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话语生态下中国声音的对外叙事:翻译的视角
1
作者 李志凌 杨燕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5-103,共9页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思想。伴随着话语形式的演变,中国的政治话语走过了一个历时发展的历程。在叙事内容、讲述方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中国的政治话语在国际话语生态中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思想。伴随着话语形式的演变,中国的政治话语走过了一个历时发展的历程。在叙事内容、讲述方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中国的政治话语在国际话语生态中表现出很多独立性的特征。将"中国的声音"对外传播,翻译是重要的发声方式,其实质是用译释手段对政治话语内涵作出二度叙事,实现新一轮的话语建构和价值诠释。政治话语的国际化表达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形成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达到主动宣示自我的特征,从而在国际政治话语生态中保持自我价值并获他者认可,使来自中国的声音不仅被"听到",还要能被"听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话语 话语生态 中国声音 对外叙事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价值旨归、实践效能与创新路向
2
作者 谢鑫辉 李效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4-21,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和新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进行对外叙事,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塑造大国形象以及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能够...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和新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进行对外叙事,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塑造大国形象以及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能够有效破除西方国家通过话语权为中国发展设下的藩篱和陷阱,解构西方国家对于国际话语的垄断地位,在国家间的话语博弈中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对外叙事的实际成效,要在叙事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让叙事“言之有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成效,让叙事“言之有据”;构建全过程创新的话语体系,让叙事“言之有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对外叙事 价值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话语困境、叙事线索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霞 李志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17,共7页
西方现代化“元叙事”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制造的话语困境使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面临一定挑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在分布图景、分配结构、发展布局、生态逻辑和孕育范式上创造了现代化的“五个转向... 西方现代化“元叙事”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制造的话语困境使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面临一定挑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在分布图景、分配结构、发展布局、生态逻辑和孕育范式上创造了现代化的“五个转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这“五个转向”是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重要叙事线索。没有话语体系就没有话语权,当前还需从夯实对外叙事的理论基础达到言之有理、把握对外叙事的基本原则达到言之有据、提升对外叙事的话语效力达到言之有效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对外叙事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对外叙事的重大意义和推进方式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莹 陈改君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0,共7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如何扭转"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改变"中国奇迹"与"话语赤字"的矛盾局面,是我国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百年大党精神谱系是塑造国家形象和政党形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如何扭转"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改变"中国奇迹"与"话语赤字"的矛盾局面,是我国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百年大党精神谱系是塑造国家形象和政党形象的重要话语资源,其对外叙事有助于提升百年大党的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国际认同度和国际话语权。百年大党精神谱系对外叙事的推进需要从坚持科学传播思想、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打造立体传播渠道、加快全媒型人才培育四个方面着力。新征程上,推动百年大党精神谱系"走出去",对于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党 精神谱系 对外叙事 对外传播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的内在逻辑与话语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林林 双传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4,共7页
主体、对象、话语是叙事的基本要素,对外叙事与话语编码的主要意义在于解释文本、呈现意象、传递价值、完成受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于主体性、世界性、多线性三重逻辑,从理论之维、政治之维、价值之维、目标之维等多重维度,回答了中... 主体、对象、话语是叙事的基本要素,对外叙事与话语编码的主要意义在于解释文本、呈现意象、传递价值、完成受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于主体性、世界性、多线性三重逻辑,从理论之维、政治之维、价值之维、目标之维等多重维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叙事”“叙什么事”的意旨逻辑与话语形态。从“为何叙事”到“如何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出场的话语逻辑在于聚焦“问题域”,寻求“共鸣点”,搭建“话语场”,感染“受众体”,实现共融式叙事、情感式叙事、互动式叙事与精准式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对外叙事 内在逻辑 话语策略
原文传递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空间生产构建的维度与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可 李思晨 《对外传播》 2022年第10期56-60,共5页
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西方污名化叙事造成刻板印象与偏见、自我中心式叙事难以见效、迎合西方式叙事又丧失对外传播话语权。如何打破叙事困境形成中国对外传播新思路成为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文化叙事认同和空间生产理论,从中华文化视... 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西方污名化叙事造成刻板印象与偏见、自我中心式叙事难以见效、迎合西方式叙事又丧失对外传播话语权。如何打破叙事困境形成中国对外传播新思路成为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文化叙事认同和空间生产理论,从中华文化视角切入,思考性提出文化共情探索文化认同的互利共赢、文化共融形成科艺向善的同频共振、文化共创实现叙事引领的互动交融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空间生产三个维度和“三位一体”叙事空间生产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叙事空间生产机制对改变目前中国对外传播叙事体系困惑的效用以及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对外传播叙事 空间生产 共情 共融 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国家叙事对外传播而译的外来译者——兼评《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
7
作者 黄勤 党梁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3-60,共8页
外来译者群体对我国国家叙事对外传播贡献重大,其译作也显示出高超翻译艺术,但目前对这类译者群体研究不足。任东升、王芳等的新著《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基于语料库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文本对比分析与译者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外来译者... 外来译者群体对我国国家叙事对外传播贡献重大,其译作也显示出高超翻译艺术,但目前对这类译者群体研究不足。任东升、王芳等的新著《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基于语料库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文本对比分析与译者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外来译者典型代表沙博理的翻译艺术进行了多维度深刻阐述。结合对该著的介评,重点探讨外来译者的译者身份、国家叙事对外来译者行为的规约、国家叙事与翻译艺术如何共同呈现以及外来译者研究路径四大问题,以期为外来译者研究和在新时代如何继续发挥这一群体的国家叙事对外传播作用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译者 沙博理 译者身份 国家叙事对外传播 翻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故事:意义、重点、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洪向华 张光泽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9期59-61,共3页
讲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故事关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历程,对树立中国共产党世界大党形象、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地位、超越既有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讲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故事要着重讲清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讲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故事关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历程,对树立中国共产党世界大党形象、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地位、超越既有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讲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故事要着重讲清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同时做到以人民立场的观点态度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为叙事主线,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逻辑体系。新时代新征程,要通过增强叙事底气来擢升舆论对抗能力,坚持完善中国的对外叙事机制来提升对外交流水平,同时补齐对外叙事上的短板,以彰显对外开放信心等实践路径讲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讲好中国故事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对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学者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内容、局限与破除
9
作者 张丽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创举。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给予了高度关注,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从理论范式来看,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大致可以归纳为“西方中心论”...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创举。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给予了高度关注,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从理论范式来看,海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大致可以归纳为“西方中心论”“依附理论”“历史终结论”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这些范式虽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论借镜,但存在自身的限度。西方现代化的单一发展逻辑、西方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固化叙事框架、东西方文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及个人与国家二元对立的价值立场预设,均阻碍海外学者客观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要破除这种固化范式的裹挟,须从实践、规范、理论、制度与价值五个层面建构整体性的国际认同。遵循传播规律,主动设置相关议题,有力反驳负面解读,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现代性 对外叙事 国际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议题的国际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话语叙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喆 蔡珂 《民族学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族议题在国际传播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及其媒体通过操纵民族议题,企图遏制中华...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族议题在国际传播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及其媒体通过操纵民族议题,企图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与叙事体系,对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华民族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话语叙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首先应从深刻理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话语叙事体系面临的难题入手;其次从元话语理论出发,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话语叙事体系构建的逻辑向度;最后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策略四个维度出发,探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话语叙事体系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对外话语叙事体系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传播新进路 被引量:12
11
作者 于运全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9,M0003,共1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特质与“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建构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与叙事体系。该体系初步具备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特质,以及理念宣示、政策宣介和舆论斗争的国际传播功能,对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特质与“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建构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与叙事体系。该体系初步具备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特质,以及理念宣示、政策宣介和舆论斗争的国际传播功能,对于破除西方媒体制造的虚假、扭曲、片面的民族刻板印象,树立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华民族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华民族话语与叙事体系正在迎来时代性、超越性的范式转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传播新进路,就是要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斗争实践基础上,以破立并举的勇气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与叙事体系,积极塑造中华民族的共同体认知,坚决捍卫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 融通中外 对外话语与叙事体系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