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压比状态下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的声场/流场特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齐龙舟
冯和英
+2 位作者
赵鲲
张俊龙
覃晨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42-2651,共10页
为研究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的噪声特性及声源特性,针对不同压比下,超声速射流流场及声场分别进行了高频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与远场噪声测量。PIV测量结果可观测到激波格栅形成过程以及冲击斜板对它的影响。声场测量结果...
为研究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的噪声特性及声源特性,针对不同压比下,超声速射流流场及声场分别进行了高频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与远场噪声测量。PIV测量结果可观测到激波格栅形成过程以及冲击斜板对它的影响。声场测量结果可捕捉到自由射流与冲击射流中不同的纯音频率随压比增加的转变过程。通过一一对比各纯音模态与流场模态,可区分各纯音模态的声源特性。结果表明:当压比在2.0~3.2之间时,共出现五种纯音模态:A模态纯音频率为剪切层大尺度涡脱落频率,此时流场呈现同轴模态;d模态和e模态中纯音频率主要为冲击纯音频率,且e模态出现时流场转化为螺旋模态,这是一种不稳定模态;当压比大于等于2.53时,纯音模态稳定成单一模态B,B模态纯音频率为啸叫频率,其流场结构转化回同轴模态,啸叫频率对斜板的存在与否不敏感;啸叫频率随着压比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二次谐频在基频幅值较小的方向上会出现一个强声波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冲击斜板
模态分析
啸声
PIV流场分析
传声器弧阵列
原文传递
舰载机发动机冲击射流温度场及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齐龙舟
冯和英
+1 位作者
彭叶辉
赵鲲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3,共7页
[目的]偏转角对偏流板附近温度分布及辐射噪声大小的影响较大,适当的偏转角可以扩大舰载机周围安全区域范围。[方法]分析某型发动机尾喷管在全加力状态下,不同偏转角(β=35°,45°,55°)及不同监测距离(S=20D,30D,50D,80D)...
[目的]偏转角对偏流板附近温度分布及辐射噪声大小的影响较大,适当的偏转角可以扩大舰载机周围安全区域范围。[方法]分析某型发动机尾喷管在全加力状态下,不同偏转角(β=35°,45°,55°)及不同监测距离(S=20D,30D,50D,80D)下偏流板附近的流场、温度场及声场特性。利用大涡模拟(LES)和声类比方法建立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结果显示,偏转角可改变温度场的分布,在β=45°时偏流板导流效果较好,板后人员及设备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且偏流板逆流侧高温回流对舰载机后机轮基本无影响;偏转角对远场辐射噪声的影响较大,在S=40D时总声压级随偏转角的增大而增大,β=35°时影响舰员正常工作的噪声辐射范围最小。[结论]研究表明,虽然在β=45°时偏流板附近的舰员及设备所受的高温及噪声威胁最小,但为保证舰员在任何角度下都能正常工作,还是需要与尾喷管保持80D以上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尾喷管
偏流
板
射流冲击斜板
噪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压比状态下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的声场/流场特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齐龙舟
冯和英
赵鲲
张俊龙
覃晨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备健康维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气动噪声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42-265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5194)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SKLA2019020101)。
文摘
为研究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的噪声特性及声源特性,针对不同压比下,超声速射流流场及声场分别进行了高频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与远场噪声测量。PIV测量结果可观测到激波格栅形成过程以及冲击斜板对它的影响。声场测量结果可捕捉到自由射流与冲击射流中不同的纯音频率随压比增加的转变过程。通过一一对比各纯音模态与流场模态,可区分各纯音模态的声源特性。结果表明:当压比在2.0~3.2之间时,共出现五种纯音模态:A模态纯音频率为剪切层大尺度涡脱落频率,此时流场呈现同轴模态;d模态和e模态中纯音频率主要为冲击纯音频率,且e模态出现时流场转化为螺旋模态,这是一种不稳定模态;当压比大于等于2.53时,纯音模态稳定成单一模态B,B模态纯音频率为啸叫频率,其流场结构转化回同轴模态,啸叫频率对斜板的存在与否不敏感;啸叫频率随着压比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二次谐频在基频幅值较小的方向上会出现一个强声波辐射。
关键词
射流冲击斜板
模态分析
啸声
PIV流场分析
传声器弧阵列
Keywords
jet impinging on the inclined plate
modal analysis
screech tone
PIV flow field analysis
microphone arc array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O358 [理学—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舰载机发动机冲击射流温度场及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齐龙舟
冯和英
彭叶辉
赵鲲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备健康维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气动噪声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19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J4306)。
文摘
[目的]偏转角对偏流板附近温度分布及辐射噪声大小的影响较大,适当的偏转角可以扩大舰载机周围安全区域范围。[方法]分析某型发动机尾喷管在全加力状态下,不同偏转角(β=35°,45°,55°)及不同监测距离(S=20D,30D,50D,80D)下偏流板附近的流场、温度场及声场特性。利用大涡模拟(LES)和声类比方法建立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结果显示,偏转角可改变温度场的分布,在β=45°时偏流板导流效果较好,板后人员及设备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且偏流板逆流侧高温回流对舰载机后机轮基本无影响;偏转角对远场辐射噪声的影响较大,在S=40D时总声压级随偏转角的增大而增大,β=35°时影响舰员正常工作的噪声辐射范围最小。[结论]研究表明,虽然在β=45°时偏流板附近的舰员及设备所受的高温及噪声威胁最小,但为保证舰员在任何角度下都能正常工作,还是需要与尾喷管保持80D以上的距离。
关键词
舰载机
尾喷管
偏流
板
射流冲击斜板
噪声特性
Keywords
carrier aircrafts
tail nozzle
deflector
jet impact slant plate
nois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674.77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压比状态下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的声场/流场特性
齐龙舟
冯和英
赵鲲
张俊龙
覃晨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2
舰载机发动机冲击射流温度场及噪声特性分析
齐龙舟
冯和英
彭叶辉
赵鲲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