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江华 熊江勇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乳腺癌患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与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乳腺癌患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与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CE-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诊断乳腺癌的效能,比较两组的DCE-MRI影像学特征和定量参数,并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病理特征、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CE-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82%、96.00%、97.78%。试验组的DCE-MRI影像学特征中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内部强化不均匀及环形强化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K_(ep)、K_(trans)、V_(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复发患者的K_(ep)、K_(trans)、V_(e)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DCE-MRI诊断乳腺癌的效能较佳,可为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乳腺癌 影像诊断 病理特征 分化程度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加权像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晓光 康厚艺 +1 位作者 程海云 张伟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T1加权像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中的容积转运参数(Ktrans)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在定量评估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中的价值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6例脑胶质瘤患者中Ⅱ级12例,Ⅲ级8例,Ⅳ... 目的:探讨T1加权像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中的容积转运参数(Ktrans)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在定量评估脑胶质瘤微血管通透性中的价值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6例脑胶质瘤患者中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6例。手术前均行DCE-MRI并在相应后处理软件获得Ktrans、Ve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Ktrans与Ve值的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探讨Ktrans、Ve值及胶质瘤级别三者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得Ktrans、Ve值,鉴别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最佳阈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Ⅱ级胶质瘤的Ktrans及Ve值均显著低于Ⅲ级和Ⅳ级胶质瘤(P<0.01),但Ⅲ级与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Ktrans和Ve值分别为0.054/min和0.296时可以鉴别出Ⅱ级与Ⅲ级胶质瘤;当Ktrans=0.084/min和Ve=0.345时可鉴别Ⅱ级与Ⅳ级胶质瘤。Ktrans和Ve值均与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关系(P<0.01),Ktrans值与Ve值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DCE-MRI通过评估肿瘤血管通透性不仅可以鉴别Ⅱ级与Ⅳ级胶质瘤,还可鉴别Ⅱ级与Ⅲ级胶质瘤,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诊断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T1加权像动态对比增强mri 容积转运参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微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直肠癌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韦明炯 刘雨峰 +2 位作者 张林凤 杜苗娜 赵宇新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1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和新辅助放化... 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在化疗结束后行手术干预治疗。以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测分级为金标准,根据手术病理检测分为治疗反应组和治疗无反应组,分析患者肿瘤退缩率、ADC值、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76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肿瘤最大直经为(5.02±0.58)cm,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为(3.00±0.35)cm;在新辅助放化疗结束7 d后7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行手术病理分级Ⅰ级~Ⅲ级53例为治疗反应组,Ⅳ~Ⅴ级23例为治疗无反应组。治疗反应组患者肿瘤退缩率、ADC值均高于治疗无反应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均低于治疗无反应组(P<0.05)。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与直肠癌治疗反应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值、ktrans、Kep、Ve与直肠癌治疗反应相关(P<0.05)。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中肿瘤退缩率、ADC值、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mri 直肠癌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动态对比增强MRI鉴别诊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维 周旸 程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鉴别诊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淋巴结肿大患者86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32例(112枚淋巴结)和恶性组54例(184枚淋巴结),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和DCE-MRI检查... 目的对比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鉴别诊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淋巴结肿大患者86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32例(112枚淋巴结)和恶性组54例(184枚淋巴结),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和DCE-MRI检查,比较两组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淋巴结与周围脂肪组织弹性值比值(E-ratio)、平均弹性值(E-mean)、最大弹性值(E-max)]和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与DCE-MRI定量参数对颈部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E-ratio、E-mean、E-max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Kep增高,Ve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Ktra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E-ratio、E-mean、E-max及其联合应用诊断颈部恶性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859、0.846、0.881,Kep、Ve及其联合应用诊断颈部恶性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776、0.926。当截断值为0.573,剪切波弹性成像三项参数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88.4%;当截断值为0.663时,DCE-MRI两项参数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5%、88.4%。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与DCE-MRI定量参数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均有较高诊断价值;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单独应用价值更高,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mri 颈部淋巴结 良恶性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对比增强MRI检测可逆性心肌功能不良
5
作者 苗翠莲 张兆琪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MRI可以多种方式评价心肌活性。最近研究显示,对比增强MRI可用于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心肌损伤,预测血运重建术的效果。对比增强MRI因空间分辨力高,可确切显示心外膜下存活心肌,并提供其它无创成像技术不能显示的诊断信息。本文综述了... MRI可以多种方式评价心肌活性。最近研究显示,对比增强MRI可用于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心肌损伤,预测血运重建术的效果。对比增强MRI因空间分辨力高,可确切显示心外膜下存活心肌,并提供其它无创成像技术不能显示的诊断信息。本文综述了对比增强MRI评价可逆性心肌功能不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mri 可逆性心肌功能不良 磁共振成像 心肌缺血 血运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2
6
作者 欧阳琴 许海 马臻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153-156,164,共5页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DWI(DCE-MRI+DWI)与在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住院治疗且经病理检查确认为宫颈癌患者83例,术前均进行常规MRI检查及动态对比增强MR...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DWI(DCE-MRI+DWI)与在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住院治疗且经病理检查确认为宫颈癌患者83例,术前均进行常规MRI检查及动态对比增强MRI联合DWI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分期相比较,探讨两种方法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不同宫颈癌FIGO临床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患者DCE-MRI的ktrans值、kep值,DWI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MRI与DCE-MRI+DWI对于宫颈癌病理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2.65%、9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癌旁边组织受侵的分析中,常规MR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78.72%,DCE-MRI+DW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2%、95.74%,DCE-MRI+DWI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常规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MRI比较,DCE-MRI+DW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期诊断 常规mri 动态对比增强mri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靳洪亮 吴瑕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52例,另外同期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均接受前列腺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将采集的数据传至工作站,用GenIQ自动后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及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52例,另外同期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均接受前列腺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将采集的数据传至工作站,用GenIQ自动后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拟合动脉输入函数和组织对比剂浓度曲线到两腔室的扩展Toft模型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容积运转常数(K trans)、回流速率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组织间隙体积分数(V e)。采用Gleason 10级计分法对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K trans、K ep诊断前列腺癌及其级别的价值。结果前列腺增生的动态增强峰值时间晚于前列腺癌,增强幅度及强化率低于前列腺癌;曲线类型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上升型,前列腺癌多见于流出型。以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动态对比增强MRI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前列腺癌患者K trans、K ep均较前列腺增生患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V e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前列腺癌患者K trans、K ep均较低级别前列腺增生患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级别前列腺癌患者V e与高级别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 trans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 s=0.681,P<0.05),K ep、V e与肿瘤病理分级无相关性(r s分别为0.304、0.090,P均<0.05)。K trans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K e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 trans诊断低级别与高级别前列腺癌的AUC、最大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K e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分析可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及其病理分级,其中血流动力学参数K trans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mri 血流动力学参数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病变:对比扩散加权成像与对比增强MRI的病变特征 被引量:32
8
作者 B. Taouli R.K. Thakur +5 位作者 L. Mannelli J.S. Babb S. Kim E.M. Hecht 龙淼淼(译) 季倩(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80-380,共1页
目的以MRI随访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作为参照标准,比较扩散加权MRI与对比增强MRI对肾脏病变的诊断效能,并评价两者结合的诊断效能。方法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本项研究,不需病人知情同意,因其为符合HIPAA标准的回顾性研究。应用对... 目的以MRI随访检查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作为参照标准,比较扩散加权MRI与对比增强MRI对肾脏病变的诊断效能,并评价两者结合的诊断效能。方法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本项研究,不需病人知情同意,因其为符合HIPAA标准的回顾性研究。应用对比增强MRI和不同b值下屏气DWI评价64例病人(男4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7岁)的109个肾脏病灶。采用对比增强MRI判断标准评估肾脏病变特征,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mri 肾脏病变 病变特征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mri 表观扩散系数 参照标准 病理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脑胶质瘤分级中计算模型的选择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斌 吴娟 刘泽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3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不同计算模型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选择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等级不同的胶质瘤患者进行DCE-MRI检查。通过三种不同的计算模型(Patlak模型、Tofts双室模型和稳态模型)测量同一胶质瘤实质部位的容...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不同计算模型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选择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等级不同的胶质瘤患者进行DCE-MRI检查。通过三种不同的计算模型(Patlak模型、Tofts双室模型和稳态模型)测量同一胶质瘤实质部位的容积转运常数,分析三种计算模型的诊断分级效果。结果三种计算模型中容积转运常数和单位体积比例均随着胶质瘤等级增加而出现增长,低级与高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ofts双室模型的综合诊断效率最高。Tofts双室模型与Patlak模型和稳态模型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其余两种模型之间相关性相对较差。结论对于低级胶质瘤,三种计算模型都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而Tofts双室模型更适合用来对胶质瘤进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动态对比增强mri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肺良恶性结节(≤2cm)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英芳 胡海霞 +2 位作者 王小义 李昌德 马绍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2cm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2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DCE-MRI检查及穿刺活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确定结节良恶性及具体类型,比较良性结节及恶性...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在≤2cm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2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DCE-MRI检查及穿刺活检。根据穿刺活检结果确定结节良恶性及具体类型,比较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的DCE-MRI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_(ep))、细胞外间隙对比剂容积分数(V_(e))、血浆内对比剂容积分数(Vp)],分析其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比较肺腺癌及肺鳞癌的DCE-MRI参数,分析其对肺鳞癌及肺腺癌的鉴别价值,并比较不同类型良性结节的DCE-MRI参数。结果恶性结节的K^(trans)、K_(ep)、V_(e)、V_(p)值大于良性结节(P﹤0.05);K^(trans)、K_(ep)、V_(e)、V_(p)值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AUC分别为0.774、0.781、0.719、0.670;肺鳞癌的K^(trans)、K_(ep)值小于肺腺癌(P﹤0.05);K^(trans)、K_(ep)、V_(e)、V_(p)值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AUC分别为0.725、0.745、0.627、0.613;不同类型非良性结节的K^(trans)、K_(ep)、V_(e)、V_(p)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K^(trans)、K_(ep)值对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诊断价值,且对肺鳞癌及肺腺癌具有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直径≤2cm 肺良恶性结节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对比增强MRI在诊断良恶性软骨肿瘤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对比增强MRI在诊断良恶性软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30例软骨肿瘤的患者,采用快速对比增强MRI检查,同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计算快速对比增强MRI对于良恶性软骨肿瘤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阳... 目的:探讨快速对比增强MRI在诊断良恶性软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30例软骨肿瘤的患者,采用快速对比增强MRI检查,同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计算快速对比增强MRI对于良恶性软骨肿瘤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等。结果:良恶性软骨肿瘤中,早期强化与后期强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中,早期强化明显;良性肿瘤患者中,后期强化明显;快速对比增强MRI对于良恶性软骨肿瘤患者诊断的灵敏度84.2%,特异度为90.9%,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76.9%,诊断符合率86.7%。结论:快速对比增强MRI不仅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软骨肿瘤中的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对于活检针到达需要的部位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对比增强mri 软骨肿瘤 良恶性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丽 邱海霞 李倩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5期1669-1671,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8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并进行分型,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08,P...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8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并进行分型,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08,P﹤0.01);复发组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多为Ⅲ型与Ⅳ型,非复发组多为Ⅱ型与Ⅲ型。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中Ⅲ型+Ⅳ型与预后复发呈正相关(r=0.413,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95%CI:0.651~0.875)。结论 乳腺癌的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动态对比增强MRI分型可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复发情况,也与患者的预后复发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预后 乳腺癌 mri分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恒 王小玉 杨莎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检查对辅助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疑似卵巢肿瘤89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DCE-MRI、MR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理检查...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检查对辅助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疑似卵巢肿瘤89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DCE-MRI、MR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理检查以及图像分析,得到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分期和病理学诊断分期、实质部分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实质部分DCE-MRI定量参数,分析DCE-MRI及DW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76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良性卵巢肿瘤27例,占比35.53%;恶性卵巢肿瘤49例,占比64.47%.良性肿瘤实质部分ADC值均高于恶性肿瘤(P<0.05);良性肿瘤实质部分DCE-MRI定量参数低于恶性肿瘤(P<0.05).DCE-MRI辅助诊断卵管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16%、76.92%,而DWI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47%、84.62%.结论:DCE-MRI检查辅助诊断卵管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卵巢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学分级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卵巢肿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用超快速度动态对比增强MRI辨别良恶性乳腺病变
14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评估超快速度(Shutter-Speed)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M1t1)与标准动态对比剂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药代动力学分析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该研究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遵守《健康保险便利Lj责任法案》(HIPAA)。89例高风... 目的评估超快速度(Shutter-Speed)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M1t1)与标准动态对比剂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药代动力学分析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该研究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遵守《健康保险便利Lj责任法案》(HIPAA)。89例高风险妇女(年龄28-83岁.共有92处可疑病变)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行乳腺x线检查时呈阴忡结果(MRI显示为阳性)。每例患行在行临床MRI引导下介入治疗前均做了动态对比增强MRl检查。存一系列标准方法和超快方法的分析实验中,使膈平均肿瘤感兴趣区、像素动态对比增强时序数据,以及平均动脉输入函数(ArterialInputFunt,rioll,AIF)来提墩动力学参数,这些参数包括血浆和问质组织的容蠡量转移常数(Ftrans)以及间隙容积比(K)、病理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结合受试者操作特征分析,评什诊断的7俅确性。,结果病理结果娃示20例为恶性病变,72例为良性病变。临床乳腺MRI阳性预测值为22%。当敏感度为100%时,平均感兴趣区域超快速度法的诊断特异性明娃较传统力‘法高(Ftrans=86.1%L:1577.8%)、平均感兴趣区Ktrans或△Ktrans(超快速度法)-A(标准法)1差异的特异性更高。在敏感度为100%时,结合感兴趣区分析以及像素映射,达98.6%。结论使,超快速豆动态对比增强MRI疗法有可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减少病理检查结果呈良性时的不必要的活检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乳腺病变 速度 良恶性 感兴趣区分析 mri诊断 增强磁共振成像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在老年宫颈癌患者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杨新鑫 《益寿宝典》 2021年第11期155-157,共3页
对老年宫颈癌患者应用 DCE-MRI、DWI 联合诊断,分析其术前分期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89 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9 月 ~2021 年 3 月。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 MRI、DCE-MRI、DWI 扫描,... 对老年宫颈癌患者应用 DCE-MRI、DWI 联合诊断,分析其术前分期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89 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9 月 ~2021 年 3 月。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 MRI、DCE-MRI、DWI 扫描,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 MRI、DCE-MRI+DWI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情况。 结果:DCE-MRI +DWI 对Ⅰb 期、Ⅱa 期、Ⅱb 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100. 00% 、100.00% 、92.31% ,总诊断符合率为 95.51% ,常规 MRI 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69.23% 、55.00% 、45.45% 、65.17% ,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89 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 95.51% (85 / 89),其中出现宫颈全层受侵,但宫旁无侵患者共 22 例,占 24.7% ;宫颈部分间质受损患者 10 例,占 11.2% ;单侧宫旁受侵患者 25 例,占 28.1% ;直肠受侵患者 11 例,占 12.4% ;膀胱受侵患者 14 例,占 15.7% ;盆壁受侵患者 18 例,占 20.2% 。 结论:DCE-MRI+DWI对老年宫颈癌分期的诊断能力更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期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MRI有助于区分关节炎常见类型
16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0年第1期11-11,共1页
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可帮助医生区分类风湿关节炎和手腕银屑病关节炎,以便进行更准确的独特的靶向治疗件。对比增强磁共振造影剂可以提高身体内部结构的能见度。
关键词 对比增强mri 银屑病关节炎 常见类型 增强磁共振成像 类风湿关节炎 磁共振造影剂 靶向治疗 内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价食管癌热化疗效果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鹏 肖杨 +2 位作者 迟宝权 杨芳 杨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86-2290,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评价食管癌化疗联合热疗增敏治疗(热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10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热化疗治疗2 w。治疗前后分别行DCE-MRI检查,获得半定量参数(SI60%、TTP200 s)和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评价食管癌化疗联合热疗增敏治疗(热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10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热化疗治疗2 w。治疗前后分别行DCE-MRI检查,获得半定量参数(SI60%、TTP200 s)和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和速率常数(Kep)]。治疗后1个月复查胸部MRI或CT,根据RECIST1.1版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非CR组。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疗效组组间SI60%、TTP200 s、Ktrans、Kep、Ve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60%、TTP200 s、Ktrans、Kep、Ve鉴别热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食管癌患者经热化疗后SI60%、Ktrans、Kep、Ve值均明显降低(P<0.05),TTP200 s显著升高(P<0.05)。CR组治疗前SI60%、Ktrans、Kep、Ve值明显高于非CR组(P<0.05),TTP200 s明显低于非CR组(P<0.05),治疗后SI60%、Ktrans、Kep、Ve值均显著下降(P<0.05),TTP200 s显著升高(P<0.05),非CR组治疗前后SI60%、TTP200 s、Ktrans、Kep、Ve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Ktrans预测食管癌热化疗疗效的效能最高,其AUC为0.906(95%CI:0.838~0.975,P=0.00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93.10%。结论 DCE-MRI可作为预测食管癌热化疗疗效的影像方法,其定量参数Ktrans鉴别治疗反应敏感性高,可作为主要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mri) 食管癌 热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与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龙 何慕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与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60例作为乳腺癌组,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乳腺结节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的患者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与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60例作为乳腺癌组,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乳腺结节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的患者10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术前均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并获取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对比乳腺癌组、良性对照组患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值,分析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值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乳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患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值分别高于良性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不同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术前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Kep、Ktrans、Ve值分别高于未复发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与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可影响术后复发情况,故术前进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可能在乳腺癌病情评估、手术结局预测方面具有肯定作用,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mri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46
19
作者 卢光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6-409,共4页
定量MRI不仅能提供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信息,也能提供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丰富的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信息,是目前国际MRI应用研究的热点。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DCE)-MRI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定量MRI技术,在临床研... 定量MRI不仅能提供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信息,也能提供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丰富的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信息,是目前国际MRI应用研究的热点。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DCE)-MRI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定量MRI技术,在临床研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因获得的病理生理信息受成像设备、成像技术、分析方法及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其结果变异较大,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挑战性,其潜能亟须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mri 临床应用 DYNAMIC 病理生理学 结构信息 mri技术 组织器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MRI技术与动态对比增强MRI技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20
作者 赵庆 金艳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9期49-52,共4页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HR)MRI技术与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技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 CNSV)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i...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HR)MRI技术与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技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 CNSV)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M1段狭窄且疑似存在CNSV的病例,先通过HR-MRI检查判断病例是否存在CNSV,并了解其管腔狭窄情况。然后开展DCE-MRI检查,并利用专业软件对DCE-MRI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比较不同类型组间病灶区和对侧镜像区Ktrans及组内治疗前后病灶区Ktrans。结果 43例就诊病例中,28例被证实存在CNSV,其中9例无脑梗死,13例急性或亚急性期脑梗死,6例慢性期脑梗死。三类患者管腔狭窄程度及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类患者病灶区Ktrans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急性-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区Ktrans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患者(P<0.05),慢性期脑梗死患者Ktrans明显高于无脑梗死患者(P<0.05);急性-亚急性期、慢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区Ktrans均明显高于对侧镜像区(P<0.05),治疗6个月后病灶区Ktran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通过HR-MRI检查可对管腔狭窄情况进行了解,并可对伴MCA M1段狭窄的CNSV起到一定诊断作用;DCE-MRI中的定量参数Ktrans对CNSV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评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mri 动态对比增强mri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