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人机集群对地攻击时空协同控制策略 |
黄振
尹航
童颖裔
张博洋
|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航空兵对地攻击方案评估 |
宋树成
刘玉东
毛德军
刘太辉
刘刚
|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战斗机对地攻击作战效能分析 |
黄俊
孙义东
武哲
怀进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
4
|
基于FBNs的有人机/UCAV编队对地攻击威胁评估 |
刘跃峰
陈哨东
赵振宇
张安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5
|
多机协同对地攻击目标分配算法 |
王强
丁全心
张安
齐玲辉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6
|
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穆中林
于雷
廖俊
罗寰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7
|
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的UCAV编队对地攻击协同任务分配 |
张安
史志富
刘海燕
何艳萍
|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8
|
对地攻击任务规划系统的功能体系框架设计 |
刘新艳
黄显林
吴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9
|
基于影响图的UCAV编队对地攻击战术决策研究 |
史志富
刘海燕
张安
刘新学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0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编队对地攻击损伤评估研究 |
史志富
张安
刘海燕
聂光戍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1
|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编队对地攻击火力分配建模与优化 |
贺小亮
毕义明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9
|
|
12
|
空对地攻击效能评估模型 |
陈东明
朱志良
常桂然
高晓兴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3
|
航空综合体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
马东立
韩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5
|
|
14
|
有人机/UCAV编队对地攻击指挥控制系统总体研究 |
刘跃峰
陈哨东
赵振宇
张安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5
|
多编队对地攻击协同目标分配方法研究 |
代进进
李相民
孙永芹
杜艳强
|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6
|
空对地攻击武器选用方法 |
田宏理
黄长强
唐玉棋
罗新成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7
|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对地攻击方案优选决策 |
杨州
袁卫卫
王明利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18
|
基于扩展贝叶斯网络的编队对地攻击效能评估 |
左星星
张斌
王领
陈中起
|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9
|
作战飞机对地攻击效能评估的markov模型 |
高永
姚灿
向锦武
|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20
|
空军对地攻击战役解析模拟系统 |
周经伦
穆富岭
罗鹏程
杨光
|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
2007 |
4
|
|