
15
作者 曹艳丽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577-578,共2页
中医之咳嗽即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尤以季节更替、气候突变之时多发。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常使部分患儿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脾消积、清肺化痰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之咳嗽即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多发的肺系疾病,尤以季节更替、气候突变之时多发。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常使部分患儿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脾消积、清肺化痰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2例均为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的小儿外感咳嗽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5-13岁。对照组72例,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5-1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清肺化痰法 常规治疗 健脾消积 支气管炎 现代医学 肺系疾病 季节更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健脾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50例
16
作者 杨广野 《河南中医》 2006年第8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宣肺健脾汤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嗽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166例
17
作者 戚刚 戚辉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咳嗽 中医药疗法 小儿外感咳嗽 宁嗽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感咳嗽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萍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年第4期75-77,共3页
作者对小儿外感咳嗽的病因病机 ,临床研究包括辨证分型论治。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研究进展 辨证分型/专方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热性体质辨治小儿外感咳嗽 被引量:1
19
作者 连小艳 魏凤琴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第11期793-793,共1页
1小儿多热性体质中医儿科学自萌芽时期起,古代医家就认识到小儿不同于成人,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体质方面。早在《颅囟经》中就有"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的记载。马丙祥等[1]认为,"纯阳"是指小儿以阳为... 1小儿多热性体质中医儿科学自萌芽时期起,古代医家就认识到小儿不同于成人,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体质方面。早在《颅囟经》中就有"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的记载。马丙祥等[1]认为,"纯阳"是指小儿以阳为用,就机体本身阴阳来说,是阳气相对偏旺,而表现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体质 小儿外感咳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小维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霍子剑 魏小维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2期34-35,共2页
介绍魏小维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认为小儿外感咳嗽常伴脾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运则痰湿内停。临床治疗用药除应宣肺止咳外,还应温运脾阳,常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干姜、茯苓、桂枝、细辛,但因干姜、桂枝、细辛为辛温燥烈之品... 介绍魏小维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认为小儿外感咳嗽常伴脾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运则痰湿内停。临床治疗用药除应宣肺止咳外,还应温运脾阳,常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干姜、茯苓、桂枝、细辛,但因干姜、桂枝、细辛为辛温燥烈之品,故不宜久用,须中病即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感咳嗽 止嗽散 三拗汤 名医经验 魏小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