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某些进步作用 |
宋一夫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2
|
对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作用的两点看法 |
侯绍庄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3
|
51、把官僚主义和用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思想全说成是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影响,把为个人打算笼统地说成是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对吗? |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1981 |
0 |
|
4
|
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孔子怎样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圣人”的 |
刘炎
周自强
张荣芳
|
《文史哲》
|
1973 |
0 |
|
5
|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昆明召开 |
张国刚
|
《中国史研究动态》
|
1983 |
0 |
|
6
|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 |
|
《思想政治课教学》
|
1986 |
0 |
|
7
|
论中国地主阶级的刑法思想(上) |
李光灿
|
《江海学刊》
|
1984 |
0 |
|
8
|
习仲勋的“绥属”调研与边区土改“纠偏” |
薛琳
马航
|
《党史博采》
|
2025 |
0 |
|
9
|
近现代维吾尔族的封建庄园制度 |
苏北海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10
|
孔孟的“重商”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 |
游进
|
《鄂州大学学报》
|
1999 |
3
|
|
11
|
评封建特权法律制度 |
朱新才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
1989 |
1
|
|
12
|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选官制度及其利弊得失述要 |
董伦德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1993 |
0 |
|
13
|
中国封建社会官吏任用的限制制度 |
游为民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4
|
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国封建法制 |
陈晓林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1988 |
0 |
|
15
|
十七世纪中国社会的特殊封建因素 |
周鼎初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1984 |
0 |
|
16
|
36、我国有没有农村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 |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1981 |
0 |
|
17
|
擘肌分■ 穷形尽相—— 综析清小说名作对封建社会的揭露、批判 |
庞金殿
|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8
|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蜕变及其实质 |
张洁
章其祥
|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2 |
0 |
|
19
|
论特权与封建官僚的门阀化 |
叶林生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0 |
0 |
|
20
|
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读巴金的《家》 |
玉兆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