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对羟基苯甘氨酸 被引量:9
1
作者 宋慧敏 屠春燕 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97-99,共3页
建立了反应体系中 D-对羟基苯甘氨酸、N-氨甲酰 - D-对羟基苯甘氨酸、DL-对羟基苯海因 3者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以 Kromasil- C18为固定相 ,φ(乙腈 )∶ φ(水 )∶ φ(磷酸 (85 % ) ) =10∶ 90∶0 .0 1为流动相 ,... 建立了反应体系中 D-对羟基苯甘氨酸、N-氨甲酰 - D-对羟基苯甘氨酸、DL-对羟基苯海因 3者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以 Kromasil- C18为固定相 ,φ(乙腈 )∶ φ(水 )∶ φ(磷酸 (85 % ) ) =10∶ 90∶0 .0 1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10 nm。3者回收率分别为 99.5 % ,98.6 %及 99.6 % ,RSD为 0 .11% ,0 .13%和0 .2 1%。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对羟基苯甘氨酸 N-氨甲酰-D-对羟基苯甘氨酸 DL-对羟基苯海因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方法 药物中间体 青霉素 半合成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对羟基苯海因及其工程菌转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钮利喜 石亚伟 +1 位作者 纪颖彤 袁静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08,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工程菌 DL-对羟基苯海因 N-氨甲酰基-D-对羟基苯甘氨酸 D-对羟基苯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及其副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树杰 尹荃 +2 位作者 赵瑞强 黄瑞 闫海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应用HPLC分析建立了对甲酚催化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主要产物及其副产物的分析方法,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0∶8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30nm、内标物为苯酚的条件下,由内标定量,所得各组分的线性相关系... 应用HPLC分析建立了对甲酚催化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主要产物及其副产物的分析方法,在反相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0∶80)、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30nm、内标物为苯酚的条件下,由内标定量,所得各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4、0.9999、0.9994、0.9997、0.9992;标准偏差分别为0.07%、0.08%、0.23%、0.07%、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酚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醇 对羟基苄甲醚 对羟基苯甲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海因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俊树 李庆文 李兴中 《安徽化工》 CAS 2001年第5期22-22,47,共2页
以乙醛酸、苯酚、尿素等为原料 ,在一定当量的酸性介质中 ,一步合成 5 -对羟基苯基乙内酰脲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以乙醛酸计 ,收率达 72 .5 % ,产品纯度达 99.43 %
关键词 D-对羟基苯甘氨酸 5-对羟基苯基乙内酰尿 乙醛酸 合成 对羟基苯海因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酶法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齐延红 丁玉华 +2 位作者 连惠勇 彭晓光 齐长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利用自行从土壤中分离的假单胞菌 sp.2 2 6 2产生的酶 ,在诱导剂的作用下 ,建立了以 DL-对羟基苯海因为底物制备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 ,确定了发酵及酶转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D-对羟基苯甘氨酸 DL-对羟基苯海因 酶法 生产工艺 人工合成氨基酸 阿莫西林 氨苄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曼陀罗悬浮培养细胞转化对羟基苯甲醛生成天麻素 被引量:9
6
作者 龚加顺 马维鹏 +3 位作者 普俊学 徐树冠 郑双庆 肖春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3-966,共4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在植物细胞的转化合成。方法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地将对羟基苯甲醛... 目的研究天麻素在植物细胞的转化合成。方法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利用白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地将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天麻素(II),并得到由对羟基苯甲醛生成天麻素的转化中间体对羟基苯甲醇(I)。另外,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得到β-D-吡喃阿洛酮糖(III)和5-正丁氧基-β-D-吡喃阿洛酮糖(IV)两种化合物。结论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能转化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曼陀罗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醇 天麻素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曼陀罗悬浮培养细胞转化对羟基苯甲醛生产天麻素 被引量:6
7
作者 龚加顺 马维鹏 +3 位作者 普俊学 徐树冠 郑双庆 肖春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0-804,共5页
利用紫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实验表明,紫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将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天麻素(Ⅱ),同时也得到了由对羟基苯甲... 利用紫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转化外源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转化产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实验表明,紫花曼陀罗细胞成功将对羟基苯甲醛转化为天麻素(Ⅱ),同时也得到了由对羟基苯甲醛生成天麻素的转化中间体对羟基苯甲醇(Ⅰ)。在培养基中添加0.1mg/L的水杨酸能显著提高细胞对外源对羟基苯甲醛的糖基化率,而保持气升式发酵罐(25-L)罐内压力为低压(0.001MPa)也能提高细胞对外源对羟基苯甲醛的糖基化率。实验证明,紫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能有效转化对羟基苯甲醛合成天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曼陀罗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醇 天麻素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过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宁 李强 王亚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酶法反应体系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DL-对羟基苯海因、N-氨甲酰基-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20mmol/L硼砂缓冲液(pH9.0),检测波长230nm。分离电压30kV,进样压力0.5psi,进...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酶法反应体系中D-对羟基苯甘氨酸、DL-对羟基苯海因、N-氨甲酰基-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20mmol/L硼砂缓冲液(pH9.0),检测波长230nm。分离电压30kV,进样压力0.5psi,进样时间5s,采用苯酚为内标。三成分均在0.01%~0.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对羟基苯甘氨酸 DL-对羟基苯海因 N-氨甲酰基-D-对羟基苯甘氨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对羟基苯甘氨酸产生菌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金平 阚振荣 +1 位作者 朱宝成 李业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采用多种筛选方法以获得D-海因酶及N-氨甲酰水解酶的阳性菌株。方法通过以底物(对羟基苯海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从土样和水样中初步分离,然后利用双层琼脂法和微孔快速筛选法对分离到的菌株以及实验室保藏的菌株进行筛选,得到D-海... 目的采用多种筛选方法以获得D-海因酶及N-氨甲酰水解酶的阳性菌株。方法通过以底物(对羟基苯海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从土样和水样中初步分离,然后利用双层琼脂法和微孔快速筛选法对分离到的菌株以及实验室保藏的菌株进行筛选,得到D-海因酶阳性菌株。用茚三酮显色法及纸色谱法进一步筛选N-氨甲酰水解酶阳性菌株。结果最终获得D-海因酶阳性菌株54株,从这54株菌中筛选到2株产N-氨甲酰水解酶的阳性菌株,从而获得了可同时产生双酶的菌株。结论几种不同筛选方法和测定方法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阳性菌株的获得机会,为进一步诱变得到高产菌株,建立基因工程菌,获得基因工程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海因酶 N-氨甲酰水解酶 DL-对羟基苯海因 D-对羟基苯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中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永红 蔡兴怀 +2 位作者 陈育如 欧阳平凯 杨文革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0-193,共4页
建立了酶法合成中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检测体系不仅能准确地测定酶法合成过程中产物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含量,而且对底物对羟基本海因能同时进行测定。避免培养液中各成分的干扰,通过标准加入法测定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对羟基... 建立了酶法合成中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检测体系不仅能准确地测定酶法合成过程中产物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含量,而且对底物对羟基本海因能同时进行测定。避免培养液中各成分的干扰,通过标准加入法测定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对羟基苯海因的回收率分别为97.8%~102.1%、98.3%~101.6%。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简单、实用,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甘氨酸 对羟基苯海因 检测 酶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对羟基苯甘氨酸生产菌株的选育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业英 阚振荣 +1 位作者 朱宝成 张金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21-525,共5页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以底物———对羟基苯海因(HPH)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从69个土壤样品和3个水样中初步分离出238个菌株,然后利用双层琼脂法和微孔快速筛选法对分离到的菌株和实验室保藏的220多株菌进行反复筛选,最终获得D_海因酶阳性菌...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以底物———对羟基苯海因(HPH)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从69个土壤样品和3个水样中初步分离出238个菌株,然后利用双层琼脂法和微孔快速筛选法对分离到的菌株和实验室保藏的220多株菌进行反复筛选,最终获得D_海因酶阳性菌株54株.用茚三酮显色法及纸层析法从这54株菌中筛选到2株产N_氨甲酰水解酶的阳性菌株,从而获得了可同时产生D_海因酶(DHase)和D_氨甲酰水解酶(DCase)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海因酶 D-氨甲酰水解酶 DL-对羟基苯海因 D-对羟基苯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加氢制备对羟基苯甲脒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亮 程原 《化工中间体》 2008年第12期29-32,共4页
本实验采用Raney-Ni作为催化剂,研究了由对羟基苯腈合成对羟基苯甲脒的工艺条件。通过实验考察了时间(5h~11h)、压力(0.3MPa~0.8MPa)、温度(50℃~85℃)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0.7MPa、反应时间9h、搅... 本实验采用Raney-Ni作为催化剂,研究了由对羟基苯腈合成对羟基苯甲脒的工艺条件。通过实验考察了时间(5h~11h)、压力(0.3MPa~0.8MPa)、温度(50℃~85℃)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压力0.7MPa、反应时间9h、搅拌速率600r·min-1、反应温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 对羟基苯甲脒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醇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蒋石 刘姗姗 +2 位作者 向彬 林青 李秀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32-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 alcohol)是否通过减轻脑内炎症反应而对抗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对羟基苯甲醇治疗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花... 目的探讨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 alcohol)是否通过减轻脑内炎症反应而对抗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对羟基苯甲醇治疗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诱发同侧大脑半球脑血栓形成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3 h后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栓素A2(TXA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白三烯B4(LTB4)的含有量。结果对羟基苯甲醇能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功能障碍,降低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量,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环氧酶途径的炎症因子TXA2、6-keto-PGF1α的释放。结论天麻减轻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环氧酶途径的炎症反应与对羟基苯甲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对羟基苯甲醇 脑缺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抗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艳 蒋石 +2 位作者 郭营营 林青 李秀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抗脑血栓形成及抗炎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大鼠一侧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诱发同侧大脑半球脑血栓形成方法评价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的抗实验性脑血栓形成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花生四烯...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抗脑血栓形成及抗炎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经大鼠一侧颈内动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诱发同侧大脑半球脑血栓形成方法评价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的抗实验性脑血栓形成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花生四烯酸、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反应模型考察了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的抗炎作用.结果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20 mg/kg和15 mg/kg组均能够降低花生四烯酸注射侧大脑伊文思蓝吸光度与脑重的比值(P<0.01);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30 mg/kg、20 mg/kg和15 mg/kg组均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60.01%、52.72%、45%(P<0.01);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20 mg/kg组能够抑制大鼠足趾注射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趾肿胀反应,抑制率为42.56%(P<0.01),对大鼠足趾注射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足趾肿胀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具有显著的抑制实验性脑血栓形成及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对羟基苯甲醇 脑血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中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郭营营 蒋石 +1 位作者 林青 李秀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探讨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利用双波长...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醇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探讨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采用下腔静脉结扎致大鼠静脉血栓方法,考察对羟基苯甲醇的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利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半数抑制率(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107 g·L-1,对ADP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IC50为0.3 g·L-1;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能显著对抗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对羟基苯甲醇对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细胞外钙内流与内钙释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醇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对羟基苯甲醇 抗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胞浆钙离子浓度
原文传递
天麻中对羟基苯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莉 肖红斌 +2 位作者 胡皆汉 王加宁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54-957,共4页
天麻中对羟基苯类化合物的 (ESI(- ) )一级质谱图中除分子离子峰 [M - 1]外 ,还可见明显的[M - 1+2 0 ]和 [2M - 1]峰 ,由此规律可方便确证未知同类样品的分子离子峰。由二级质谱 (ESI MS MS)的特征碎片离子 93、10 5和 10 7等 ,结合紫... 天麻中对羟基苯类化合物的 (ESI(- ) )一级质谱图中除分子离子峰 [M - 1]外 ,还可见明显的[M - 1+2 0 ]和 [2M - 1]峰 ,由此规律可方便确证未知同类样品的分子离子峰。由二级质谱 (ESI MS MS)的特征碎片离子 93、10 5和 10 7等 ,结合紫外光谱及核磁结果确定了 3个不纯样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 ,同时初步确定了两个同类杂质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对羟基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串联质谱 结构鉴定 中药 有效成分 天麻素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醇对灰树花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及其发酵动力学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俊杰 吴天祥 +2 位作者 吴彩云 刘昕 赵群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23-127,共5页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羟基苯甲醇,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对羟基苯甲醇后发酵液中菌丝体生长、残糖(还原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p H值、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素含量... 通过向灰树花发酵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羟基苯甲醇,分析其对灰树花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对羟基苯甲醇后发酵液中菌丝体生长、残糖(还原糖)含量、胞外多糖产量、p H值、对羟基苯甲醇和天麻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醇添加量为200 mg/L时效果最佳,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对羟基苯甲醇)使菌丝体生物量提高了22.73%,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10.24%,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灰树花生长从第8天趋于稳定,葡萄糖作为碳源不断被消耗并且胞外多糖逐渐合成,到第10天二者趋于稳定。此外,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减少,部分转化为天麻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醇 灰树花 胞外多糖 生物量 发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检测不同产地野生天麻中天麻素及对羟基苯甲醇含量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伟瀚 师萱 +5 位作者 花雷 白孝勇 张左香 舒兴勇 郭延垒 阳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143-145,共3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6个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50 mm ×2.1 mm,3μm),乙腈-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作流动相,流速0.2 mL/min;多反应监...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6个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50 mm ×2.1 mm,3μm),乙腈-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作流动相,流速0.2 mL/min;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MRM -Pos)。[结果]天麻素在0.1220~1220.0000 ng/mL、对羟基苯甲醇在0.5020~5020.00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有样品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均超过《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天麻”含量测定要求,按照2种成分总含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云南昭通、贵州毕节、四川雅安、重庆城口、陕西汉中、甘肃陇南。[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准确,适用于对天麻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定性、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含量 Gastrodia elata 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化学成分分析与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湜 汪鋆植 +4 位作者 张盼 刘兰庆 李平媛 邓改改 贺海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37-2242,共6页
目的:对羊肚菌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更好地控制羊肚菌质量,推动羊肚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醇加热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运用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对羟基苯甲... 目的:对羊肚菌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更好地控制羊肚菌质量,推动羊肚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醇加热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运用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11,15,19-三甲基-5,9,-二十碳二烯酸(11,15,19-trimethyl-5,9-eicosadienoic acid)、顺-13-二十二碳烯酸(cis-13-Docosenoicacid&Erucic acid)、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 alcohol)、5,7,22-三烯-3β-羟基-麦角甾醇(Ergosta-5,7,22-triene-3β-ol)和甘露醇(Mannitol)。结论:首次从羊肚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活性成分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alcohol,4-HBA),并建立了对羟基苯甲醇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羊肚菌子实体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不低于0.40%,可用于羊肚菌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活性成分 分离纯化 对羟基苯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iW_(12)O_(40)/TiO_2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水金 梁永光 +2 位作者 白爱民 张传越 陆江林 《辽宁化工》 CAS 2000年第1期14-15,35,共3页
首次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催化剂,通过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丙醇反应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并探讨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醇酸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2.0%,反... 首次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催化剂,通过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丙醇反应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并探讨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醇酸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2.0%,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85~90℃,酯化率可达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 甲酸丙酯 催化剂 催化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