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某些进步作用
1
作者 宋一夫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7-94,共8页
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构成了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主体。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充分说明了它剥削阶级的本性。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反动方面占主导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地主阶级在中国历史上... 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构成了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主体。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充分说明了它剥削阶级的本性。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反动方面占主导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地主阶级在中国历史上是否起过某些进步作用呢?本文主要阐述这个问题,如有不当之处,请求指正。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各阶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政治压迫 庶民地主 官僚地主 历史时期 私有经济 茨充 租佃制度 与民休息 宣化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作用的两点看法
2
作者 侯绍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在我国整个历史进程中,统治了二千三百多年之久。如果从这个阶级的形成算起,直到它的彻底灭亡,存在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它居于统治地位的时间,占据了我国成文史的一半以上,其历史影响是不...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在我国整个历史进程中,统治了二千三百多年之久。如果从这个阶级的形成算起,直到它的彻底灭亡,存在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它居于统治地位的时间,占据了我国成文史的一半以上,其历史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这样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封建地主阶级处于什么历史地位,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过什么作用?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评价我国封建主义时期的历史,并非发怀古之幽情,更不是为历史上的剥削阶级评功摆好。为此,本文拟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一些试探性的探讨。谬误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历史进程 封建统治阶级 春秋战国之际 土地买卖 隶农制 政治集团 周厉王 历史影响 政治经济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把官僚主义和用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思想全说成是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影响,把为个人打算笼统地说成是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对吗?
3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81年第Z1期111-112,共2页
有的同志说,许多同志把官僚主义和用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思想,说成全是封建地主阶级思想的表现,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思想 阶级地位 卷第 集体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孔子怎样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圣人”的
4
作者 刘炎 周自强 张荣芳 《文史哲》 1973年第1期50-60,共11页
孔子生当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时代。他站在没落的贵族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妄图倒转历史车轮,恢复殷周奴隶制的礼乐制度,来挽救已经崩坏的奴隶制统治秩序。这种违背历史潮流的反动思想,不仅避剑劳动人民的反对,而且也... 孔子生当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时代。他站在没落的贵族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妄图倒转历史车轮,恢复殷周奴隶制的礼乐制度,来挽救已经崩坏的奴隶制统治秩序。这种违背历史潮流的反动思想,不仅避剑劳动人民的反对,而且也受到新兴地主阶级及其思想代表——法家的尖锐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奴隶主 “圣人” 孔子 没落 代言人 春秋时代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昆明召开
5
作者 张国刚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3年第12期7-9,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云南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十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春城昆明召开。会上共收到论文四十多篇,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云南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十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春城昆明召开。会上共收到论文四十多篇,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出版单位的一百余名专家、教授和史学工作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主要就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产生与再生,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内部结构及其历史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认真、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封建地主阶级 学术讨论会 昆明 《历史研究》 史学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 云南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
6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86年第7期46-46,共1页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头子,他直接占有大量土地。据史料记载,宋朝皇帝独占的土地有600万亩。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单是北京的皇庄就有5处,占地12万8千亩;1505年,武宗即位后一个月,新立皇庄7处,后又增到20余处,37万5千亩...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头子,他直接占有大量土地。据史料记载,宋朝皇帝独占的土地有600万亩。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单是北京的皇庄就有5处,占地12万8千亩;1505年,武宗即位后一个月,新立皇庄7处,后又增到20余处,37万5千亩;以后又扩大到300余处,仅北京附近的皇庄就占地2,000余万亩。明朝皇帝占有的官地大约等于全国耕地的七分之一。皇帝常把大量土地赏赐给皇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土地占有 七分之一 伯颜 汉哀帝 董贤 汪直 占田
原文传递
论中国地主阶级的刑法思想(上)
7
作者 李光灿 《江海学刊》 1984年第2期55-59,共5页
由于地产所有者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的特别脆弱性、分散性和落后性,决定了它的阶级统治的特别报复性、滥施重刑和野蛮残酷。地主阶级的封建刑法和封建刑法思想,概言之,就是重刑主义、单纯惩罚主义、阶级报复主义、酷刑主... 由于地产所有者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的特别脆弱性、分散性和落后性,决定了它的阶级统治的特别报复性、滥施重刑和野蛮残酷。地主阶级的封建刑法和封建刑法思想,概言之,就是重刑主义、单纯惩罚主义、阶级报复主义、酷刑主义、威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刑法思想 重刑主义 中国 经济基础 阶级统治 惩罚主义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仲勋的“绥属”调研与边区土改“纠偏”
8
作者 薛琳 马航 《党史博采》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走向胜利的关键。解放战争期间,“农民阶级向封建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一场剧烈斗争”——土改,彻底打碎了套在农民身上几千年的封建枷锁,使亿万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了解放,迸发出难以估量的... 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走向胜利的关键。解放战争期间,“农民阶级向封建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一场剧烈斗争”——土改,彻底打碎了套在农民身上几千年的封建枷锁,使亿万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了解放,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土改高潮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期间 封建地主阶级 耕者有其田 习仲勋 革命热情 农民阶级 走向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维吾尔族的封建庄园制度 被引量:4
9
作者 苏北海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8-26,共9页
维吾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共有六百多万人口,占新疆人口的46%左右。在解放前与国内其他各兄弟民族一样,受着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他的... 维吾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共有六百多万人口,占新疆人口的46%左右。在解放前与国内其他各兄弟民族一样,受着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他的封建剥削就更为野蛮和残酷。从残存的封建庄园制度中更可清楚的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剥削 庄园经济 兄弟民族 新疆人口 新疆天山 第二村 经济发展 伯克 农奴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孟的“重商”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 被引量:3
10
作者 游进 《鄂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73-77,共5页
把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传统归咎于孔子和孟子是不公正的,拨开历史迷雾,可以肯定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开创了“重农抑商”的局面。这个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关键词 中国 封建社会 "重农抑商" 孔子 孟子 儒家 法家 封建地主阶级 土地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封建特权法律制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新才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89年第6期62-63,共2页
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明确规定了封建等级特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封建等级特权,主要决定于特权阶层所占有土地的多少或者在政权中官品的高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产生以后,其私有制经济基础比奴隶制时期的经济基础更... 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明确规定了封建等级特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封建等级特权,主要决定于特权阶层所占有土地的多少或者在政权中官品的高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产生以后,其私有制经济基础比奴隶制时期的经济基础更加完善。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非常严密。大小地主反映在政治上有皇帝,宗室贵族、将相功臣、上下官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制经济 官品 等级森严 八议 赐爵 社会地位 超经济强制 超越法律 官当 封建地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选官制度及其利弊得失述要
12
作者 董伦德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93年第3期49-51,65,共4页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有过三种占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它们共同点是强调“封建地主阶级的德才兼备原则”,然而在实施中都渗透了唯亲、唯财、唯势的东西。本文对这三种选官制度及其利弊得失作一概述。
关键词 选官制度 察举制 封建地主阶级 进士科 吏部尚书 省试 门下省 唐代科举 中都 豪强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官吏任用的限制制度
13
作者 游为民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封建社会,自战国秦汉以迄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贯彻终始,日益完备。作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主要部件,封建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的构筑亦日趋周密。“用得贤才,致安之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古来王朝成败兴衰的历史,使封建... 中国封建社会,自战国秦汉以迄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贯彻终始,日益完备。作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主要部件,封建国家人事管理制度的构筑亦日趋周密。“用得贤才,致安之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古来王朝成败兴衰的历史,使封建时代“明君圣主”、“弼臣良相”及其思想家们,无不痛感官吏之选用管理,对统治的稳固和延续,是无比地重要.几千年来统治术的积淀,使封建人事管理制度或为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僵而不死、残喘苟延的救命术,今天对其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制度 为政之要 人事管理制度 命术 战国秦汉 治术 流外官 封建地主阶级 除吏律 郡国守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国封建法制
14
作者 陈晓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8-44,共7页
东汉王朝的覆灭祸根实际上在光武中兴前便种下了。因为刘秀“依靠的统治集团是一个以南阳豪强集团为基干的豪强集团,一开始就显示出严重的兼并性与剖据性”,“黄巾军起义失败,后豪强各自依靠自己的武力,割据称雄,社会进入了大混乱时期。... 东汉王朝的覆灭祸根实际上在光武中兴前便种下了。因为刘秀“依靠的统治集团是一个以南阳豪强集团为基干的豪强集团,一开始就显示出严重的兼并性与剖据性”,“黄巾军起义失败,后豪强各自依靠自己的武力,割据称雄,社会进入了大混乱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以豪门士族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不同集团之间,频繁地通过自己的军事手段建立割据的封建政权,为了在战乱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各封建统治者不得不总结历代的兴亡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统治者 封建地主阶级 刑罚制度 北魏律 军事手段 光武中兴 东汉王朝 晋律 黄巾军 立法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世纪中国社会的特殊封建因素
15
作者 周鼎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1-18,10,共9页
多年来,史学界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正常发育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人已深受启发和教育。为了进一步求教和有利于中国史的教学工作,也将自己在中国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写出,... 多年来,史学界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正常发育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人已深受启发和教育。为了进一步求教和有利于中国史的教学工作,也将自己在中国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写出,以供史学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史 十七世纪 十六世纪 教学工作 明代中后期 满汉 《明史》 明王朝 封建地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我国有没有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
16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81年第Z1期84-85,共2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我国农村中的雇农、贫农、下中农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国没有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主要理由:(1)中国农村不存在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方式。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男耕女织 生产形式 商品交换关系 土地出租 封建地主阶级 阶级划分 经济命脉 资本家阶级 经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擘肌分■ 穷形尽相—— 综析清小说名作对封建社会的揭露、批判
17
作者 庞金殿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37-43,共7页
我国的封建社会至清代已进入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末世,尽管在清中期曾一度出现过“乾隆盛世”,但也不过是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回光反照而已。清代小说继承并发展了以往各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现实生活... 我国的封建社会至清代已进入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末世,尽管在清中期曾一度出现过“乾隆盛世”,但也不过是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回光反照而已。清代小说继承并发展了以往各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现实生活,而对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作了擘肌分(月里)、穷形尽相的揭露与批判。《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就是清代乃至我国历代揭批封建社会的小说创作中最优秀的代表作。认真阅读这些小说名作,对其思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末世的基本面貌和腐朽本质。清代小说名作对我国的封建社会的揭露与批判,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封建统治阶级贪官污吏残酷剥削和欺压广大人民黑暗现实的揭露批判 早在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我国东南亚沿海就已产生,但强大的制建势力阻碍了它的发展。到清代,封建地主阶级和广大农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不断扩大兼并,使土地高度集中,皇室、贵族、官僚及富商都聚集了巨大财富,而广大人民则日趋贫困。社会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更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清代小说名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揭露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清中期 封建统治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现实生活 范进 贾府 贾珍 严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蜕变及其实质
18
作者 张洁 章其祥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1期56-60,共5页
近代中国,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引进了两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并没有象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而走向繁荣昌盛,相反地,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其确立之后不久便... 近代中国,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引进了两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但并没有象他们所期望的那样,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而走向繁荣昌盛,相反地,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其确立之后不久便产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独裁统治的装饰品而名存实亡了,中国依然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了什么?本文就此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同仁学者批评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封建地主阶级 独裁统治 临时约法 革命派 国会选举 民族解放战争 汪精卫 思想文化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权与封建官僚的门阀化
19
作者 叶林生 《社会科学(甘肃)》 1980年第1期52-60,共9页
所谓门阀制度,本来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规定的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但实际上,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特权横行,封建官僚的门阀化现象都是难以避免的。在朝代更迭的动乱中,特别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旧有的封建门阀... 所谓门阀制度,本来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规定的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但实际上,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特权横行,封建官僚的门阀化现象都是难以避免的。在朝代更迭的动乱中,特别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旧有的封建门阀不断被摧毁,但另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后,新的官僚又沿着贵族化、门阀化的老路走下去,计财产、论门弟、查血统、比出身,自高自贵。这种现象对造成历代政治的腐败,对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影响极大。因此,今天在肃清林彪“四人帮”余毒、在清算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中,研究特权在封建官僚“遗传工程学”上的作用,揭露腐朽的封建门阀化现象的实质,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官僚 门阀制度 特权 中国封建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主义残余 “四人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读巴金的《家》
20
作者 玉兆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30-32,共3页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邦",我国的文艺事业重新得到了解放,一大批五四以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终于又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巴金的《家》就是这批作品中的一个。《家》写于一九三一年,是巴金解放前优秀代表作之一。...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邦",我国的文艺事业重新得到了解放,一大批五四以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终于又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巴金的《家》就是这批作品中的一个。《家》写于一九三一年,是巴金解放前优秀代表作之一。他以满腔的激情,揭露了封建地主家庭的罪恶,暴露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黑暗、腐朽、无耻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封建势力 解放 腐朽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礼教 觉慧 冯乐山 婚姻自由 婚姻自主 《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