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VGG16的射流式鱼泵内鱼类损伤的图像识别与分类
1
作者 华晨晨 王奭寅 +4 位作者 徐茂森 牟介刚 范博凯 闫妍 刘思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7,共9页
鱼类损伤分类研究对捕捞作业过程中的鱼类健康状况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鱼类损伤研究中存在的未准确分类损伤类型的问题,在射流式鱼泵捕捞作业时鱼逐条通过泵喉管的特殊场景下,本文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鱼通过泵的过程,建立了鱼类... 鱼类损伤分类研究对捕捞作业过程中的鱼类健康状况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鱼类损伤研究中存在的未准确分类损伤类型的问题,在射流式鱼泵捕捞作业时鱼逐条通过泵喉管的特殊场景下,本文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鱼通过泵的过程,建立了鱼类损伤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VGG16改进的S-VGG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损伤分类实验表明,S-VGG模型的损伤分类准确率为96.52%,比ResNet16和GoogLeNet分别提高了0.96%和8.2%。与VGG16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的S-VGG模型仅有9层,整体参数减少了93.75%,有效地降低了模型训练所需的计算成本。本研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进一步优化了S-VGG模型初始权重。结果表明,经过迁移学习的S-VGG*模型准确率达到了99.70%,比未进行迁移学习的S-VGG模型提高了3.18%。本研究建立的S-VGG*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鱼类损伤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GG16 射流式鱼泵 卷积神经网络 损伤分类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式鱼泵胁迫下草鱼的应激响应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宁 李莉 +4 位作者 侯杰 龙新平 徐茂森 苏玉晶 林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3,共9页
研究草鱼鱼种通过不同参数条件下(分为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工况四)的射流式鱼泵后分别恢复0、0.5、1、6、24h,和过泵前相比其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 研究草鱼鱼种通过不同参数条件下(分为工况一、工况二、工况三、工况四)的射流式鱼泵后分别恢复0、0.5、1、6、24h,和过泵前相比其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的变化情况,从应激和组织损伤的角度分析了该泵4个工况对试验草鱼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工况试验草鱼血清COR、LDH、AST、ALT、CREA以及呼吸频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工况试验草鱼血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各工况试验草鱼血清TC基本无变化。此外,各工况均出现掉鳞的情况,但未发现试验草鱼游泳异常,解剖后也未发现鱼鳔破裂以及内脏受损的情况。通过对比各工况试验结果,发现工况三对试验草鱼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式鱼泵 工况 应激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式鱼泵输送草鱼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茂森 龙新平 +3 位作者 祝叶 李莉 吴宁 阮晓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为了分析射流式鱼泵输送草鱼的性能及其损伤因素,文章设计了一台喉管直径为60 mm的射流式鱼泵,开展了草鱼输送实验,并采用高速摄影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射流式鱼泵在扬程2.24m时最高草鱼输送能力达918 kg·h^(... 为了分析射流式鱼泵输送草鱼的性能及其损伤因素,文章设计了一台喉管直径为60 mm的射流式鱼泵,开展了草鱼输送实验,并采用高速摄影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射流式鱼泵在扬程2.24m时最高草鱼输送能力达918 kg·h^(-1),其所需水功率为2.83 k W。进一步的检测表明,部分实验鱼有鳞片脱落的情况,但未出现游泳异常,解剖后也未发现内脏受损等情况;实验鱼在过泵后呼吸频率及部分血液指标存在明显变化,但在24 h内基本可以恢复。数值模拟和高速摄影方法分析得出,剪切层是造成实验鱼泵内鳞片脱落的主要原因,撞击伤是由内流偏转诱导实验鱼撞击泵内壁面产生的,包含压力梯度在内的水力因素都可能使实验鱼产生应激反应。但由于鱼类在泵内时间极短,上述因素都不会致实验鱼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式鱼泵 射流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对射流式鱼泵输送性能及鱼损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徐茂森 龙新平 +4 位作者 牟介刚 郑水华 周佩剑 任芸 吴登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5-290,共6页
为探究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对射流式鱼泵输送性能及鱼损的影响规律,该文设计了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分别为1.75和3的射流式鱼泵,以鲫鱼为试验对象进行鱼类输送试验,获得了不同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射流式鱼泵的输送能力及单位质量能耗,并采... 为探究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对射流式鱼泵输送性能及鱼损的影响规律,该文设计了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分别为1.75和3的射流式鱼泵,以鲫鱼为试验对象进行鱼类输送试验,获得了不同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射流式鱼泵的输送能力及单位质量能耗,并采用表观损伤统计、解剖和血清指标检测等方法分析了射流式鱼泵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对鲫鱼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被吸流体流量工况下,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较小的射流式鱼泵输送鱼类能力较强,且单位质量能耗较低。试验中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为1.75的射流式鱼泵输送鱼类能力达到1913kg/h,而单位质量能耗仅为1.51kW.h/t。鱼类损伤的主要类型是局部鳞片少量脱落(轻度损伤),约占所有过泵鱼类的10%。在相同被吸流体流量下,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较小的射流式鱼泵中鱼类轻度损伤率较高,而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对重度损伤率影响较小;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较大的射流式鱼泵在输送过程中对少数鲫鱼肝脏造成的损伤较严重;而不同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射流式鱼泵输送过程均会对鲫鱼肾脏造成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24h内可以恢复到未过泵时的水平。综合考虑输送能力及鱼损情况,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为1.75的射流式鱼泵更适合鱼类输送。研究结果可为射流式鱼泵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并可作为其优化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试验 射流式鱼泵 喉管与喷嘴截面积比 输送性能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摄影技术分析射流式鱼泵流量对鱼运动规律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茂森 黄斌 +3 位作者 牟介刚 谷云庆 周佩剑 吴登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74-78,共5页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初步研究了草鱼、团头鲂和鲫鱼等3种鱼类在射流式鱼泵内的运动规律,分析了鱼类逆流游动率、逆流游动过泵时间、姿态变化率及鱼类与泵壁面碰撞所受力与工作流体流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在5种工作流体流量工况下,...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初步研究了草鱼、团头鲂和鲫鱼等3种鱼类在射流式鱼泵内的运动规律,分析了鱼类逆流游动率、逆流游动过泵时间、姿态变化率及鱼类与泵壁面碰撞所受力与工作流体流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在5种工作流体流量工况下,随着工作流体流量的增加,鱼类逆流游动率逐渐降低,过泵时间逐渐减少,姿态变化率逐渐升高,所受碰撞力逐渐升高;在工作流体流量较低时,鱼类逆流游动率超过85%,过泵时间均超过300ms,姿态变化率均小于6%,所受碰撞力在1~3N的范围内;在工作流体流量较高时,鱼类逆流游动率在50%~85%之间,过泵时间在125~175ms之间,大多数情况下姿态变化率9%~18%之间,所受碰撞力在5~7N的范围内;在试验所用3种试验鱼中,草鱼的过泵时间最长,姿态变化率最高,并在大部分工况中所受碰撞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技术 射流式鱼泵 工作流体流量 类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式吸鱼泵关键技术研究及设计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小华 郭根喜 陶启友 《南方水产》 2007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实现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渔获的自动起捕,依据射流泵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射流式吸鱼泵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基于能量方程,对工作泵的压力计算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并对射流式吸鱼泵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射流泵压力校核结果表明,选配的工... 为实现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渔获的自动起捕,依据射流泵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射流式吸鱼泵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基于能量方程,对工作泵的压力计算表达式进行了推导,并对射流式吸鱼泵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射流泵压力校核结果表明,选配的工作泵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设计计算 射流 深水网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