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9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LASSO回归基于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构建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预后模型
1
作者 罗雪娇 李岩 +2 位作者 刘岩峰 周晓兰 王春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UHR)与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UHR)与老年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就诊且符合HFrEF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UHR将患者分为三组:T1组(比值<478,n=46)、T2组(478≤比值≤683,n=47)、T3组(比值>683,n=47)。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或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随访时间为4、8及12个月。通过Lasso回归法筛选调整变量,通过Kaplan-Meier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性别交互作用探索UHR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并绘制预测模型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0例患者。基线特征显示,T3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较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酐和LVESD较高。随访期间,50例(36%)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死亡16例和因严重心力衰竭再住院34例。Kaplan-Meier曲线显示,随着UHR升高,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Log-rank P=0.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UHR、糖尿病和LVESD是预测因子的调整后HR分别为2.73(95%CI:1.05~7.10,P=0.040)、2.48(95%CI:1.15~5.32,P=0.020)和1.08(95%CI:1.02~1.14,P=0.005),并且UHR与性别无交互作用。最后,根据UHR、糖尿病和LVESD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经ROC曲线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分度(AUC=0.720)。结论:UHR是预测老年HFrEF患者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糖尿病和LVESD建立的预测模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下降心力衰竭 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预后预测 老年患者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不伴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做功和能量代谢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卢谦 邓艺敏 +4 位作者 杨宗旺 黄河 覃鹏 罗伟林 叶少武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不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做功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HFrEF不伴T2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达格列净组(常规治疗+达格列净)。比较治疗...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不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肌做功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纳入梧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HFrEF不伴T2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达格列净组(常规治疗+达格列净)。比较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心肌做功[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心肌有效做功(GCW)、整体心肌无效做功(GWW)和整体心肌做功效率(GWE)]、能量代谢[(游离脂肪酸(FFA)和β-羟丁酸(β-HB)]、传统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疗效、预后情况[死亡率、再住院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28例HFrEF不伴T2DM患者,达格列净组63例,常规组65例。治疗后,达格列净组LVEDD、LVESD、GWW、NT-pro BNP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LVEF、GWI、GCW、GWE、β-HB和FFA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达格列净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再住院率和MACE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和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对HFrEF不伴T2DM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增加血清FFA和酮体水平,提升有效做功,降低无效做功,但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 心肌做功 能量代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晖 徐胜国 +3 位作者 曾祥辉 肖斌 罗世芳 雷亮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患者,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患者,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稳心颗粒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心脏超声结果、实验室检查NT-proBNP结果、6min步行试验、心率等临床指标及药物相关的心动过缓、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显著优于对照组(84.4%);3个月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对照组、实验室血清NT-proBNP表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6min步行距离延长;两组患者由于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头晕、低血压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稳心颗粒联合伊伐布雷定治疗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稳心颗粒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4
作者 张瑞 孙敏妮 +3 位作者 刘鑫 王正斌 王蕾 刘宏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能够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能够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37例HFpEF患者,于12、24及36个月进行随访。结局事件为全因死亡和任何原因再住院。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HFpEF预后相关变量,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537例患者,有119例患者出现结局事件。筛选后,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D-dimer to albumin ratio,DAR)、高胆固醇血症、LDL-C、BMI、BNP和年龄被纳入列线图模型。在受试者工作曲线中,该模型在24个月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95%CI:0.695~0.806),其一致性指数为0.764(95%CI:0.711~0.812),模型在36个月内的AUC为0.723(95%CI:0.669~0.780),在12个月内的AUC为0.700(95%CI:0.626~0.774),表现出稳定的预测效能。校准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结论:本研究基于DAR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HFpEF患者在3年内的全因死亡和任何原因再住院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稳健性,能够准确地评估HFpEF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D-二聚体与白蛋白比值 列线图模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对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周菁 曹慧 +3 位作者 赵斐然 尹露 王佳 万文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坚持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能否延缓心脏重构,减慢心功能恶化,并提升病人的运动耐力。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35~75岁的心力衰...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1年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坚持6个月的八段锦训练能否延缓心脏重构,减慢心功能恶化,并提升病人的运动耐力。方法:选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年龄35~75岁的心力衰竭病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锻炼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药物治疗,锻炼组采用八段锦联合标准药物治疗。两组入院第1周,完成心肺功能、心脏彩超、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检测。干预6个月后,再次检测病人心肺功能、心脏彩超、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观察左心房容积指数、LVEF;心肺功能检测公斤峰值摄氧量(peakVO2/kgmax)、无氧阈下代谢当量(AT-METs)和最大代谢当量(METs)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较治疗前降低,锻炼组LVEF、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较治疗前增高,且锻炼组LVEF、peakVO2/kgmax、AT-METs、最大MET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个月后,锻炼组6 min步行距离较干预前延长,且锻炼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八段锦锻炼未显著改善病人左心房心脏重构,可提高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八段锦 心肺功能 左心房容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列净对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18-021,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评估恩格列净在无2型糖尿病背景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旨在通过对比传统治疗方案与加用恩格列净的干预效果,为HFpEF的治疗策略开辟新的视角。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 本研究聚焦于评估恩格列净在无2型糖尿病背景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旨在通过对比传统治疗方案与加用恩格列净的干预效果,为HFpEF的治疗策略开辟新的视角。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HFpEF患者共计108例,且均未合并2型糖尿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集。这些患者被均匀且随机地划分为两个组别:一组为对照组,包含54例;一组为试验组,同样包含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策略,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加用恩格列净进行治疗。分别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炎症标志物以及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NT-proBNP与AngⅡ浓度均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T-proBNP、AngⅡ降低更显著,左心室射血分数提升更高(P<0.05)。同时,试验组炎症标志物降低幅度也更大(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HFpEF患者中,加以恩格列净作为辅助治疗策略,显著优化患者心脏功能,有效削减体内炎症指标,同时大幅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频率。这为HFpE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2糖尿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MR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思玟 马运婷 +1 位作者 赵晓莹 赵新湘(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异质性大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心肌纤维化是驱动HFpEF病人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MR(CMR)的延迟钆增强(LGE)、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ECV)及CMR特征追踪(CMR-FT)等多种技术已用于评估...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异质性大且病因复杂的疾病,其中心肌纤维化是驱动HFpEF病人心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心脏MR(CMR)的延迟钆增强(LGE)、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ECV)及CMR特征追踪(CMR-FT)等多种技术已用于评估HFpEF病人心肌纤维化,可评价心肌纤维化的分布、程度,能够对HFpEF病人进行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综述CMR技术在HFpEF病人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人工智能在优化CMR检查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 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Ⅰ号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疗效及对sST2、NT-proBNP、IL-8、TNF-α的影响
8
作者 赵云贺 王令谆 +5 位作者 陈晓虎 林欣 缪晓帆 王艺蓓 杨文莉 包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312-317,32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衰Ⅰ号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23年3—12月收治的100例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 目的探讨心衰Ⅰ号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23年3—12月收治的100例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Ⅰ号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治疗14 d后心功能分级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和血清sST2、NT-proBNP、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LVEDD明显短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6MWT距离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功能分级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33/50)比48%(24/50),P<0.05]。结论联用心衰Ⅰ号方较单纯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可以更明显改善HFpEF急性发作期阳虚水泛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心衰Ⅰ号 阳虚水泛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赵百浩 陈玲玉 +2 位作者 吴英兰 包迪妮 刘春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宣肺振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及已发表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成中药物黄芪、刺五加、红景天、丹参、川芎、防己、水红花子、延胡索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进行有效成分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检索HFpEF相关靶点,与中药有效成分相关靶点取交集,整合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校正。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中获取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运用Cyoscape 3.7.0软件筛选核心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借助Metascape运用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数据导入微生信网站进行可视化绘图。筛选核心靶点及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处理。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及现有文献检索宣肺振心方组方中药活性成分,预测并去重后获得相关靶点390个。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搜索HFpEF并去重后获得疾病靶点2053个,与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交集靶点167个。PPI网络分析并筛选出TNF、IL-6、IL-1β等7个核心靶点。“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分析显示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为核心活性成分。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蛋白激酶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99条信号通路。结论:宣肺振心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草质素、β-谷甾醇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NF、IL-6、IL-1β等核心靶点,干预cGMP-PKG、钙、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从而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起到干预心肌重构及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振心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数保留 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素氮/肌酐、B型脑钠肽前体及左室射血分数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罗水光 宋晗 +2 位作者 黄海深 林伟卓 卢敏 《右江医学》 202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氮/肌酐(BUN/Cr)、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LVEF低于50%且心功能Ⅲ级以上,依据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常规药物抗... 目的 探讨血清尿素氮/肌酐(BUN/Cr)、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9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LVEF低于50%且心功能Ⅲ级以上,依据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且每日呋塞米用量≥200 mg的21例患者归入顽固组,其余68例纳入普通组。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血清NT-proBNP、BUN和Cr水平检测,计算血BUN/Cr值;同时采用B超进行心功能检查及测量LVEF,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者及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顽固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和BUN/Cr比值高于普通组,LVEF水平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BUN和Cr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结果显示LVEF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LVEF在预测顽固性心力衰竭方面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0(95%置信区间为0.6097~0.8903),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71%和60.00%。血清LVEF、NT-proBNP及BUN/Cr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ROC分析显示,三个指标联合的AUC为0.7949(95%置信区间为0.6651~0.9246),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提升至91.18%和65.00%。结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可能与BUN/Cr、NT-proBNP的升高及LVEF的降低有关,NT-proBNP、LVEF、BUN/Cr检测简单便捷,不同基层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一LVEF或联合检测进行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B脑钠肽前体 清尿素氮 肌酐 左心室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临床观察
11
作者 周博文 户学敏 +1 位作者 闫宜亮 刘进军 《中国药业》 2025年第6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肌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LVEF降低型CHF患者2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肌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LVEF降低型CHF患者2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维立西呱联合托伐普坦),各146例,进行单盲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4周后的简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量明显增加,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明显降低(P<0.0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每搏输出量(SV)、LVEF明显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Ⅲ型前胶原(PC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8%(P<0.05)。结论维立西呱与托伐普坦的联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和心肌纤维化,降低再入院率,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立西呱 托伐普坦 左室分数降低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 心功能 炎性反应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LVEF、BNP水平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12
作者 李光娟 刘茹 王俊宏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的 分析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尿钠肽(BNP)水平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HFrEF患者300... 目的 分析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尿钠肽(BNP)水平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HFrEF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共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3、6、12个月后心功能指标[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圆周应变(GCS)、肺动脉楔压(PAWP)]、生化指标[BNP、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脱氢酶(LDH)]、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D)、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氧耗量/心率(VO2/HR)]及随访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1、3、6、12个月后,2组LVEF、LVFS、GCS均升高,PAWP均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后LVEF高于对照组,治疗1、3、6、12个月后LVFS高于对照组,治疗3、12个月后GCS高于对照组,治疗1、3、12个月后PAWP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3、6、12个月后,2组BNP、NT-proBNP、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BN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1个月后的BNP、NT-proBNP水平及治疗1、3、6、12个月后的LD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3、6、12个月后,2组6MWD、PvO_(2)、VO_(2)/HR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1个月后,2组6MWD、PvO_(2)、VO_(2)/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6MWD、PvO2、VO2/HR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年内再入院率、1年内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HFrEF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可明确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化指标,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减低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小剂量 左室分数 肺动脉楔压 脑利尿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3
作者 迪丽达·木拉力 刘欢 +1 位作者 赵云飞 彭辉 《医学综述》 2025年第4期497-503,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肺动脉高压(PH)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HFpEF及PH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通过Venny 2.1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于STRING 12.0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与肺动脉高压(PH)在分子层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HFpEF及PH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通过Venny 2.1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于STRING 12.0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Cytoscape 3.10.1软件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然后用R语言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得到HFpEF相关靶点113个,PH预测靶点7667个,交集出关键靶点109个。经STRING数据库及Cytohubba插件筛选出13个核心靶点,导入DAVID平台筛选出224项生物过程、21项细胞组分、33项分子功能及37条KEGG信号通路(P<0.05)。其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缺氧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与心肌细胞的改变、心肌肥厚与纤维化以及心力衰竭和PH的进展密切相关。结论HFpEF与PH的分子机制密切联系,炎性、缺氧相关靶点及通路可影响两种疾病进展,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借助疾病数据库在分子层面进行探讨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和参考价值,可更深层次探索复杂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开拓诊治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疾病交互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梁慧 李雪梦 +2 位作者 李志慧 郭学文 程仁力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8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的HFpEF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的HFpEF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舒张末期血流流速比值(E/A)]、血清学指标[脑利尿钠肽(BNP)、胱抑素C]、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6.353,P=0.012)。治疗12周后,试验组LVEF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LV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A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BNP、胱抑素C水平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12.00%,χ^(2)=0.444,P=0.5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pEF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5
作者 黄阳江 杜小琴 《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心力衰竭(heart fa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阶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临床常见的HF类型,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当前... 心力衰竭(heart fa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晚期阶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临床常见的HF类型,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当前心血管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对HFpEF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为防治HFpE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分数保留心衰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卡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16
作者 符秋爱 陈向红 陈宗存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卡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HFpEF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卡格列净片口服,观察组...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卡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HFpEF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卡格列净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应变参数(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房应变衍生参数(左心房僵硬指数、左心房充盈指数)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0.00%比6.00%,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卡格列净治疗HFpEF,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卡格列净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心功能 左心房应变衍生参数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
17
作者 陈傅华 翁文超 +1 位作者 杨道玲 周一波 《心电与循环》 2025年第1期11-15,20,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FpEF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FpEF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1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01例。组间比较入院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3D-STI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收缩后指数(PSI)和收缩后缩短时间(PSS_(时间))、早期收缩指数(ESI)和早期收缩伸长时间(ESL_(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SI和ESL_(时间)与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程度、BNP和GLS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GLS、PSI和ESL_(时间)对1年内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SI和ESL_(时间)对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GLS、GRS、GCS、GAS、PSS_(时间)、ESI和ESL_(时间)大于对照组,PS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LS、PSI和ESL_(时间)是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SI与冠脉狭窄程度、BNP和GLS呈负相关(均P<0.05),ESL_(时间)与冠脉狭窄程度、BNP和GLS均呈正相关(均P<0.05)。GLS、PSI和ESL_(时间)预测1年内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800、0.910和0.909(均P<0.01)。PSI<-9.0%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PSI≥-9.0%的患者(P<0.01)。ESL_(时间)≥10.0 ms的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ESL_(时间)<10.0 ms的患者(P<0.01)。结论3D-STI有助于预测HFpEF患者1年的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收缩后缩短 收缩早期伸长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主要不良心管事件 整体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保元汤治疗PCI术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血清Gal-3、sST2的影响
18
作者 张悦 艾克荣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衰保元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的影响。方法:将PCI后发生HFpEF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西... 目的:探讨心衰保元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的影响。方法:将PCI后发生HFpEF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衰保元汤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清Gal-3、sST2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ee氏心衰积评分、心功能NYHA分级、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Gal-3、sST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保元汤可有效提高PCI后HFpEF的临床疗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下调血清Gal-3、sST2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心衰保元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半乳糖凝集素3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为风 《大医生》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脑钠肽(BNP)水平及超声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达格列净作为辅助疗法,针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维持血糖水平,同时调控BNP水平及超声指标,提升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分数 心力衰竭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
作者 张双霞 朱秋洁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永煤集团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入的4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受检... 目的探究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意义。方法选取永煤集团总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入的4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样本均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TSP-2水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BNP水平),分析其在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同时记录研究组随访12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将其分为不良事件组、正常组,分析两组TSP-2及NT-proBNP研究指标水平差异,并评估其是否为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TSP-2、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研究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共计23例(57.50%),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共计17例(42.50%),随访12个月时心衰恶化例数高于随访6个月时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事件组TSP-2、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2、NT-proBNP高水平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TSP-2及NT-proBNP水平,能够为患者预后情况提供指导建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2 NT-PROBNP 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